第261節
何子衿連忙問,“什么意外?”。 這事兒當真是一言難盡,江贏雖不是紀將軍親女,可其母江夫人完全是一代牛人,有這么個牛人娘,江贏自身素質也不差,小姑娘生得清秀漂亮,為人也俐落爽快,紀將軍挺喜歡這個繼女,給繼女說的親事也是很不錯的親事,紀將軍手下的一名心腹先鋒官,正五品的銜,雖無甚出身,人自己有本事,江贏一成親就有誥命。 男女雙方都對這親事挺滿意,結果,這先鋒官委實沒福,出外繅匪,把命搭上了。 這不,定親禮還沒辦呢,人就去了。江仁留在北靖關,參加完了先鋒官的喪禮,這才回來的,故而晚了這些天。 何子衿聽完,也不曉得要說什么了。這親事,紀將軍絕對是好心,依紀將和江夫人的性情,江贏這般能拿出手的閨女,夫妻二人斷不會把繼女許配給無能無才的那類人。人既有本事,必受重用,既受重用,有繅匪這樣的事,自然要派去的,這不只是重用,更是立功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不是人人都有的。何子衿嘆道,“真是無福啊?!毖鄢蛑黾o將軍的繼女女婿了,有江夫人在,繼女女婿與親女女婿差別也不大,偏生,親事未成,人就死了。 何子衿又擔心江贏,道,“江meimei怕也是免不了一場傷心?!?/br> 只是,天意若此,人死不能復生,任誰也沒有法子的。 作者有話要說: ps:這是何小仙兒生辰的加更 ☆、第342章 北昌行之三十 第342章 江仁既然回了沙河縣,就準備著回帝都的事兒了, 江仁回帝都前, 余鏢頭幾人商量了一番,想著留下來給阿念做侍衛, 用余鏢頭的話說,“干啥都行, 就是給大人跑跑腿啥的,也長見識?!?/br> 阿念出身平民, 身邊人當真不多, 自去歲來了沙河縣,人手不足也一直在用余鏢頭幾人, 經這些日子, 倒也熟了。阿念也樂意收下這些人, 非但給自己做個臂膀, 就是孩子們出門,也能充作侍衛, 因余鏢頭幾人都是走鏢的,縱不算武功高手,也大都會些拳腳,而且, 走鏢之人性子謹慎,這點很合阿念心意,阿念便高興的將人收了下來,又每人給了二十兩銀子, 叫他們回家給家里買些東西。 阿念心下都覺著,倘不是做了縣令每年可以截流拿些銀子,再加上,子衿jiejie還打理著買賣,不然,當真養不起這么些個人哪。 江仁回帝都的事,原是早定了的。不想,阿冽也要同江仁一道去帝都,用阿冽的話說,“先時爹就應了我的,考中秀才就能跟阿仁哥一道去帝都,我這不中了么,爹就應了?!?/br> 何老娘有些不放心,但想著孫子也大了,而且,江仁余鏢頭都是可靠人,再者,去歲自帝都來北昌府,一路上也都順順利利的。故而,何老娘雖有不舍,也沒攔著阿冽,只是讓余嬤嬤多給阿冽帶些東西路上用,阿冽道,“我衣裳都帶足了的。嬤嬤啥也不必預備,倘少什么,路上置辦就是?!?/br> 江仁也說,“路上啥都有?!彼麄兇竽腥?,不似女人嬌氣講究,江仁出門向來也是輕車簡行。不過,這次不是輕車,江仁做買賣做慣了的,回帝都就不愿空著手。江仁打算販些參葺皮子等貴重物回去帝都販賣,也是極有利潤的。何子衿也請段太太幫著選些上等紅參,又購了些鹿葺,備了兩份,一份是給舅舅外祖家的,一份是給小唐大人家。三姑娘那里沒預備,何子衿的意思是,看三姑娘胡文那里能不能騰開手,倘能騰開手,就請倆人過來,何子衿瞧著榷場這里生意也好做,在北昌府,一大家子在一處,既親香且熱鬧。另則,阿念也有給親近同僚的信件,請江仁一并帶了去。 江仁又在沙河縣停了十天,待貨物購置完畢,便起程往帝都去了。 江仁走時,如何老娘如何子衿阿念都頗多牽掛,讓他們路上要小心啥的,畢竟,這一去就不是十天半個月能回來的。倒是孩子們沒啥舍不得,因為江仁早與他們說了,這次回去就給他們接好幾個哥哥弟弟的過來,阿曄阿曦紀珍興哥兒都等著哥哥弟弟呢,早江仁還沒走時,就問過他八百回,阿曄是這樣說的,“仁舅舅,哥哥們啥時候來喲?” 江仁道,“得等我去了帝都,才能接他們回來啊?!币騼鹤觽儾辉谏磉?,江仁對龍鳳胎又頗是喜愛,待孩子們也很有耐心。 江仁這樣一說,阿曄就又問了,“那你啥時候走???” 江仁哭笑不得,與阿念道,“咱們阿曄說話還會轉彎子哪?!?/br> 阿念對阿曄這種性格也頗是無奈,相對于阿曄的轉彎抹角,阿曦就是個直腸子,一見江仁就催,“仁舅舅,接哥哥去,接哥哥去?!?/br> 紀珍興哥兒也盼著能有新玩伴,故此,江仁這次一走,對于孩子們來說,那絕對是期盼已久的事啊。他們早盼著江仁去帝都接小朋友過來啦! 江仁就這么在小朋友的期盼中往帝都去啦,春暖花開,沙河縣的日子悠悠然的向前滑過,除了總有些太太奶奶過來打聽阿冽的親事問題外,這一段日子可以說得上順風順水。當然,也有何老娘亦在思考孫子的終身大事,只是,她老人家心高啊,自家里從小書香門第一躍為小官宦門第后,她老人家就把孫媳婦的目標群放在了官宦人家的姑娘身上。尤其是自孫子中了秀才后,她認為,孫子功名都有啦,必得尋一門官宦人家的千金方好! 何老娘就把這心思同自家丫頭說了,何子衿道,“正經人家就成,關鍵得看這家門風如何,最好跟咱家似的,清清白白,簡簡單單的人家才好?!?/br> 何老娘點頭,“這話在理?!?/br> 何老娘與自家丫頭道,“你這跟著阿念去州府交糧稅,跟你娘念叨念叨這事兒,讓她著緊著些,阿冽今年就十六了,再過一二年,可就當成親的年歲了?!?/br> 何子衿道,“我娘沒個不急?!?/br> 何老娘還是正色叮囑了自家丫頭一篇話,何子衿都應了。何子衿又問紀珍,要不要一道回家看看,紀珍來沙河縣也有三個月了。紀珍問,“何jiejie,我能帶阿曦meimei去么?” “咱們這是啥輩份喲?!焙巫玉菩Φ?,“阿曄阿曦都跟我一道去北昌府,他們去外祖家看望外祖父外祖母?!?/br> 紀珍就打算一道回家看看,他道,“我小meimei肯定也出生了,我帶曦meimei過去,比一比她倆誰好看?!北驴醇o珍小小年歲,還記掛著娘親生小meimei的事兒哪。 興哥兒一看大家都去,他也不樂意一人留下來跟著羅大儒念書啊,于是,他也鬧著要回家去。干脆,何老娘也一道回家看看吧,這次回了家,下次再回就是年底了。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結果,有人不大高興。 朝云師傅就說了,“天兒有些熱,路上仔細著些?!?/br> 何子衿道,“師傅盡管放心,我曉得,他們也大些了?!?/br> 朝云師傅哪里能放心喲,心說,寶貝們跟著自己一點事兒都沒有,就前些天,回去沒半日功夫,阿曦就吃酒醉了一天,要是跟著自己,哪里有這種事喲。朝云師傅就要把聞道借給女弟子使,何子衿知道聞道師兄是朝云師傅身邊離不得的人,哪里肯要,再三說不必,朝云師傅方不提這事兒了,不過還是要何子衿細心些,尤其這去北昌府,怕孩子水土不服,又要借何子衿個廚子使,還要派竇太醫跟著。 何子衿那叫一番推辭喲,額間汗都冒出來了,粉兒自信的與朝云師傅道,“我帶孩子也是一把好手成不成!師傅你盡管放心就是!” 朝云師傅一幅“我不想傷你自尊”的模樣,既然女弟子死要面子,他也就不提借人給女弟子的事兒了,只是到底不放心,生怕寶貝們出啥意外。以至于,朝云師傅這幾日背著連卜三卦,看卦相都是大吉,方放心的讓寶貝們出門去啦。 話說,沈氏這些天就預備著呢,畢竟,各縣往州府送夏糧的時間也差不多是固定的,去年什么時間,今年也差不離。見著一大家子都回來,沈氏自是喜悅,尤其見著外孫子外孫女,更是眉開眼笑,抱抱這個親親那個,沈氏喜歡的恨不能都攬懷里,不過,沈氏年輕時就是個裊娜的,如今將四十的人了,也沒胖一絲出來,還是纖細身段,阿曄阿曦都養的好,胖嘟嘟的娃娃,叫沈氏一起抱,還真抱不來,沈氏如今兒子比較多,故而,女娃就稀罕了。抱了阿曦在懷里,沈氏怎么都愛不過來,笑道,“生得越發好了?!?/br> 阿曄見外祖母抱meimei,他自發跑母親膝上坐著去了,興哥兒看他還要jiejie抱,很是笑話阿曄一回,道,“看你,跟奶娃子一樣?!?/br> 阿曄最要面子的小人兒,哪里受得了這話,當即便從他娘膝上掙扎著下來,還跑到外祖母跟前笑話meimei,“奶娃子!奶娃子!” 阿曦不大明白這是啥意思,但小孩子不明白歸不明白,其實聽得出好賴話,阿曦一聽就急了,扭著小身子要下去。沈氏只得放她下去,阿曦一下去就追打她哥,何子衿笑,“在家總是淘氣?!?/br> “小孩子哪里有不淘氣的?!鄙蚴贤鈱O子外孫子玩?;顫姷男∧?,道,“就是瘦了好些?!?/br> 何子衿道,“娘你說他們瘦,阿曦每頓能吃一碗稀飯,還要吃果泥、蒸蛋、蒸魚葺什么的。阿曄現下會跑了,也吃得不少?!?/br> 沈氏笑,“這是貪長呢,看長得多快,咱們剛來北昌府時才這么大?!闭f著比劃一下,“你看現在多高了,能跑會跳的?!?/br> “這倒是,衣裳都要往大里做,不然,一不留神就小了?!焙巫玉频?,“剛生下來時,天天要抱著,抱著的時候就想,什么時候才會走,等會走的,更叫人cao心?!?/br> 沈氏笑,“要不都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現下知道了吧,你這才開始哪,就是孩子大了,也還是cao心的?!?/br> 阿曦追打她哥一陣,又跑到母親跟前學舌,“cao心!cao心!”逗得外祖母大樂。 紀珍看阿曦鼻尖兒熱出汗來,忙拿小帕子給她擦一擦。 沈氏又夸紀珍好相貌,人也這般懂事,何子衿道,“阿珍念書也伶俐的緊?!?/br> 紀珍很謙虛道,“我跟阿興差不多?!?/br> 興哥兒道,“哪里,阿珍比我好啦?!?/br> 沈氏笑瞇瞇的聽著孩子們說話,孩子們在屋里坐不住,不一時,阿曄就想去外頭瞧瞧了,于是,興哥兒充當了小導游,帶著外甥外甥女與好兄弟紀珍去參觀自家院子啦。 沈氏令翠兒帶著小丫環跟著,何子衿也帶了兩個小丫環同行,就是為了看孩子的。 何子衿這次帶了龍鳳胎來北昌府,可算是熱鬧了一回,龍鳳胎自己的小小心靈也充滿了歡樂,主要是倆人沒想到自己這么受歡迎啊,在外公家有俊舅舅一起玩兒,外公對他們更是有求必應,出門也是人見人夸,倒不是龍鳳胎如何出眾,小奶娃子一對,有啥出眾的。主要是龍鳳胎本身比較少見,稀罕,再加上,縱有龍鳳胎也多相貌不大像的,阿曄阿曦不同,這倆人仿佛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人人見了都說稀奇。 何況,這倆人的禮儀是朝云師傅一手教導出來的,故而,頗能拿得出手去。連余巡撫太太見了,都給了兩份見面禮,說何子衿,“你這倆孩子養的真好?!?/br> 何子衿笑,“現在就知道憨吃憨玩兒的,先時小些,不敢帶他們出來,如今也大了,我爹娘一直念叨,就一并帶他們過來,也給您請安,讓孩子們見些世面?!?/br> “在方先生身邊,什么世面見不著?!庇嗵σ痪?,很自然的問起朝云師傅的身體來,知道朝云師傅的身體安康,這才放下心來,道,“皇后娘娘一直惦記著方先生?!?/br> 何子衿道,“沙河縣雖氣候不比帝都,我看師傅的氣色倒不比在帝都時差?!?/br> 余太太微微頜首,命人叫了大孫女出來,指了龍鳳胎給長孫女看,笑道,“你先前不是說沒見過龍鳳胎么,這就是江太太家的龍鳳胎了?!?/br> 余姑娘正是十五六歲的年紀,一身淺紫輕紗長裙,頭上只三五釵環,并不華貴,卻樣樣精致,皆是極罕見的紫晶打磨而成,與余姑娘身上裙衫,正是一套。余姑娘自相貌看,與余太太年輕時有幾分肖似,杏眼桃腮,頗是明麗妖媚,這么大的小姑娘,不一定喜歡孩子,有的就怕小孩子鬧騰,好在龍鳳胎出門從不鬧騰,余姑娘見著龍鳳胎也挺喜歡,拿了點心給龍鳳胎吃,聽著龍鳳胎軟軟糯糯的說,“謝謝jiejie?!庇喙媚镏毙?,“真乖巧,我在帝都也沒見過這么招人喜歡的孩子?!?/br> 何子衿問,“余姑娘是剛來北昌府么?” 余姑娘笑,“今年是祖父六十大壽,我提前過來給祖父賀壽來著?!?/br> “是了?!焙巫玉菩?,“余姑娘來了我們北昌府,可要多住些日子,北昌府的風景,不比帝都差?!?/br> 余姑娘大概還是頭一遭聽人這般說的,不由抿嘴一樂,覺著這位江太太的話說的可笑,余姑娘道,“都說帝都是天子之都,難不成還有地方比帝都好?” 何子衿道,“要論繁華,北昌府自然不比帝都城。不過,北昌府離北靖關近,外還有榷場,榷場是溝通兩國的地方。其實,不只是兩國,再往北,還有更廣闊的國度。帝都,開闊的是眼界,在北昌府,開闊的是心胸?!?/br> 余太太不禁頜首,笑贊,“這話說得好?!?/br> 何子衿自小就是能把何老娘改造了的人,同余太太這樣通情達理的老太太更是處的來,倆人在一處說話很是投機。余太太都覺著,縱何子衿不是方先生的女弟子,跟這樣的人相處也很有意思。余太太留何子衿用了午飯,何子衿方告辭而去。 余太太問大孫女道,“你看,這位江太太如何?” 余姑娘道,“挺會說話的?!?/br> “江太太可不只會說話?!庇嗵毰c長孫女道,“江太太娘家雖非累世書香之族,其父也是正經二榜進士,翰林出身,今任州府學差。江太太嫁的江探花,亦是少時俊才。她娘家兄弟也都是念書的,今年大弟弟就中了秀才,年不過十六,很是上進?!?/br> 余姑娘見祖母喜歡這位江太太,便順嘴道,“她家龍鳳胎也好看,挺懂事的?!?/br> 余太太笑道,“可惜江太太不能在北昌府久待,不然,她雖長你幾歲,倒也不算離了格,你們倒能多在一處說說話?!庇值?,“江太太的母親何太太也是極好的性子,待時間長,你就知道了?!?/br> 余姑娘順著祖母的話道,“那什么時候何太太過來,祖母也叫我過來說說話才好?!?/br> “好啊?!庇嗵鴮O女明媚臉頰,很是欣慰的拍了拍孫女的手。 ☆、第343章 北昌行之三十一 第343章 因去歲已交過一次糧稅,這一遭可謂熟門熟路, 待得阿念將糧稅的事辦妥, 何子衿也拜訪了一圈北昌府的太太奶奶們,便同阿念帶著孩子們往北靖關去了。 紀珍還是有些想家的, 這么小的孩子,頭一遭離家, 沒有不想的,也就是何家孩子多, 熱鬧, 幾個孩子一天十二個時辰在一處,紀珍不覺著孤單, 這才沒怎么想家??芍酪丶伊? 一路上盡在車里跟阿曦講他家里的事了, 當然, 其間還有很多炫富的話,譬如, “這回我家去,把我先時存的銀子都帶來,到時天天給你買桃花糕?!?/br> 阿曦聽這話沒有不高償的,一路念叨著“桃花糕, 桃花糕”,連做夢都得念叨兩句桃花糕。當然,紀珍還跟小伙伴們許下了不同的禮物,什么, 他有一艘大船,要送給興哥兒。還有一匹駿馬,要送給阿曄。把仨人說的,對于紀珍哥哥的家里向往極了。 這次到紀將軍府上沒遞帖子,紀珍比帖子管用多啦。門房一看大少爺回來啦,恨不能親自駝著紀珍進去,對阿念何子衿一行更是客氣的了不得,阿念因是男客,另請去外書房喝茶,何子衿就帶著孩子們隨著紀珍一道進去了。江夫人剛坐完月子,臉頰稍有些圓潤,見著長子回家自然高興,請何子衿一行坐了,江夫人還沒說話,紀珍就忍不住奔他娘跟前問,“娘,小meimei呢?” 紀夫人摸摸兒子圓潤的小臉兒,笑,“不是小meimei,是小弟弟?!?/br> 紀珍漂亮的小臉兒忍不住露出失望,又問,“真不是小meimei么?” 紀夫人一指阿曦,道,“這不就是小meimei么?!?/br> 紀珍心眼兒活動,想想,也是啊,他已經有曦meimei了,他娘生個小弟弟也好,就著急要看小弟弟去。紀夫人與侍女道,“你帶著孩子們一道去吧?!?/br> 何子衿難免再叮囑孩子們幾句,“小寶寶還小呢,現在不能碰的,只能站邊兒上看一看?!?/br> 四人張著小嘴兒拉長小奶音齊聲喊,“知道啦?!?/br> 江夫人忍不住笑出聲來,與何子衿道,“無妨的,屋里有丫環有嬤嬤,叫他們去瞧瞧吧,孩子都喜歡孩子?!?/br> 何子衿就沒再說什么。 孩子們見大人們沒意見了,紀珍拉著阿曦的手,阿曄興哥兒在后頭跟著,四人就一道看小寶寶去了。 何子衿同江夫人道,“我與相公一道去州府交夏季糧稅,北昌府離這里不遠,就帶著阿珍一道來了。想著夫人定也記掛他呢?!?/br> 江夫人笑道,“我正說讓阿贏過去看看阿珍,不想你們就來了。阿珍比在家時活潑多了?!?/br> 何子衿道,“我家里就有兩個愛淘氣的,興哥兒也跟著我祖母在我那里念書,正好阿珍去了,一道做個伴兒?!庇旨氄f起阿珍的課業來,江夫人又是何等眼力,一看兒子高高興興的回來,目測又長高了一些,就知道兒子在沙河縣過得很不錯。 “難得你喜歡孩子?!苯蛉诉@話說的是真心話,憑她家如今的權勢,孩子寄放到誰家也不會受到虧待,但,衣食不缺與教養是兩碼事,只看何子衿管得住孩子們,大小事情上有所叮囑,就知道何子衿不是一味的慣著孩子的人。 何子衿笑,“我小時候我們家里更熱鬧,族兄族弟的,小時候都是玩伴,常一群一群的在我家玩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