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沈氏干事向有效率,何況是給大姑子預備東西,不過四五日便都得了,說來沒什么貴重物,卻都是何氏往日在家里吃慣用慣的東西。何老娘還把當初寧家給的兩株參放里頭去了,與沈氏道,“咱們在家,可有什么事呢,也吃不著這東西。你jiejie姐夫在外頭,我心里時時記掛著,倒是給他們拿去的好?!?/br> 沈氏亦道,“母親說的是?!?/br> 何老娘又叫了子衿過來寫信,待何子衿鋪好紙研好墨,何老娘便道,“跟你姑媽說,咱家里都好,就是惦記她、你姑丈,還有翼哥兒羽哥兒。叫他們好生過日子,你姑丈做官別太勞累了,你姑媽管家也記著歇一歇,就是翼哥兒羽哥兒念書,也別太用功,把身子保養好了,就比什么都強……不用記掛家里。他們好了,家里就好?!闭f了一通各種好之后,何老娘就開始夸何子衿斗菊會上賺了大把銀子的事,何子衿這向來自信的人都不知原來她在何老娘心里這般能干哪~何老娘贊一回,還給何子衿提個醒兒,“這也就是一說,你別當真?!?/br> 何子衿心下覺著好笑,道,“叫我不當真,這豈不是糊弄姑媽嗎?” 何老娘道,“哪里是糊弄?我是說叫你謙虛著些,爭取今年養出更好的花兒來才好?!?/br> 何子衿笑,“提一句就是了,姑媽去過帝都又去晉中的人,整個東穆都快走遍了,還有哪里沒去過呢。經的多,見的就多,最有見識不過,咱們拿著天大事一般,姑媽覺著尋常呢?!?/br> 何老娘很是自豪,“怎么會覺著尋常,你姑媽小時候也沒賺過這許多銀子!”在她老人家的心里,當然也很疼閨女,但孫女能干,這就說明家里的子孫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何老娘其實也愿意何子衿嫁在身邊兒,可是她老人家硬是認為憑孫女的才干,碧水縣實在沒有合適的小子可做孫女婿啊。何老娘這才考慮到外孫子馮翼身上,女婿家也是官宦門第了,要孫女沒這能為,何老娘心里還微有些配不上馮家的感覺。如今孫女有本事,在何老娘眼里,兩個孩子就十分般配了。只是,這種事,何老娘哪怕是個率直的人,也不好直接說的。萬一說了,事兒沒成,太傷臉。故此,何老娘就想著,先叫閨女知道子衿的本領,子衿較馮翼小兩歲,年紀般配不說,還是親上作親,這樣大好姻緣擺閨女面前,她就不信閨女看不到。待閨女女婿都有意,主動提及親事,這樣她家丫頭片子臉上才有光彩。不然,倘女家巴著男家,上趕著一般,就有些難看了。更何況,一個是看著長大的孫女,一個是心里疼愛的外孫子,一個是兒子家,一個閨女家,所以,這事兒辦的更要格外小心才行。 也就何子衿這是親孫女,何老娘才想破腦殼,大費周章的想出這樣一個再委婉不過的主意來。 當然,哪怕就是不成,憑自家丫頭片子的人品才干,于碧水縣也不是缺婆家的。何老娘就有這種自信!何老娘贊了一頓自家丫頭片子,又開始夸自家乖孫,會念書,懂事,而且縣里辦了新書院,馬上就要去書院念書了。接著又夸兒子,還在為下科秋闈努力奮斗啥啥的。 何子衿一下子寫了十來張,寫完之后又重新給何老娘念了一遍,何老娘贊,“比你爹寫的還好?!毖绢^寫信,她老人家聽的懂。 何子衿又寫好信封,將信與禮單擱進去,粘好。 何老娘再去檢查了一遍給閨女帶的東西,又問兒子什么時候有空,著緊的帶了去。何恭道,“娘既備妥當了,我這就打發小福子去租車,明兒一早我們就動身?!?/br> 何老娘道,“這也好,早些送過去吧。馮家這會兒也該預備著打發人去晉中了?!?/br> 何恭當天把功課給兩個小的布置好,道,“要是早些把功課做完,出去玩會兒一兩日也無妨的?!?/br> 阿念何冽都很歡喜,他們不算不用功的孩子了,只是正是喜歡玩兒的年紀,總是念書,亦覺枯燥,故此,聽何恭這話,再沒有不開心的。 待何恭去了芙蓉縣送東西,何子衿就忙著將去歲扦插的一些茉莉薔薇分盆,跟沈氏說了一聲,何子衿去舊貨鋪子弄了幾十個陶制花盆回來,何老娘如今并不說何子衿亂花錢,她問何子衿,“今年種這些綠菊?”唉喲,一盆按一百兩算,她家丫頭片子也得發死了!這樣一想,何老娘整個人都興奮的站不住腳了。 何子衿一句話打破何老娘的發財夢,道,“綠菊有兩盆就夠了,去歲扦插的一茉莉薔薇都大了,把它們分一分盆?!?/br> 何老娘唉聲嘆氣,道,“那茉莉又不值錢,種許多這個做甚,沒的耽誤了功夫?!?/br> 何子衿笑,“以后喝茉莉茶也好?!?/br> 何老娘便沒興致,轉而去收拾自己的菜園子了。倒是阿念隔窗瞧見,著緊把功課寫完,收拾好筆墨功課,出來幫何子衿的忙。 何子衿養花兒多年,很有些經驗,她現在花兒多了,同阿念忙活到晚上吃飯,花盆倒是用盡了,只是還有大半花兒沒能分出來,阿念問,“jiejie明天是不是還要去買些花盆,我同你一道去吧?!?/br> 何老娘對于茉莉這種不生財的花兒沒興趣,道,“弄那許多盆,花房都擱不開,可往哪兒擱去?!?/br> 何子衿想一想,道,“不用再弄盆了,明兒個種院子里?!?/br> 何老娘道,“院里種哪兒?你要早說,菜園子我給你空一半?!边@會兒早種上菜了。 何子衿屋子外門兩側早用碎磚砌出花池來,她打算把她娘她爹的屋子,她兄弟的屋子外,全都砌出花池,到時都種上花兒。連何老娘那一進也照舊設計,何老娘倒不反對,“這也給院里添一景兒,人來了就知道咱家里花兒養的好?!?/br> 阿念何冽好容易休息一天,結果,兩人都沒能出去玩兒,就幫著何子衿砌花池干活兒了。阿念還這樣,與他家子衿jiejie道,“不用jiejie搬磚,你搬不動?!薄耙膊挥胘iejie翻土,鐵鍬怪沉的?!?/br> 何冽在阿念的影響下,也很有照顧婦孺之思想,道,“姐,你去歇著吧,這點活兒,我跟阿念哥一天就干完了?!?/br> 何子衿道,“現在鴨子肥了,我叫周嬤嬤殺一只,晚上烤來給你們吃?!?/br> 何冽立刻樂了。 何子衿是想做一做上輩子吃的烤鴨的,真的,這個年代空氣很清新,水也很清澈,就是有一樣不好,物資比較貧乏。偏生何子衿還沒穿到富貴之家,小時候家境也不大行,吃點心都要靠時不時的訛詐一下何老娘啥的。如今何子衿點心不大愛吃了,她愛上了做飯。 今生山美水美景致美,但論及燒菜做飯,真不如前世花樣多。 這烤鴨擱前世那是再尋常不過的吃食,擱這會兒……只得何子衿自己搗鼓了。何子衿早把鴨子買好了,擱鴨籠里,叫周婆子天天的拌了糠面增肥。 增到現在,其實早夠肥了。原是想過年吃的,偏生過年事多,沒來得及做。待過了年,也沒哪天是閑的,何子衿騰不出空來,就耽擱了。 周嬤嬤早上就先把鴨子宰了,何子衿接了半碗鴨血,在里頭調入水、酒、鹽,放陰涼處讓鴨血凝固。一時待周嬤嬤把鴨子褪洗干凈,將內臟也都收拾出來,何子衿叫周嬤嬤將鴨腸鴨心鴨肝反正鴨肚子里那一套兒連帶鴨頭鴨腳,全都擱小鍋里鹵熟,她自去將烤鴨的前期準備做好。當然不是傳統繁復的做法兒,只是按前世家常做法兒罷了。把鴨子用開水將皮燙了一遍,就拿出去放陰涼處通風處晾著了。 何子衿中午做了一回不大正經的鴨血粉絲湯吃,主要是就一只鴨的鴨血內臟,一家人吃不大夠,何子衿就往湯里切了些火腿進去一道煮,味兒也鮮的很。三姑娘自從做了賬房,中午就是繡坊管飯了,待這湯好了,何子衿先盛了一碗令翠兒給三姑娘送到繡坊去。 中午何老娘一面吃這粉絲湯一面絮叨,“越發會吃了?!笨磥硭已绢^片子是看了新食書吶。 何子衿笑,“晚上吃烤鴨?!?/br> 何老娘一碗粉絲湯下去又盛了一碗,道,“那幾只肥鴨早該宰了,我還以為過年時就吃呢?!?/br> “我原也打算過年時吃呢,忙糟糟的,沒顧得上?!焙巫玉七€用開水燙了一碟子小青菜擱邊兒上拌湯里吃。 到下午何子衿大張旗鼓的將掛爐收拾出來烤鴨子時,一陣接一陣的烤rou香往鼻子里鉆,何冽道,“聞著香味兒都干不動了?!?/br> 阿念道,“你去瞧瞧烤好沒?”他也有點兒干不動,這也忒香了。 何冽跑去問了一趟,回來與阿念道,“姐說還早著呢?!眱扇死^續搬磚挖土砌花池。 何子衿第一次烤,而且是用比較原始的工具,火侯啥的掌握的不大好,好在她耐心足,足烤了一個多時辰,香翻了一條街。 三姑娘回家都說,“好香,外頭都聞著味兒了。這是做什么好吃的了?!?/br> 何老娘道,“快把你兄弟兩個餓暈了,還沒烤好呢?!彼先思乙苍趻鞝t前遛達n遭了。 三姑娘笑,“我一見中午那湯就知道子衿meimei又做新鮮吃食了,我給她們嘗了,她們也說味兒好?!?/br> 何老娘道,“里頭都是好東西,這要再說味兒不好,活該雷霹嘍?!?/br> 三姑娘直接給何老娘噎樂了,何子衿瞅著紅通通直往外滴油的烤鴨,道,“鴨子該明天再烤的,晚上吃太油不大好?!?/br> “巴巴烤這半日,你就別廢話了?!焙卫夏锬昙o大了,老人家有些嘴饞,聞了大半時辰的燒鴨香,來來回回看十好幾遭,好容易快吃上了,又聽何子衿說這話,何老娘忍不住翻個大白眼。 阿冽干了一天的體力勞動,就等著吃他姐這烤鴨呢,吸一吸鼻子,深覺他姐婦道人家啰嗦,道,“吃了飯又不是立刻就睡覺,且得消化會兒呢?!?/br> 待何子衿將鴨皮鴨rou的都削片在盤里放好,余下鴨架剁開煮湯,周婆子又炒了三個素菜搭著,再切好蔥白絲,配上甜醬,還有蒸鍋里的荷葉餅,新烙的素餅,此方一并端了上去。 何子衿很是得瑟的示范了下吃法兒,便是沈氏這素來不愛太過油膩的人也吃了兩個,覺著味兒好。這會兒沒有黃瓜,何子衿是叫周婆子弄了個素炒銀芽兒,這樣挑幾根銀芽兒放塊烤鴨rou裹在荷葉餅里,有點兒春餅的吃法兒,亦是不錯。 一時湯好了端上湯來,何冽喝了兩碗道,“好吃是好吃,就是這一只不大夠,應該叫我姐烤兩只的?!?/br> 何老娘對何冽素來是慈眉善目,有求必應,笑,“還有呢,那鴨籠里是十只鴨子,又不下蛋,都肥的該宰了,明兒再叫你姐烤一只就是?!彼先思蚁葍H著孩子們吃,其實也沒吃太夠。 何子衿道,“等我明兒個把花兒栽好了,爹回來,多烤些,給朝云道長送一只,李大娘薛師傅那里送兩只,賢姑祖母那里送一只?!?/br> 何老娘一聽這話就心里躥火,指著何子衿道,“虧得如今不缺吃食,要前些年,家都給你打發窮了!”何老娘簡直要愁死了,真不知這傻大方的脾氣像誰。雖說丫頭片子這聰明勁兒像她,可偏生沒學到她過日子的精髓,有點兒好東西恨不能全都送給別人,這以后可怎么過得日子喲。別人家媳婦都是往家攢東西,要誰家娶這么個媳婦,天天往外打發東西,何老娘自己就覺著對不住人家。何況何老娘是有親上作親的主意的,一想到自家丫頭片子這般敗家,一旦親上作親,恐怕外孫子沒兩日就得喝西北風去。 將沈氏與孩子們都打發去歇著了,吃兩丸消食的山楂丸,何老娘在院子里轉了兩圈,回屋兒喝一盞釅茶,復把丫頭片子又叫了過來,直叨叨了半宿過日子的要訣。 晚上都睡覺了,老鬼忽與阿念道,“你子衿jiejie可不一般?!?/br> 阿念素有耐性,沒說話,老鬼繼續絮叨,“想起一樣是一樣,她好些吃食做法兒新奇,我以前都未見過?!?/br> 阿念心說,“那是你見識短?!?/br> 老鬼直接被噎死。 ☆、第141章 沒天理~ 何恭去了四五日便回來了,何老娘自有一番問詢,馮家如何,馮家下人幾時啟程去晉中之類。 何恭笑,“親家都好,這月中就啟程去晉中了。親家老爺叫我給娘你代個好兒,還有咱們縣書院這就建好了,我估計也快招生考試了,馮氏族中也有幾個孩子要過來念書,到時跟咱們阿念阿冽的也是個伴兒?!?/br> 何老娘不解,“這話說得怪,馮家姑奶奶嫁到豐寧縣去了,現在馮家就馮二爺守著家業,在馮親家膝下盡孝,馮二奶奶生了一堆丫頭片子,還沒兒子呢,哪里來的孩子過來考書院?” 余嬤嬤端上茶,何恭連忙接了,呷一口道,“這關系說來也不遠,是姐夫親大伯家的孫子,還有別的族親的幾個孩子。我說了,既來了碧水縣,住咱家就行,考試不比別的,咱們畢竟熟門熟路,他們來了,起碼不必為吃住費心,就是去考試,到時與阿念阿冽一道也方便的?!?/br> 對于考試的孩子,何老娘還是很寬厚的,何況親戚之間互有幫襯不算啥,何老娘點頭,“這也是?!?/br> 沈氏道,“那要提前收拾屋子了?!?/br> 何恭喝了半盞茶,將茶盞擱一畔的高幾上,道,“這也不急,就是考試的時候要過來住幾日,到時收拾出三間屋子也夠使了?!?/br> 沈氏點頭記心里。 說起收拾屋子的話,沈氏另有思量,抽空與丈夫商量道,“家里時常來人,子衿與咱們住一進,是當初她年歲小非要自己睡,便叫她睡的西耳房,如今她漸大了,未免不便。我想著,老太太住的第三進的屋子,瞧著也寬敞,不如叫子衿搬后頭與老太太、三丫頭同住,以后出入也便宜?!焙渭依献孀谠诮ㄕ拥臅r候目光長遠,主要是這年頭兒,等閑人家三五個孩子都是尋常,何家老祖宗委屈沒料到他這一支硬是n代單傳,故此,這三進的宅子建的比尋常三進要寬敞。尋常三進宅子的第三進都是一排低矮的后罩房,何家這套宅子的第三進卻是實實在在的添了一重院落,與主院所在的第二進是一樣的建設,坐北朝南三間正房帶兩間耳房,東西廂俱全,故此,寬敞的很。 “這也好?!彼|女如今住的是正房的西耳房,那時何子衿小,非要自己住,只得由了她,為了就近照看方便,才叫閨女住的西耳房。后來,阿念何冽住的便是東耳房,何恭道,“不如將咱們這院兒的東廂收拾出來,讓阿念阿冽挪到東廂房去,孩子們也都大了?!?/br> “我也是這樣想?!鄙蚴系?,“西廂就照舊給子衿做花房吧?!?/br> 夫妻兩個商議好了,沈氏再與何老娘說,何老娘沒啥意見,琢磨了一回道,“我這院子,東廂給三丫頭住了,西廂是廚房,還有周婆子在住,再有你的醬缸什么的也滿當。你嬤嬤住在我東邊兒的耳房,我這隔間兒沒人住,丫頭片子東西多,便將隔間兒連帶著西耳房,一并給她住吧?!闭每删徒虒б幌卵绢^片子過日子的道理。 何子衿也沒啥意見,何子衿搬家的時候,阿念還幫著整理箱子啥的,貼心的了不得。等阿念阿冽搬屋子,何子衿被請去幫忙布置房間,畢竟女孩子審美人上好一些,屋子擺設啥的,還是女孩子更細致。尤其,東廂是三間,除了進門的小廳外,還有兩間能做臥室。阿念阿冽決定,兩人還在一間屋子睡,把剩下的一間收拾成書房。說是書房,除了書架書案之類,何子衿還找出一張老榻擺進去,將這榻擦洗干凈,鋪上新做的棉墊子,再左右擺兩個引枕,中間放張小炕桌,一套茶具,就是個休息說話兒的地方。倘有客人過來,將小炕桌啥的一收,便暫時可做客房。何子衿還免費的送他們好幾盆茉莉薔薇驅蚊草,熏熏屋子啥的。 待搬好屋子,何子衿又做了回烤鴨,各家送了送,還有朝云道長那里多送了一份藤蘿糕。何子衿是親自去了一趟朝云觀,當然,有小福子雇了車跟著。阿念是很想陪他家子衿jiejie一道去的,奈何現在何恭看他們功課看的緊,先前何恭去馮家,阿念阿冽完成留的課業后放了兩日假,這會兒是再難放假的。于是,只得眼巴巴的看著小福子陪他家子衿jiejie去了。 雖然何子衿沒啥信仰,不過,這并不忍礙她與朝云道長之間的來往。朝云道長對于何子衿的到來也是挺歡迎的。主要是,何子衿常時不時的給他送東西,哪怕不能親至,也會叫仆人送來。禮多人不怪么,盡管沒啥貴重物,可這時日久了,朝云道長又跟沈素相識,故而對何子衿的感觀很不錯。 何子衿笑著將食盒打開,“在家閑做了幾樣吃食,送給道長品嘗?!?/br> 朝云道長依舊最喜歡藤蘿餅,烤鴨只是略嘗了嘗,明顯沒啥興趣。朝云道長贊,“這藤蘿餅做的有點兒意思了?!?/br> 何子衿抿嘴笑,“能得道長贊一句,可見我這藤蘿餅做的還成?!?/br> 朝云道長留何子衿在道觀用午飯,還道,“小徒弟去河里撈河蝦了,一會兒你帶一簍走,正對時令?!?/br> 何子衿笑,“河蝦擱韭菜油爆就好吃,便是直接放鹽水煮,也別有滋味?!?/br> 兩人說了一回美食,何子衿才說起這次來的目的,主要是,她想跟朝云道長打聽一下書院的事兒。碧水縣的書院快建好了,就建在了芙蓉山上。 而且,地皮沒用錢,朝云觀送的。 …… 好吧,這年頭兒,宗教場所的財力就是這般牛叉! 甭以為道觀就是清苦之地了,其實,稍有名頭兒的道觀啥的,都不差錢。譬如朝云觀,半個芙蓉山是他家的。當然,與朝云觀名聲相仿的芙蓉寺在產業上也絲毫不比朝云觀差,芙蓉寺周圍上千畝的肥田便是寺里產業。 而且,除了山頭田畝收入,這兩家還有香火法事之類的收成,委實富戶。 所以,縣里看好了建書院的地方,還得跟地主朝云觀買地,朝云道長神仙中人,大袖一揮,送你吧。不得不說,朝云道長為碧水縣的文化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這次來,何子衿就是跟朝云道長打聽書院外頭要不要建房子的事,朝云道長還是很有商業頭腦的,道,“先試著建一些鋪面兒,就是不知好賴了?!?/br> 何子衿道,“芙蓉寺外也有許多鋪子,書院雖是建在山上,好在只是山腰,并不算高。要是您建了鋪面兒,能不能給我留兩間?” 朝云道長笑,“我與你舅舅相熟,難為你個小女娃這一年到頭的時常孝敬我,到時建好了你只管過來?!庇捎谠缇土w慕芙蓉寺外那一排老禿驢們建的商鋪,每年收租的銀子就海了去,而且,老禿驢們宣傳有道,每年還固定有大型商業活動——廟會!再者,碧水縣每五天一次的大集市也是擺那兒附近。雖然朝云道長自詡道家法術不比他佛家法術差,但在財力上,朝云道長還是覺著有所不如的。這也沒法子,他這觀是建在山上,觀里產業也多在山上。不比芙蓉寺,雖與芙蓉山齊名,偏生是建在山腳下碧水潭畔,由于芙蓉寺的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芙蓉寺的禿驢們也擅于做商業開發。以至于財力之雄厚,竟至朝云道長都隱隱的有些眼紅。等待多年,朝云道長終于等到了千載良機,縣里要建書院啦!于是,朝云道長免費出地皮給縣里建書院,除了想搏個好名聲外,也是想攢一攢他朝云觀的人氣啦。當然,人氣來了,財氣自然到。如今鋪子還沒開始建就有人打聽鋪面兒啥的,朝云道長還是感覺很欣慰滴~ 先把商鋪的事兒敲定了,中午與朝云道長吃了回山上野味兒,何子衿便帶著朝云道長送的一簍子河蝦一簍子小河魚告辭回家。 自然,素來會過日子的子衿姑娘少不了路上順道拔些鮮嫩的野菜啥的。 何子衿覺著,像她這樣上次山都會摘野菜回家的人,何老娘竟然認為她不會過日子,簡直太沒天理了。 ☆、第142章 沒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