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節
將繡品交到大娘手上,她又猶豫著想要拿回來。 向來自信的洛鈺也有窘迫的時候。她不確定地問大娘:“大娘,我這繡品真的會有人買嗎?” 大娘看著上面繡的不知道是雞還是鴨子的圖案,安慰她道:“我拿去替你碰碰運氣。興許就有人喜歡呢?” 第二日,那兩幅看不出是什么東西的繡品就到了黃州的府衙里,擺在了江寒云的面前。這是他派去暗中保護洛鈺的人送回來的。 看著蹩腳的針法和幾乎辨別不出來是什么的圖案,江寒云的眼中露出了笑意,自言自語道:“果然是從小嬌慣壞了的,連女紅都這么s;s;”想了半天,他沒想到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曾經任國子監祭酒,門下有許多學子的江寒云面對洛鈺的繡品,竟然詞窮了。 “往后若是她再賣繡品,就都給買過來。記得給的價錢要比市價低一些,不要讓她察覺到不對勁?!?/br> “是?!?/br> 等護衛下去后,江寒云坐在案前。面對著滿滿的公文都無心去看,而是將手里的兩幅繡品翻來覆去地欣賞。他心中生出一種難言的滿足,細細回味卻又有一種酸澀。 既然她說他們永遠不可能,既然她說他們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那他便在暗中守護著她,守護著她想要的平安喜樂的日子,直到他老了、守不動了。 這世上,還有一人值得他放在心里珍藏呵護,值得他無聲地守護,也挺好的。 只要她還活著,她還愿意活著。 番外 尹沈篇(上) 新德六年年中那一次徹查上到京中下到地方的官員貪污的事情可以說是元帝登基以來最陣仗最浩大的一件事,就算放到他一生之中,也是能夠拿出來稱道的。 可也就是在這一年年末,禮部尚書兼建極殿大學士沈未遇刺身亡。 這不僅讓元帝如同斷了條臂膀,少了個可用之人,還讓朝中許多大臣心中慌張。沈未是誰?跟張安夷一樣歷經三代君王的大臣,在朝中的地位僅次于張安夷,這樣的人都能被刺殺,那么旁人呢? 一時間,朝中官員人人自危,心中惶恐。 與沈未交好的許多官員更是心中惋惜遺憾。新德七年年初,戶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尹濟向圣上提出了辭官的請求。 朝中許多人都覺得尹濟是忽然中邪了。不然怎么會放著好不容易得來的官位和權勢不要,要辭官?他的年紀比張閣老還要往后的前途不可估量。 若說圣上對首輔大人張安夷更多的是敬重和仰仗,那么對尹濟絕對就是信任,再加上才失去了一個沈未,圣上時絕對不愿意放尹濟辭官的。 只是尹濟辭官的決心很強,任元帝如何說都說不動。 終于到了新德八年,元帝十七歲。在以張安夷為首,尹濟為次的內閣班子的輔佐下,朝局終于穩定了下來,國泰民安,隱隱有了盛世之象。 這一回,尹濟再次提出了辭官的請求。 從新德七年到新德八年,他已經提過不下幾十次了。這一次,元帝終于答應了。 新德八年,三月初三,恰逢上巳,正好是尹濟離京的日子。 當年進京的時候,一輛馬車,兩個小廝,如今離開亦是一輛馬車,兩個小廝,輕裝便行,一如當初。 脫下了穿了那么多年的官府,尹濟穿上了一件文人都愛穿的長衫,眉眼中帶著輕佻的笑容,干凈俊朗得如同一個風流書生。想當初,他是懷著怎么樣的決心,怎樣的凌云壯志踏上京城的土地的?這么多年在宦海浮浮沉沉,仿佛在戰場?,F在終于要拋下苦心經營多年的關系和地位、拋棄好不容易得來的名利離開了,他竟然覺得很高興,心中輕松。 因為京城之外,有另一個人在等著他。 京郊,三月初的垂柳正在冒著新綠。樹下站著一個穿著一身淺綠,身材高挑,身上帶著一種尋常女子沒有的瀟灑與英氣。遠遠地看見一輛馬車自城中出來,她清冷的臉上出現了笑容。 馬車停下,尹濟撩開了車簾,看見站在樹下的人兒,勾出一笑,語氣輕佻地道:“小娘子,許久不見,在外游歷感覺如何?”他的目光卻是前所未有的溫柔。 這女子便是已經“死了”的沈未。 兩年前,沈未終于在與尹濟一夜夜的露水情緣之中認清了自己內心,在尹濟甘愿放棄官位后妥協了。 他一個男子都能為了她放下那么費心才得來的官位,她一個女子又有什么好留戀的呢? “沈未”這個人再活在世上總是不好的,是以他們商量好先讓沈未假死,然后尹濟再辭官。前面都挺順利的,可誰知在尹濟辭官這件事上出了紕漏。他辭了快兩年才把這官辭了。 沈未不是個只能依附男子生存的女子。在尹濟被元帝挽留的這一年多里,她獨自游遍了光華的名山大川,未曾回京城見過尹濟一面,只是偶爾傳書信給他。 好幾次,尹濟都懷疑沈未是反悔了。丟下他自己逍遙快活了去了。 “我終于知道當年張二在外游歷兩年的感覺了,樂不思蜀?!闭f完,沈未提著裙子上了尹濟的馬車。 原以為尹濟是為了扶她一下才伸出了手,可誰知她剛剛上去便被她一把拽了進去,直接摔在了他的身上。就在沈未要起來的時候,馬車忽然動了。害得她再次摔在了他的身上。 尹濟伸出一只手將她的纖腰摟在了懷里,流連在她腰窩的地方,惹得沈未顫抖了一下。 “想死你了,沒良心的?!闭f罷,尹濟吻上了那這一年多叫他總是心里念著的唇。 那種唇齒交融的熟悉感立即喚起了兩人當年在尹府、在官舍夜里糾纏的記憶。沈未準備掙扎去推他的手一下子換成了去攬他脖子的動作。 一年多未相見的思念化作了兩人糾纏的聲音,消失在了馬車的車輪聲里。 馬車是一路向南、往揚州方向去的。 他們沿途游山玩水。走得極慢。兩人在一起,夜里自然也免不了**,尤其是開始的幾日,尹濟幾乎每晚都要折騰到天快亮,折騰到沈未喉嚨都啞了才肯放過她。 終于,一路天雷勾動地火。他們終于到揚州了。 尹濟辭官回鄉這件事,最在意的是元帝,那接下來便是揚州尹家的眾人了。 尹濟的馬車到揚州城這日,尹家的幾位主子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當年尹濟回來認祖歸宗,他們以為只是個好欺負的庶子,可誰知一年的時間他就讓他們嘗到了厲害。后來好不容易這位祖宗要去京城參加會試了。所有人的人都盼著他高中留在京城。 沒想到現在他竟然放著好好的內閣次輔不做,要辭官回來。 尹家的眾人頓時想起了當年那種深深的無力感。 權傾一時的內閣次輔衣錦還鄉,揚州城的大小官員以及商賈早早地便守在了城門口。雖然是辭了官的,但畢竟曾經是圣上身邊的紅人,內閣閣老大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怎么能不趁機套套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