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如今朝堂混亂,儲君之位又一直未曾敲定,誰又知道最終坐上那帝王寶座的會是哪一個呢?此時朝中拉幫結派,若是不小心站錯了隊,莫說來春哥了,就是整個袁家怕都未必有什么好下場。 沈葭本想拿這些話安慰她們幾句,可又害怕她們不懂,反而覺得自己是在慶幸什么,也便不多說。只又道:“不過三年而已,三年時間很快便會過去的,晃眼的事兒罷了?!?/br> “三年,三年咱們阿琦和阿瑋都已經會跑著叫爹爹了?!痹质险f著,仿佛已經看到了三年后孫兒孫女們可愛的樣子,不由又傷感起來。 幾人又在屋里說了會兒話,袁林氏便說讓沈葭和月娥她們都別走了,在這里吃完了飯再回去。 袁林氏將已經睡著了的孫兒放回炕上,便要去做飯,沈葭便也跟著去了灶房幫忙。 灶房里,沈葭一邊幫袁林氏和著面,一邊道:“總覺得二嫂嫂情緒怪怪的,有些不太對勁,她嘴上說的不介意,只怕心里還是盼望著來春哥能夠回來看看的?!?/br> 畢竟拼死拼活才生下了這兩個孩子,哪個女人不想自己心愛的男人看上幾眼。她雖沒生過孩子,可同為女人,這種感覺還是有些體會的。 袁林氏切著菜的動作微微停頓一下,隨即道:“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兒,來春選擇不回來倒也合了他的脾性,他心氣兒高,如今村子里風言風語的,他肯定覺得丟人?!?/br> 知子莫若母,沈葭覺得袁林氏的分析應當還是有些道理的。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不回來看上妻女一樣,未免也說不過去。天下間,但凡是個會疼女人的,都不會做這樣的糊涂事。 至于說路上奔波耗費時間這事,他若有心,在京城里找份差事干上些時日,也夠得上雇輛馬車的錢了。 這個只聽過名字的干二哥,沈葭還沒見過面,便已經因為他的這些做法,對他沒有什么好感了。 他若真是那等極要面子的人,可別將來富貴了,覺得自己家人低賤,做出那等拋家棄子之事來。 倒也不是沈葭把他想的多壞,只是這樣的事她在現代看電視小說實在是見得多了,再加上月娘生完孩子后說夢到他娶別人的事,兩廂一聯系,難免便有了些猜疑。 不過,他若當真沒有考中,想來京城里的那些貴人們也未必瞧得上吧? ***** 高家 高李氏和高老爺子用罷了晚飯,相對坐在炕桌上,底下左右兩排椅子上分別坐著他們的兩個兒子和兒媳。 老三高尡懶散地倚在圈椅的靠背上,很是隨意的聳著雙腿。剛吃過晚飯便被爹娘召集來商議事情,卻也不知到底是要說什么。 “爹,娘,如今人都到齊了,您有什么話兒就說吧?!备邔庇行┟恢^腦,到底什么事還值得這般隆重,他和自家媳婦兒剛成親,正是膩膩歪歪的時候,整日里恨不得黏在一起,如今自然沒什么心情在這里干坐著。 高李氏見小兒子性子急,也不拐彎兒抹角,直接說了重點:“那個袁家二郎今年沒中,也不知明年有沒有那個命,我和你爹都cao心著浣姐兒的婚事,想讓你們做哥哥嫂嫂的給拿個主意?!?/br> 高尡越發不明白了:“浣姐兒嫁的是袁來生,又不是去考科舉的袁來春,這又有什么可愁的?” 高李氏睇了兒子一眼:“若浣姐兒許的是來春,縱使考不中,那也是個舉人了,若是運氣好,咱們浣姐兒說不定就是將來的官太太。 可愁就愁在訂親的是那沒本事的來生。我和你爹原本想著,來春若是中了進士,能在皇帝跟前當差,自然很是體面,袁家人也就跟著飛上枝頭了。咱們浣姐兒嫁給他大哥,也會跟著沾光。 可如今呢,來春落了榜,下一次還要再等三年,我是擔心,若他明年再不中,要到何時是個頭呢? 月娘是來春的媳婦兒,她自然等的起,沒準兒哪天做了夫人便是一輩子富貴榮華??稍蹅冧浇銉焊鴣砩?,到底拐了個彎兒,可要等到什么時候熬出頭?” 高尡道:“袁來春好歹現在不也是個舉人了,就是不再往上面考那也是享著朝廷俸祿的,咱浣姐兒若是成了他大嫂照樣跟著沾光不是?” “話雖如此,但一個舉人能有多少俸祿?只怕顧及他們一小家子都緊巴,又哪有來生的什么份兒?咱們浣姐兒我費心費力才教導成了如今這模樣,縱使狀元夫人我看都做得,嫁給袁來生一個農夫,到底是委屈了?!?/br> 高尡頓時目瞪口呆:“娘,您玩笑的吧,知道這是幾根手指頭嗎?”他說著伸出兩根手指在高李氏跟前晃了晃。 高李氏頓時不喜地瞪他一眼:“你這孩子,怎么跟你娘說話呢?” 高尡道:“娘,不是我說你,你還真是被村里那些人追捧著好話聽多了。我爹可只是個里正,你怎么還指望浣姐兒將來能成狀元夫人了?那可是和咱們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br> 高李氏不服氣道:“怎么就八竿子打不著了?我看我女兒就很好啊,縣城里那些員外郎家的千金小姐都未必及得上。咱們浣姐兒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段有身段,要才情有才情,哪點兒差了?那可是你親meimei,你這當哥哥的怎么說話呢?” 高尡覺得他娘的腦子現在真的有點問題了,他只是在就事論事兒,哪里就不把浣姐兒當meimei看了。浣姐兒是好,他也覺得好,可小地方的女兒家再好,又哪里是能跟那些千金名媛比的。人家的尊貴與涵養,可是骨子里帶出來的。 說到這個,他頓時想起一個人來:“不說遠的,獵戶侯家的娘子娘您總見過吧,我聽說她原是個大戶人家的丫鬟,一個丫鬟都是那樣的相貌跟氣度,那主子得有多優秀咱可是想都不敢想的?!?/br> 高李氏的不屑地撇撇嘴:“那個沈葭有什么好,不過是有張狐貍精的臉,哪能跟咱們浣姐兒比?” 高尡說的口干舌燥,見高李氏一句也聽不進去,無奈攤手:“娘您既然都自己決定不把浣姐兒配給袁來生了,那還來找我們商量個什么,左右我說的話你也都不贊成?!?/br> 他說著,自己倒了杯水喝著,不再接腔。大熱天的在這兒跟他娘爭論這個,簡直比去地里干活都累! 高李氏此時也不愿搭理小兒子了,轉而看向大兒媳:“棗兒啊,我記得你以前跟我說你娘家村子里有個和袁來春同期考上舉人的書生對吧,他會試考的如何,現在可娶親了沒有?” 老大媳婦兒頓時面色有些別扭:“娘,這都是去年的事兒了,您怎么現在又想起來問,我當時跟您說起他,您可是很不樂意的,說那人比浣姐兒大了十三歲,配不上咱們浣姐兒?!?/br> 高李氏訕訕笑道:“我這不是隨便問問嗎,他到底考中了沒有?” 老大媳婦道:“前些日子聽說中了前三甲的進士,不過已經和汝州知府的女兒定了親,再過些日子就到婚期了?!?/br> 高尡忍不住道:“瞧瞧,看我說什么來著,人家中了進士,做了官兒,自然會找更好的姑娘去,誰還會巴巴的來巴結咱們哪。娘你當初若不嫌人家年紀大,這會兒浣姐兒早成了官太太了?!?/br> 高李氏低頭在心里算了算,浣姐兒今年十六,那個書生也不過二十九歲,好像也真沒那么大,以前覺得配不上,如今中了進士,配她的女兒倒也不錯。只可惜,又錯過了。 一直沉默著的高輝突然開了口:“袁家的來生是個老實人,我倒覺得浣姐兒嫁給他挺好的,將來有我們哥兒倆罩著,袁家也不敢委屈了她?!?/br> 高尡隨即打了個響指附和:“我贊同二哥的意見,浣姐兒嫁給袁來生挺好的?!彪m說大哥高耀被趕了出去,但高尡仍是按照排行習慣稱高輝二哥。 高李氏甚是無奈的看著倆兒子:“得了,我算是白叫你們過來了,都散了吧散了吧,浣姐兒的事兒還得我自己拿主意?!?/br> 高尡一聽不太樂意:“娘,這可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說讓我們過來商議,如今我們兄弟都覺得袁來生好,你又不樂意了,既然這樣,您這不是瞎耽誤我們功夫嗎?”有這時間,還不如在屋里跟媳婦兒好好親熱呢。 一直低著頭沒吭聲的高老爺子終于有了動靜,冷笑一聲:“你娘哪里是要找你們商量,她是想找個人支持她一下,誰想到你們兄弟倆跟她對著干?” 高李氏有些尷尬地瞪了一旁的丈夫一眼:“你這會兒倒是開始說風涼話了,女兒的事你一點都不上心,大事小事的全撂給我,哪有這樣的理兒?我看呀,你也就對外頭那個挺上心,自己做了什么別以為我不知道?!?/br> 高老爺子原本只是隨口接了這么一句,誰曾想這婆娘還來了脾性,頓時黑了臉:“你這是什么話,我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事兒?當著兒子兒媳的面兒也不說注意著點兒?!?/br> “我又沒有瞎說,有什么好注意的。這會兒索性當著兒子們的面兒讓他們知道,自己老子到底是怎么把心偏到脖子后面去的?!?/br> 高老爺子面色微慍,頓時氣的一拍桌子呵斥:“真是越來越放肆,看看自己多大歲數了還當著孩子們的面鬧騰,這個家還能不能安靜了?!?/br> 高老爺子嗓門兒大,這一聲叫嚷倒真把高李氏給鎮住了,不由顫了顫身子,嘴里卻不服的嘟囔:“你讓浣姐兒隔三差五的給那女人生的兒子送東西,還讓浣姐兒瞞著我,如今被我知道了,你不給個解釋反倒來數落我,我看分明是你不想讓這個家好過?!?/br> “什么叫那個女人的兒子,阿輝、阿尡是我的兒子,阿耀就不是我兒子了?我讓浣姐兒給阿耀媳婦兒送些補品怎么了,被你說的多十惡不赦一樣?!?/br> “是誰當初說再不認他這個兒子的,非要娶個青樓里打雜的丑丫頭,真是給我們高家丟臉。你忘了他當初把你氣成什么模樣兒?如今可好,還巴巴的貼過去,沒準兒人家夫妻倆還不稀罕呢?!?/br> 老兩口你一句我一句的吵個沒完,高輝和高尡兄弟倆起初只當是自家老爹外面養了人,聽了半晌才知道竟是大哥高耀的事兒,兩兄弟互望一眼,無奈的雙雙搖頭,各自帶了自己的妻子走了。 而毫無察覺的兩人,爭吵聲卻仍在繼續。 后來高老爺子受不得自己老伴兒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只得無奈地走出家門。 此時外面的天已經黑了,好在月光皎潔,倒也將整個村子照的極為亮堂。 他背著手漫無目的的在村口附近踱步,后來竟不知不覺間走到了高耀的家門前。 他們屋子里還亮堂著,里面偶爾傳來嬰兒的啼哭聲,以及高耀和月季夫妻二人的安慰聲。 他不由的抬頭看向天上的明月,腦海中漸漸想起阿耀剛出生那會兒的情景。 阿耀小時候脾氣火爆,一點不對就張著嘴哇哇大哭,總把他和妻子整的沒法子。有時候為了哄他,他一個人抱著他在村子里繞上一大圈,見他止了哭剛要回家,誰知他竟又哇哇的哭起來。 后來沒辦法,便只能抱著他一圈一圈的繞著村子轉。 以前的過往歷歷在目,轉眼間這么多年過去了,很多事……卻仿佛和他那時候盼望的不太一樣。 也不知,妻子在天上見他狠心把他們倆唯一的兒子趕出家門,會不會生他的氣。說不定,等他哪日入了土,她也會躲著讓自己見不著吧…… 高老爺子正想的出神,卻聽得院子里傳來兒子熟悉的聲音:“誰在那里?” 他不由的身子一僵,面上有了一絲慌亂。 高耀出來倒洗腳水,結果剛出了屋子便覺得自家門前有人影閃過,他下意識的問了一聲,然而當他大步走到大門口時,卻一個人影也沒看到。 他有些困惑的望了望四周,尋思著莫不是自己眼花了?隨即搖了搖頭,重新拴上門栓回了家中。 躲在玉米垛里的高老爺子見兒子走了,這才慢悠悠的走出來,看著已經關上的朱門,他嘆息一聲,又晃悠著準備回家。 他這個兒子,八成如今還恨他恨得牙癢癢,也不知他們父子之間的那層隔板還有沒有希望挪開。 也是他當時氣性太大,非要將那月季贖了身賣與啞巴做媳婦兒,原是想斷了兒子的念頭,誰又想月季那姑娘也是個剛烈的,寧死不從,險些就上了吊。這件事也算是傷了阿耀的心,這才從此離了家門,再不肯認他這個父親。 人老了總是覺得一年不如一年,又加上阿耀有了孩子,他的心好似也漸漸起了變化。如今瞧著他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樣子,有時候他也在想,當初那樣對待一個本就身世飄零的女孩子是不是太過了? 高老爺子又暗自想了一陣,無奈的搖搖頭,心下暗嘆,只要他們過得好,他也就不想再計較那么多了。 ***** 自從來春的事越傳越熱鬧,高李氏原本還有些懷疑的心漸漸定了下來。浣姐兒嫁的本就是來春的哥哥,若來春當官兒了或許能得些好,若一直是個舉人,就憑那些個俸祿顧著他們一小家子恐怕都拮據,哪里還能幫上大哥大嫂什么忙。 如此一想,她覺得實在不能讓女兒冒險,便尋思著再瞧瞧能不能再找到個更好的人家。 因為對袁來生有了嫌棄的心思,高李氏便再不肯讓浣姐兒與他見面了。雖說尚不曾提退親的事,但對袁家的態度卻已經明顯的不一樣了。 村里的明眼人不少,對此也是議論紛紛,有說高李氏小家子氣,目光淺薄的,也有說她這樣做無可厚非的,畢竟若袁來生十年二十年方能考中,莫非要讓浣姐兒嫁到袁家吃上幾十年的苦? 高家人明顯的疏遠,讓袁家人心里頓時有些不大舒服,尤其袁來生,日日夜夜的寢食難安,生怕哪日高李氏定了心,非要讓他和浣meimei退親。 他長這么大,難得的喜歡一個女孩子,也是真心想要娶浣meimei做媳婦兒的。怕只怕,盼了這么久的愿望最終竹籃打水落了空。 夏日里每日都是大太陽,侯遠山的家不過十日的功夫便能夠入住了。夫妻倆人這會兒也都搬回了自己家里,看著已經大變的新家,沈葭心里還是很開心的。 但想想干娘家的事,她又覺得發愁。 這日,沈葭和侯遠山坐在桌邊吃著新下的雞蛋紅薯面,想到袁家和高家的事兒,沈葭忍不住嘆息一聲: “高浣她娘也是個沒主見的,旁人說什么她就聽什么,一心想把浣姐兒往高了嫁,卻不知,那些不知根不知底兒的人家縱使門第再高,也未必適合浣姐兒。那是個不爭不搶的姑娘,若真嫁了高門沒有娘家給撐腰,怕也不得安生?!?/br> 那些顯貴人家,后院兒里烏七八糟的事兒多著呢,便如她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說袁家與我們親近,有些話我們不該說,可凡事想想也就是那么個理兒。來生大哥老實,不管來春哥將來是否留在京城做官,憑著來生大哥的性情也自不會苛待了浣姐兒。何況兩人也般配,如此不是挺好的嗎。 至于高浣她娘一心想讓女兒高嫁的想法,到底是有些異想天開了。浣姐兒是不錯,但顯貴人家的門可也不好跨進去,浣姐兒沒有家室,將來怕也只是做妾的命,又哪有嫁給來生哥做正妻被嬌寵著來的滋潤? 何況,科舉這種事哪能一次定輸贏,多少人考了大半輩子方做得天子門生,來生哥才多大,又何至于如此著急?” 沈葭越說越覺得高李氏這樣的態度讓人心里不爽,當初是她想要沾來春哥的光,主動派了人上門提親的,如今來春哥一朝落榜,便又換了這樣的嘴臉,想想便讓人覺得不舒服。 侯遠山夾了一筷子咸菜丁放進她碗里:“村里人目光淺薄,這也是沒法子的事,說來說去與高家結親的不是來春,否則縱使來春這次不中,高家也不至于如此?!?/br> 沈葭嘆息一聲,這些道理她也知道,就是看來生大哥整日悶悶不樂的,她這心里也不舒服。村里人只看到來春中了舉人無上榮耀,可若是沒有來生大哥,又哪有他的今天。 來生大哥憑著自己一雙手供來春念書,如今又拼力的供來喜,盼著兩個弟弟都能走出這窮鄉僻壤的村子,比起來春,他就不值得讓人稱贊嗎?村子里能像他這樣的能有幾個? 袁家是窮,可若是每家都供給著兩個讀書人,想必就知道那是什么滋味了。 ***** 高李氏為了防止女兒和來生見面,這幾日一直將高浣關在屋子里,更是讓高湘寸步不離的看著。 高浣無奈,只是每日坐在炕頭上做著刺繡,平日高李氏過來開導她什么,她也不說話,只靜靜的聽聽并不表態,這使得高李氏一度認為女兒贊同了自己的想法,不由得安慰許多。 就算全家人覺得她這么做不好,但只要她女兒贊成,那她就沒話了。畢竟這可是女兒一輩子的幸福。 而高李氏卻不知,高浣是知道自己說什么都沒用,索性才省省力氣的?;橐龃笫?,媒妁之言,她也本就做不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