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節
第105章 登基大典很快就要開始,所有人都已經站定位置,無論是文武百官也好,后宮妃嬪也好,都盛裝打扮好等待吉時。 在皇宮之外,百姓們更是已經忘了東邊神光的事情,說到底,終究是皇城之內的君王登基離他們更近,更屬于他們該關心的事。 然而當他們抬頭看剛剛才下過雨的天空時,卻想起這雨可是全城范圍地下,也不知待會兒登基的時候,會不會又天公不作美地下起雨來。 白玉階下,眾人站在各自的位置上,這場登基大典上,無論是誰都想卯足了勁要給新皇長臉面。歷代皇帝登基,最看重的都是祥瑞之兆,天降祥瑞越多,他這皇位坐得就越是名正言順。 元帝在位時,作為天子雖然已經差不多只能統治都城這一塊地方,但他終究是個仁君,是個好皇帝,如果商王朝實行的不是諸侯分封制,那他也不至于會要把皇位禪讓給蕭律。 蕭律打贏了各路諸侯,來到都城受了禪讓,終究還是要講究些,好讓自己這個皇位實至名歸的。只是各大世家還在各自的封地時,卻沒有接到任何尋找祥瑞的指示,所以大家不得不替他急了起來,只怕自家皇帝太過實誠,根本不搞這些虛的。 華脩站在人群當中,他如今位列三公,女兒又是蕭律的寵妃,面子實在是大得很。 他來這里參加君王的登基大典,關于其他人考慮的事,他也一早跟自己的兒子通過氣,問過他自家要不要也找只白鹿什么的為蕭律助陣。 然而,他兒子卻說他自有主張。 華太守是何等的人精,一聽這話就知道女婿又把這件事情交給兒子辦了。 乖乖,陛下居然這么看好華衡,他們華家真是祖墳冒青煙,自己根本不用擔心這些事情。于是在眾人都忙著準備的時候,他卻在這皇城里安心愜意地住了幾日,等到今日來準備看兒子的表演。 其他人就不像他這么好命了,他們都各自準備好了自己的特殊賀禮,只想著待會兒要找個怎樣合適的時機把自己找到的祥瑞放出來,因此很是緊張,生怕搞錯了時機,反而惹得蕭律不高興。 看到華脩這樣老神在在,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旁邊便有人跟他搭話:“華國公?!?/br> 華脩聽到這熟悉的聲音,一回頭,看清叫自己的人是誰,只對來人一拱手,笑道:“陳國公啊?!?/br> “是我,華國公?!标悋f著,略略走上幾步,以示親近。 無事不登三寶殿,華脩等著看他葫蘆里賣什么藥,只聽陳國公壓低了聲音道:“這待會兒要是下起雨來,在雨中舉行登基大典,我們這樣的老骨頭可就遭罪了?!?/br> 華脩呵呵地笑了一聲,然后說道:“沒什么,這是預兆著在陛下的治下,我們大商必定會風調雨順嘛?!?/br> 陳國公聞言也跟著笑了起來,對他一拱手:“華國公說話果然不同,難怪令公子跟令千金都如此得陛下的青睞,想來都是遺傳了華國公?!?/br> 華脩并不在意他這話里帶的刺,反正站在這里枯等著不能動也難受,有個人能在旁邊聊聊天也是好的。 兩人閑聊了幾句,終于聽到從白玉階下傳來一聲“吉時到”,君王的駕輦出現在城門外,兩人頓時一整衣衫,肅容立好,等著看君王祭天,然后正式登基。 蕭律的身影一出現,真龍天子身上的與旁人不同的氣質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然而當他一走出城門的陰影,更令人震撼的事情就發生了。 不知是誰叫了一聲:“你們快看!” 眾人抬頭,只見剛剛還雨云密布的天空,云翳之間突然透出天光來。那光芒落下,卻沒有普照大地,而是凝聚地照在了正在向前走的蕭律身上。 一瞬間,他周身都像在發出金色的光芒來,恍若真龍天子降臨人間,天地間不知從何處響起了玄妙的仙音。 大家再抬頭一看,只見天上云翳繼續向著兩邊散去,在那束天光之外環繞著無數倩麗的身影,手持樂器,在飛舞環繞之間奏出仙樂。 即便是商王朝最精通音律的人也沒有聽過這樣的樂曲,既帶著天上仙樂的空靈通透,又演奏出屬于這登基大典的堂皇磅礴。 從沒有人聽聞過在人間帝王的登基大典上會有仙人來賀,若是換了一般人,只怕要被這陣勢嚇住,只有蕭律繼續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完全不受外物影響。 隨著他的腳步,他走過的那一片秋景就變作了春景。 空氣里飄散出只有春日繁花盛開時才有的馥郁香氣,令被吸引住的眾人再次轉頭向著周圍看去,只見在這肅殺的秋風之中,這目之所見,枯敗的花草竟又重新煥發出生機,并在瞬間盛放成它們最絢爛的模樣。 耳邊的仙樂,太陽那耀眼的金光,再有風中繁花相送,各大世家各大封地在反應過來之后,都為自己的準備而感到慚愧。 他們本來覺得自己帶來的祥瑞已經足夠,然而這次看來,終究還是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 他們終究不是蕭律這樣天命所歸的真龍,不知他登基時天地之間會呈現出怎樣的異象。 人群里,華脩已經看得目瞪口呆,這些……是自己的兒子搞出來的? 不可能吧…… 群臣世家之中,此刻心思各異。 如果他們來賀是準備不充分的話就算了,但是那是用心準備了的,誰也不愿意讓自己的心血就這樣連作用也沒有起到就揭過去。 所以觀禮隊伍中同時有幾個人做出了動作,于是下一刻便有無數奇珍異鳥自兩邊騰空而起,向著各個方向飛去。 一雙白鹿自人群中跑出,身上仿佛帶著微光,一路向著城外跑去。 兩只被連夜運進來放在荷花池里的大龍龜,原本安靜地待在池里,現在被一激,都從池底浮了上來,背上背著石碑。 一塊石碑上以古樸的文字寫著四個大字“千秋萬代”,而另一塊石碑上,則寫著“江山永固”,實為用心。 如果他們的對手不是楚云非的話,這樣的布置恐怕是相當出彩了。 可即使是這樣的龍龜也好,也沒有引起眾人的注意,因為這清波池中竟開滿了金色的蓮花,搖曳之間,仿佛有無數金色的光點從花蕊中飛散出來。 兩只巨大的龍龜伏在其中,也不敢稍有動作,只感應到這池中蘊含的靈氣,聽見這靈氣主人打了一記響指,令天地間無數方向的陣法與這祭壇上的主陣生出了感應。 蕭律身穿玄衣纁裳,袞冕垂珠十二旒,獨自走過長長的白玉街,走到祭壇上,開始向著天地祭祀。祭文從他口中念出,他低沉的聲音頓時響起在神州四海: “孤生于后世,諸侯不臣,天下紛紜,為匡扶天子,集眾用武,幸皇天眷顧,終平暴亂,承元帝三禪,以有天下?!?/br> 四海之內,尋常百姓別說是見過帝王的身影,就算是聽到他的聲音,也是十分少有的事情,他們知道新皇今天會在皇城登基,但是沒有想到,自己也能聽見他的聲音。 “上古有圣,繼天立極,神功圣德,垂法至今,孤觀經典所載,切慕于心,欲效圣靈,立天地,立萬民,開萬世之太平?!?/br> 于是剛剛才在東海神光消失時站起身來的尋常百姓,此刻聽到這君王的聲音,認為是神跡再現,頓時又跪下身去,向著皇城的方向拜服。 當祭文的最后兩個字落下的時候,無論鄉野城郭,四面八方傳來無數聲音,匯集成同一句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秦王躺在病榻上,剛剛東海的神光一收斂,他積攢起的力氣頓時便全都消失了。此刻聽到這聲音,又勉力睜開了眼睛,聆聽這不知從何處傳來的聲音。 但是他說也說不出話來,只能聽著蕭律的聲音念完祭文,余音裊裊地消失在空氣之中。 君王念過祭文之后,便有宮人將升起的火盆呈了上來。蕭律親手將祭文焚燒,站在這祭壇頂上,只聽漫天仙樂之中傳來一聲清越啼鳴。 不是吧,還來? 神跡來得太多太過密集,所有人都已震撼到麻木,看著穹頂云收雨散,演奏仙樂的仙女也在天光中隱去了身影,只剩仙樂與繁花環繞,他們也沒想起來要眨一眨眼睛。 自那云端飛來一只青鸞,身如孔雀,羽翼之間卻還繞著青色焰光。 它在空中盤旋了片刻,認定了方向,朝著祭壇頂上站著的帝王輕盈地飛了過來。 蕭律抬頭,看到那美麗的神鳥。 他曾在華衡的手書里見到過它,他的國舅甚至還把這個場面畫出來了。然而他卻不知道自己的國舅要到哪里去找這樣一只傳說中的神鳥回來,來參與自己的祭天。 那美麗的生靈正在離他越來越近,蕭律看到它的眼眸清澈,充滿了靈氣,令他一時間只聯想到一個人。 明明是他策劃了這登基大典,可蕭律卻從頭到尾都沒見過華衡的人,不知他去了哪里。 “這是……”白玉階下,華脩瞪圓了眼睛,驚呼道,“青鸞!” 聽到他的聲音,所有人才認出了這只神鳥,于是紛紛激動地看鳥。 傳說中,青鸞是伴隨在神祇旁的神使,陛下剛剛燒了祭文,上達天聽,天上頓時就派了這青鸞來。 人群的最前方,狄琰一身銀甲,臉上仍舊戴著面具。他雖沒有見過那份詳盡的《登基大典策劃案》,但這么多的神跡,除了華霄之外,他不知道還有誰能夠做到。 又是一聲清越啼鳴,那青鸞盤旋著落在蕭律了面前。 這美麗的神鳥看了這人間帝王片刻,慢慢地向他低下了自己高貴的頭顱。 作者有話要說: 大佬:給你一場盛大的婚禮(x 祭文參考: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祭文 第106章 有青鸞傳書作天道對帝王的回應,已經夠令人震撼,而這信使還向他們的陛下低下了頭! 眾人心中不免想道:是不是意味著他們的陛下是真正的真龍天子,所以像青鸞這樣的神鳥在他面前,也要自動低一頭? 蕭律卻不像他們這樣想這么多,他看著面前乖順美麗的青鸞,覺得它眼眸清澈地看自己的樣子特別像華衡,于是自然伸手出去,想要撫摸這青鸞的脖子。 眼前的神鳥躲了躲,似乎因為脖子敏感,然而并沒躲開,讓蕭律的手掌落在了它的脖子上。 于是英俊的帝王就聽到從神鳥口中發出了一個人聲,不耐煩地道:“喂!” 蕭律:“???” 青鸞趁勢一掙,蕭律手上沒有用力,就讓這美麗的神鳥不著痕跡地退開了些,躲開了他的手掌,然后把口中叼著的一個卷軸甩到了天空之中。 卷軸展開頓時大放光芒,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天上那兩行金字—— 受命于天,真龍降世。 這兩句話頓時就解釋了為什么青鸞飛到蕭律的面前,還會向他低下頭—— 原來他們的陛下真的是真龍天子! 底下眾人一片恍然,又拜伏在地,高呼三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蕭律的目光仍舊停留在眼前這正在梳理自己羽毛的青鸞身上,覺得剛剛從他口中聽到的聲音,怎么這么像阿衡。 然而還沒等他把這小家伙捉住來問,就看到眼前的神鳥停止了梳理羽毛,振翅一飛,又從自己面前飛走了。 神鳥飛過,在眾人頭頂帶來一陣清風,眾人都下意識地抬頭看去,只看到那華美的羽毛跟那兩片羽翼上環繞的青色火焰。 近距離接觸青鸞,更覺神跡,然而眾人卻不知這美麗的鳥要飛到哪里去。 所有人都以為這信使大人來過了,作出了回應之后就要走了,然而卻發現它并沒有飛遠,而是一頭飛進了妃子堆里。 蕭律站在祭壇頂上哭笑不得,如果剛剛他還有所懷疑的話,那么現在他絕對肯定,這是華衡。 雖然他不知道他的國舅是怎么把自己從一個人變成這么一只青鸞的,但是看他那眼神,看他剛剛那嫌棄的表情,再看他在這種場面下都還要飛進他的妃子中間搗亂的舉止,就知道肯定是這小子跑不了。 蕭律看著站在另一端的狄琰也在望著青鸞所在的方向,心道奇怪,阿衡不是喜歡自己的大將軍嗎,要表示親近,不是應該在這時候跑到狄琰身邊去嗎? 只是楚云非還真不是這么想的。 他往這邊飛,主要是為了解決蕭律在頭痛的另一件事情。 前段時間,朝堂上在吵讓他立后的事情,一直吵得很厲害,蕭律一開始雖然還覺得沒什么,但是吵的時間多了,每一次他還沒定就被拿出來提一提,就是圣人也煩。 這其中牽扯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現在大局剛定,需要平衡勢力,而他后宮的妃嬪能為后者,又大多是來自各個封地的世家女?;屎蟮奈恢弥挥幸粋€,他選擇誰,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偏向了哪個世家,偏向了哪個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