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至于那些老兵則是多少有點軍人情節,以往他們尊重老肖,就像是尊重自己同袍,老肖自己不說,他們就什么都不提,絕不強求??烧嬗腥嗣邦^了,他們若是不敞開來說自己的想頭,那就是自己這個村子的整體團結性出了問題,是不拿老肖當自己人,這不是好戰友,好同袍的該有的態度。 或許這么說很多人未必理解,感覺怪的很,邏輯上很匪夷所思,可老肖卻懂,因為他曾經也在那樣的氛圍中生活過,知道團體,整體這個詞對這些人有多刻骨銘心,所以他不在意這些人的態度,甚至更能從他們的角度去想,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再說了,即使只是鄰里,即使只是朋友,難道就不需要相互協調,相互妥協,相互磨合?生活本就如此,沒有誰是太陽,需要所有人都圍著你來轉對吧!學著從對方的角度去看,很多事兒就能想通了。 老肖對這個村子付出的多嘛?是的,很多,那么這些人對老肖呢?付出的難道就少了?不,一樣很多,他的雜貨鋪一天到晚開著,可他自己并不是時時刻刻都在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鋪子卻依然能做生意,銀錢上也從沒有出過岔子,為什么?因為村子里只要是有空閑的,都會義務幫著看鋪子,連著收錢什么的都一并干了,沒有人多那一分。 碼頭的食肆更是如此,不管是水缸里的水,還是門口的清掃,都是走過路過的人幫著干的,沒讓他cao心過一分,有了生意還幫著照顧,幫著喊人,連著這些村民打獵的時候,遇上他用的上的獵物,也會幫著打回來送過來。他家的三個孩子出南面的石墻晃悠,安全上也從不擔心,因為巡邏的人會幫忙看著,遇上有什么不對,也會第一時間將孩子帶回來。這些事兒沒人要求他們干,可這些人就是這么干了,因為在他們的心里,他們是一個整體,是關系很好的鄰里,相互幫助是應該的。 這樣的關系,這樣的和睦,說真的,比有些親戚什么都親近。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在感覺你不為難的時候,提一些帶著幾分賴皮的要求,你能生氣?真客氣了,那才顯得生分呢。這樣的相處之道,或許都市中的人未必能理解,可誰讓老肖本身就是小地方山里人呢,他懂的很,因為曾經在老家,也有類似的情況,當年他家媳婦跑路的時候,若非有村子里的人照顧,他家兒子在他沒有回家的那幾日,還不知道怎么過呢。他爹媽生病的時候,急救什么的,若是沒有那些鄰里,他那是連個幫手都尋不到。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在他的成長過程,生命之中從來都不是什么虛言。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老肖真正沉下心,開始為這些人的學習考慮的時候,做的那是相當的到位??上@里到位了,別的地方依然在出問題,比如這些大大小小的學生們的知識接受度的問題。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聰明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沉下心學習的。 老安家的山藥,或許是因為年紀還不大,或許是因為回去要當小老師,或許他真的很聰明,所以這三字經什么的,學的真心不慢。不過是三天的時間,就死記硬背的背下了正本書,雖然這書確實薄了點,可這樣也已經很了不起了,讓老肖忍不住感慨,這娃要是生在小富之家,有個靠譜的老師,從小開始學習的話,那說不得真的有考上功名的可能??上Я?,他是山民的孩子,天生在這上頭就屬于弱勢。 寒門出貴子聽著很激勵人心,可真做起來真的很難很難,做到的又有幾個?就是大文豪蘇東坡,不也到了年近三十才科舉登第嘛。人家那好歹還是生在最重視文教的宋代,有官府出資的免費書院讀書,有餓不死的基本條件在,都還是那么艱難和漫長,更不用說這些山民了。 至于村子里的孩子?小的或許好些,即使頑皮的,也被大人教導著知道機會不易,多認真幾分??纱笮┑亩喟攵际羌抑兄鲃诹α?,有多少時間和心思能用在學習上,能保證按時來看字,保證以后大致能認得出來就不錯了。寫字?地上劃拉的算不?若是用筆墨寫到紙上,那不管大小妥妥全是鬼畫符。沒幾家舍得花這些錢。反正他們也沒有科舉奢求。 甚至有些覺得現在日子也挺好的,見識上不夠長遠的,連認字都只是隨大流,現在記住了,誰知道過上十天半個月的還能剩下多少。甚至有些腦子本身就不聰明的更是如此了,估計老肖教一個冬天,也就能學會認自己的名字而已。 至于大人?他們倒是想多用心,可養家糊口的重擔讓他們分不出多少心力,而年級大,心思雜,也讓他們事倍功半,效果更是可憐的很。 可即使這樣,整個村子里人的心氣也一下子很有些不一樣了,感覺自己似乎比以往的自己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出門去城里的時候,還像模像樣的往人家的牌匾上看,哪怕是認出一個字,也會嘚瑟的和周邊的其他人炫耀幾句,就好像已經成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一般。 “這個字我認識,這是天?!?/br> “四個字就認出一個,還這么高興。摸摸看,下巴樂掉了沒有?!?/br> “你這是妒忌我,你剛才沒認出來?!?/br> “傻了吧,一共才幾筆?還能認不出?我這是不和你強,走了走了,好些人都朝我們看了,我總覺得這眼神怪怪的?!?/br> “那是他們妒忌我們?!?/br> “妒忌你個頭啊,人家都笑我們了,你看,那邊那個穿青衫的,看著就是個讀書人。人家要妒忌你?” …… “咦,那邊是衙門的布板,走咱們去看看,那里字最多,看看能認識幾個?!?/br> “別去了,那一堆堆的文章,好多字呢,就是真認出幾個,咱們連不到一起,也不知道說啥?!?/br> “那,那咱們去買東西吧,我那九九表都背熟了,以后算賬絕不會讓人坑了?!?/br> “活這么大的歲數,買點油鹽醬醋的東西,還能弄錯?你這么大難不成活到狗/身上去了。要我說,那九九表,用在咱們大軍拔營,算計糧草的時候最好用?!?/br> “唉,這是學的晚了,這要是早學了,這會兒說不得都能混個九品的官職呢?!?/br> “別美了,就你,老肖那石頭上寫的字都超過四十個了,你認會了幾個?超過十個沒?就你這點本事,連半瓶水都不到就瞎晃蕩,誰敢用你啊?!?/br> …… “我覺著今年咱們家春聯啥的,要不自己寫?我湊過了,我認識的那二十多個字能湊出兩句來,你看啊,冬雪將去,春日將暖,怎么樣?” “咦,還真可以啊。聽著不錯?!?/br> “就是,你不看看你男人是啥人,比那幫子腦子里頭裝石頭的強多了?!?/br> “可是爹,人家橫批才用四個字,對聯一般字都多一些的。你邊上寫了這個,那橫批咋辦?” “啥,啥,啥?有這規矩嗎?我怎么不知道?沒有的話,就用這個了,再說,誰說沒橫批了,咱們家有啊,我都沒說完呢,橫批,橫批……橫批就是:新年,兩個字,正好搭配?!?/br> …… 類似的事兒村子里那是層出不窮,還有好些居然還跑到老肖這里來炫耀,弄得老肖都有些哭笑不得了,忍不住再次提醒這些嘚瑟的有些昏頭的老兵們,趕緊的,還是去找個老儒生來,既然學習氣氛這么濃,也不能就這么荒廢在他這個半吊子手里,大人或許沒什么,湊合著也沒問題,可孩子呢?這些日子他也統計了一下,村子里的孩子即使基本都不是什么做正緊讀書人的料??烧嬲J真學,并且能學進去的人還是不少的,若是能給他們一個正緊讀書的機會,將來哪怕是當個掌柜伙計呢,這以后也算是出頭了,特別是這些孩子基本還是屬于拖油瓶的情況下,這是給了他們將來有了弟妹之后,不用在這些重新組合的家里地位尷尬的絕佳出路。 全面普及教育,聽著有點玄乎,感覺在這個時代不可思議,可按照他們目前這樣的模式進行,那么也未必做不到不是嘛。 矯情點說,人總要有夢想,沒有了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區別?這會兒村子里人的夢想就是識字??! 第118章 人口比例引發的問題 除了識字,事實上這個新建的村落問題還有很多。只是大家下意識的忽略了而已。比如說這人口比例的問題,就是個很嚴肅的大問題,先頭說了,這搬來的是老兵,而且還是年級不小的老兵,基本在三十以上,這樣年級的他們即使娶媳婦,那娶進來的年級一樣也不會很小,多是二十到三十五這個年齡層的,也就是說,這二十到四十這個年齡階段,就是個橄欖球形狀的數據模型,中間多,兩頭少。 更關鍵的是,這些嫁過來的女人帶來的拖油瓶孩子多是最小五歲,最大十歲出頭的,基本不到十二,那么問題來了,這十二歲到二十歲的孩子能有幾個?除了幾個烈屬家零星的有,其他的基本是空白啊,就是四十朝上的年級,人丁數也妥妥是個位數,一個巴掌都感覺夠用了。這樣一來,人丁年歲的空白段不是一般的多,這絕對不是一個合理的的人口比例。 剛來的時候這個問題確實不明顯,大家伙兒剛能安定下來,能過上舒坦的日子,一個勁的新家打點都來不及,哪有功夫管這個?可如今不對了,已經大半年了,該收拾的都收拾完了,接連幾次的往山里求食和幾次被動獵殺,讓他們每一家都攢下了一些銀錢,那么自然很多事兒就被提到了新的重視級別上來,比如那幾個到了年紀的青年的成親問題。像是烈屬齊老頭的小兒子,開了年就要十九了,妥妥的大齡青年,不能不著急啊,還有老周什長的媳婦王氏的那個侄子,開年也是十四了,也要考慮起來了,這可是他們老王家唯一的根苗,她能不著急? 也正是因為著急了這才發現,這村子里處在婚齡,或者即將到婚齡的女娃子那是真心少啊,眼睛一瞄才發現,這居然湊起來這么難,倒不是男女比例的問題,真要按照性別算未必問題有那么大,可問題在這年歲上,村子里的女娃十歲以下的偏多,甚至到了同年齡段男娃的兩倍多,而上去點的十歲出頭的,那就是男娃比女娃多三倍了。 一察覺這情況,腦子快的王氏迅速的出手了。她家侄子十三,閨女十歲,和沈婆婆家正好能換親啊,沈婆婆大孫女十四,大孫子十二,看看多合適。 是,確實很合適,連著沈婆婆也感覺很合適,王氏的侄子比孫女小一歲,那自家孫女就能晚一年出嫁,這樣家里的負擔就能再輕一年,等著大孫子長大成人,接過擔子了。而且因為換親,以后這大孫女就是幫襯一下娘家兄弟,對方也不會有什么意見,多好。 可她這一心動,一行動,立馬就把這現實的小泡沫戳破了,讓其他人家立馬也反應過來,發現了這么一個殘酷的現實,你說說,能平靜的了?不想當奶奶的老娘不是好mama。這一句話再什么時候都通用的很。 “都瘋了,這些老娘們,一個個都瘋了,天天說這個,有啥可說的?這不是沒幾個人要解決嗎?咱們再往城里去尋就是了,城里貧寒人家,姑娘多的人家,尋個愿意嫁到這邊的還能沒有?再不濟其他村子也應該能尋到吧,你說說,這大晚上的不睡覺,就在我耳朵邊嘀咕,又有個什么勁?” “你沒和她說這些?” “說了,怎么沒說,可人家就是覺得不穩妥,一會兒說城里姑娘不會干農活,一會兒說城里人看不上咱們山里人家,還說什么其他村子里也未必有合適的,說是咱們老兵村好幾個呢,未必輪得到什么的,反正怎么著都有話說,娘唉,我真是頭一次知道,娶媳婦也不都是好事兒,這耳朵老遭罪了?!?/br> “哈哈哈,你個混球,早先你怎么說來著?對了,還說要和咱們比誰家先有娃是吧,這會兒又矯情上了,這是看著村子里有了孕婦,知道沒了拿頭籌的份,所以換著花樣來炫耀了?這是告訴我們你家要準備辦喜事兒?” “他家那小子才十四歲吧,這年歲在山里可有的等,怎么也要到十七八才成親呢,這么早cao什么心,以后日子還過不過了?有這功夫還不如好好努力,爭取在你還有用的時候里,趕緊下崽?!?/br> “你啥意思?這是說我不成了?怎么可能,我又不是你?!?/br> “你啥意思?我怎么了?我強著呢?!?/br> “那上回那鹿血酒你怎么喝那么起勁?別當我沒看見啊?!?/br> 這幫子人,說著說著,這話題就不知道扯到哪兒去了,也是一幫子大老爺們,不說點有顏色的話那才是不正常呢,更不用說這還是幫老兵痞了,就如今這樣,已經是很收斂的表現了。 老肖不和他們說這些閑話,在說起這婚配問題之后,就拉著幾個什長開始清點各個年齡層的人數,越是清點就越是頭疼。 “還真是個事兒啊,看看,這會兒看著好,勉強的估計也能不出岔子,可在等幾年就不對了,那些小子丫頭們的婚配可要費腦子了?!?/br> “這些都是以后的事兒,再不濟咱們還能和老安他們幾個獵戶村,藥材村通婚,還有河對面,總能有法子的,關鍵是咱們這一輩,你看看,孩子才這么些,等著咱們四五十歲,快要干不動的時候,這些孩子才幾歲?才幾個人?能承擔起一家家的生計?我尋摸著,咱們啊,只怕這一輩子是注定了的勞碌命,不干到走不動是沒法子卸下來了?!?/br> 老齡化啊,這問題在現代都成了全球危機了,沒想到換了個時代,換了個空間,老肖居然還是沒能逃脫。即使這個時代生育年齡偏小,即使這個時代,一家子不止一個孩子,即使這里的人壽命和現代人不能比,可在這個村子,這確實已經可以預見了。 “嫁過來的女人,不是帶著女娃,就是男娃年級小,沒有個十來年,這些娃子都撐不起家?!?/br> “不算不知道啊,村子里最起碼一半的人家都是這樣的情況?!?/br> “我都43歲了,家里那大小子,開了年才8歲,沒有十年,只怕是不能頂門立柱,另外兩個更小,若是這兩年媳婦再給我生一個,那沒有二十年,我算著,我估計是別想歇著,63歲啊,不說干活打獵了,我就尋思著,我能活這么久嗎?到時候頭發都該全白了吧?!?/br> 說著說著,幾個年級大的忍不住眼睛都紅了起來,他們最青春,最強壯的年級已經過去了,消耗在無窮無盡的戰場上,在生死間博弈,好容易存活下來,轉頭,又要為自己這一個小家耗盡余生,這真的值得嗎? “不能這么想,這么想,誰也別活了對吧,看看,如今你衣裳有人洗,吃飯有人做,就是下地,你家那小子也跟著一起,那滋味是以前能比的?所說不是親生的,可你家幾個孩子,哪個不喊你爹?那最小的才兩歲,才剛會說話吧,頭一聲的爹喊得就是你,你能舍得下他們?你家那小子,跟著海濤去套兔子,得了一只頭一句就是要把那皮子撥了給你做護膝,那時候你不是還嘚瑟的炫耀了好久?那時候美不美?” 這些老兵即使沒有戰場綜合癥,一個個的和正常人思維上有差異,容易陷入悲觀中,老肖在村子里,常兼職當個心理醫生,看看這話說的,多有水平,別說是那老家伙了,就是其他幾個,臉上也放松了好些。 “也是,郡來降當,水來土掩,愁啥,趁著有力氣,多攢點銀子,大不了以后吃老本就是了?!?/br> “哈哈,這么想就對了,沒啥不能解決的,辦法總比困難多,看看,咱們這會兒的辦法就不少,過幾日就要開春了,你們趕緊的往城里走一趟,把上回給你們選媳婦的媒婆再拜訪一回,好歹給咱們尋摸幾個合適的閨女來,讓村子里那些小子們趕緊的成親?!?/br> “可不是,這絕對是大事兒,不然我這耳朵遲早生繭子?!?/br> “你那個繭子,不是嘮叨出來的,是你媳婦掐出來的吧?!?/br> “別胡說,我媳婦好著呢?!?/br> 看看,說著說著,這媳婦孩子的,又是一陣歡笑,從這里可以看出,即使看到了自己未來的艱辛,他們對于有個家,依然是那么的歡喜。 當然了,城里的媒婆也十分的歡喜,這才過了多久啊,大單又有了,這一次雖然比不得上次那么大的動靜,可老兵互通有無的情況下,各老兵村的婚嫁問題還是合到了一起解決,一樣數量很嚇人。 當然條件也提高了不少,這可是正緊成親,和老兵的那種不一樣,選的都是沒成親的大姑娘,篩選起來自然更麻煩些,為了這個,村子里的女人一個個也跟著坐不住了,時不時的跟著出去相看,一時間那小碼頭上變得十分熱鬧起來,明明冬雪還沒有化盡,就一派火熱的場面,弄得過來詢問開春后艾草香的幾個商戶,一個個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這村子里是有什么大事兒發生了?” “聽說南面山里有村子遭災了,該不是這村子里也遇上什么事兒了吧?!?/br> “不會吧,上回我路過沒聽說啊?!?/br> “開春的山里也不保險,要不咱們問問?要真有啥,咱們也好有個準備,不知道會不會影響聲音?!?/br> “咱們那么點事兒能影響啥?” “就是,我反正是來問辣椒的,想弄點種子自家種,啥事兒都影響不到?!?/br> “別瞎猜了,去問問就是了,看,那是齊老頭,問他?!?/br> 好嗎,這不過是個給孩子尋媳婦的尋常事兒,愣是搞出大新聞了,連著上下游的商戶都知道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壞事兒,所謂有來有往,人交流的多了,很多事兒靠著人脈就能變得簡單了。比如這請先生的事兒就是如此。 第119章 外室子,先生 這些客商給介紹的先生,老肖從一開始就有心里準備,必定是城里難混的那種,水平也未必高,甚至有可能有什么殘缺或者麻煩。不然不可能會被這些人jingzi認為,會愿意到這邊的小山村來。同樣,人品上應該不錯,最起碼人際交往上不錯,不然這些人一樣也不會多事兒,畢竟要是弄砸了,作為生意上有往來的合作方,他們可丟不起這個臉。 可不想這被介紹的人,身世居然如此的出人意料。居然是一個大家族的外室子,還是個親爹已經沒了的外室子。 托小說的福,老肖倒是大致知道在封建,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時代里,嫡庶尊卑劃分的十分嚴苛,甚至在同樣的庶出中,貴妾,良妾和奴婢升上來的賤妾三者生下的孩子也有等級劃分,講究些的人家,賤妾所出的孩子,比一般的奴仆也高不到哪里去。 可到了這會兒他才反應過來,即使是庶出,哪怕是賤妾所出,好歹也是屬于被家族承認的,具有一定的家產可以繼承權的。在當家的老爺過世之后,哪怕是只給點銀子打發了呢,那也是一種認可,可以上族譜的家族中的一員。比如方言的爹,其實就是這樣,若非栽贓了個罪名,那老方家的當家老太太,是沒有理由驅逐的。甚至還要分他財產。也因為是有名分,所以即使遭了這樣的大難,還有族人愿意幫一幫,比如方隊正。 而在這之外,還有兩種孩子,處境更是不堪和艱難,那就是外室子和私生子,這兩種身份除非這一家子實在是沒有了后人,不得不接回來繼承血脈,不然基本都是隨便他們自生自滅的。當然了,外室子比私生子好些,因為私生子基本沒什么活路,倒是外室子,若是當娘的稍微有點手段,在受寵的時候存下點積蓄,那在靠山沒了之后,也未必活不下去,再怎么苦,總能過上尋常人家的日子。 而這兩個客商介紹的這一家子其實就是如此。當爹的已經沒了,原本的房子因為那當爹的一開始就知道這些家產繼承的問題,所以一早就將他們住的兩進小院過到了兒子的身上,當娘的也陸陸續續的,從生活費中儉省下一二百兩的銀錢,若是加上些首飾,爹給兒子的一些佩飾,筆墨書籍等,家底真算起來還是可以的,比老肖也未必差了,最起碼順順當當的過上五六年沒問題。那孩子也成人了,若是能有個掙錢的出息,總能支撐起一個家,養得活老娘的。 更有利的是,那當爹的還曾送兒子去上過學,打點過關系,讓他順利的去科考,而孩子也爭氣,在十六歲那年就考過了童生。有了這么一個功名,以后哪怕是沒了當爹的打點,日子艱難些,慢慢的考上去,熬下去,其實日子還是挺有希望的。 可偏偏這爹媽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沒想到家里的媳婦對這個外室的不滿程度,在這當爹的死了之后,居然愣是找了娘家人,把這孩子上進的路給堵了,愣是說他出身不明,不讓考了。甚至連著這孩子剛娶親沒多久的丈人家,也被敲打,愣是不敢出頭不說,還差點斷了關系,簡直就是要置他們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最后還是那幾個同父兄弟,因為從小被爹帶著見過幾次,相對熟悉些,看著有些不忍。偷偷的來通知這孩子,讓他想法子搬出城里,只要不在城里,那這當家主母的手自然也就伸不到了。 還勸那孩子,等著過上幾年,事兒淡了再回來,只要他們兄弟還在,到底是自家兄弟,總能出個人給作證明,讓這孩子繼續科考。說到底,這畢竟是沒有什么威脅的兄弟,做的太絕沒必要。能結下一份善緣,萬一這兄弟真出息了,他們也能與有榮焉。 至于這兩個客商?其中一個就是那家某個良妾的兄弟,那孩子三哥的親舅舅。這關系還真是復雜。 “既然沒什么利益糾葛,何必這樣揪著不放呢,權當不知道這么個人不就成了?那家主母也實在是有些想不通?!?/br> “哪里是想不通啊,要我說,也是那孩子自己做岔了,一個外室子,本就該安生些,可他倒是好,愣是在城里混了個才子的名頭,將家里的嫡出大哥都快比下去了。關鍵是,他大哥考中童生那年都十七了,他比他大哥還本事,你說那主母心里能舒坦?就是才學再好,哪怕是再多忍兩年呢,也比如今這樣強啊?!?/br> “啥,還有這緣故?老宋,你可從沒說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