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一個個紛紛又找到了付太守那里。 付太守卻是將他們訓了一頓,說他們只知道告狀,人家大山縣的縣令早就上了文書到他這里,表示其他地方有愿意采摘含勁草賣給大山縣縣衙的也都可以,大山縣縣衙照收不誤。 告狀不成反而被一頓訓斥的官員自然是一陣臉紅,回去貼了告示,百姓們一打聽,原來是大山縣那邊的縣令主動跟皇上討來了這份掙錢的活兒,一個個紛紛對大山縣縣令贊美佩服。 不過因為這些縣沒有像大山縣那般強調“可持續發展”,一個個使勁兒的拔含勁草,第一年就將含勁草拔了個精光。 因為采摘的時候含勁草還是春天的生長期,土壤里便是剛長出來的小苗子都被拔了,于是第二年野外原本隨處可見的含勁草幾乎絕跡。 向南可管不了那么多,他現在管理手上這一攤子事兒都還忙不過來呢,剛招完挖井隊跟宣傳隊,因為跟外面交通需求越來越高,修路隊也要抓緊時間招更多的人。 現在含勁草止血散的事兒下來了,又要招制藥的人,最后沒辦法,只能分工制作,將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部分交給有經驗的大夫,下面稍次一點的就是學徒。 最后很簡單的部分就讓手巧的女子來干,這可叫縣城里閑置在家的婦人們高興壞了。 一開始還有些顧慮,可等到得知那干活的房間里都是女子沒有男子進入,月俸也有二百文錢,這可是好事兒,大家紛紛搶著去縣衙報名。 可惜縣衙找人也是有定數的,跑在前面的都被招進去的,后來的則沒辦法,只能回去等著看看有沒有誰進去了又退出來的,自己好走關系填補進去。 四面八方都在供應含勁草過來,梅老板眼光獨道,直接找上門表示愿意出房子以及制藥人員月俸,對制藥這事兒絕對掌控權還是衙門。 不過管理上他愿意全權負責,資金投入也愿意全部承擔,只詢問能否讓他加入。 商人跟衙門合作,這事兒可還真是第一回 ,若不是梅老板表述上還有些漏洞,向南都要以為梅老板其實是位隱藏至深的穿越人士了。 向南琢磨了一下,又抓緊時間跟皇上那邊去了信,信里說了很多,表示很多利國利民的事兒其實也能以這種官商合作官方掌控絕對主導權的方式來進行。 一來減輕了朝廷在人才以及資金上的壓力,二來也更好的讓商人為國家做奉獻,朝廷對商戶也能名正言順的進行干預。 古代之所以重農抑商,不排除有商人脫離了土地,導致朝廷對他們的管理力度不夠。 朝廷對商界掌控力度不夠,那到時候大商人可就能在這個國家里翻云覆雨影響朝堂了。 這一回京城那邊的回信也來得迅速,兩個多月以后向南收到皇上的指示,頓時也是狠狠松了口氣。 這兩個多月跑藥廠的事兒,可是將向南累得不輕,這還是在他壓制了規模的情況下。 現在好了,向南將梅老板找來,將藥廠的計劃書往梅老板懷里一扔,拍了拍衣袖背著手一身輕松的走了,以后只需要定時去監督一下藥廠的運行與賬本就可以了,唔,這個事兒以后就讓宋縣丞去吧。 梅老板沒想到這事兒這么容易就成了,看見向南那無事一身輕的模樣頓時哭笑不得,抱著計劃書看了會兒,詢問向南,“大人,既然您打算將這含勁草止血散當做咱們北肅郡的特產藥經營,那可否請大人為此藥命名?” 總不能一直說含勁草止血散吧?字數多了不方便記不說,還忒的直白,沒有一點高雅感。 向南想著是這么回事,背著手在房間里轉了兩圈,抬手朝天一指,臉上露出一個梅老板看不懂的微妙笑容。 “咱這藥,就叫北肅白藥?!?/br> 梅老板默了默,最后還是接受了這個名字,雖然含勁草止血散完全不是白的,說不定大人取這個名字是想要迷惑外人呢? 藥廠被梅老板接手之后頓時擴大了兩倍,新的“廠址”也轉到了梅老板在縣城邊的一座大宅子里,那宅子經過加班加點的改造之后,按照向南的提議分出了絕對干凈區域,那邊就是制作藥物的“生產間”。 另外又分了前廳,那邊是接待想要來大批量購買藥散的商戶的,向南也不準備全部就指望邊城那邊給消化掉,也準備在這過程中慢慢往其他縣郡擴散,正好利用軍營訂單的名號去搶占其他市場。 最后就是那些從外縣來的制藥人,那些人不方便來回走動,那么廠房里就給這些人準備住宿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生活區。 大山縣弄出個制藥廠,頓時縣城里平日里無聊八卦的閑散人員都少了很多,便是那街上的混混兒都叫梅老板收編組成了廠里巡邏看守的人,一時間縣城里的氛圍也是積極向上的。 向南脫手了制藥廠的事兒,轉而就要忙活煤礦那邊了,煤礦那邊向南可不讓外人介入,這事兒必須得全權由朝廷這邊掌控。 作者有話要說: 向南:來到大山縣的第二年,制藥廠,采礦廠,修路隊挖井隊宣傳隊……【埋頭苦寫計劃書 皇上跐溜著茶水跟太子吃著點心,望著北肅郡那個方向悠閑的看著自己的屬下當牛做馬為自己的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第109章 發展 梅老板接手制藥廠的主要原因還是他準備從青樓以及賭坊的生意上抽身,雖然他經營這兩處場所的時候始終秉持著你情我愿的原則,可到底有損陰德。 梅老板自己身體不算太好,妻子也體弱,生的孩子也時不時就要生一場病,雖然他們在結交向南之后得到向南的建議開始保持每日一定量的鍛煉,身體有了好轉,可梅老板始終覺得能夠行善積德,總歸沒有壞處。 邵老板等人眼瞧著梅老板搭上了向大人的順風車干起了目前最熱鬧的制藥廠,而且還能在朝廷那邊立個功勞,說不定以后還能擺脫商戶的身份。 其他四人頓時急了,可煤礦這邊無論他們怎么打探,向南始終不松嘴。 好在向南也感念他們當初對縣衙的幫助,這會兒也忙里偷閑的赴了四人的約,為了表示沒有排擠他們五人中的任何一個人,向南還特意將梅老板也帶上了。 飯桌上向南先填飽了肚子,然后也開始努力幫四人想法子。 邵老板么,繼續鹽糧生意,想要刷名聲,這修路也可以讓他們投資,道路修成以后也能給他們立石碑表功,而且他們這邊對外道路交通方便了,對他們做生意的都有好處。 向南還跟邵老板表示,你也可以學著我那樣,搞個啥試驗田,開月俸請來會種田又喜歡鉆研的人,努力提高糧食產量,或者如何用藥物除蟲除草。 如何最節約水的給莊稼進行最大利用率的灌溉,這些只要研究出來了一項,他向南拍著胸脯保證自己愿意替他們上折子向皇上邀功。 到時候別說取消商戶的戶籍,便是更進一層得到皇上的贊賞都是很有可能的。 若是研究出來的東西能廣泛利用到大業朝全國各地,造福了大業朝黎明百姓,他們的名諱甚至會被史官記入史冊! 這話一說出來,邵老板這老商人都忍不住激動得端著酒水的手都直哆嗦,站起身抓著向南的胳膊一定要給向南碰一杯,感謝大人為他們指名道路。 這就算是民辦研究院了,向南也表示為了保證他們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會有害處,他們衙門還是要定期對他們進行監督巡視的。 這肯定沒問題,邵老板也沒想過向南要偷拿他們的研究成果。 且不說研究都還沒起頭呢,就算現在手上就有了成果,就憑向南的人品,他們也是絕對信得過的。 可以這么說,他們相信向南比相信自己老婆還多。 邵老板有了方向,彭老板那邊也有法子,研究美食么,總結各地美食么,最后再搞一搞廚藝大賽啥的,既替咱大山縣吸引了流動人群,又將北肅郡的特色小吃推向全國。 彭老板主營酒樓生意,自然也有一點是因為他自己就愛吃,聽了這話摸著肚子一番暢想,想得也是眼睛里直冒精光。 蔡老板的話就有兩條路子可以走了,一個是跟邵老板差不多,研究出更多不同種類的牛馬驢子,盡量配種出更好用的牲畜。 一條則是承包一條或數條線路的運營,運營也有兩方面,一個是運貨物,就是專門幫人把東西從這里運到那里,類似于現代的運送隊與快遞。 向南都給蔡老板想好了,希望貨物快點到的專門訂制一個價位,到時候就讓馬車拉,不注重速度的就收價便宜點,用牛車拉。 另外一個是載人,以后大山縣搞起來了,那肯定來來往往流動人員就多了,到時候他們要來要走不可能都走路吧? 那到時候就坐蔡家客運馬車/牛車,可不就既方便了他人蔡老板也掙了錢? 當然,這道路可是衙門出錢修起來的,你要承包運貨載客的生意,那你就得向衙門交點錢,這也是為了讓衙門每年有錢讓修路隊對道路進行擴修與修葺。 不過你出了錢的話,那其他人就不能像你這樣趕了牛馬車出來跑這條道掙錢了,這也算是你一家人的生意。 當然向南一開始也說明白了,價格一定要合理,服務一定要好,不然衙門也能隨時蹬了你蔡家車馬轉而挑選別的人來承包這條路。 “那大人,您看草民這布料的生意?” 眼看著另外三人都得了大人的指點,此時一個個暢想起自己的未來都是臉泛紅光眼冒精光的,張老板坐不住了,弓著身端著酒杯小心翼翼的瞅著向南詢問。 向南喝了兩杯酒,臉上有些紅了,此時瞇著眼努力克制住暈乎乎的飄飄然之感,艱難的動著腦筋想了想,“你么,老張啊,你也能走兩條路子啊,一是染布織布,為咱們平民老百姓提供更多有質有量的布匹,咱們現在大家伙來錢的路子多了,肯定是要追求生活質量的,那辦新衣裳肯定就是在填飽肚子之后的首選了?!?/br> “不過染布這活兒可是技術活,這也要老張你慢慢去研究折騰。另一個就是建立個制衣廠,制作幾個身材特征人群都能穿的成衣,咱大山縣現在請人花的錢還是挺少的。你將衣裳分流程這個裁剪那個縫制的,搞下來一件衣裳做完也更快?!?/br> “不過你也要把買衣裳的人群定位在普通老百姓那里,畢竟大戶人家還是更喜歡請了人上門量體裁衣?!?/br> 當布料跟成衣算下來價格相仿時,那肯定大家就更喜歡直接買成衣,至于既然布料跟成衣價格相仿為什么還要費那功夫做成衣裳? 還不是為了打開市場賣出數量么? 而且以后百姓家里的女子也將進入一些工作崗位,家里沒了人拿針線,購買成衣就成了更好的選擇。 不過這個肯定是要一定時間慢慢去實現的,就跟邵老板那個差不多。 人家邵老板的聽著就高大上,張老板心里有意見,可瞧著大家興致都高昂得很,也只能咽口唾沫笑著跟向南碰了一杯說了些感謝的話。 向南醉醺醺的沒注意這些,一旁全程作為陪客的梅老板卻是沒錯過在場所有人的表現,心里自是給張老板記下一筆。 在之后公務忙碌的時候依舊派人盯著張老板那邊,確保張老板不會對向大人生出什么壞心思。 雖然張老板是他們幾個人里面膽子最小的,可這種人真犯起蠢來也能叫人吃驚,吃驚于他們清奇的思維,吃驚于他們那一瞬間的狗膽包天。 這五個大山縣富戶里,因著梅夫人跟趙悅走動頻繁,加上梅老板現在也算是制藥廠的廠長,這也導致了向南跟梅老板走得更近。 向南偶爾在礦場那邊管理上也會接受梅老板的幫忙,比如說第一批礦工,這些都是梅老板出面幫忙在前來藥廠打聽的人里面招的。 煤礦那邊因為有朝廷派來的兵將作為武力震懾,向南也臨時抽調了挖井隊那邊的一隊人馬進行礦井挖掘。 后續的地下撐支架,對于挖井隊來說也算是熟活兒。 因為火焰山那邊很多地方都有luo露在外的黑石頭,向南親自抽空跟趙悅一起去圍著火焰山巡查了半個多月,繪制了火焰山詳細地圖,然后將礦點圈出來。 向南只留了兩處礦點進行挖掘,另外的都進行了掩埋處理,確保這些luo露礦石不會在他們還沒來得及開采的時候就因為意外而自燃了。 現在要開采煤礦,這就導致了火焰山將會有人員走動,若是再像以前那樣在夏秋兩季發生意外自燃事件,那到時候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處理的了。 無論是什么事,涉及到人命,向南就希望能夠慎重對待,哪怕是多做無數倍的無用功,只要能在這無數的無用功之中有一項動作阻止了意外事件發生,那就足夠了。 擔心皇上以后看見了煤礦的價值會急功近利,向南也在向京城稟報煤礦進度的折子上一再表述自己的這一觀點。 “國之大計當以人為本,人在則萬事可行,無人則萬事無成……” 皇上拿著向南的折子找來陳大人跟鐘大人一頓好笑的搖頭,“燕燕啊,你這徒弟沒成想還有這嘮叨婦人的毛病,這段話的意思翻來覆去跟朕都提了三回了,今年上了三回折子就提了三回,叫朕現在不用看都知道他折子里肯定會說的事兒里面重點之一肯定有安全問題?!?/br> 陳燕午倒是面露自豪拱手道,“懷允這孩子是真正把老百姓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愛護了,那挖礦的事兒懷允也跟微臣詳細描述過,確實危險得很,在這方面咱們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后,都要著重注意?!?/br> 鐘清也是拱手附和表示贊同,“當初不說那大山縣,便是整個北肅郡大家都覺得是窮得一點油都擠不出來的地兒,沒想到懷允到了那處,竟是搞出這般多的寶貝?!?/br> 可不是寶貝么,那礦石上次就已經運了些入京,按照向南信里詳細的描述,皇上安排了專門的工匠用這東西進行冶煉鐵礦,出來的鐵品質明顯更好了。 這可不是改善農耕工具的小事兒,試想想上了戰場上,他們大業的士兵手上的兵器更好更鋒利,砍殺起敵人來猶如砍瓜切菜。 那后果,直接說能夠主導一場戰事也不是夸大其詞。 另外向南又提議可以讓工匠試著在鐵礦中加入別的東西,這事兒也可行,只希望能盡快有個好的結果,讓他們大業的鐵器工藝更進一籌。 皇上眼見著兩位愛卿都站在向南那邊,臉上帶著無奈的笑,心里卻是實實在在的高興,因為他心里跟陳燕午他們兩都是一樣的想法。 向南這小子,果然是個寶貝,才一年不到就將不毛之地弄成了寶貝遍地,看文書上說今年要試著種幾樣海外找來的東西,很有希望能夠讓大山縣增產數倍。 另外還準備今年備種實驗,明年就準備由衙門給百姓們分發兩種,推廣新作物的種植面積。 想想向南信里說的一兩年之后大山縣可人人吃飽冬日也不挨凍,三年之后一切成熟之后就可以往北肅郡推廣,數年后波及整個北方地區。 不得不說向南現在對于給人畫餅的能力是越來越好了,便是坐擁天下至寶的皇上也被他描述的這幅恢弘未來圖畫給引得心潮澎湃,恨不得起身一跳就跳到了那大山縣,親自察看向南的工作,親眼見證這一切猶如燎原之火的迅猛鋪陳拓展。 “那是,懷允可是朕第一次公然走關系弄進來的人,他的本事朕心中早已有數?!?/br> 皇上在兩位愛卿面前很是不要臉的裝了一波逼,雖然兩位愛卿一人是直白的翻了個白眼一人微笑臉一看就是滿臉呵呵表情,不過皇上裝這一回逼也就是自我滿足一下,裝完了就心情舒暢,一邊安排起人這回再給向南送兩馬車賞賜去。 另外向南求的皇上御筆書寫的“北肅白藥制藥廠”的字也帶上了,到時候運過去只需要向南那邊找了人來制成牌匾往那制藥廠大門口一掛,這就是皇上都掛念的廠子了,誰敢動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