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推廣黑石頭取暖燒飯的活動一直搞到了十一月中旬,因為今年徭役有償的不拘人數想來的都能來,農閑在家又沒地方打短工的勞動力幾乎都來了。 一來能幫大人做點事,二來還能掙點銀錢給家里人好好過個年。 總之大家積極性都很高,這也導致了干活的人足夠多,一個半月,大山縣境內哪怕是那深山里的山民家都宣傳到位了。 二十位鄉長往下推,又有五六十名亭長搭手帶隊,里正們也組織村里的老幼病殘能幫忙的就幫忙,轟轟烈烈搞下來,十一月中旬北肅郡第一場小雪下下來的時候,大家都干完了。 向南還沒收到皇上那邊的回信,雖然這段時間庫房里的銀子用得嘩啦啦的跟流水似的,可邵老板梅老板等人慷慨大方的又及時捐獻了一回,前前后后搞這么多事,向南手上能用的居然還有一千多兩銀子。 完工的這一天,向南找了瘦了一大圈的鄉長們來縣衙,沒說啥,就是鄭重的感謝了大家,又總結了今年大家伙工作上的成功,最后就是預祝大家過個好年,接著就是分發過年福利。 “之前的節日咱們都沒發福利,沒辦法,那時候要做的事太多,縣衙庫房的銀子也都有去處,不過今年有縣城里幾位老板的慷慨貢獻,這也讓本官給大家發過年禮也能更輕松些?!?/br> 然后鄉長們回去的時候,身后都跟了滿滿的一大牛車的年禮,上面都是些干果細糧大紅燈籠春聯福字之類的,不值多少錢,可是也是大家伙從沒收到過的來自縣衙的年禮。 這些年禮今年辛苦參與指導工作的鄉長亭長里長都有份,另外村民們每家每戶都能被里長發一副對聯。 對聯上些的字也不是一般的祝福,而是什么“富裕文明昭盛世,和諧社會樂升平”、“政惠人和興百業,民安國泰樂千家”這種蘊含了鼓勵百姓跟政府通力合作共創美好未來的。 這也是向南提前跟縣城里大河書院里找了書生們來寫的,寫的時候就跟大家說了,這是一種宣傳縣衙鼓勵百姓們跟縣衙為咱大山縣未來共同努力的方式,寫了這個不是侮辱了大家身為讀書人的人格,而是讀書人為我大山縣做了貢獻。 更不用說寫春聯縣衙也都會按照老規矩給大家潤筆費。 這也不是誰都能來的,優先挑選家境貧寒人品端正文筆好的。 全縣這么寫下來,一共就寫了三百多副對聯。 大山縣目前刨除大山里有未登記人口,一共也就七百來戶,其中包括那些有了孫子可因為父母還在而沒有分家的,這一番寫下來還是挺費勁兒的。 十來位讀書人寫了整整一天才寫完,共寫了將近八百副,最后沒有發出去的向南也不需要大家收回來,就找個能避雨又有人經過的地方給貼上,算是給縣衙搞宣傳。 十二月里,前面半個月還下了雪又出太陽,出了太陽又下雪,反反復復地上沒能鋪上積雪。 十二月初終于是鋪上了,向南叫了挖井隊跟修路隊的,又有城管隊跟衙役隊的,總共七十多個人,大家伙都回縣衙里,后廚多請了幾位婆子來幫忙,給大家做了一桌好飯菜。 又打了酒水,大家就坐在幾間寬敞的偏廳大堂里吃喝了一頓,向南又說了些感謝與鼓勵的話,算是給自己的員工們過個年會。 吃喝完了,大家又帶上向南叫老章給大家準備的過年福利各回各家,明兒個該當差的繼續當差,挖井隊跟修路隊的卻是終于能回去好好陪陪家里人了。 挖井隊的人雖然每個月都能拿到一千銅板的工錢,可以說是絕對的高工資了,可成日里風餐露宿的也是真的辛苦。 而且因為工作是往地下干,也冒著一定的風險。 修路隊的隊員要稍稍好一些,像是修路修到哪個村子里了,還能有個房子睡有口熱飯吃,偶爾還能替換著休假回家看一看家里。 一個月的工錢也要少一點,每個人能領五百錢,不過比起別的地方,這工錢也不錯了。 要知道便是大河書院里的坐館先生一個月也就三百錢左右。 挖井隊那邊三個隊伍幾個月里的成果也很不錯,坎兒井已經連續完成了五處了,雖然看著是少,可這也是因為修建第一個的時候出了許多意外。 大家慢慢的熟練了,到了后面基本上就是找準了水源,一個月就能完成一個井窖。 等到明年開春了,向南到時候再多招些人,讓現在這些老手帶幾個新手干活,挖井隊從三個轉為六個,到時候鋪展開來的往四周輻射性工作,相信六月里就能讓大山縣可耕地附近都能有地下水灌溉井窖。 等耕地灌溉水井完成了,向南就讓大家再去沒耕地的地方距離拉開一些再選擇性的挖,那是為了未來種植樹木準備的水源。 種植樹木這事兒向南希望明年能有更大的豐收,然后他這里也有了錢,植樹造林也能轉化為有償性全民活動,誰家種活多少多少樹木,縣衙就給予糧食或銀錢上的補償。 就跟現代華國退耕還林政策里那個一樣。 趁著積雪更多阻斷道路之前,向南又跟宋縣丞還有米老頭老章四人一起撰寫了一本“黑石頭使用安全手冊”,油墨印刷裝訂成冊。 而后派衙役分發至各鄉長手里,又由鄉長往下面亭長發,最后發到里長手里,著重強調希望里長能到每一戶使用黑石頭過冬的鄉親家里坐下來,好好的將這安全手冊的內容讀一讀講一講。 今年是大家第一年用煤炭,向南總歸不放心,安全手冊里詳細的說了如何安全使用黑石頭,又如何保存黑石頭。 煤礦是當初徭役時就一股腦發下去的,每家每戶按照人口定量發的,采集煤礦的則是衙役看守著一部分徭役勞動力戴著口罩去火焰山那邊選了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開采來的。 另外除了這些,還著重強調了吸入煤煙之后的初步感覺征兆,中度跟重度又是怎么個表現,發生這種情況之后又該如何及時處理,最后就是建議大家保持給房間留一條細縫通風。 忙完這些,縣衙里也就基本沒什么活兒了,也就是一些管理縣城里的一些內務,這些內務宋縣丞已經處理習慣了。 宋縣丞體貼向南忙活了將近一年了,就讓向南好好休息一陣子,畢竟宋縣丞等過年的時候還是要離開大山縣回家陪家人過年,到那時候就需要向南自己來干這些活兒了。 突然這么閑下來向南還覺得不自在,陪著倆孩子好好鬧了一天,第二天開始向南又寫起了明年的計劃書。 開年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多招聘一些讀書識字的人,不拘是不是秀才,只要是口才好又識字又不怕吃苦的都行。 這是向南搞安全手冊的時候想到的,他需要專屬的“宣傳人員”,這些人要長年累月的往鄉下跑,縣衙出了新政策,他們就要帶著宣傳手冊去給每家每戶詳細的解說一下。 另外還能收集一些老百姓對新政策的想法,同時還能讓老百姓有什么意見或者困難,都跟他們說一說,加強衙門跟老百姓之間的雙向交流。 鄉下里識字的人很少,甚至有些村里只有里正勉強識字,這就導致了很多工作只能通過里正去做。 也就是今年向南抓得嚴,沒出現什么偷jian?;睦镎`事。 要是以后他暫時沒辦法關注這方面了,甚至說以后他調離大山縣了,那新上來的縣令再下達什么政策指示,那萬一里正或者亭長甚至鄉長跟這個縣令不對付故意跟縣令作對,那時候縣衙跟老百姓的對話就將直接被這些人強行斬斷。 這是很不好的現象,縣衙需要將跟最底層也是基數最大的老百姓之間的交流紐帶牢牢掌控在手里。 向南想著這些,在計劃書里寫下的明年第一項工作,“宣傳部宣傳隊”招聘。 之后的工作么?繼續鋪展坎兒井以及道路修筑。 還好大山縣跟郡城之間并沒有別的縣城,要不然修路的任務怕是還要艱難一些,暫且不說自己花錢幫別的縣城修路的事兒能不能干,甚至有的縣還會故意鬧事不準你從他的地盤修過去,這就比較坑爹了。 向南還不大想去將時間花在跟同僚扯皮的事兒上。 另外,開春的時候要跟大家說種山薯紅薯土豆的事兒,含勁草的事也要盡量在明年開春時就跟皇上那兒得到軍營訂單。 讓大夫制作的止血粉已經在上次稟報煤礦的時候一起送上去了,只能希望皇上能看在他師傅的面上給他們大山縣下一份數量不算小的訂單。 到時候大家能看到就擺在眼前的利益,自然愿意拿耕地來種這個草藥。 若是真的訂單下來了,那縣丞里就這三四個大夫可不夠用,那到時候還得外聘啊。 埋頭這么一寫,向南就寫了整整一天,中午飯都是趙悅帶著兩個孩子送來向南這間私人書房的。 下午的時候向南任由笑笑把自己背當做梯子爬來爬去的,趙悅就站在椅子后面翻著一本書抽空看著不讓笑笑滾下去,阿澤就在一邊寫大字,一家人就在書房里消磨了一下午。 年末了,向南放了白云藍天老張他們兩天的假,白云藍天是回家看父母姊妹兄弟,老張跟張吳氏則回去看看鄰居鄉親,順帶給爹娘上上墳。 現如今他們都是下人了,年初一是沒辦法一大早就來給祖宗們上墳拜年了,還好主子們心善,讓他們能在年前回老家再給父母燒些個紙錢好在下面過個富足的年。 老尤頭跟尤婆子是孤寡老人,老家也沒啥人,主人家放了假他們也沒回去,反而照舊起得早早的將衙門前后打掃一番,準備迎接他們這么多年正兒八經能舒舒服服過的第一個年。 兩口子年紀大了,便是當初家里有地也種不動,后來生了場病,連家里的地跟破房子都賣了,最后兩人沒法子就求著中人買了自己。 像是他們這個年紀的人一般都沒人要,要不是兩人不要錢,中人也是不愿意浪費那中間養著兩人找買主的糧食。 往年老兩口冬天里連口熱水都舍不得燒來喝,就是為了節約柴火,過年都過得沒有一點喜氣,記憶里全是冰天雪地以及墻縫里嗚嗚直往被窩里鉆的冷風。 現在為人奴仆了反而能穿上新棉衣戴上棉帽子,晚上也能蓋厚實的棉被,一天還能吃三頓飯,隔幾天就能吃一頓葷腥,這日子是真的比以前過了幾十年的春節都還要好。 婁寡婦也沒回家,她是被夫家的人抓了賣給中人的,娘家的人也指望不上,當初她跑回娘家就是被自己父母兄弟給綁了主動送回夫家的。 婁寡婦平日跟尤婆子親近,聽尤婆子說的那些話,也覺得現在過的日子是再美也沒有了,如今一心就想著好好照顧小小姐小公子。 聽尤婆子說,她跟藍天白云一樣都是夫人自己掏錢買的,只要沒啥大差錯,以后都要是跟大人夫人離開這大山縣的。 婁寡婦一聽,頓時心里一亮堂,晦暗的日子里有了新的希望。 長這么三十幾年她還沒去哪里看過呢,聽說外面有很多的樹,還有一眼看不到頭的大湖,那里的人從來不為水發愁,一天能用三四桶水洗個五六次的澡…… 作者有話要說: 婁寡婦:等離開了這里,我也要學那些人,一天用三四桶水洗五六次澡,把上半輩子沒洗的澡就洗回來。 外面的人【懵逼臉】:這人莫不是傻子?怎的一天花這么多水洗這么多次澡? 第107章 過年 十二月末,向南收到了京城那邊的兩輛馬車,一輛是皇上賞賜的年禮,一輛則是陳大人的,當然,其中的一大半陳大人也明言是去鐘太守那里敲詐來的。 鐘太守也單獨給阿澤和笑笑兩兄妹準備了一箱子的小玩意兒。 吳越郡那邊向南收到了三輛馬車,一輛是向劉氏跟阿茶準備的,另一輛是苗大人準備的。 苗大人已經提拔到郡城去了,不過跟向南這邊的書信卻沒有斷過,得了好的答卷文章也會記得往向南這邊送一份。 苗大人對向南而言是真的亦師亦友,而苗大人也一直都對向南讀書這方面沒有松懈過,每回來信都會無奈的讓向南有時間一定要好好學學文章,多讀讀以后寫出來的東西自然也就多了文采。 還有一輛則是林淵那邊送來的,林淵現如今只是沒品的翰林院編修,過年也能回老家省親。 不過向南從陳大人那里探到口風,說是明年林淵估計也要外放,在翰林院這一年算是進修,外放也就是走個模式,以后是肯定要調回京城里為官的。 南邊周子才那里也在十二月年三十之前送來了年禮,向南算著自己這邊送出去的年禮應該也快要到了。 雖然北肅郡沒啥好送的,不過趙悅會持家,去山上轉一轉,又跟山民們花錢收了些山貨,攢著也能算是一份年禮了。 給周子才向劉氏苗大人林淵皇上以及師傅那里都送了,鐘大人那里也送了的,畢竟當初鄉試時也受鐘大人親自教導過一個月,甚至還是阿澤的啟蒙老師之一。 說起來向南的交際網真的挺簡單的,今年除了這些親朋好友之外,也就給付太守送了一份很普通的年禮。 比起別的縣令那金銀玉寶的年禮,可以說向南那熏制野味兒山貨簡直太簡單了。 不過付太守收到了卻忍不住笑了,因為他發現自己這份年禮跟這小子送給皇上的那一份年禮差不多,能跟皇上得到同等的待遇,付太守想著怎么就那么想笑呢。 十二月里向南有空的就穿了靴子不顧外面厚厚積雪,依舊堅持往郊外那溫室大棚里鉆,那里面種著菜。 今年沒能去山上挖灑落孢子的土壤培育菌菇,因此只有些長得快的青菜苗子可以吃,另外向南又看了看提前種在大棚里的土豆跟紅薯。 紅薯長出藤了也能掐藤吃,土豆發了牙,向南就將土豆芽塊轉移到地龍尾巴那一頭,那邊溫度沒這邊高。 今年能有煤炭燒地龍,算是向南的意外之喜,有了煤炭,比往年在老家的時候燒柴火可好使多了。 這東西持續性燃燒發熱,也方便人照看,嫁接之后還顯得脆弱的果樹苗子也叫向南栽種在地龍中間位置,相信明年開春化雪之后,這些果樹苗子就能移栽到外面的試驗田里去了。 這些果樹是向南找了本地的野生果樹跟家種果樹苗子嫁接的,希望能將野生果樹的抗旱抗蟲害能力繼承下來。 這時候向南才有了時間,給大棚里做個只出不進的通風扇之類的,又安裝些可拉動可防火的“人工小太陽”,其實也就是拉桿式罩子燈籠,能發光的東西也能誤導植物,讓它們在不見太陽的情況下也能有序的進行一系列生長活動。 忙完了大棚里的活兒,向南還去拉了一輛縣城外河邊廢棄的水車回縣衙里,自己在后衙一間單獨的“工作間”敲敲打打寫寫畫畫的瞎搗鼓。 一直到十二月二十七,宋縣丞要啟程回家過年,向南這才出來跟宋縣丞喝一杯送行酒,轉頭瞅見米老頭沒回家的意思,于是毫無壓力的又將衙門內務扔給了米老頭。 章文書剛露出個偷笑的眼神,轉頭就被向南指名點為副手。 可以說他們這個大山縣縣衙是最不講究職責劃分的,一人多用已經是常事了,年二十八向南在后衙辦了一桌酒菜,請了邵老板蔡老板彭老板梅老板張老板。 這回是向南請五人,想想上一次坐在一張飯桌上吃飯,那會兒還大家心里懷著心思彼此試探著,這回卻能夠互相舉杯毫無顧忌的喝兩口。 便是梅老板在席間感慨起來,也是說一句世事無常,誰能想得到他這樣的人也能跟一位當官的大人樂樂呵呵的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