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雖然對于趙悅要跟著一起上路有些意外,不過在見識過趙悅將弩用得神乎其神之后,陳大人直接將趙悅果斷從普通女子這一行列刨除,將其視為江湖俠士。 嗯,這樣的女子是自家弟子媳婦兒,以后嫁給阿南也算是間接替圣上終生制保護人才,都可以節省一到兩個帶刀侍衛的工錢了。 等到出行之后在路上真個遇見了山匪,趙悅那一手干凈利落的功夫,看得陳大人是徹底放心了。 最關鍵的是這位弟子媳婦兒一點都沒有其他女人的麻煩,反而干脆得比他們這些男人還要省事,特別是一手烤rou的手藝,哪怕是偶爾露宿在外面,有了他這位弟子媳婦兒在,那真的是分分鐘解決一切問題。 無論是暫時睡覺的窩棚還是架火搭灶打獵做食,樣樣都處理得十分妥當,簡直是居家旅行必不可少的存在,到最后陳大人都偷偷羨慕起自家弟子來了。 想想吧,這阿悅一不黏人二不嬌氣,最關鍵的是還不喜歡梳妝打扮搞那些個什么貴婦流行妝面,上山能打獵,下河能摸魚,遇上猛獸匪徒還能三兩下解決危險。 這一條條數下來,陳大人真是羨慕得不行了,當然,最后陳大人又暗暗得意于自己當初的慧眼識珠以及先下手為強,得了阿南這么個弟子。 這簡直就是原本以為撿了一個寶貝,回家一掰開發現里面是倆寶貝,陳大人心里有種賺大發了的得瑟感,得知鐘太守當初有收向南為學生這念頭以后,陳大人也不知寫信在鐘太守面前得瑟過幾回了。 所謂游學,既是登高望遠順河入海,看盡大自然創造的神奇之景,也是拜訪大儒賢能,聽百家之言悟千人之思想。 向南在現代的時候沒怎么出門旅游過,卻不想來一回這個時空穿成連飯都吃不飽的農家子,竟然能有這樣的經歷。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陳大人對他的栽培之心。 大業朝也不知跟華國古代有何聯系,這里竟然也有類似的歷史,便是連大業朝疆域內幾條有名的人工運河都雷同,也讓向南看見了許多屬于古人的偉大智慧。 因為此番游學的時間限制,陳大人只是帶著向南在吳越郡內以及周圍兩個郡走了一圈,時間就匆匆而過抵達十月末。 吳越郡的秋天不是很明顯,只一陣秋雨之后天氣越發涼爽,這才有了點秋天的感覺。 而曬黑了長高長壯了許多的向南也在這時候帶著趙悅回了杏花村。 至于陳大人,只說要離開幾日,在他及冠之日會過來親自為他加冠。向南跟趙悅最后成親的日子定在了向南及冠之后的第五日,也就是向南二十歲生日后的第五日。 這么想想自己這輩子居然才二十歲就結婚了,向南心里還有那么一點小羞澀。 二十成親,那豈不是二十一就要當爸爸了?于是除了羞澀以外,向南心里又生出那么股小激動。 久不歸家,向南跟趙悅直接趕著馬車一路穿過杏花村,村里突然來了輛馬車,趕車還是離家已久的向家秀才,村民們自然紛紛圍攏過來。 向南一邊笑著應付村民們的詢問,一邊想著怎的每回回來這些村民都要圍過來一通打聽呢?難不成他還真成了大家茶余飯后最大的消遣談資?真特么挺尷尬的。 趙悅坐在馬車里向南不讓她出來,就怕有人看見了她,會讓人想到趙悅也跟著他出了遠門。 “秀才老爺出門一趟長得壯實多了?!?/br> 也沒有了書生的那股氣質,嘖嘖嘖那張臉也沒以前好看了。 “秀才老爺這馬車里可坐著什么人???怎是你親自趕馬車?” 莫非這里面坐的又是什么大人不成? “哈哈哈哈多謝各位鄉親關心,這馬車是我師父的,他有事臨時離開幾天,這馬車就讓我先趕回來照顧著?!?/br> 因著有輛馬車,村民們圍著邊走邊看,有的人還伸手摸車簾想要掀開好奇的看里面,好在及時的被里面的趙悅給按住了。 向南只解釋說里面帶了東西,窗簾那里壓著了。 趙悅在里面聽了,果斷搬了東西抵在那里,有村民再來摸,果然摸到硬物,只吧嗒著嘴羨慕的說向家有福氣,巴上了出手闊綽的大官。 這不,回來一趟帶回家的東西都是用馬車拉的,也不知道有多少稀罕物。 有人圍著馬車自然走不快,好在有好事者早就跑去村尾跟向劉氏那邊報了信,向劉氏一聽自家兒子回來了,自然是風風火火的就跑了出來。 一見眾人圍著阻礙了向南趕馬車,向劉氏直接笑哈哈的自己擠了上去,直接出聲讓大家讓條路,向南這才成功脫離人群。 路上趕著馬車路過岔路口的時候突然遠遠看見趙德茂扛著鋤頭走在路邊,身邊有個嬌小的女子挽著籃子跟著。 向南好奇的看了兩眼,向劉氏往那邊白了一眼冷哼了一聲,還不許向南跟人打招呼,“這趙家以前看著還可以,誰知竟也是可惡的,家里小子一邊暗暗想要接近你meimei,一邊卻又定下了親事,那姑娘也不是個好東西,還沒成親呢就敢跑到杏花村來找阿茶的麻煩!” 當然,當時向劉氏直接抗了耙犁跟著人攆到了趙家,把趙家大門都給砸了這種事,向劉氏自然不會在向南面前說。 向南頓時眉頭一皺,連馬車里沒吭聲的趙悅都皺眉將車簾一掀,“伯母說的這事到底什么情況?” 趙悅突然在背后出聲嚇了向劉氏一跳,原本向劉氏沒見到趙悅還以為趙悅先回山上去了,畢竟直接從村口進來,這兩人忒是大膽了些。 拍了拍胸口,向劉氏瞧著都要到家門口了,也不好多做耽擱,三言兩語將這三個來月里發生的事說了一回。 原來向南他們走了之后原本一切都還平靜,只不過八月里地里開始忙起來了,今年水田里的水稻長得出奇的好,這可就累慘了要去收割的向劉氏跟阿茶,然后趙家那小子就跑來幫忙了。 原本向劉氏想著都是鄰居,趙德茂又是她看著長大的,好歹也算是半個子侄,幫忙也不打緊,反而還生出感激,結果誰知那小子卻是打她家阿茶的主意,趁著有一回向劉氏不在,直接跟阿茶表明了心跡,還說要娶阿茶。 阿茶本來就對趙德茂沒那份心思,自然是直接拒絕了趙德茂。 這件事當時就阿茶跟趙德茂兩人,這件事也該是就這樣完了。便是向劉氏都是后來聽阿茶說起才知道了這事兒。 這也就罷了,后來趙德茂父母給他定了門外村的親事,那女子也不知什么毛病,兩家下了聘禮只等過幾日就成親了,卻偏偏在這時候跑來杏花村向家直接找阿茶,說是阿茶故意勾搭她家的未婚夫婿。 當時還有帶路的村民,這話一下子就炸開了,不消片刻就引來了看熱鬧的村民。 向劉氏當時正拿著耙犁跟阿茶一起曬稻谷呢,你說說一個不認識的小姑娘突然跑來說這么一句話,換誰誰不懵??? 等反應過來想到其他辦法之前,向劉氏已經氣得沒了理智,舉著耙犁就下了死手的往那姑娘身上敲,管她是死是活,敢當著她的面欺負她家閨女,老虎不發威你特么真當老娘是病貓???! 那女子不提防向劉氏是這么個反應,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事關小命,渾身潛力也瞬間被激發了出來,愣是沒被砸到一下,轉頭就往趙家那邊躥。 趙家的人不知道咋回事,可那姑娘是他們訂下的兒媳,自然是壓護著,因此關了木板院門,想要問問向劉氏到底怎么個情況。 向劉氏可不跟他們多廢話,扛著耙犁直接把趙家院門砸了個窟窿,這事兒刷新了向劉氏在杏花村以及隔壁桃花村赫赫威名。 之后里正急忙趕來了,向劉氏氣得不行,不過好歹回歸了一點理智,保證不會再二話不說扛耙犁砸人了,趙家這才趕放了趙德茂跟他未婚妻出來。 兩廂一對話,這才知道,趙德茂眼看著就要成親了,心有不甘居然直接跑去跟這姑娘說自己心悅村里一起長大的阿茶meimei,希望兩家的親事就此作罷。 聽了這說法向劉氏當場起得又要動粗,不過對象是趙德茂,好歹叫一旁的里正家大兒子大兒媳給攔住了,阿茶此時也從山上的地里背著半簍子苞米趕了回來,解釋了一通這才解決了這個事。 “那小子根本不是個好東西,趙家兒媳不知道咱們向家有個秀才,這才敢直接跑過來找事。要我說,定然是趙德茂不安好心故意隱瞞,對阿茶拒絕他的事兒懷恨在心,故意鼓動別人來懷阿茶的名聲!” 向劉氏事后想了許多回,越想越覺得這整件事都是趙德茂搞的鬼,她可不信什么意外巧合。 這事兒聽來著實叫人氣悶,可惜現在已經過了,向南只恨自己當時不在家里,要不然向劉氏扛耙犁,他還能幫忙拿個洗衣服的棒槌幫忙。 “阿茶還好嗎?” 趙悅身為女子,且自小就因為容貌而受人指指點點,自然明白那種心理。 趙悅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像現在這樣不在乎他人言論的,第一次懂事之后被人說長得丑,趙悅回家之后抱著一盆水打量了自己許久,之后便偷偷的哭,還問過父親自己娘親長得好不好看,自己長大了會不會就變得像娘了。 向劉氏愁眉苦臉的嘆了口氣,“阿茶那不開竅的小丫頭瞧著倒是跟以前一樣沒肝沒肺的瞎開心,可我這愁啊,自打這事兒之后,那些原本因為阿南中了秀才透出要相看的人家頓時少了好些人,剩下的就那歪瓜裂棗的,不是阿茶,便是我看了都覺得眼睛疼?!?/br> “這有什么,娘我跟你說,我這回回來可帶了好多銀子,那都是皇上賞賜的,等咱們搬到鎮上,誰還管這些?而且阿茶這樣好,那些男子只因為一個流言就退卻,也不是可托付的良人?!?/br> 且這件事也都明明白白的擺出來了,根本就跟阿茶沒什么關系。 向南原先對趙德茂好歹還不算討厭,可經此一事,真的是可以說十分反感了。 且不說阿茶已經明言拒絕了,若是你真到了非阿茶不娶的地步,之前相看換庚帖下聘期間這么長的日子,哪一天不能站出來直接拒絕呢? 等到都要成親了還跑去跟即將過門的妻子說這種話,且不說這種事可不可能,單單就說要真因為他這幾句話人家就親事作罷,人家姑娘以后又如何做人? 向南因著這個事心里很是不痛快,等看見了家里的院門都沒了那股子歸家的激動。 還是趙悅推了他一下,眼神示意他別表露得太明顯了,向南這才勉強收拾了心情將馬車停在院門口,下了馬車推開院門。 先前得到消息說是向南他們回來了,向劉氏急著去接人,阿茶則是在家連忙多下了米飯又準備多炒兩個哥哥喜歡的菜色。 聽見院門外有人說話的聲音,阿茶連忙出來看了看,正好看見自家哥哥板著臉推開院門的樣子,頓時忍不住笑開了,“哥哥你回來啦!” 向南看見阿茶那張笑臉,原本心里的氣悶好歹暫且壓了下去,臉上板著的表情也松快了些許。 想著這事兒說不定最在乎的還是阿茶呢,定然不能再在阿茶面前提及這事兒,想至此,向南努力讓自己暫且忽略這個事,臉上露出點笑,朝阿茶招了招手,“阿茶快來幫忙,馬車里有我跟你趙jiejie帶回來的好些禮物呢?!?/br> 先前向南跟向劉氏說的帶了很多銀子回來,這事兒真不是開玩笑的,為何遠在都城的圣上要賞賜他這么個青魚秀才? 卻是因為陳大人將那柄弩獻給了圣上,且絲毫不含糊的直接跟圣上說了,啊我這個學生真是有天下第二才華的,圣上啊微臣可是幫你撿了個大寶貝。 現在圣上收買人心的時刻到了,我這學生家里窮,窮到啥程度???窮得都吃不起大米了,所以圣上要獎勵的話也別搞那些什么綢緞啊古籍啊,要來就直接來實惠的銀子就夠啦。 于是向南突然就收到從皇宮里一路快馬加鞭送過來的白銀二百兩。這在物價不高的大業朝可是一筆巨款,向南第一時間換算成饅頭大米之類的,然后才有了自己一夜暴富的觀感。 作者有話要說: 向南:師父,我很好奇你說我是天下第二才華的人,那第一是誰? 陳燕燕:你這不是廢話嗎?我是你師父,弟子第二,第一的除了你師傅還能是誰? 向南:…… 第54章 采買【感謝金主名單】 當然,若是其他人,比起兩百兩白銀,定然是更高興于自己居然在皇帝面前掛上號了,向南是對皇帝這個職業還沒有更深的認識感觸。 比起能立馬改善家人生活質量的銀子,皇帝是什么?能吃嗎? 雖然以后是想給人家打工拿工資,但是現在不是還早么? 至于陳大人,那貨純粹就沒覺得被皇帝記住有啥不得了的,于是兩師徒都很是為這真金白銀的賞賜高興了一回。 皇帝賞賜下來的自然是五十兩一錠的官銀,之后陳大人幫忙給向南換成了五兩一錠的小元寶,于是二百兩白銀四十個餃子似的小元寶整整齊齊的擺在桌子上,那場面還是十分壯觀的。 不說向劉氏了,便是阿茶都忍不住看愣了。 向劉氏這回不嫌棄向南了,高興得跟小時候一樣直接抱了向南一把,然后扭身就高高興興的拉著趙悅的手計劃起了這筆錢該如何用。 “阿南說是要去縣城里買房,阿悅是如何想的?” 趙悅父親的墳還在山上,向劉氏自然不至于開口就讓趙悅必須順著自家兒子的主意。若是趙悅不愿意搬走,向劉氏就要琢磨著重新翻修新房的事兒。 不過距離兩人十一月二十成親的日子也不遠了,現在肯定是不可能動工的,剛成親也不宜在老宅子大肆動土,要是驚了灶王菩薩送子娘娘可不行。 向劉氏一個問話的功夫就瞬息之間想了許多,趙悅對于搬去縣城這事兒并不反對,且這事兒在路上的時候向南就說過了。 一來去了縣城更方便,二來成親之后到參加下一場鄉試之間的這幾年肯定是要找個能養家的營生,雖然現在手上還有點銀子,可也不能一家人坐吃山空。 另一個是趙悅考慮的,陳大人顯然不可能一直留在外面教導向南,而向南現在也就是個秀才,顯然更不可能被陳大人帶回都城,那樣會過早接觸到各種人脈交際應酬。 這樣的環境反而不利于向南,畢竟追根究底,向南一農家出生的小秀才,因為陳大人而想要巴結他的向南不適合去多接觸給陳大人惹麻煩,適合結交的對象卻又會因為向南的身份首先產生輕視,反倒將向南弄到一個尷尬的地步。 如此一來,若是搬去縣城,向南至少在做學問方面還能有詢問請教的對象。 苗大人前年才過來的,至少明年還有一年才可上文書述職,不過像澤陂縣這樣偏僻的地方,除非苗大人通過走關系申請調走或者接受平調,基本不大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上調離開。 只要苗大人一留下來,那么就是又一個三年。 再則,即便是苗大人離開了,縣城里好歹也有一些學問人品都不錯的人,比之留在杏花村閉門造車,趙悅自然是更傾向于縣城。 最后一家人商議了一番,決定去縣城買一棟小院子,杏花村這邊也不能真就丟下,做生意做不成,向劉氏覺得應該多買地,買了傭給別人種,不說每年能得多少出息,好歹一家人的口糧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