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安槿是不是孩子意氣,嶺南王自有判斷,不過此刻昌華長公主沒揪著此事緊追不放,沒給他臉色明里暗里的逼他處置白斕,這么一點點小事他自然不會逆了她的意,遂道:“這孩子心細又孝順,以后進了王府,也能讓你省心不少,我如何還會生她的氣?” 又道,“昌華,你放心,此事我定會給你個交代?!?/br> 昌華長公主一笑,也并未太往心里去,交不交代的,有什么所謂,蕭燁完好無損的回來了,莊遠函死了,玄州和邰州的兵權人馬又徹底掌控在了蕭燁手中,莊家背上了毒殺世子的罪名,也是廢了。 這一次,白側妃一系也算是傷了一部分元氣。 還有陳家大夫人還有二夫人母女今日見了白側妃這么一番大戲,怕是更不會把陳家大小姐許給蕭翼了。 為了算計自己,竟然連什么天運回春符陣這種駭人聽聞的邪法都用上了。陳家家風正,如何會把女兒許給蕭翼,而其他的世家,也不知心里作何想法了。 她并不急著讓嶺南王處置白側妃,就讓他們慢慢磨著,好好享受這滋味吧。 *** 事情就這樣了了,雖然事后嶺南王嚴審了司衣所,司衣所的人都換了個遍,王府內務也全部又交回到了嶺南王妃昌華長公主手里,但那罪魁禍首白側妃卻是好端端的仍是在她的南薰院養病,而蕭珉,也仍是嶺南王最受寵愛的女兒。 安槿對這樣的結果雖隱隱早有預料,但真的是這樣了,還是有些不可置信。 難怪那白側妃事發之后還敢空口白牙就直接指責昌華長公主是設局陷害她,明擺的事,只要嶺南王有心查,根本不費什么力氣就能把白側妃揪出來。 她根本就是有恃無恐??! 安槿很有些不高興,她瞅著昌華長公主聽到處理結果也是無事人一般,所有人也都覺得理所當然一般,覺得非常氣悶。 當然,她這個時候有些氣悶和煩躁的另一個原因便是,蕭燁回來了,她該和蕭燁大婚了,婚期便是定在了這個年底,十二月初的時候。 沒有再早些,是因為她的及笄禮是在十月中旬。昌華長公主不想她的婚期太趕,就往后推了推。 蕭燁回了王府,就住在華羲殿不遠處的景和殿,這些時日也是日日過來華羲殿侍疾,他自然看出了安槿的不舒坦,可是想到事情處理后嶺南王找他的談話內容,他一時之間,也竟不知該如何安撫安槿。 作者有話要說: 1315日早上7點一章,晚上6點一章~ 第43章 兩難全 這一次,除了沒有定白側妃的罪, 沒有直接懲處白側妃, 其實嶺南王對白側妃一系并沒有絲毫手軟。 王府內除了司衣所的人遭到徹查, 其他所也進行了又一輪清洗,白側妃一系的人在上次昌華長公主中毒之時早已被清查過一次,此次更是元氣大傷, 連嶺南王的祖母白老王妃留下的暗釘都給拔了個七七八八。 而在王府外,嶺南王收到刑務局的調查結果后,直接讓人發公告通告了莊遠函的罪名, 連坐莊家三代之內所有出仕的官員,削官為民, 且三代之內莊家男女都不得舉薦為官, 莊家直系沒收所有祖產沖公。 這次的懲罰不可謂不重,且殺雞儆猴為世子確立地位威信的意味更是明顯。 就是白家, 因為此次在符陣一事上被查出多有幫忙的痕跡, 嶺南王也警告了白家的下一任家主白二老爺,據說連那久不露面早已隱居在安城山別院的白家家主, 白二老爺的父親白老太爺也被此次事情給驚動了。 白老太爺回了白府,還親自找了嶺南王一趟, 說了許久的話,到底說的是什么內容, 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白家家主出面,不單止是見了嶺南王,還召了白家五房白成業說話, 白成業出來的時候,臉色青白難辨,但眼底的掙扎和憤怒卻是顯而易見的。 且說回白側妃。 白側妃并沒有受到嶺南王任何的懲罰和責罵,但王府內外接二連三傳來的消息卻沒有讓她因為沒有嶺南王的責罰而絲毫得意。 那日白側妃只是手腕上受了外傷,暈倒大概也只是氣急攻心之由,可經了這一連串王府內外的消息刺激,倒是著著實實生了一場大病,直接臥床不起了,嶺南王也去看過她多次,雖仍是好生撫慰了一番,但語氣中也不乏隱晦的警告,以致白側妃越發的不好了。 若不是白老爺子親自來看了她一回,她怕是還不肯消停的。 昌華長公主倒是命人送了不少好東西過去,她還真是真心的不希望白氏就這么死了,因為白氏這么死了實在難以解她心頭之恨,她巴不得她長長久久的好好活著才好,以后,慢慢的受著這各種滋味吧。 且說處理完這些后續之事,嶺南王又召見了蕭燁。 之前蕭燁回來,嶺南王已經召見過他一次,不過那次只是問了他玄州之事,其他的事一概未談。 此次,他卻是將此次禮服之事以及玄州之事各系人的處理文書推給了蕭燁,問他道:“這樣,足以消掉你心中的怒氣和怨氣嗎?” 蕭燁挑眉,他看著桌上的這一堆文書,還頗有些詫異。 他的父王,這么些年,偏袒白氏一系的事情多了,就是當年他受到暗殺快死的時候,他也沒過來問問他的感受什么的,今日這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不過這次的確有些不同,他父王這次的處置手法,基本上已經是在給他登上王位鋪路了,這也是他父王第一次用這種方式這么明確的向外界肯定了他嶺南王繼承人的位置。 蕭燁掃了一眼文書,淡漠道:“父王行事自然有父王的準則,兒臣的確會怒,但怨卻談不上?!?/br> 他就是厭惡而已,怨這種沒用的情緒怎么會有。 嶺南王看著面前自己的這個兒子,見他神色莫測,微帶譏誚,也覺得有些心累。外界盛傳蕭燁暴躁蠻橫喜怒不定,雖然他知道他有七八分是裝的,可這裝久了,怕也有幾分是真的了。至少,就是他有時候也有幾分不確定,這也是他之前猶豫他是否是最合適的繼承人的原因之一。 嶺南王冷笑了一下,道:“你是否覺得,無論如何,只要我不殺了白氏,就難以泄你心頭之恨?” 見兒子垂著眼皮,對他的話毫無反應,他心頭又是一股火氣。有時候,對著蕭燁,想讓人不生氣都難。 “我問你,如果,順寧郡主不是順寧郡主,只是嶺南世家的普通一個世家女,你們情投意合,我和你母妃早就同意了你們的婚事??墒?,大齊的皇帝突然強行塞給你一個公主,你會怎么做?” 聽了這話,蕭燁本該憤怒的,若是他幼時,可能會憤怒的道“你不想娶就別娶啊”,可現在,他當然不會,連想都不會這樣想。 他覺得他父王的感情世界簡直糟糕透了,處理手法也匪夷所思。 但,其實他一點也不想關心他父王的感情世界的糾結,就是他母妃,大概其實也不怎么關心了。 不過嶺南王不管兒子的冷漠神色。 今日他召了蕭燁來,竟是鐵了心的要說下去,哪怕蕭燁沒什么反應,也繼續道,“又如果,京城權力斗爭,阮家出事,新皇不放心嶺南,讓順寧降為側妃,另賜一公主為你正妃,你待如何?” “還有,將來你的兒子,我們嶺南王府未來的繼承人,也同樣被逼著放棄自己原本的未婚妻,另娶大齊皇帝賜婚的人,你又待如何,你要他又如何?” 問題轉了個方向,蕭燁終于明白大約他父王找他來并不是真的要談白氏一事的了。 他是嶺南王世子,這個位置身處的地位和處境自然很清楚。他也一直知道他父王對大齊的心結,他也不是不知道,若不是剛巧他父王對他母妃動了心思,恐怕他和他母妃就真的是一抔黃土了。 有些事情他并不是真的完全不知道,但他也很難感激,難道他要感激他父王百般縱容著一個瘋子,千方百計的要干掉自己,很多次都接近成功了,然后他那父王安排在背后的人在他快死的時候才扒拉一下他,讓他別死透了? 不過他父王從來沒有跟他說過關于大齊的事,說過他對大齊的態度或策略。 其實這事不僅他父王有心結,他自己同樣也是處境尷尬,可能比他父王的處境還要復雜些。 大齊皇帝雖然是他的親舅舅,他的外祖母撫養大了現在的大齊皇帝,可是皇家親情有限,他幼時住在大齊,為何要掩藏自己,外祖母讓人教養他也都是讓外人以為他暴躁頑劣,還不是為了減少景帝的戒心嗎? 如果他不是喜歡上了槿兒,然后使了手段又有外祖母的幫助,還有槿兒的jiejie成了景帝最看重的寵妃,他如何能順利娶到她?大概賜婚過來的不是五公主就是七公主吧。 他父王也好,還是他也好,其實對大齊皇帝來說,在考慮到利益和大局,需要對嶺南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對待時,其實并沒有多大分別,跟他母親是不是大齊的長公主,也沒有特別大的關系。 尤其是皇帝會換代,親情就更是笑話了。 所以他仍是沒有出聲,靜待他父王后面的話。 嶺南王見兒子面上的譏誚之色終于消失了,知道他聽懂了他的意思,這才道:“嶺南和西夏同為大齊兩大異姓藩王,西夏苦寒,戰亂不斷,嶺南相對來說要好上許多,尤其是發展港口后,藩地越發昌盛?!?/br> “可是嶺南和西夏在大齊的地位卻并非如同我們的經濟一般。西夏兵力強盛,大齊依賴西夏抵御西域北遼,因此和西夏是相互依存的關系?!?/br> “所以當年西夏王可以私下拒絕先帝的賜婚,娶了祁氏為原配王妃,先帝沒法,反只能為了拉攏西夏為嫡子也就是現在的陛下求娶了西夏王項氏另一支的女兒為正妃。及至西夏王妃祁氏病逝,先帝才又賜了你母親的jiejie文華公主,現在的文華長公主予西夏王為王妃?!?/br> “不過祁氏已出一長子項璜,西夏王也是照舊為長子請封,先帝也只能仍是冊封了項璜為西夏王世子?!?/br> 對比西夏,嶺南就要弱勢許多,大齊的皇帝在給嶺南王賜婚前絕不會先和嶺南私下商議,只會強塞過來,不娶也得娶。 所以不論昌華長公主,這賜婚本身就讓嶺南王吞著屈辱和不甘,這才致以初時他明明并非不喜歡昌華長公主,可行為上卻偏向了白氏許多,對幼時的蕭燁也不怎么好。 說到西夏,他見兒子臉上浮現出抹若有所思的表情,不過卻又隱隱有了些譏誚之色,他頓了頓,收回了話頭,繼續道,“可是我們嶺南,兵力不夠,越是富庶,反而可能越是懷璧其罪。賜婚也就罷了,我更擔心何時大齊哪個皇帝動了心思撤藩,屆時嶺南要如何應對?” “阿燁,我認可你為嶺南下一代的嶺南王,不是因為你是你母妃的兒子,大齊皇帝冊封的世子。我終于下定決心否定了你大哥,也不是因為他只是一個側妃之子,或者因為白氏的各種小動作。而是因為你才是嶺南王府更好的繼承人,能更好的承繼嶺南王府?!?/br> “你下去吧。白氏一族,各本土世家,可用則用,不可用則棄,不要因著個人的感情決定一個家族的命運?!?/br> 蕭燁聽完嶺南王如此認可的話并沒有絲毫感動,也沒有表達一下自己必會做好下一任嶺南王的決心,而仍是木著臉給嶺南王行了一禮就退下了。 嶺南王看著蕭燁的背影,很久都嘆不出一個氣來。 因為無論大局如何,無論他為他的母妃或他做過什么,也抵消不了他縱容白斕這么些年對他們的所作所為,和無法彌補的傷害,而且,他還要繼續為了保存白斕母子幾人而費盡心思。 因為當年,他曾經承諾過白斕,他的長子蕭恒才會是他唯一的繼承人,他心目中的王妃,也唯有她一個。 可是,在他見到昌華之后,他變了心,只有他自己很清楚,他其實變了心,所以他負了白斕,當然,她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卻仍是獨特的。 初時,哪怕自己變了心,他也不肯承認,只騙自己說自己只是被美色所誘,他真正在意的仍然是白斕,因為蕭燁的血統,也因為當初那個承諾,他也真的一心只想培養蕭恒做自己的繼承人。 可是蕭燁卻意外的成長的太好,相比中庸的蕭恒,他才更適合做嶺南的繼承人。所以他不僅負了白斕,也最終背棄了那個承諾。 這才是他一次一次縱容白氏的真正的原因。 *** 蕭燁跟嶺南王談完話后,還是該干嘛就干嘛。 嶺南的局面并非一夕之間可以改變,蕭燁也不是好高騖遠的性子,又有什么仇恨激勵他立時就要壯大嶺南跟大齊宣布獨立,他又沒有病。 他連嶺南內部的局面都還沒有完全控制,閑cao那么份心簡直就是受罪,所以他和嶺南王談完話之后,自然仍是該干嘛就干嘛。 外面的事情不說,緊接而來的便有安槿的及笄禮和他們的大婚。 安槿自昌華長公主壽宴那日之后,就頗有些悶悶不樂,昌華長公主大抵知道她的心結,也不勸她,只對她道:“槿兒,你的及笄禮不過就剩下半月時間,這些時日一直只顧著安排你和燁兒大婚事宜,倒是忽略了你及笄禮的細節。說來,這及笄禮是需要請正賓和贊者的,你心里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昌華長公主大概也知道她會想請誰,不過是想著法子讓她能召了陳家大夫人和陳家大小姐說說話,也好有什么事都悶在心里,這王府,的確是個讓人氣悶的地方。 果然,安槿聽了昌華長公主的話眼睛就是一亮,道:“母妃,這里我又不認識多少人,只有陳家大夫人和陳家大小姐比較熟些,我能請她們嗎?” 又道,“大婚那日已經要宴請所有世家了,及笄禮那日能否只請母妃想請的人?” 昌華長公主點頭,這本就是她的打算。及笄禮只是相熟親近的為安槿慶祝罷了。 不過她又稍微猶豫了一下,道:“陳大夫人出身清貴,人品貴重,自然是極好的人選,但這正賓卻是講究父母俱在子女雙全之人……” 陳大夫人其他便也罷了,只是子女上只生了陳峖柏一個,說起來,就是陳二夫人也比她強些。 安槿就笑道:“這有什么關系,母妃,若你是擔心將來我生不出女兒來,真是大可不必擔心,我母親可是連著生了我們姐妹五個,最后才生了個小弟弟呢?!?/br> 昌華長公主莞爾,伸手捏了捏安槿的臉頰,便也無所謂了,她本也不是拘泥之人,對這些倒也不怎么忌諱。 而安槿這般不知羞的說什么生女兒什么的,讓她覺得實在好笑,大齊規矩要重些,世家貴女雖也不乏嬌憨直率的,可這樣婚前就大咧咧在自己婆婆面前說什么生兒子生女兒的,想必也是不多的。 如此,便定下了安槿及笄禮那日陳大夫人為正賓,陳峖棋為贊者。 翌日,昌華長公主便派了人去陳府,召陳大夫人,陳家義女陳峖箐以及陳家大小姐陳峖棋入王府說話。 *** 說來陳峖棋這些日子也不好過,應該說是比之前的日子要更難過,因為前幾日她的舅母周氏來了一趟陳家后,她的母親陳二夫人就病倒了。 如此她盡心侍疾也就罷了,可前日周氏過來探望她母親時,也不知說了什么,直接跟她病中的母親還紅了臉。事后,更是直接尋了陳峖棋說話。 周氏道:“棋姐兒,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白家家主見了你舅舅,如果你不肯嫁給三公子,白家就會斷了你舅舅和你表哥的前程,你大表姐夫也在農務局做事,你知道,那里是大房白二老爺的地方,想來也很快會受到牽連?!?/br> “還有你二表姐的未婚夫,我的娘家周家,都會因為你的緣故受到影響,說不得就斷了前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