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夏氏聽李小荷這樣說,搖搖頭,嘆了口氣,道:“你小姑姑就是這個性子!”轉而又叮囑李小荷道:“你聽過就算了,可別在外面說這些??!要是讓人知道你個姑娘家家天天談論這些事,我看你喲!” 她伸出指頭戳著李小荷的頭,“怎么就是不聽話??!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能不能有點女兒家的樣子?你跟你姐兩個,你姐性子就是太順,你就是太有主意了,要是你們兩個相互中和一下,我跟你爹就省心啦!” 李小荷捂著頭,委屈道:“娘,你見我什么時候在外面說過不合時宜的話嘛,你還是我娘親呢,一點信任都沒有!連小姑姑都知道我是很靠譜的,才找我問這些事情呢!” 夏氏搖著頭,這個小女兒的性子是沒法改了,自己只有多花點精力看著她,早點給她找個好人家嫁掉就好了! 李小荷見夏氏沒有再多糾結這個問題,又問:“娘,你們都見過姐夫了哦?怎么樣啊,也沒讓我看看?!?/br> 李小荷話音一落,頭上又挨了一個栗子,只聽夏氏道:“才說讓你收收你這性子,你這又來了!什么姐夫,什么人你就喊姐夫了?” “不是都定親了嗎,還不能喊姐夫???”李小荷深覺冤枉。 “沒成親就不能喊姐夫,你要喊‘瑞哥哥’!”夏氏嗔道。 李小荷瞠目:“喊啥?瑞哥哥?” 夏氏拍了李小荷的背一下,示意她收起她那奇怪的表情,道:“對啊,你現在喊哥哥就行了,過兩天他們家要來我們家上門的,到時候你就能見到人了,還有以后過節他也會來我們家送節禮,到時候你可別丟人地亂喊一氣,記得娘是怎么教你的!” 李小荷在心里吐槽不斷,嘴上只得應道:“是是是,娘,我知道了啦!”又問道:“娘,他們來哪個家???這個家嗎?那我們什么時候回鎮上去?” 夏氏道:“對,回這個老家,你爺爺奶奶可是住在這里的呢,不來這里來哪里!至于什么時候回鎮上,還要等段時間吧,那周家來上過我們的門之后,我們家還要請客的。事情還多著呢,這些都要等你爹過兩天回來安排,現在他要先把鎮上店里的事情安排好了!” 李小荷點頭,問夏氏:“娘,那我要做什么?” 夏氏橫了李小荷一眼,道:“你就給我好好呆在家里,不要到處跑,家里有客人來就在廚下呆著去,幫著干活兒,不準在外面亂晃!你要是不想待在廚下,就去陪著你姐,幫你姐做嫁妝!” 竟然被嫌棄了,李小荷嘟著嘴,很不滿。 夏氏見她這樣,道:“娘讓你不要出來亂晃,可是為你好,眼看你也到年歲了,既然你說你小姑姑也不避著你這些事,那我就索性跟你說個明白?!毕氖险苏樕?,“你看你姐,這回這親事就是親戚朋友間說的,還一說就成了,為啥???因為這親戚朋友說的都是兩邊都了解的人家,不像那媒人,為了那兩個謝媒錢盡說些不實的消息,最后兩家都不滿意,這親事肯定就不能成了。這親戚朋友說的都是門當戶對的人家,有什么說什么,這樣啊,兩家看下來多半都能成!” 見李小荷一臉真誠的看著自己,夏氏不由將語氣也放柔了,攬著李小荷道:“這有親戚朋友的場合,你就要多多表現自己的優點,至于你那些小毛病,就要收起來,這樣子,別人給你說的人家也會好點??!要是你是個愛攪事兒的,給你說到個老實人家去,那不是招人恨嗎?” 李小荷轉著黑眼珠子道:“娘,按你這么說,親戚朋友說的那也是不盡不實啊,畢竟不是一直生活在一起的,怎么知道這家人的所有情況,還有男女兩方的所有情況?” “這也比媒人好呀,總之都是認識的,大致總不會錯。再說了,哪有天生就合拍的兩個人,日子是人過出來的,還是要看自己!”夏氏道。 看夏氏一臉“我很有經驗”的樣子,李小荷笑嘻嘻地道:“娘,你跟爹也是親戚朋友介紹的嗎?” 夏氏理所當然道:“是啊,就是你大伯母給我們說的。你大伯母也是你大姨,是我的大堂姐,她先嫁到你大爺爺家,然后又說和了我跟你爹!” 李小荷好奇地問道:“那大伯母是直接跟外公外婆說的嗎?你跟爹定親前見過沒有???” “當然要先跟你外公外婆說啊,人也是你外公外婆看過之后覺得還行,才讓我看的!”夏氏沒有瞞著女兒,李小荷問,她就說了。 “然后娘你就答應了!”李小荷語氣中笑意滿滿。 夏氏點頭,似乎覺得這樣說顯得自己沒什么優勢一樣,又道:“我跟你爹還定親那會兒,他跑你外婆家跑得可殷勤了,各個節日要送節禮來不說,到了芒種秋收那會兒,他還要早早就跑你外婆家幫著干活兒呢!你爺奶也不讓他幫著干家里的活兒,就在你外婆家幫忙!” 其實這個事兒李小荷是知道的,老婆子不止一次念叨過“一個女婿,三年奴才”,就是說這男方與女方定親之后,相當于要給女方做三年奴才,這媳婦才能娶到手。當然,老婆子在說這個的時候,往往都要帶著說說夏家是怎么心狠手黑,不把她兒子當人看等等。 第45章 雖然是鄉下人家,但這時的人家都很注重禮數的,尤其是李家還是家中老人俱在的。雖然之前在媒人的cao作下,兩家已經見過面了,但是正式的禮節還是不能少的。 估計兩家已是商量好了的,所以在李東林回來的第三天,媒人花姨就帶著周家的三人來了李家。 想是為了讓老人看一看孩子,所以這種本來只需要雙方父母出面的場合,周瑞也來了。 李小蘭躲在屋里羞得不敢出門,所以端茶倒水這些事,就由李小荷來做。李小荷光明正大的將周瑞從頭看到尾。 根據夏氏所說,這周瑞今年也才十七,看起來還帶著少年的青澀,雖然身高過關了,但是身體顯得比較單薄。不過這時候的男生都是這樣的,還是營養跟不上。長得比較快,個子一下就躥上來了,但是身體卻還沒長結實,顯得根塊木板似的。這周瑞就是個典型。長相算不得出眾,不過跟李小蘭還挺般配的,都是大眾長相,倒是清亮溫和的眼睛給他添了分。 李小荷大大方方給長輩行了禮,朝著周瑞咧嘴笑了一下,道:“瑞哥哥好!” 這時代的少男少女普遍比較羞澀,這周瑞也是一樣,更何況他是第一次登未來丈人家的門,一舉一動都顯得很拘謹,之前說話還結巴了一下。這時候大概已經適應一會兒了,聽了李小荷的問好,也道:“小荷meimei好!” 李小荷還想說話的,一旁的夏氏帶笑的眼神朝她看過來,李小荷識相的下去了。 這個相看只是走過場而已,雙方其實都已有商議,所以周家很順利的留在李家用飯。吃過這餐飯,兩家才算是相看完了,也就是完成了“六禮”中的“納采”一禮。 “納彩”之后是“問名”,即雙方交換八字,各自請人卜算兇吉。卜算得“吉”,那么就有了之后的“納吉”,“納吉”又稱為“小定”。小定即是男方送上禮物到女方家里,告知卜算得吉。小定之后婚事算是初步議定了,這時其實才是“定親”了。 在這時代,一般定親之后要將一年間所有的節禮都要過一遍,才能再說“納征”之事。也就是說,從定親到成親至少得要一年。 所以李小蘭親事定下來之后,李東林等人又回到鎮上,而李小蘭則繼續留在家里。不過現在她的事情又多了一項,那就是繡嫁衣。除了嫁衣,還有許多其他針線活兒要做,比如節日時,女方要送給男方家人、親戚等的衣物鞋襪等,如果全給李小蘭一個人做,那就太多了,所以李小荷也幫著分擔了一部分。 要李小荷說,干脆就去那成衣鋪子買回來就好了,但是夏氏卻是狠狠一瞪李小荷,說都懶得跟她說了。李小蘭雖然害羞,卻也是表示自己做就好。 李小荷默默撇了撇嘴,就知道你們是懷著什么展示女方的誠意啦,顯示女方手藝有多好啦什么的心思啦!哼,要是讓你知道以后連內褲都是買的,不知道你們是什么表情! 李小荷發現夏氏又在一個人偷偷算賬,時不時就皺著眉頭,最近還經常嘆氣。 李小荷就猜,這是在算有多少銀子給李小蘭置嫁妝吧!李小荷自己一想,也覺得李東林跟夏氏還真挺不容易的,這好不容易有點余銀了吧,家里孩子多,又都到了要用銀子的時候。 上半年阿福入了學,雖然沒有得到那是秀才的楊夫子親自授課,只是由他的兒子授課,但是也要每月交上二兩銀子的束脩。而去年攢下的銀錢幾乎全用在了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店里的裝修,還有李小荷一家人的住房的買進上了。 而今年因為鎮上已有了幾家競爭者,店里雖然還保持住了以往的客流量,但這是增加了服務成本的——店里請的人多了,這賺的自然就少了。而家里店里也不能一點銀子也不留下來應急,夏氏算來算去,也只能拿出三百來兩銀子給李小蘭置嫁妝。 三百兩銀子,對以前的李家來說,那就是天文數字,一家人砸鍋賣鐵也沒有這么多的銀子。但是現在,李家的火鍋店一年就能有這么多,也許還更多一點的盈利??粗@好像火鍋店是只下金蛋的母雞,但是她也只能一天下一只蛋啊,現在家里一時也拿不出多的銀子來。 但是夏氏是個不愿意委屈女兒的,她本就對大女兒比較愧疚,想多給她備些嫁妝,補償補償的。你看,家里人都在鎮上來了,就她一人留在老家,又要兼顧家事,又要照顧祖父母。再怎么說,李小蘭是夏氏的第一個孩子,雖然老婆子嫌棄她是個女兒,但是夏氏自己生的自己疼,她也想讓女兒嫁得更體面一些,在婆家能不被嫌棄。 cao心的夏氏終于來找李小荷算賬了。李小荷也沒問什么,拿出紙筆,道:“娘,你說吧,我來記著!” 夏氏會算簡單的賬,但是她不識字,所以來找李小荷。因為李東林在前面店里忙,阿福在學里,四歲的阿壽只會拿著筆亂畫,剩下的就只有找李小荷了。 “記什么記啊,我還沒想好這銀子該怎么分配呢!”夏氏皺著眉,把李小荷的紙推到一邊。 李小荷笑道:“那娘,你有多少銀子,想為jiejie置些什么東西做嫁妝嗎?都告訴我,我們娘兒兩商量商量??!” 夏氏這時候也顧不上李小荷這話又不符合她說的“女兒家家”了,道:“哎,你也是知道的,雖然火鍋店賺了點錢,但是年初又花用了一大筆,我這算來算去,也只有三百兩銀子給你姐置嫁妝!” “三百兩很多了啊,娘你在愁什么?”平心而論,三百兩對于李家這樣的人家來說,真的挺多的了。 夏氏無奈地嘆了口氣,道:“我們家以后能有火鍋店撐著,我們省省,大概也能把你兩個弟弟的事辦了。你呢,我是不擔心你的,你有花醬的方子,以后是不用愁的。只有你姐……你姐在老家照顧你爺爺奶奶,我總不能就這樣顧著面上好看,把她嫁出去就完了吧?我想給你姐置些地做陪嫁!” 李小荷點頭,道:“娘,你想得挺好的呀,置地給jiejie做陪嫁,就算是jiejie種不了,也可以佃給別人種,jiejie只用收租子就好了!”嗯,這樣一想,置地真是個好辦法,租給別人種就好,自己什么都不用cao心。李小荷已經決定,以后有了銀子就置地,反正只要不改朝換代,這置的地就在,也不會虧了。 “好是好,只是這上等良田就要五兩銀子一畝,而一畝田一年也就三石左右的糧食,除去那佃戶的,給你jiejie的能有多少?大概就只有一石,這要是遇到年成不好的時候,得的還更少……我算了算,怎么也要給你姐陪個三十畝田吧,也不能就讓你jiejie就緊著那點糧食過??!” 三十畝……一百五十兩銀子! “可要是花這一半的銀子置了地,其它的東西銀子夠不夠啊……怎么也要給你姐置辦個十二抬嫁妝吧!”夏氏自己一邊說,一邊自己在那兒算,越算眉頭皺的越深。 不知道為什么,這個時候李小荷卻突然想到,如果沒有自己,那這個家就不會有火鍋店。按照家里以前的水平,大概一畝地的陪嫁也不可能給李小蘭。就是夏氏自己,夏家條件已經比李家好很多了,但是她嫁過來的時候,也只是陪嫁了一些家具等,田地這些也是沒有的。而現在,三百兩銀子給李小蘭置嫁妝,夏氏還覺得不夠。這,算不算得上是貪心不足呢…… 李小荷抿了抿嘴,道:“娘,jiejie又不是現在就要嫁了,田地可以等銀子寬松一些再買啊,其它的東西先準備起來吧!” 夏氏一聽,就笑道:“還是我小荷腦子靈光,娘就只算著現在有多少銀子了!嗯,眼看又入冬了,冬天店里生意好,我們家就能收入多一點啦!”又催著李小荷把紙筆拿過來,幫著她擬一擬李小蘭的嫁妝單子,然后照著這個來準備。 “家具要一套,這個你小姑姑說她來給你姐準備……床、柜、桌、椅都要有,被罩蚊帳得有十二套,杯盤碗碟得有一套,還有衣物布匹……” 夏氏在一邊念,李小荷在一邊記。李小荷一邊記,一邊就在心里算著賬,按照夏氏擬的這個單子,這一百五十兩銀子看來還真不夠呢。 “小姑姑說她給jiejie置辦家具???”李小荷挺驚訝的,她知道小姑姑最是疼愛李小蘭了,也沒料到小姑姑這么大方地直接將李小蘭的家具都包了! 夏氏點頭,道:“之前給你小姑姑封紅包時她說的,說是她這個當姑姑的給侄女的添妝!” “小姑姑真是大方!”李小荷贊道。 夏氏笑道:“你小姑姑一向是個手松的!今年那豆醬賺了銀子,她說也是拖了我們家的福,這不就要給你姐送個大禮嗎?不過她包了家具,,我正好省了銀子了!” 李小荷聳肩,夏氏也算是疼愛女兒的了,自家還沒有三十畝的地呢,守著一間火鍋店,就敢這樣嫁女兒,想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姑姑都這么大方,親娘當然也不能弱了! 第46章 “娘,到時候jiejie要從哪里發嫁呢?”李小荷又問。 夏氏笑道:“當然是從李家凹那邊發嫁啦,你爺爺奶奶都在老家,到時候要擺酒宴,在老家那邊也更方便!” 夏氏說著又嘆了口氣,摟過李小荷,悵然道:“眼看你jiejie就要嫁人了,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哎!娘還記得你們小時候那乖乖巧巧的小模樣呢,這會兒都是準備嫁人的大姑娘啦!時間過得真是快啊,娘也老了!” 李小荷也抱住夏氏,道:“娘,你哪有老啊,你年輕著呢!jiejie嫁了,這不是還有我嘛!你可以多留我幾年啊,我才不想早早就嫁到別人家去呢,我舍不得爹娘,舍不得弟弟!不想嫁到別人家去?!?/br> 這話李小荷是說真的,她是真不想到別人家去。自己這好不容易在這個家里習慣了,還把這個家里經營得有點兒聲色了,卻被告知不久就要被“趕走”,要去另一個家庭,再去適應新的家人,經營新的生活,李小荷是真的不想這樣! 前世,李小荷一直沒有嫁人,也未嘗沒有這方面的原因。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她就是不愿意去適應新環境,不愿意勉強自己,怕麻煩…… “胡說!女孩子哪有不嫁人的?娘雖然舍不得你們,但是只要你們過得好,娘就安心啦!”夏氏已先笑道。 李小荷也知道,這時代是不可能讓她如前世一樣,任性地單身到三十歲的。她只好抱著夏氏的胳膊,半真半假的撒嬌:“娘,人家是想多陪陪你嘛!” “哎喲,小荷今天還跟娘撒起嬌來了!好,就沖著我們小荷這孝心,娘也要多留你幾年!姑娘家在娘家時自由自在,嫁到婆家去啊,那就是cao勞的命啦!娘就讓你再多玩幾年!”夏氏笑著,開玩笑一般說道。 夏氏話說是這么說的,不過話音一落她就已經將這事忘在了腦后。 所以在譚木匠家的一來家里探了探口風,她就將自己才說過的話拋出了平安鎮,歡歡喜喜地跟李東林商量這事去了。 “我還擔心小荷這丫頭性子太跳,怕婆家挑她這一點,到時候不好說親呢,沒想到這譚家一打聽到小蘭定親了,馬上就來問小荷的親事!真是有心?!毕氖闲χ鴮顤|林道。 李東林也點頭,說的卻是:“我們小荷多機靈的孩子,哪會有你擔心的那些事。那譚家是有眼光,知道我們小荷是個好孩子,這才早早地來探我們的口氣呢!” 夏氏白了李東林一眼,但是也沒有反駁他的話,問道:“那你覺得譚家怎么樣?我以前倒是沒有仔細看過譚家那孩子?!?/br> “譚家這木匠的手藝,在這平安鎮上也是有名聲的!要是說給小荷,這生活是不用擔心的。譚木匠人是不用多說,是個講道義的。他家小子我倒是見過幾次,沒有他老子會說話,會來事。是個老實孩子,聽說手藝是不錯的,已經能獨自接活了呢!”李東林想了想道。他每日在前面店里見過的人太多了,差點都不記得譚家小子的樣子了。 夏氏點頭:“譚家就只有一個兒子,那孩子按你說的又是個老實的,那說給我們小荷倒也合適。就怕那孩子也是主意大的,我們小荷又是個主意正的,兩人怕是會杠上!” 李東林道:“你沒事去譚家跟譚嫂子串個門,看看那孩子吧。孩子好不好才是關鍵呢,總不能一輩子靠著爹娘。也不是非要他們家的,小荷年紀在那里,她的事也不急著定下來,多看兩家都來得及!” 夏氏笑著應下了。 而李小荷還根本不知道,夏氏前腳剛說過會多留自己幾年,后腳已經在看女婿了。 這邊譚家的一從李家回去,就招來了別別扭扭的兒子,告訴他道:“兒子,娘已經去李家為你探過口風了喲,不過看來人家對你印象不深啊?!币妰鹤訋е邼难劬o措地看著自己,又笑道:“不過,娘估計就這兩天你未來的丈母娘就要來看你這個女婿了,到時候你可要好好表現??!” 坐在一邊笑瞇瞇的譚木匠也道:“哎,我們家這個木頭兒子喲,要是靠你自己,我看我們老兩口是抱不上孫子了!這一家有女百家求,還好我們老兩口還動得了,給你爭取了個機會!小子,你可是要好好討好討好你未來的丈母娘??!” 直把個譚嚴說得滿臉通紅,訥訥地說不出話來。 還是譚嚴的母親包氏心疼兒子,拉過譚嚴的手道:“好了,好了,兒子,爹娘該給你做的已經做了,到時候你李家嬸子來了,你可不要像這樣傻愣著不知道說話,要是你李家嬸子不滿意你,爹娘可是也沒有辦法呀!” 譚嚴只是有點害羞,還是知道世事的,聽母親這樣說,就道:“娘,我知道了!” 譚木匠見兒子這個害羞樣,本來還想再逗他一逗,卻被妻子瞪了一眼,只得摸摸鼻子閉了嘴。 包氏道:“爹娘就是逗逗你而已,你啊,平日就只會悶頭做事,這事你可要自己表現表現才行。爹娘就你一個兒子,自然是希望你娶一個合你心意的妻子,以后我跟你爹不在了,你們能互相體諒,相互扶持……娘就是去了地下,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