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見阿福還是沒松口,夏氏也不想太逼著兒子,就問道:“你到底為啥不想念書,就想呆在店里?” 阿福嘟囔著說了兩句,幾人一聽才聽見他說的是:“我想幫家里賺銀子……不想讓爹娘這么辛苦……” 夏氏眼睛一下就紅了,摟過阿福在懷里抱著說不出話來。 李小荷也覺得心里酸酸的,眼睛澀澀的。 李東林到底是個男人,平復了一下心情,就故意笑著大聲道:“你爹還有幾十年好活呢,現在就讓你來賺錢養家可是不行,況且我跟你娘每日在店中,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算什么辛苦?你要是為這個,就不想去念書,那你還是聽爹娘的話,好好念書去才是對家里都好呢!” 夏氏也哽咽道:“你有這心,娘就是再累心里也高興,爹娘沒其他想頭,就盼著你們姐弟過得好,有出息,我跟你爹就安心了!” “真是的,本來好好的一件事情,硬是被你們搞的抱頭痛哭起來了??禳c收收眼淚吧!”李小荷一邊擦著自己的眼睛,一邊抱怨著遞帕子給夏氏。 夏氏接過帕子,給阿福擦了擦眼睛,才收拾自己。幾人緩和了一下情緒,夏氏這才又對李小荷道:“明日你倆就回村子里去,店里修繕,全是些幫工,你們在這兒也沒什么事做?;丶矣浀枚鄮椭鵂敔斈棠套鍪?,小荷你是一向懂事的,我就不叮囑你了,你就收收你的性子,不要跟你奶奶頂著干,眼看著就要過年了,你可不準給我惹事!” 李小荷翻了個白眼,腹誹道:誰會跟那不講理的老婆子一般見識? 卻被李東林賞了個栗子在頭上,他板著張臉,嚴肅道:“長輩說話你就聽著就是了,你說有哪個小輩還會頂嘴?你這性子是要好好收一收!” 李小荷剛張嘴,夏氏已狠狠地給李小荷背上來了一下,道:“看,還要跟你爹頂嘴是不是?” 李小荷只好咬著嘴,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表情看著夏氏。心中已大罵了這個沒自由、沒人權的狗屁社會一千遍! 夏氏見李小荷沒再說話,這才道:“你是晚輩,說你還不應該?上次挨的打不痛了是不,你給我記著,好好收收你的性子,要是再這樣連我都要打你了!” 李小荷認命,叉著手蹲下身,道:“是,娘,我知道了,下次再不會這樣了?!?/br> 夏氏這才滿意點頭。又拉過阿福道:“娘給你買了筆紙,你回去記得要帶著弟弟一起認認字,你是哥哥,可要起個表率才行,知道嗎?” 零零碎碎的叮囑了李小荷跟阿福兩人好一會兒,才打住,讓李東林帶著阿?;亓怂麄兾萑バ?。 其實李小荷兩人回家真沒什么忙的,本就是近年關了,也沒有什么事兒,連老婆子也是沒事放個火籠在腳下,窩在家里做鞋。 李小荷兩姐弟回家的第二天,叔叔嬸嬸一家也回來了,比上次拿的東西還多,大包小包的,吃的用的拿了一堆回來,全部交給老婆子,不過老婆子似乎是對孫氏意見大了,就這樣討好也不見給她一個好臉色。 李小荷上次回來的時候就發現。老婆子總是對著阿才說孫氏的不是,以后要多孝順爺爺奶奶爹爹這樣的話,還總是說他娘不要他,幾個月大就放在家里讓她老人家帶著。完全忘記了,要不是當初她發話讓孫氏將阿才留下,阿才不一定就會留在這家里離開爹娘,也不管那連話都不會說的小孩聽不聽得懂話。 不過,李小荷這次才發現,孫氏真不是吃素的,孫氏只用了半日的時間,阿才就倚在孫氏肩上乖乖順順的,不哭又不鬧了。這而且親生的就是親生的,哪怕只是一個小孩子,也是能感受得到的,這血緣真是一個說不清的羈絆。 “娘的小幺兒,怎么周歲了都不會說話喲。來,娘來告訴你,這是爹爹,爹爹,知道了嗎?還有jiejie,哥哥,乖幺幺,來跟娘說呀?!睂O氏語氣溫柔又耐心,那從來只會大哭的阿才果真“咿咿呀呀”的說起來。 “哎喲,小幺幺,是在叫娘嗎?多聰明啊,娘一教,就知道跟著念了,來,叫娘哦!”孫氏滿臉笑意地逗著阿才。 老婆子看了就道:“恩,你看你這娘一教,這阿才就會說話了,這幾天啊你就每日抱著他,教他說話,我看你走時他也就學得差不多了!” 孫氏就像聽不懂老婆子的話似的,笑著逗著阿才:“小幺幺,這是奶奶哦,叫一聲奶奶,你奶奶就高興啦!” 李小荷聽著就在心里感嘆,還是在鎮上店里的時候好啊,一家人有什么說什么,心向一處想,力向一處使,賺錢了開心,辛苦也安心,不像這家里,說是家人,卻說個話都是含沙射影的。 第36章 李東林和夏氏還沒有回家,但是眼看就要過年了,家里的豬還沒有殺呢。往年李家可沒有哪一年準備有殺豬過年的,今年家里好過一點了,李東林也給兩老帶過話的,兩老也商量過了,豬就不賣了,殺了過年吃rou,也給幾個孩子一家拿點兒。好在有李成林在家,還有個出力的,所以老爺子就找來刀匠,把家里的豬殺了。 趕豬出圈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那畜生也覺得這是自己的死期了,怎么都不肯出來,被打的驚叫個不停。 李小荷幾個就站在院兒里,看著他們拉著豬耳朵,扯著豬尾巴,把那豬拉了出去。李小蘭看不下去,眼不見為凈,趕緊跑廚房幫忙去了,二牛跟玉嘉兩個卻是很興奮,扯著李小荷姐弟一起去看那殺豬的。 那豬被按在殺豬石上,拼命驚叫,叫的讓人不安生。 李小荷看著那拿著長長殺豬刀的刀匠,真怕他一刀下去豬沒殺死,那豬一直叫喚,那才讓人膽寒呢。 好在刀匠技術很過硬,只用一刀,捅進喉嚨里,那豬的叫喚聲眼看著就沒了,腿抽了兩下,就沒了動靜,只有那鮮紅的血,嘩啦啦地往盆里流…… 李小荷看了一回殺豬,做了兩天噩夢。夢里她就是那只豬,被人按在石頭上,動彈不得,偏生那捅進喉嚨的刀卻沒要她的命,只記得那無邊的痛苦,還有那恐懼和絕望。 偏偏沒兩天,李小荷幾人找小姑姑玩時,卻被她拉著,抱出幾窩粉紅色rourou的小奶兔子,道:“走,我們去把這兔子扔了!” 幾人齊齊驚叫,“為什么?” 李小荷這兩天有點被嚇到了,激動地道:“才這么點大,天氣又這么冷,扔掉的話,它們馬上就會死的!” 小姑姑也很無奈,道:“它們的娘親死了,它們又還不會吃草,要是不拿出去扔了,還是會死在窩里,看了更難受!走吧走吧!” 李小荷這次說什么也不肯跟著她們一起去扔兔子,只道:“我不去,你的兔子,你自己去扔,我不去!” 她不去,小姑姑也不勉強,帶著其他幾人去了。還笑話她道:“這些事情不是正常得很,你平日還不是要吃rou的。這兔子就是早點死了而已,而且又不是我們殺死的,母兔子要是不死,我也不會扔它們??!” 她說這個李小荷就更難受了,她以前可沒見過那殺豬的,只覺得萬分后悔,當時為什么要去看啊。 想想,她還是忍不住,道:“姑姑你還是不要養兔子了吧,做個其他什么生意都好啊……” 她語氣雖然猶豫,但是小姑姑卻是很爽快地道:“恩,我也不想養兔子了,這小兔子仍多了,我也覺得我在作孽??!” 看來小姑姑的生意又沒有了,剛好李小荷可以幫她想想有什么事情可以做,還可以讓她自己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忘掉什么豬啦兔子的事情。 不過,她還沒有想出來小姑姑要做什么生意,回家來的夏氏卻給了個好主意。 夏氏跟李東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才回家,也是跟李成林孫氏一樣,帶了很所東西回來。不過,夏氏卻道,這些東西多數是別人送的,說是年節禮。 她這樣一說,李小荷就知道了,大概是店里開業時請的幾家人。因為后來也常有跟他們聯系,過節日因為店里又常出新鮮吃食,這幾家少不了要送送的,人家也少不了回禮,這一來二往的,交情就有了。像這年節禮,送得可不薄呢,李小荷看見里面有兩匹錦緞,哦,真是鮮亮工藝喲。不過看見這禮,李小荷也可以猜得出,夏氏送禮也是花了筆錢的。哎,社會就是這樣,賺得多了,那花的也多了,沒有兩全的事兒。 夏氏當然沒說自己送禮花了多少錢,家里也沒人問,老婆子歡歡喜喜把東西都抱進了自己屋,露著牙豁子招呼眾人準備飯菜。 夏氏聽說小姑姑想做生意,很感興趣地拉了李小蘭來問。 要說婆家這邊夏氏對哪家親戚誰最有好感,那肯定是小姑姑沒錯。尤其是她們籌銀子買宅子開火鍋店那會兒,他們都沒想到跟她借錢的,卻是小姑姑聽說了他們到處借錢,主動拿了銀子來,幫了她們家大忙?,F在聽說是小姑姑的事情,夏氏也很關心,自然要打聽打聽,要是自己能幫上什么忙,那當然是要幫一幫的。 夏氏聽李小蘭說過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沒有跟李小荷商量商量,直接就拉著小姑姑在屋里關著門,說了好久。反正最后出來時兩姑嫂都是笑吟吟地,還挽著手,說了好一會兒才分開了。 李小荷一頭霧水,去問夏氏,夏氏卻不告訴她,她又去找李小蘭,想知道有什么線索,李小蘭卻道,夏氏只是問了些小姑姑養兔子的事。 李小荷莫名其妙了好幾天,最后才知道,夏氏將那豆醬的方子給了小姑姑,告訴小姑姑讓她做豆醬生意,說是已有好幾家店鋪酒樓的,來店里找過李東林,想買這豆醬方子,李東林已說過方子自家不賣,但是可以賣醬給他們。 李小荷卻覺得李東林跟夏氏他們的做法不太妥當,火鍋店生意好,已是讓人眼紅了,要是再抓住這豆醬的方子,不知道會不會太樹大招風了?;疱伒暝阪偵想m說是生意還好,但是卻是沒有什么背景的,要是真惹得什么人不高興,事情也不好辦。況且原本李家凹是李家的根,這豆醬方子李東林給了外姓人鐘家,卻沒有族中眾人的份,到時候他們真有什么事,恐怕他們也不會樂意出力。 雖然這都是李小荷做的壞打算,但是李家可沒有這資本來驗證人性的。 李小荷思前想后,還是決定要跟李東林和夏氏說一說這件事,她不想讓自己家里好不容易好起來的生活,因為自己的僥幸,而一夜回到解放前。 “沒有這么嚴重吧……”夏氏聽了李小荷的話,這樣道,但是語氣卻是猶豫又不安的,并且不由自主地將眼神看向了李東林。 李東林皺著眉頭,沒有說話。 好一會兒,李東林才道:“那小荷你的意思,要怎么辦呢?” 李東林本就是個老實巴交的人,在鎮上這近一年確實跟人說話打交道的,看起來很像那么個樣子的,但是其實心思也沒有深到哪里去。不過好歹也算是有點兒見識,大概聽店里客人們吹牛皮時,也知道些事兒,所以現在李小荷這么一說,李東林覺得也不是沒有可能。自家只想賺點小錢,安安生生過日子,還是要謹慎一點好。 李小荷就知道,這時候的人們多淳樸,尤其像李東林這樣的,本分的村民去做生意的,只知道老老實實把自己家的東西做好,大家喜歡自己也能賺錢,那就滿足了,哪想過其它。 李小荷道:“我們把豆醬的方子告訴族里人都知道吧,讓大家都可以做豆醬賣!” 豆醬在川菜中的地位,李小荷是知道的,但是現在它卻并沒有這樣的影響力,所以她才說將現在家里的方子告訴大家。 這樣子,一來是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問題?;疱伒瓴蛔鲠u的生意,就不會有樹大招風的問題。二來,族人有這個方子,就多一條生財之計,這樣也是讓李氏一族抱成一團。這時候本就是以氏族為生存單位的年代,沒可能有人來整他們整個村子吧。這第三,既然大家都會,就有了競爭力,豆醬的發展也許會更加迅速。 “哪有那么多人買醬???來找過你爹的也就是幾家而已!”夏氏憂愁道。 李東林接口道:“這倒不是問題,可以將他們帶到這邊來,一家一家地看看,到底哪家的醬更讓他們滿意,就要哪家的醬唄,這讓他們自己決定就好。這樣其他人也沒有話說,畢竟就算是同樣的方子,各家的味道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買家選誰家的,跟我們也不相干!” 李小荷點頭,就是李東林說的這理。 夏氏又道:“可是我已經把方子給秀林了,這可怎么辦?” “沒事,反正到時候族里家家都會知道,鐘家跟我們家是親家,想必大家也不會說什么的?!崩顤|林道,“我去找秀林說一說這事就好了!” 李東林執行力還挺強,商量之后就馬上就找了小姑姑說這事,緊接著就找到族長,感覺的沒多大功夫就把事情解決了。 其實是這事兒全讓李東林干去了,李小荷只要把各種利害關系幫著捋一捋,就可以繼續玩兒去了。李小荷很喜歡爹娘這個性格,雖然人都不怎么聰明,但是卻能聽進去話,也沒說李小荷年紀小,就不重視她的想法之類的,相反只要是她說的在理,就會同意她的看法。最重要的是,雖然李小荷總是幫著家里出謀劃策,但是李東林和夏氏也沒有覺得她就怎么怎么樣了,還是像個正常女兒一樣看待,該管的地方還是要管。 第37章 店中一應事宜都還沒弄完,李東林跟夏氏兩個去了趟洋河大壩那邊的夏家,又跑了一趟舅公家,然后正月初四就回了鎮上。 李小荷等人則繼續留在村子里。阿福倒是記著夏氏的話,每日都要拉上阿壽念念書。叔叔嬸嬸一家也走之后,李小荷只有找李小蘭說話了。 李小蘭不知道怎么了,沒事就坐在那里做針線,李小荷翻了翻她的針線筐,發現她已經做了不少活計,荷包手帕都有,她很不解,道:“姐,你為什么做這么多針線啊,難道你現在還想拿去賣???” 李小荷只是隨口這樣問的,李小蘭卻點點頭,道:“是啊,元宵節大佛寺那邊也會很熱鬧,到時候拿到那邊去賣!” “姐,你缺錢???”李小荷問。 李小蘭點頭,“誰還嫌銀子多來著?誒,你還欠我六十四個銅板啊?!?/br> 李小荷這才想起來,李小蘭當初確實給過銅板給自己的,只是當初不是說的給嗎?李小荷望著李小蘭,語氣無辜地道:“啊,姐,那個你還要我還的???那做的火鍋你也吃了的啊,而且你竟然把數目記得這么清楚!” “我當時是看你銅板不夠使,而且你在鎮上這么久,就沒點積蓄?還在乎這幾個銅板?還不該還我???” “我哪有積蓄???我每天都在跟著娘干活兒,又沒空做私活兒,怎么會有積蓄?我一個銅板也沒有!” 李小蘭看了李小荷一眼,搖了搖頭,一邊繼續做活,一邊道:“好吧,看你這么可憐,銅板就不讓你還了!”又道:“沒錢你還在那邊無所事事,喏,跟我一起做荷包吧,元宵節我們一起去賣,我就不收你成本錢了,賣得多少全是你自己的!” “什么叫不收我成本錢啊,這些成本錢本來就不是你出的,都是娘出的好不好!”李小荷嘟嘟囔囔兩句,反正沒事兒干,也拿起針線有一針沒一針地做起來。 李小蘭見她這樣,又笑道:“你看你現在,做這個還不如我了,我還記得以前你還教我跟烏梅做包呢!” “以前,以前……”以前我哪里會像你一樣沒事兒就做針線喲!李小荷在心里嘆了兩聲,道:“話說也不知道烏梅現在怎么樣了,這都四五年了,她也沒有回來過!” “她是去做丫鬟,又不是去做小姐,想回來也沒辦法??!”李小蘭道,“你還是管好你自己吧,烏梅比我們好多了,人家說‘寧娶高門婢,不娶小戶女’,她回來這說親的肯定能踏破門檻了吧!” “咦,說親!姐,你是想嫁人了??!”李小荷看著李小蘭就“嘿嘿嘿”地笑起來了。 李小蘭說完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現在李小荷又這樣取笑她,她的臉馬上就燒紅了。好在她對李小荷愛玩笑的性子已是早有體會,雖然臉紅,但是仍強忍著板著張臉,道:“沒有,我只是就事論事罷了?!?/br> 李小荷才不放過她,擠眉弄眼地笑道:“沒有?那你現在做這么多荷包,難道不是想攢嫁妝?” 李小蘭眼睛只盯著手上的活計,李小荷似乎都能看見有白煙從李小蘭頭上升起,看來是被自己說中了??!李小荷又“嘿嘿嘿”地笑起來,湊到李小蘭臉下,道:“姐,我覺得你的臉都可以煎雞蛋了誒,臉紅成這樣,難道不是被我說中了?還說沒有?!闭f完她怕李小蘭惱羞成怒,又道:“女孩子嫁人不是正常的嗎?我們以前不也說過,姐你為什么總這么害羞呀?” 李小蘭推開李小荷的頭,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沒有說話,不過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倒比之前自在了點了。 李小荷就道:“姐,你根本沒必要做荷包了啊,現在家里有火鍋店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你的親事娘肯定有打算的,哪需要你自己cao心啊,何況做針線費眼睛,也賺不了多少錢?!?/br> 李小蘭這次倒沒一直沉默了,她道:“火鍋店才開多久?就算是賺了錢,這次爹娘又要修整店面,又是一大筆銀子,還有阿福要去念書,這書可不是窮人家能念的!以后估計還有阿壽……”李小蘭說著就沒音兒了,眼睛也垂了下來,“哪有我……們的份……” 李小荷聽完她的話,才想起來一件事,李小蘭今年就十四歲了,按照這個時代的習俗,女孩子一般是十五歲定親,所以李小蘭說親應該就是今年了,哪怕是在后世,成親也是件慎之又慎的事情,尤其是對女孩子來說。只是夏氏幫著店里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兼顧李小蘭的事情。李東林說的今年開店就再找幾個人來店里幫工,不知道找了沒有,夏氏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忙。 至于李小蘭說的什么,家里沒多少錢能花用到她的身上的話,李小荷覺得夏氏肯定不會做拿女兒貼兒子的事情,所以這個倒不用擔心。 李小荷若有所思的看了看李小蘭,李小蘭話中帶怨,應該是因為她年紀不小了,夏氏似乎卻還沒考慮她的事,而她卻沒忘了阿福,有銀子馬上就張羅著讓他去念書,李小蘭有些不高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