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寧澤遠道冷靜的很,他在高顯那翹挺的小屁股上拍了一下,才慢悠悠的將人放下道:“還救命……你要再不醒我可就真的要‘謀害世子’了?!?。 高顯赤腳在地,委屈扒拉道:“小舅舅你又欺負人……” “懶不死你……”寧澤遠整整身上被弄皺的衣角,懶得與高顯爭辯。 婁琛只不過回房拿了雙鞋,再回頭時候卻見兩甥舅面面相覷,見狀很茫然:“寧將軍這是作甚?” “是啊,這天不還沒塌么,什么事這般著急?”高顯實在困得很,一邊穿著婁琛剛從房里找來的鞋,一邊打著哈切道,“莫不是父王出事了?不對啊……那些個山匪雖然厲害,但于父王來說不過爾爾……” “不是你父王……”寧澤遠從包里掏出兩張銀票遞給高顯,“昨日我上萬花樓喝酒,輕塵姑娘遞了兩張這東西給我,說這些前日自南方來的商販送他的?!?/br> “什么東西?”高顯接過一看,發現是兩張銀票后,不甚在意道:“兩張一百兩的銀票而已,小舅舅你何必那么驚慌。再說恩客送花娘銀兩有什么好奇怪的,輕塵姑娘眼界高,不會為了這種小錢同人跑了的……” “就知道你小子看不出問題?!睂帩蛇h擰了高顯鼻頭一下,怒其不爭,“不如婁都尉瞧瞧,能瞧出什么來?” 婁琛接過銀票仔細查看,初時也不知寧澤遠為何這般急匆匆趕回來,就為兩張銀票,可越是看,眉頭越是皺緊,到最后已經擰成了一個鐵疙瘩。 將銀票交還寧澤遠手中,他沉聲道:“這銀票是假的?!?/br> “聰明?!睂帩蛇h贊賞一笑,給婁琛豎了個拇指。 高顯徹底傻眼了,他拿過銀票,左右翻看,卻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問題:“我怎么看不出這銀票是假的,難不成有什么特別的印記?” “印記倒是沒有,這得看你本事了……”寧澤遠朝婁琛看了一眼,婁琛立刻心領神會,解釋道。 “殿下有所不知,南梁的銀票的刻板皆為成祖年間雕刻,統一用桑皮紙做鈔料,每一路都印上不同標記以示區分。但即使同為桑皮紙,各個地方產出的紙也會不同,比如西北用的是成都府路送過來的山桑,因此產出的鈔料也較為厚重??傻钕率种袃蓮堛y票,雖然刻的是荊湖北路的刻板,用紙卻是廣南路用的‘條?!?。這些桑紙區別不大,百姓們用的不多,區別不出也是正常?!?/br> 高顯這一聽終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抬頭問道:“那這些銀票,可有人前去兌換?” 南梁是允許民間銀號兌換這些通用商票的,只要累積到一定數目便可到一路的官戶兌換。 寧澤遠道:“官府那邊還未有人傳報,想來因是沒有多少人兌換?!?/br> “那便是了?!备唢@剛想說,這事既然還未傳開,就交給官府處理即可,可一回頭卻見婁琛眉頭緊鎖。 高顯看向婁琛不解道:“婁都尉可是有什么疑問?” 可婁琛卻愣了一瞬才搖了搖頭,道了聲無事,只是嘴巴上雖說著無事,緊皺的眉頭,卻一直未松開。 高郁見婁琛愁眉不展,也有些擔心,思量片刻遂道:“小舅舅,我父王可回信了?” 寧澤遠輕笑道:“早晨剛遣人送來的口信兒,說剿匪之事還要耽擱幾天,恐怕要過了乞巧節才能回來。不過人雖沒回來,口令倒是帶到了,王爺可說了,讓世子殿下好生在熙州呆著,管好乞巧夜游的事即可?!?/br> “這樣啊……”高顯眼珠子提溜轉了一圈,“也就是說父皇這七|八天都回不來了吧?” “是……”寧澤遠敲了高顯腦袋一下道,“你這鬼靈精,又在想什么?” “痛痛痛,小舅舅你這是藐視王嗣?!?/br> 可寧澤遠才不買賬:“好好說話,別給我扯東扯西?!?/br> “嘿嘿,也沒什么?!备唢@狡詐一笑道,“父王不是說讓本世子好好看著熙州嘛,可出了假銀票這么大的事兒,本世子哪兒還能坐得住,自然要徹查?!?/br> 寧澤遠哼了一聲:“你待如何?” 高顯一仰頭,義正言辭道:“當然是追根溯源,徹查清楚!” 假銀票的來源在南邊,追根溯源自然要南邊兒查個究竟,高顯這么一說便是要去南邊走一趟的意思。 “喲,機靈了啊你……”寧澤遠道,“不過……休想,你父王是讓你好好看著熙州,可沒讓你到處亂轉悠。小舅舅告訴你這個事兒是給你提個醒,讓你好生處理,可不是讓你找借口溜出去玩兒的?!?/br> “可要是找不到銀票的來源,終究也是治標不治本而已。而且這么多銀票,要真一直不管,任由其發展下去,那可就是危害南梁民生社稷的大事兒了!”高顯眨巴著一雙大眼看向婁琛道,“婁都尉你說是不是?” 婁琛卻沒有即刻回答,因為高顯的話剛好說到了他心頭所想。 婁琛其實同高顯一樣,想去南邊看看。 上一世善德年間,確實出過假銀票的事。當時高郁剛剛封為太子,根基不穩,假銀票一出立刻有人拿此做文章。高郁為穩固民心,也為封住那些喋喋不休朝臣的口,便主動請命前去調查。 婁琛那些日子正在京畿營中,抽不得空,因此并未陪同,只知那事處理的極快,重拿輕放,只處置了寥寥幾人便結了案。 其后高郁回京,也并未將事原委告訴他,因此婁琛也只知道個大概。 可那次假銀票雖然出現,卻因發現的及時,影響并未擴大。 如今竟然已流到熙州,那江南地區一定更為嚴重…… 銀錢稅收,關系著南梁民生根基,若可通換的銀票出了問題,必定人心惶惶,民心不穩。 高郁剛剛站穩腳跟,朝中卻還有無數等著看他出差錯的,趁機擊垮他。 因此婁琛不由的有些擔憂,此事背后一定有人推波助瀾,而目的也不言而喻。 可如此貿貿然去江南,卻不是明智的決定。 婁琛雖然心急,思量片刻后卻也沒應下高顯的提議,只搖頭道:“此時事關重大,還需從長計議?!?/br> 寧澤遠這下可高興了,扯著高顯耳朵到:“看吧,樓都尉這次也不同你一路了,你呀還是好好當你的世子,乖乖呆在熙州吧?!?/br> “不去就不去,小舅舅你這般兇神惡煞的干嘛,好兇好兇,怪不得娶不到老婆……” 話雖這么說,但高顯心頭想的卻恰恰相反。 婁琛的沉默讓高顯更堅定了一定要南去的決心,但寧澤遠的阻攔卻成了最大的阻礙。 但高顯是誰,西北一霸是也,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明的不行就來暗的。 趁著寧澤遠出門,高顯立刻寫了三封信。 一封給他那尚在晉州的父王,一封送去淮南,最后一封則是偷偷送去京城,給了他那身在京城,心系西北的皇兄。 三封信送出,高顯這才放心下來,一個在屋子里傻笑。 人生果然還是要找些事兒做才有趣,太平日子過久了,人是會犯懶的。 高顯算計的好,前路后路都做了準備。 可他卻不知道,就在他那封信送出去的同時,皇城宣政殿中,有幾人卻也正為假銀票之事吵吵不休。 高顯:皇兄皇兄,我把婁都尉拐去江南了,你一定要把握住機會,一擊必勝??! 高郁:一擊必勝什么鬼? 高顯:那……一桿進洞? 高郁:高顯……你找死嗎? 高顯:不管不管,反正就是先生米煮成熟飯,讓他不能耍賴就是! 婁?。汉呛?,憑你們兩人的武功…… 高顯【趕忙護住小屁股】:嫂嫂不要…………tt 作者:所以說上輩子為什么渣攻會是攻??? 高郁:我就不告訴你…… 第60章 過墻梯 作者有話要說: “查,必須查,徹查到底,絕不能姑息養jian!”御使大夫率先發難,御史臺擔監聽明辨之職,對此事最為憤慨。 “查是要查,但怎么查卻不能簡單了事……”刑部尚書宋智心中也怒火難平,此一事由州府呈報之后奏折直接被送到御史臺,他也是前日被叫到宣政殿中,才知道發生了此等大事。 可本該經由刑部調查再呈報的奏折,緣何會直接送到御前,這其中的曲折卻不是他一人所能想清楚的。 言罷他又繼續道:“只是這次仿制出來的假銀票,與真銀票相似程度如此之高,刻板絕不可能是尋常巧匠能仿制的,依臣看來,此事必有蹊蹺?!?/br> “宋大人這是什么意思?”工部尚書岑言是兩朝元老,這些年來所有的刻板,無論是新制還是銷毀,都需經過他的手,沒有人比他更熟悉南梁官票的刻板的制作,若說仿制也沒有人比他更,“各路銀票刻板都在鎖在官府銀庫里,若真有蹊蹺,恐怕也是有人監守自盜吧?!?/br> “若真監守自盜這目標也太過明顯,岑大人不會那么愚鈍,這也看不出吧?” 工部尚書頓時心火難燒:“岑大人這是什么意思?” “沒什么,只是覺得事太過蹊蹺,必要徹查清楚才行?!毙滩可袝掚m沒說盡,但其中含義已溢于言表。 御使大夫見勢立刻迎合道:“那宋大人你意下如何?” 刑部尚書一捋胡須,緩緩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先從各州府開始調查吧……” 工部尚書平日研習工事,不善官場之道聽不出其中,但平日與之交好的戶部尚書曹欽卻聽的明白,刑部這是想將事攬過去,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刑部尚書宋智祖籍淮南,世家出生,是大皇子一派的中流砥柱。這件事由淮南始發,若真交給刑部尚書派人處理,恐怕將永遠沒有真相大白之日。 戶部尚書面上不顯,只輕笑一聲道,“慢慢查,再慢慢查這假銀票泛濫,動搖的可是我南梁根本,而且此事必須嚴查……” 刑部尚書未料到一直閉口不言,中立的戶部尚書會突然介入其中,只得慌忙應對道:“銀票一事涉及國之根本,大張旗鼓的調查只會引得民心惶惶,于國無益!” “任由假銀票泛濫才是亡國之舉!” “大人此言差矣……” ………… 吵吵嚷嚷半天,御使大夫見久久討論不出結果,干脆提議道:“既然各位大人難以決策,不若請太子殿下決斷吧?!” 獨坐高位,高郁平靜的看著一干朝臣爭辯,既不打斷也不提醒,直到最后話題繞到自己身上,才慢悠悠的開口道:“瑞王今日怎沒來議政?” 南梁皇經四皇子一事之后,元氣大傷,近年來身體越發疲乏,每況愈下,無力處理朝中政事。 大皇子一派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借機提議皇子議政,但當時高郁已被封為太子,若直接議政無意于太子親政。尚未站穩根基的他不得已只能退讓,周旋之下結果便是,大皇子封王留京,參政議政。 但因大皇子年紀既無政績也無軍功,因此只封了一個郡王,待日后若立有功績,再加封親王。 如今高郁根基已穩,朝中大事幾乎都是由太子主理,大皇子雖也握有不小權力,但大多時候卻只是協理。 隨侍一旁記錄的林書芫立刻回道:“回殿下,瑞王身子有恙,告假了兩天?!?/br> 高郁聞言點點頭,并未追問,轉頭朝著工部尚書道:“宋尚書可曾看查看過各路的刻板,可有遺失?” 工部尚書立刻回道:“回殿下,臣前日便著人去到江南各路查看,刻板并無遺失,近日也無使用過的痕跡?!?/br> “沒有遺失?”高郁沉吟片刻,復又道,“不管怎樣先堵住出口才是,曹尚書,你先通知各州府兌換銀錢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檢查,若碰到了假的便先記收起來,記錄在冊,等查出始作俑者之后再處理。至于刻板之事……就先交給刑部調查吧?!?/br> 此話一出立刻有人想要辯駁,但高郁卻擺手打斷了他,道:“如今正值秋收之際,各路糧倉放收,米糧交易頻繁,假銀票一事雖然緊急,但若傳出去則會動搖民心,影響秋收米糧交易。先查,查出結果之后再用查抄的臟銀抵扣也未嘗不可?!?/br> 只是這么一來就得戶部好好出一回血了。 可既然太子都已經這般決定了,戶部尚書自知再爭辯也無用,也只能奉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