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節
意思是,所有的人,你接手了就得好好安置下來。我可不管了。燕王也不會管了。咱們大老遠的跑來,哪個人不需要好好歇息一段時間啊。至于這兩三千人的衣食住行就靠你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是母親節,祝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 不知道看文的有幾位已經當母親了? 第179章 暗虧 知府被陳華打發出了燕王府的大門, 然后一連兩個多月都沒能再進燕王府的大門。而陳華扔給他的二千來人,吃喝拉撒也全部由他照管。 還有一千人去了營地的人就更絕了, 人家趙千戶不出幾天就把原先的千戶給架空了,整個營地都由趙千戶說了算, 原先的那些兵丁也不敢說什么, 因為趙千戶帶來的一千人可是真正上過戰場,跟著燕王南征北戰過的精兵,個個武藝高強。 他們說的是駐軍, 其實力哪里比得上人家千里迢迢長山水遠來的人, 反倒被趙千戶cao練得象狗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 趙千戶輕而易舉的成了駐地最有權威的官員。很快就把營地的一切都撐握在自己手中了。 而其他交給知府安置的人, 也一樣厲害得很。他們每隊人都有自己的領頭人,這些領頭人都極有手腕, 一到目的地,就找了管事, 很快就把自己的人安置得妥妥當當了。兩處別院基本上是各住了五百人, 其實很擠,但人家也沒什么怨言,一間房里住五到十人,沒床鋪就打地鋪,反正大家都帶有隨身行李物品,就象在營地一樣,作風都極其嚴格, 雖然這么多人擠在一起,卻一點亂子也沒有出。 所有的人一安置下來,領頭人就找管事要糧食與柴草,這么多人得吃飯啊。 管事的自然不敢同意,因為他也拿不出這么多來啊,就只得去找自己的主子,所以一來二去的就把領頭人帶到知府,又或者其他官員面前來了。官員也不敢不給,你不給人家也不鬧,反正人家就緊緊的跟著你,一天分十隊八隊的輪流來找你。大過年的也不讓你安生過年,反正是不達到目的不罷休。 有這么多人盯著你,無論是哪個官員都沒了一點兒自由了,什么事也干不成,甚至在家里也不得安生,所以大家一起聚到知府家里。 “大人,這事可怎么辦啊。我們這幾天就沒一刻鐘安寧過。那些人川流不息的往家里去,不給招待又不行,招待了又招待不起?!北姽賳T一起抱怨道。 去到他們家的人,一批換一批的,來了人總得招呼喝茶吃點心的,如果是碰上了飯點,總不能你自己家人吃飯,讓客人餓著肚子吧。并且這還是大過年的時候,眾官員連招呼親戚朋友的空閑也沒了。 “我也沒辦法啊?!敝笕丝迒手?,說,他連哄帶騙帶威嚇的趕跑了這些官員,攤到在椅上,只覺得自己已經去了半條命。 他更吃虧呢,畢竟他經手的人是最多的,特別兩處別院都是他家的,假借了鄉坤的名,人家就直接找上鄉坤家去了,說的還蠻客氣的,說是感謝招待,讓他們有個地方安置下來,天天一批批的到家里來道謝。你敢把人轟出來嗎?自然是不敢的,鄉坤們不出三天就支持不住了,自然就找到知府頭上了。知府一開始還想裝傻充愣,鄉紳們也不是吃素的,一見這樣就直接把知府給賣了。 所以,燕王的近三千人馬,基本上,就是靠本地官員幫他養著了。而他自己的家眷及留在燕王府的近一千人,他養得起,早在這些人還沒來之前,他就大量購置了糧食,柴炭等。這會兒正派上用場。 至于住在陳府的那些官員們,卻什么也沒有給他們備,只留給了他們一個空房子能住了。 所以長吏安置好自己的人之后,就開始找知府大人要糧要柴等。反正他們是朝廷命官,知府又是本地最高長官,不找他找誰啊。他很清楚不能去找燕王。 知府不管吧,人家就跟著他,管吧,他真是快要負擔不起了。就算有他手下的一干官員們幫助,大家也搞得焦頭爛額,人人都分攤了些燕王的人馬過去。這些可都是祖宗似的人,你不管,就吵得你沒法子安生,所以大家不得不掏私人腰包來送米糧送炭柴。 而一直到了年后,正月十五都過完了,知府等官員依舊沒有見到燕王及燕王妃,而王府的長吏等官員,就是找他們的麻煩,要這要那的,更別談有什么交接手續了。 擺明了,燕王就是不待見你,并且燕王的人哪里這樣好受擺弄的,人家占了你地盤,就活得自在的很呢,反正吃的喝的住的都有了,天氣又冷,又無法干什么正經活兒,大家都很老實的呆在屋里不出門鬧事,官員們也找不出人家的一點毛病,這些人根本就不用燕王cao心呢。 知府這個年過得可真是度日如年。應當說所有涼平府的官員無論大小,都過得極不舒爽,家家都得負擔燕王的人的開支。 而燕王也不比大家好多少。燕王府就這么大一點兒,他說的是獨占一個院子,實際上卻還得把自己的幾個貼身侍候人及一些王府的管事等安置在院子里暫住著,比如象陳華這種重要人物,絕對不可能讓他到別處去住吧。所以,這座院子,真正屬于他個人的就是上房那一點位置而已。后院及其他地方全部住著管事,下屬等,搞得滿滿的,大家各自不方便。 而王妃與兩位側妃則時不時的出點難題給他,比如要炭,比如要新鮮的蔬菜等等。這些事情,要平時是小事,根本就不需要他親自cao心??涩F在,一切都得他自己cao持,因為陳華這個大管事,也和王妃們一樣才到涼平府,不僅人疲憊不堪,還什么都沒搞清楚,也無法出去辦事。 況且他已經把大部分的人扔給知府去頭疼了,自己府上的這些事情也不好再去逼知府了。他也不想把知府等官員逼得太過,所謂狗急跳墻,到時候倒霉的總是他自己。 所以,他只得讓大郎去奔波。好在大郎與趙甲等人已經是熟門熟路了,他倆帶著一群人,天天都不得安逸,不停得在外面找這找那的,煩得要死。 這時趙甲就十分佩服大郎了,“要不是你先做了這么多準備,咱們這會兒只怕要更瞎抓了?!?/br> “幸好我來的早,不然也和大家一樣?!贝罄砂底詰c幸,要不是自己提前弄好一個陳府,弄了一堆物質,這會兒真是哭的心都有了。 早前大郎就與燕王買下了大量的米糧及柴碳,但新鮮的蔬菜等貯備卻不足,主要是因為不可能會貯備這么多東西,不僅沒地方放,也不可能一下子放這么多東西。 但是這會兒,他們卻不得不四處奔波去找菜了,連一些山旮旯里都找過去了。但能找到的也就那么點兒了,最后也只能緊著主子們吃了。王妃與兩名側妃,本就已經在路上吃夠了苦頭,現在還樣樣不齊全,日子過得簡直難以忍受,所以不出意外的都病倒了。 大郎除了同情她們,還更同情燕王。燕王本來就已經夠煩心的了,現在可好,一屋子的病人,主子們病了,下人仆婦也病了不少。雖然有隨行的大夫,也帶了不少的好藥材,但三位主子的病卻難得見到好轉。 知府大人幾次來求見燕王,得到的都是王爺與王妃們都病了的說法。 陳華甚至十分生氣的說:“王爺和王妃們千里迢迢,不辭艱辛的來到涼平府,卻連個住的地方也沒有,連口菜都吃不上,能不病才怪呢?!边@話里話外,就是怪知府沒有搞好燕王府,沒有好好的照顧燕王。 知府大人簡直嘔得要吐血,還不敢說什么。害怕燕王會再想出什么招來對付自己。況且他安置下來的那么多人,居然讓他找不到一點兒空檔,人家除了找他要好處之外,燕王的一點兒事都不吐露出來。 現在他可明白了,燕王就算是被皇帝厭惡了,也不是他們這些人可以輕視的。而且燕王也絕對不是只會打仗的粗蠻武夫。這么會治下的人,絕對是有手腕的人。他把以前的一些小算盤,全都收起來了?,F在他只想老老實實的為燕王辦事,就怕燕王哪一天又出什么奇招來找他算帳。到時候,只怕命都保不住呢。 而燕王心情也很沉重,同時他也明白了,自己帶來了這么多人,想到妥善的全部照顧好,確實是個大難題。所以,大郎他們走后,燕王也沒有閑著,派出了不少的人,開始開墾荒地,準備自己種些莊稼與蔬菜。反正人手夠多的,不給他們弄些事情干,閑著也不是個事。 知府安置這么多人,花費巨大,又不敢找燕王去要銀子。他吃了這個啞巴巨虧,知道了燕王的厲害之處,后悔的恨不得穿越到去年,把前幾個月的自己狠狠地打一頓。 當初要不是自以為聰明的,不幫著建造燕王府,這會兒也不會這么倒霉了。兩個來月的時間,養了一兩千人,花費巨大啊??砂阉讯嗄昀媳径及岢鰜砹?。搞到最后,還只得克扣自己家的用度,不然,到時候燕王還可以說你把朝廷的銀子都裝進自己的荷包里了。 所以,整個涼平府的官員們,這兩個月來,家家戶戶雖然不至于忍餓挨凍,但卻真真正正的過了兩個月的苦日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二月,大郎就逃難惟的帶著自己組建的商隊出發了,燕王還交待他,回來時多帶些糧食和種子回來,這個冬天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他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了。 他們一走,燕王總算接見知府大人了。只是,燕王見到他,第一句話就是說:“大人也該幫我修燕王府了吧?” 知府擦了把汗,說:“王爺,前面不是下官不修啊,實在是天氣冷,時間短來不及啊?!?/br> “所以,現在天氣也開始變暖和了,還不快點開工,不然到天氣冷的時候又沒修好?!毖嗤趵湫Φ?。這個年不僅知府等官員過得苦,他也一樣難受。 為了讓自己能舒服點,也不想把知府逼得太過,最終燕王扔給知府八千兩銀子。知府這才灰溜溜的走了。八千兩還是能干很多事情的。而且他上報的修建燕王府的款子也該快要下來了。 第180章 復制 大郎離開涼平府之后, 根本就不知道涼平府發生了多大的變化。等他從京城再回到涼平府時,燕王府已經大變樣了, 整個燕王府的輪廓初現雛形了。原有的五座燕王等人住的院子,砌了新的圍墻, 被單獨隔開了。其他的地方, 全部在動大工程。 燕王嫌吵,干脆跟著自己手下開田的人住到簡易草棚里去了,其實離燕王府也沒多遠, 這一整塊地方都是荒的, 燕王干脆就在這里給自己弄了一處農莊。因為有燕王親自盯著, 弄得這些人干活可一點兒也不敢偷懶, 不過兩個月的時間, 就開出了五百多畝的田,大多數都已經趕季節的種上了莊稼。 燕王看著這個農莊心情十分好, 光靠這五百多畝田,如果收成好的話, 基本上可以養他的人了。最近他查了這幾年來整個涼平府的收入, 說實話,他完全不敢相信就那么點兒了。雖然現在都歸他,不用再上繳給朝廷,但他很明白根本就不夠養活他這四千人的。 所以這個農莊就成了他最大的指望了。暫時他還不想動涼平府的已有勢力,先讓他們再運轉一兩年,如果實在不行,他再動手。所以他寧愿自己養自己的人。反正涼平府荒地多, 人口少。開荒種地,他也有足夠的人手。 大郎回來后,先到農莊來見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