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所以三個人的真心干不出來多少活。因此等謝管家與謝三伯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再次到來時,他們才將將弄了巴掌大的一塊地出來,種點菜都嫌小。 謝三伯與謝管家看著這么小的一塊地,又是好笑又是好氣,說:“得了,你們也別折騰了,安安心心的養傷。反正這田開出了,今年也種了不什么了。不過是能種點菜自己吃?!?/br> “我們也是閑著無事干,但是身子沒好,真干不出什么活來?!倍∥鞑缓靡馑嫉恼f。 “急不來的??偟玫饶銈凁B好了才能辦正事?!敝x管家說。 辛湖不分日夜的忙了幾天之后,還是決定去找人回來幫著干活,光靠她和平兒兩個,還真干不過來,而且把人累壞了就有些得不償失了。反正現在有條件了,干嘛不找幾個人回來干活啊。 不過,她沒有擅自做主,而是問兩位夫子:“夫子,你們說是雇人來干活好呢,還是干脆把他們安排到村子里生活好?” “你是想讓蘆葦村多幾戶人呢?還是覺得現在這樣就行了?”江夫子反問。 辛湖想了想,說:“要是讓蘆葦村多幾戶人,怕是有些容不下了?!彼F在也不敢象以前收留胡家吳家人這樣,讓村子里現多幾戶人了,畢竟現在不可能再分地,分房子給大家了。 “就是,這樣吧,你干脆把田租給佃戶種。這樣就算村子里多了幾戶人家,但他們沒有自己的田地,也就說不上話。人雖然是多了,但實際上也不能完全算是蘆葦村的人?!?/br> 江夫子直接給了她一個答案。反正家家戶戶種的糧,都有稍有節余,佃給人家種,基本也能滿足自己家的需求,還給別人添了一條活路。 雇人不太靠譜。還不如佃戶更省事。而且他倆也商量過這個事情,現在村子里勞動力少了,雖然有人幫他們種田,但是人人都快累死,也不是個事,還不如搞幾戶佃農過來,大家都輕閑些,并且也能讓蘆葦村的人口,還和江大山他們都在村一樣多,男人們多,村子才會更加強大。女人們再厲害,也不是長久之計。 他們倆還打算和辛湖提提這個事,沒想到她到是主動來提了。 辛湖也很滿意,也是她對古代很多事情不了解,只想著雇人,沒想過到古代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佃農。佃農依附于大戶人家生存。雖然現在蘆葦村沒有哪家象地主一樣,有成百上千畝的地,但是他們也不需要太多佃農,兩戶人家足以。 而且佃農的很好找。外面那些村子的人,哪個不想到蘆葦村來生活啊。他們覺得蘆葦村就是個幸福窩。只要大家去挑人,一定能找到自己滿意的人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在雨中游覽天門山,走玻璃棧道,腿都嚇軟了。 第123章 想想以后 辛湖是個行動力極強的人, 第二天就著手去選擇佃戶了。 她按照兩位夫子的意思,只選擇那種有小孩子的家庭。有孩子的家庭,大家的顧慮就更會小一些,而且他們能對他村子里產生的危害就小些。 她先選了一戶人家姓江, 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妻帶著一兒一女, 女兒八歲,兒子十歲。這對夫妻能保護著兩個孩子,還逃到這個地方來安置下來,得益于,兩夫妻都長得人高馬大, 身體非常強壯,就是他們的兩個孩子, 身體也很好,八歲的小姑娘都長得很結實。 謝家人也愿意要一戶佃農,按謝老夫人和謝大嫂的要求, 辛湖又挑了一戶姓朱的人家。這家人是兄弟兩個, 哥哥嫂子二十多歲, 有個五六歲的孩子, 嫂子身體不太好, 弟弟才十六歲了。他們來的遲, 在這里生活得艱難,二話不說的同意了。 江家也才來了一年多,雖然比朱家人要好一些,但一聽到可以到蘆葦村來當佃戶, 立馬就同意了。畢竟這里可比不上蘆葦村安全,而且辛湖給的條件也很好,今年的收成,給兩成他們家。 明年開始,按照正常的行情算,收四成的租子。而且還提供種子。但是,后年就得他們自己出種子了。 帶著這兩戶人回到蘆葦村,朱家人就先住到湖邊了,而江家就先住在田邊的草棚子里了。要等農閑時再幫他們兩家蓋新房子。謝老夫人他們整個謝家,田可比陳家多多了,所以就挑了江家當佃戶。陳家再加上江大山的地,就包給朱家了。 解決了沒有勞動力的問題后,辛湖的生活又恢復正常。不用再起早貪黑的下地去干活了。其他人也不用因為要幫助他們家,而忙完自己家又要到他家的地里來。有了兩戶佃農的幫助,大家的日子馬上就和以前差不多了,有了些閑瑕。 他們都是勤勞肯干的人,剛進村為了得到大家的認可,又格外的努力。他們的辛勤勞作大家看在眼里,也很快就接受了他們。如此,兩戶佃農就極快的融入到蘆葦村了。 比如,胡大嫂,吳大嫂本來就是普通農戶出生,自然對于佃戶沒什么不滿,況且他們在老家里也一要人租田來種,只不過他們還有點自己的田,比起佃戶來,生活的稍微要好些。在蘆葦村來說,他們幾家的日子自然也要比這兩戶細農要好很多。不過大家也是從苦日子捱過來的,自然也不會得意忘形,況且大家都是依附于蘆葦村生活的人,多幾戶人家還熱鬧些,因此與兩戶佃農的關系也很快的熟悉起來。 辛湖暫時又放下地里的事不用管了,也不需要大寶和阿毛做飯了,平兒卻已經習慣性的每天都要去地里轉一轉了。他現在就好象當初的大郎那樣,認為家里自己是年紀最大的男子漢,就應該要多cao勞一些。雖然辛湖比他能干,但作為男性來說,在他的認知里,天生就有男人該撐門戶的觀念。 所以辛湖看他這樣,也不阻止。畢竟如果以后大郎真的不回來了,這個家還真的就要靠平兒來撐了,而她只能依附于他們三個小的生活,當他們堅強的后盾。因為女孩子是不可能支撐門戶的,所以大家都渴望多生兩個兒子。 女孩子再能干又能怎樣???你無論賺了多少,最終也不能記在你名下。所以,她也希望平兒能早日成長起來,在沒有大郎的時候,能作為陳家的當家人,撐起這個家。 看到平兒,她不由自主的會想起大郎。想起前面幾年的日子。當年的大郎比平兒現在還小,雖然平兒遠比不大郎成熟穩重,但是經過幾年的精心教養,平兒如今的眼力與知識都算很不錯了。他和小石頭交好,兩人天天混在一起,小石頭又是作為張家的繼承人來陪養的,在無形中也會影響到他。所以現在的平兒也是個很優秀的小少年郎了。 這時,辛湖有空來梳理自己與大郎的關系了。前面事情太多,多的她沒空想這些事情。而現在她才明白,在相依為命的日常生活點滴中,她與大郎的感情可不僅僅是兄妹之情了,其實這里還是夾雜了幾分喜歡。 只不過,以前她忽略了。甚至大郎也忽略了。因為年紀還小的原故,她沒朝這方面深入的想過。大郎也許和她一樣。 “難道,我倆以后還真的能湊成一對嗎?”辛湖有些懷疑的想道。她現在對大郎還沒有那種對男人的愛慕之情。這種愛,也許是因為她和大郎目前的年紀所限,也許是因為她也習慣自己這個年紀了了。 如果大郎一直不離開,倆人可能會順理成章的成親。但是他離開了,去了更廣闊的天空,而且還很有可能闖出些名堂來。而那時候,她還是個蘆葦村里一個簡單的村姑,雖然她還能以大郎的meimei這個身份來享受大郎成功而帶來的名利與地位。但是兩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太遠之后,她不認為還能象現在這樣有共同語言,能象現在這樣很自然的相處。 而隨著大郎的地位的改變,她所接觸的人群自然就要有很大的變化了。她一想到那些小說中,電視中看到的各種宮心計謀,一想到自己以后就可能天天與一堆大家閨秀,名門貴婦們一樣,在一起喝喝茶,賞賞花,再順帶對別人品頭論足一翻,而別人也一樣再對自己品頭論足一翻,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入內住宅婦人的各種陰謀詭計中,心里就煩燥起來了。她不善長這些陰謀,更討厭大家話里有話,一個意思要拐幾個彎才講出來。 想著這些煩心事,辛湖再也坐不住了,煩燥的扔下手中納的鞋底子,正要出去轉轉。 “阿湖,阿湖?!遍T名傳來謝姝兒的大嗓門。 謝姝兒出了月子,身體養得極好,又開始四處蹦達起來。江大山又不在家,謝大嫂肚子又大了,她不好意思太麻煩母親,就經常帶著娃娃到辛湖這邊來吃飯,順帶讓辛湖幫她搭把手照顧孩子。 謝姝兒雖然性子跳脫了些,但帶孩子卻是熟門熟路,因為她幫著照顧過哥哥的孩子。所以她獨自一個人,居然把孩子照顧得妥妥當當,就連謝老夫人都感嘆不已。她還真怕女兒帶不好孩子了,正在發愁呢。 現在謝老夫人可忙得不行,家里兩個孩子要照顧,一個孕婦要照看,地里的活也要她看著,一天下來,忙得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幾半才好,實在是沒空再管著女兒和外孫了。有了辛湖幫助,謝姝兒帶孩子又有很順手,她也就怕下一大半的心了。 “你說,你舅舅他們走到哪里去了?幾時能回來?”謝姝兒把孩子放在辛湖早就鋪好的小床上,問。 “我哪里知道啊?!毙梁喼北凰@句話問的哭笑不得,別說她不知道路,不了解外面的情況,就算知道,古代完全靠雙腳和馬的這種交通條件,這不過二個月的時間,他們也不太可能到達目的地。還更別說,他們這次出門,可要比往回任何一次都更危險,也有更多的變數,甚至有可能連命都丟了呢。哪里能這么輕易就回來??? 謝姝兒也不過是想和人說說,并不指望辛湖能給她一個滿意的答案。只是,她心里憋的慌,又沒人可說,不得不和辛湖傾述一下。 “你說,等他爹回來時,娃兒是不是都幾歲大了?”謝姝兒看著兒子熟睡的容顏,不滿的說。 孩子爹給兒子只取了個小名,連大名都沒來得及取呢。其實這不僅僅是因為江大山走的匆忙,也有他不知道該給兒子姓自己的本家姓,還是江這個姓,所以干脆沒取大名。反正小孩子,一般不到個四五歲,也沒有人會在意他的大名是什么,就象阿毛,阿土,大寶這類的名字四處可見。所以謝姝兒和江大山的長子,也擁有一個很接地氣的小名,叫安兒。 “難不成你還指望著舅舅能幫你帶小奶娃子不成?”辛湖好笑的反問。 古人講究抱孫不抱子,雖然在蘆葦村這一點不是很明顯,但就如謝公子,也一樣不怎么和兩個兒女親近。在他們面前一向都是嚴父形象。江大山只會更甚,絕對不會比謝公子更加和氣可親了,怎么可能天天在家帶奶娃娃,更何況,他是個武人,看著這么小的娃娃,他動都不敢動呢,生怕把孩子給弄疼了。 “算了吧,他在家總共也就幾天,我也沒指望他帶孩子。就是覺得他不在家,我心里沒底,有點慌?!敝x姝兒不好意思的說。 “沒事的。他們去了這么多人,個個武藝高強,不會有事的?!毙梁参康?。 她怕謝姝兒心情不好,影響哺乳呢。這地方可找不到乳母,也沒有牛奶來代替,不夠奶喝的孩子,養大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