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墨雪衛從初創便是由嚴瑜掌控,如今陡然換將,期間可能發生的變故難以逆料。 所以程俊才會有些焦急,他看夏侯昭垂下了目光,道:“殿下,嚴校尉還不知道此事,是否要派人先告訴他?” 夏侯昭深深吸了一口氣,道:“你去和他說吧?!?/br> 程俊躬身應是,立在原地看著夏侯昭在宮人的簇擁下向芷芳殿走去,一直等到她的身影轉過宮墻,他才朝校場走去。 無論夏侯昭是普通的公主還是東宮的儲君,墨雪衛每日早晨的訓練都不會有所間斷。 自從李罡帶了兩隊的墨雪衛前往信州,又立下大功后,留在帝京墨雪衛皆對出京一事升起了極大的興頭,因此訓練的時候,也都十分賣力氣。 程俊還沒走到校場,就聽到了聲震云天的喊殺聲。 站在最前方的嚴瑜以一根玉色錦帶豎起頭發,手持□□,正在帶著墨雪衛演練槍法。其余墨雪衛跟著他的動作,一招一式,練得頗為認真。 能被選入墨雪衛的侍衛,都是家世良好,外表上佳的少年。這樣一群朝氣蓬蓬的少年人在校場上整齊劃一地練槍,遠遠看去,十分養眼。 但此刻的程俊無心賞此美景,他徑直走向嚴瑜。 嚴瑜聽到身后的腳步聲,停下動作,轉身朝校場入口看去。他見程俊臉色凝重,心知定是發生了什么要緊的事情,于是揮揮手,讓墨雪衛自行練習,放了槍迎上程俊。 兩人走回值房,程俊簡單將事情講了。 嚴瑜沒有出聲。 程俊道:“嚴校尉,此事我已經告訴了殿下?!?/br> “殿下怎么說?”嚴瑜問道。 程俊猶豫了一下,方道:“殿下什么都沒有說,只是讓我立刻來告訴你?!闭f出這個答復的時候,程俊忽然心中一涼,難道殿下的意思,是讓嚴校尉好自為之? 他望向嚴瑜,想要勸幾句,卻開不了口。 就在此時,值房的門被敲響了,外面傳來一個墨雪衛的聲音,道:“校尉,殿下來了?!?/br> 程俊與嚴瑜對視一眼,程俊搖了搖頭,示意嚴瑜自己之前也并不知道殿下會忽然來校場。 門外的墨雪衛又道:“校尉,殿下已經在等您了?!?/br> 程俊來不及再多說什么,嚴瑜已經轉身打開門,朝外走去。 還穿著公主騎服的夏侯昭站在校場中間,看到嚴瑜走來,臉上微微露出了一個笑容。 嚴瑜走到墨雪衛和夏侯昭之間,撩起衣袍,單膝跪地,朗聲道:“墨雪衛恭迎皇太女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br> 在他的身后,墨雪衛如被利鋒劈開的潮水一般,齊刷刷地跪了下去,應和道:“墨雪衛恭迎皇太女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br> 在三年之前,他們被分配來保護這個少女,那時候,他們中間的許多人都心有不滿。他們甚至羨慕過那些能夠跟隨秦王殿下的同僚,而今,若是再問他們是選秦王還是初懷公主,無人會答“秦王”。 這并非是儲君的頭銜帶來的變化,真正讓他們心服口服的是夏侯昭幾年來在朝堂上所做的一切,也是嚴瑜和李罡兩人立下的戰功——墨雪衛中無人不知,若說沒有初懷公主的支持,嚴李兩人是不可能如此順利獲得軍功的。 也許在燕國的其他地方,還會有人質疑圣上立儲的御命,但在這里,初懷公主就是他們唯一的答案。 溫婉而堅定的女聲在他們的頭頂響起:“平身?!?/br> 嚴瑜和墨雪衛起身,他感到程俊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聽到那樣的消息,他的心情當然不可能平靜,但面對夏侯昭的時候,他只是默默地站到了她的身后。 夏侯昭道:“年來事務繁忙,許久不曾與諸位會武,今日孤來校場,便是想看一看諸位將士的武藝是否有長進?!?/br> 她拍了拍手,風荷捧著一個托盤走上前來。 托盤之上放著一張長弓,牛角所制的弓身,銀絲一般的弓弦,一望便知是一張巧匠所制的上好寶弓。 “這張寶弓,乃是昨日南朝送給孤的賀禮。孤雖然也略懂些武藝,但這寶弓放在孤這里確實有些暴殄天物了。故而今日便以此寶弓為注,勝者得之?!?/br> 夏侯昭從托盤之上拿起寶弓,續道:“可有人愿意先試下身手?” 底下早有人躍躍欲試,一聽夏侯昭這樣說,立時便有三五個侍衛出列。 校場邊上立起箭靶,想要射箭的侍衛依次上前。 頭一個侍衛是仆蘭家的小兒子仆蘭捷,身材高大,樣貌英武。他一直在墨雪衛中擔任一個小隊的副隊長,此次夏侯昭被立為儲君,家中都盼著他能夠趁此機會再升一升。因此今日夏侯昭一說起比武,他第一個就跳了出來。 仆蘭捷先向夏侯昭行了一禮,方走向風荷,伸手拿起托盤上的寶弓,直面箭靶。為了穩妥,他蹲了一個馬步,方才伸手拉弓。 眾人都望著他,只見仆蘭捷的臉越漲越紅,卻半晌沒有動作。 “啪嗒”一聲,仆蘭捷額頭冒汗,竟有一滴豆粒大小汗水落在了地上。 程俊看了一眼夏侯昭,見她微微頷首,走到仆蘭捷身旁,道:“仆蘭侍衛?” 仆蘭捷羞愧地低下了頭,用和他身材頗不匹配的細弱聲音,道:“這弓……這弓我拉不開?!?/br> 原來這張寶弓竟是一張五石的硬功。自古以來,能開五石弓的武將,都可以算得上是不世出的豪杰了。 見到仆蘭捷這樣的窘狀,跟在他其后的侍衛們有些便退縮了。倒也有兩人能拉開,卻無力將箭射到靶上。 這般情形讓在場的墨雪衛都面露愧色,夏侯昭站起身來,拿起那張弓,笑著對嚴瑜道:“嚴校尉,不如你來試一試?!?/br> 第127章 內斗 位于九邊最西沿的信州,歷來是北方部落與中原王朝爭奪的機樞要地。 等到大燕定鼎中原, 這座歷經數百年風雨的城池已經殘破不堪。 每當此城落入北狄人之手, 他們便譏笑大燕九邊只余八邊。等到蘭陵公主繼位, 徐遲苦心經營邊事, 征調萬余民夫,重新修筑了信州城, 又在城外設置了工事。此后幾十年,北狄人再也沒有踏進信州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