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他回首一笑,說,云中玉隱。 云中郡,乃韋氏郡望;玉隱,不宣。 韋不宣天縱英才,小小年紀能帶奇兵,韋氏家兵以一當十。他現在沒有異心,但倘若承襲了韋氏勛爵呢?當背負了家族命運及榮辱時,當私欲、貪婪逐漸侵蝕了理想抱負時,當大權在握目中無人時,誰又能說,今日保家衛國的韋不宣,來日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 韋家勢大,必除之。 否則,蕭懷瑾幼主,這位子也許坐不長久。 景祐十一年,正月。 除夕的瑞雪還未化去,大和殿的殿門打開時,陳舊的味道撲入冷風中,令人哀嘆時光蹉跎。 門軸依然是多年前那般枯啞暗響,韋晴嵐依然從陰影中蹣跚走出。她背后的神龕,依然香火繚繞,慈悲地俯視人間。 也許敬了這么多年神佛,也對宿命看淡了。她看起來很平靜,跪在雪地中接旨。 韋晴嵐平素最恨陰私行事,如今卻要背負起不屬于她的罪名,帶著罵聲死去。 ——“昭儀韋氏,惡毒陰私,毒殺大皇子蕭懷瑜,嫁禍酈貴妃、孫淑妃,謀害皇嗣罪不可赦,著賜死?!?/br> 傳旨公公念著圣旨,口中涌出大團大團的白色霧氣。在那昭示著死亡與絕望的白霧后,韋晴嵐仰頭看天,大大的眼睛里,蓄滿了淚,終是沒有滾落下來。 傳旨公公讀完圣旨,私下問道:“德妃娘娘問您,可有什么要囑咐的,未了的心愿?!?/br> 聽到德妃二字,韋晴嵐苦澀一笑,似是笑這十多年宮闈的沉沉浮浮,“可以……讓我見見我的母親嗎?” 當年囂張不可一世的太子妃,如今聲音卻很脆弱,像是五六歲,還未離開父母懷抱的稚童。 傳旨公公嘆了口氣,收起圣旨,搖了搖頭。 “我的母親,是坤元大長公主?!表f晴嵐嘆了口氣,仿佛是說給自己聽的,怕死后遺忘?!拔乙呀浭畮啄晡匆姷剿?。好在她還有兒子,孫子?!?/br> 她磕了個頭,謝恩。 “謝陛下,謝娘娘。我沒什么要囑咐的了。惟愿家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是女兒不孝,連累了他們,連跪下對他們說一句對不起……也做不到?!?/br> 傳旨公公扭開頭,終是沒忍心告訴她,她唯一的心愿,也不能答應了。 韋晴嵐蹣跚著回到了大和殿。 那是她留在人間的,最后一抹背影。 。 景祐十一年,廣定伯晉封汝寧侯。五月,御史臺彈劾奉國公韋家十八條大罪。六月,汝寧侯帶重兵,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封鎖了承恩郡公府邸。 八月,韋氏所有行冠禮男子,一律被腰斬棄市。行刑那天,下雨了,據說血水混著雨水,流了很遠,很遠。 。 及至入秋,蕭道軒病情益發加重,他終于走到了彌留。 人逢春夏則榮發,逢秋冬則枯敗。 那日,紫宸殿外跪了一片大臣,后宮所有妃嬪都跪在殿外。何容琛牽著蕭懷瑾的手,等候宮內傳見。 未幾,宋逸修從宮內走了出來,他是替蕭道軒傳遺旨的。他看了何容琛一眼,點了點頭,何容琛從妃嬪中起身,幾步登上云階。 她走入內殿中,膝行到榻前。 蕭道軒俊朗的容顏,已經清晰可見地消瘦下去,歲月勾勒出他疲憊一生的輪廓。他勉力看了何容琛一眼,低不可察地嘆了口氣:“你來了?!?/br> 人都是過幾道風浪的坎兒,才能識通透身邊的人心。他掙扎著望了她一眼,目光似有欣慰,也或者有其他難言的心情。終究她并沒有把柳氏的事情,告訴蕭懷瑾。 她還是保護了蕭懷瑾。 “老三是個心思純良的孩子,我把他交給你,是因為你心思不是壞的……”他停了停,有些發自肺腑的心酸:“可是這一切,卻是對你殘忍了。讓你受著委屈,你……恨我嗎?” 第五十八章 ——恨嗎? 教導蕭懷瑾,將他扶持為帝王,不讓他知道生母做惡。 眼淚順著蕭道軒的眼角滑落,暈染在枕頭上。即便何容琛不肯做這些,他也不會怪她的。他只是深深的憂慮,對繼位者永遠也放不下的心,怎么也無法闔上眼睛。 直到他聽到,何容琛的聲音從頭頂緩緩落下。 “沒什么好恨的,你給我的,他們給我的,已經不足以讓我痛苦了?!?/br> 面對行將歸去的夫君,何容琛淡淡道。 當年東宮御花園的芳樹下,她也曾對著還是太子的蕭道軒萌動春心,為他歡喜為他失落,卻終究,這個人、這份情意,已經被淡化在了顧詩嫻、韋晴嵐她們的血淚中,她已對他波瀾不驚。 也就不著痕跡的,向他許下了這個承諾。 蕭道軒露出一絲釋懷的苦笑,他忽然感激,這個從東宮時代就陪在他身邊的女人。他捶了捶病榻,像是言說謝謝,而后手無力地垂落了下去。 眼總算是閉上了。 日暮將至時,內宮終于傳出了報訊,聲如曲折而綿延的長河:“天子崩——” 何容琛走出高大的殿門,殿外跪著一片朝臣。等了許久,終于等到這句話,開始烏泱泱地哭。妃子們也跪地哭泣,盡管她們極少受過寵幸。 何容琛沉默地站在一片哭聲中,她流不出一滴眼淚。 景祐十一年十月,蕭道軒病重駕崩,臨終留下遺命,三皇子繼位,因其年幼,由何容琛暫代國事聽政。玉璽封存,交由心腹宋逸修暫管,待蕭懷瑾加冠親政后,方可啟用。 蕭懷瑾御極后,次年改元延祚。 三十歲的何容琛被尊奉為太后,何家盛極一時。她又追封酈貴妃為端謹皇貴妃,二皇子為憫王。 皇帝年幼,她初掌國事,朝臣絲毫不將這對母子放在眼里。她除了依靠宦官,也只能依靠外戚。而蕭道軒臨終前,也是料到這一點,任命曹呈祥等四位中間派為輔政大臣,御賜每人一枚“知政事”印章,擬旨需四人共同蓋印,最后呈由何容琛蓋上監國印才算生效。 宋逸修在先帝時便經手朱批,如今依舊供職御前,每日下午處理完政事,就去看望何容琛,與她共議國事。 暮時的陽光和緩,腳步聲在空曠的大殿內分外清晰。何容琛通常在閱覽奏章,聞聲抬頭,那個熟悉的身影正逆著門外曙光踏進來,就好像這么多年,重復了無數次。 她心中就忽如清茶般,安靜平和。 逐漸的,每日都會盼著那個溫暖寧靜的時刻。煮上一壺清茶,在朦朧茶霧舊黃昏中,等待那不疾不徐的腳步聲。 。 輔政大臣不甘為女人所用,不多久,便以當年韋后聽政亂國為由,想要逼退何太后,架空蕭懷瑾。何容琛只得請他們入宮談話。 那時已經改元了,宮中籠罩在朦朧春雨中,她坐在簾后,與大臣激烈辯論,輔政大臣咆哮置辯,已無人臣之禮。年幼的蕭懷瑾旁聽,被震嚇得暈了過去。 一抹厲色從何容琛眼中閃過。 及至入夜,春雷響徹人間,宋逸修坐在她室內,二人談成了一場宮變密謀。 說完了如何軟禁、宣罪、斬首的安排,何容琛平靜地呷了口茶,但她握在袖子下的手,微微有些顫抖。宋逸修伸出手,按住了她,暗夜之中,這分溫暖仿佛為她注入了無盡的勇氣。 他的眼中倒映著星光,只望了一眼,好似千里之堤被猛流沖垮,何容琛忽然想痛快地大哭一場。 她在宮中蹉跎了十八年,她的夫君撒手故去,而她呢?她豆蔻入宮,如今年過而立,她的人生中剩下了什么? 她渾身顫抖,伏在案上,閃亮的翠翹金雀散落一地,紅艷的廣袖披帛迤邐一地。眼淚沖花了她的妝容,卻終究是沒叫他看到:“我什么都沒剩下,什么都沒抓住……” 這滿腹心酸的啜泣讓宋逸修也不禁傷感,這才發現,他已在這寂寞深宮陪伴她走過了最青春的年華??伤麄兪裁炊紱]留下,什么都沒有。 他微挑的秀目本應清澈明亮,此刻卻如一潭望不到底的深水?!俺冀o不了您別的……臣愿意給您天下?!?/br> 。 元年五月,何太后在召對時,忽然發動政變,聯合御前掌印太監宋逸修、曹丞相、汝寧侯,誅殺另外三位輔政大臣,收回“知政事”印章,從此監國大權獨攬。這中間又與汝寧侯爭奪印章,又耗費了一番周章,也從此與何家離心。 因是在癸巳年,史稱“癸巳政變”,朝廷一時為之嘩然。 此時,他們才終于想到了韋家腰斬棄市的鮮血,至今還未干涸,明白了先帝的用心。那個坐在簾幕后面的女人不肯任人宰割,先帝將權力交給她,也是將刀刃懸在了他們頭上。 “癸巳政變”后,朝堂短暫平靜,惠帝時期的“太子巫蠱案”也趁機翻案。廣平宋氏戴罪的族人,重獲清白;宋逸修的表兄、宋皇后嫡次子——年幼被流放房陵州的蕭嗣運,如今已年過不惑,也被召回長安,封陳留王。 巫蠱案本就是韋貴妃及韋氏策劃,卻又是一樁漫長道不盡的宮闈陰謀了。 時隔多年,宋逸修充入掖庭中,從內書堂一步步走到天子御前,獲得寵信,歷時半生,才終于救了他蒙難的族人和親人。 這翻云覆雨間,何太后雷厲風行地推了幾樁政令。她翻著手中的監國印璽,此刻它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她忽然抬起頭,逗宋逸修:“欸,我荒唐一把如何?” 她笑起來,恢復了往昔朦朧的婉約美,一如十多年前那樣風采逼人。宋逸修看著這笑,有些懷念,不由得十分滿足。卻聽她笑盈盈,一字一頓道:“舉賢才,充宮掖?!?/br> 宋逸修怔了怔,唇角似泛起酸澀的苦,終是道:“……好?!?/br> 何容琛不料他應得如此干脆,笑意收了起來,便有些淡漠地翻開奏章。 過了幾天,何容琛又給他一疊畫像。盡是一些美姿容的少年。她翻了幾翻,忽然指著一個少年,問身后給她系腰帶的宋逸修:“你說,這個人,可好?” 宋逸修正為她整頓禮服,手下一滯,半晌后聲音仍是無波無瀾:“好?!?/br> 何容琛便不做聲了。她并未真的存這個打算,只是這高大的宮墻逼仄了她一生,拼命想找點什么宣泄罷了。卻未想到,眼前這相依為命多年的人,居然同意得快。 她心里一陣刺痛,驀然的怒不可遏,不顧燙手,抓起茶盞扔到他身上。guntang的茶水潑了一地碎片。他顧不上衣擺的水漬,掏出手帕,為她細細擦手:“水很燙,當心手?!?/br> 他熏的是空谷幽蘭香,清淡靜逸,這些年了,如他的姓氏,從未變過。她便有些心旌神蕩,看著他清俊眉眼在眼前,忍不住試探道:“你瞧,這畫上的人,多么像年輕時候的你?!?/br> 他抬起頭,淡淡瞥了她一眼:“臣現在也很年輕?!?/br> 那一眼勾魂攝魄,讓她有些面紅心跳。她微微笑了,卻沒有再接話。話就說到這里,她明白了他,孟浪曖昧也只能到此為止了。 她想,是很年輕,還算是風華正盛。然而他畢竟不是當年溫文爾雅的十七八歲的落難少年,她亦不再是十四五歲懷揣春夢的豆蔻少女了。 歲月也許帶不走容顏痕跡,卻能帶走人心中的芳華灼灼。 ****** 何容琛的浩瀚識海,徐徐流淌,連接著她被圍困孤城的夢境。 而連環夢境的另一端延伸開去,謝令鳶走入了一片漆黑中。 也不知在漆黑中走了多久,謝令鳶幾乎以為自己走錯了,直到視線漸漸適應黑暗的時候,有了微弱的火光,她忽然感到腳下有什么東西一閃而過。 她疑惑地低頭,借著月光,隱隱看見一只灰色的大老鼠,躥入墻角不見。 謝令鳶登時感到身上密密麻麻立起雞皮疙瘩。憑著微光,隱約看清楚了自己的置身之處。 ——像是一座牢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