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
他不過是喝了幾杯酒,在榻上躺著休息了片刻,正在夢中,忽然覺得有只軟滑的手伸進衣襟之中,故意挑逗。 前些時間因著身上的傷,他許久未曾寵幸過宮中嬪妃了,清心寡欲了許久,被一具馨香的身體這般貼著,很快就察覺到了不對勁。他一向不是縱欲之人,自然也不會因為這么幾下,就起了什么反應。 一睜開眼,竟然這位膽大包天的鄭“表妹”。心頭便是一陣火起! 這種男女歡好之事,在大多數人看來,是男子占便宜的一件事。要換成是貪戀美色的一般男人,遇到了這種美貌女子主動勾引的美事兒,最多也就驚訝片刻,溫香軟玉在懷哪里會舍得推開,自然是順水推舟成了這般好事。一晌貪歡,最后再拿醉酒當做遮羞布,來掩飾茍合之事,以后說不定還能傳成一樁風流韻事。鄭雨晴或許便是這般打算的。 但很可惜,有極少數男人并非如此。 皇帝便是其中之一,他這個人,生平最恨被旁人算計! 身為皇家子弟,即使是未登基之前,主動向他投懷送抱的女人也有不少,但他對這些個都生不出什么好感來,隨便就能被一個女子蠱惑的,大多都是那些荒yin無度的君主。身為一個明智的帝王,自然不可能輕易被蠱惑。 如今在這種床笫之私上,差點被一個弱女子算計得手,他怎么可能不惱怒! 便是他要找人尋歡,只要一聲吩咐,自然有無數美貌女子送入后宮之中任他挑選。哪里需要這么個不知廉恥的女人自作聰明設下計謀,自薦枕席了! 皇帝眉間越皺越緊,看也不看鄭雨晴那邊,只不悅地瞥了眼跪在地上,正瑟瑟發抖的小李子,怒斥道。 “還不將人拖出去!” “是是是!奴才遵命!” 小李子聽了皇帝這話,如蒙大赦,連連又磕了三個響頭,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伸手便去扯躺在地上的女人,要將人拖出去。 廢話,陛下能不追究他的責任已經是萬幸,現在,他可得嚴格地按照陛下的吩咐來,說不定還能將功贖罪一把! 誰知才剛碰到那女人的胳膊,鄭雨晴忽的甩開他,沖到了要下床的皇帝身邊,抱住他一條腿,一雙淚光盈盈的眸子望著他,梨花落雨狀嚶嚶哭泣。 “陛下,雨晴是真心愛慕您,一時情不自禁,才會做出這種事情的。陛下,求您原諒雨晴這一次,雨晴再也不敢了?!?/br> 愛慕? 呵,當他是蠢貨嗎? 皇帝心中冷笑一聲。 他記性可不差,月余之前,這位鄭姑娘可還妄想著嫁給阿青做繼室,做國舅夫人的。 怎么,現在是瞧著國舅夫人做不成了,便想到來勾引他了,順便撈個皇妃當當? 想的可真美! 這種水性楊花、見異思遷之人,便是有幾分美貌又如何,他根本不屑于迎進宮中! 皇帝不耐煩地一腳踢開她?!翱丛谀负蟮拿孀由?,朕今日且饒你一命!” 今日是既然是鄭老夫人的壽宴,他也不想在這種時候傳出什么難聽的話來,把好好的一樁喜事給弄成笑話,讓太后娘娘面上無光。 “狗奴才!還愣著做什么!將她拉出去!” 小李子見狀,趕緊奔上前,將人拽住往外拖,他力氣好歹還是比鄭雨晴大多了的,方才是不夠謹慎,這才讓她逃開了。 而鄭雨晴,早在皇帝踹開她的時候,臉色煞白一片。 怎么會這樣,她一向自詡容貌過人,比宮中的幾位貴人都要略勝一籌,陛下怎么可能絲毫不動心…… 她今日,連自己的清白都賭上了,本以為就算陛下醒來,美人在懷,也不會拒絕,到時候她便可以心想事成、一步登天。 可她都這樣主動了,這位陛下居然半點反應都沒有,柳下惠再世怕也不過如此了。 聯想到陛下自登基以來,還未納過新妃。 后宮之中妃子寥寥幾人,皇后多年未孕一無所出,皇上至今也只得了一個貴妃所出的皇長子,便再無所出。 鄭雨晴忽而心中一驚,像是想明白了什么,難不成,陛下其實是身體上得了什么難言之隱…… ———— 那日皇帝借著身體疲乏的緣故,很快離開了。 紙到底是包不住火的,雖然外面的人不一定知道,太后娘娘卻通過鄭府得知了這個消息。其實若是皇帝有意,她倒是有意讓鄭雨晴進宮給自己做個伴。 但既然皇帝對她明顯不喜,親生兒子自然是比外甥女要重要的多,即使太后有意讓兒子開枝散葉,也得納兒子喜歡的姑娘進宮才是。 太后娘娘考慮兩日,索性下了一道懿旨,直接為鄭雨晴指了一樁婚事,徹底斷了她的心思。 那劉侍郎家的公子哥兒,不過是一介五品小官,鄭雨晴本是要打算當皇妃的,哪里看得上這種人,雖不得不領旨成了婚,婚后卻頗有些意難平。成婚初始,劉公子還因她容貌美麗暫且容忍,到后來見她一直不冷不熱,心思便也漸漸淡了,納了個善解人意的良妾,和這位正室夫人卻是漸漸相敬如冰了。 ———— 采選秀女一事,便在太后的催促之下正式納上議程。即使太后不催,那些個朝臣們也要坐不住了,怕是再過幾日,便要紛紛上折子求皇帝充實后宮,為皇室開枝散葉了。 好在皇帝也沒有拒絕,守孝期一滿,就正式下了旨意在民間征選秀女。 經過三輪篩選,最終皇帝欽點,留下九名女子,封了兩位婕妤,兩位美人,一位常在和四位采女。 皇帝白日處理政事,每月雨露均沾,倒也不特別偏寵于何人。 數月之后,有位江采女成功懷上龍種,次年生下二皇子,剛出娘胎,皇后便說動皇帝,將這孩子抱養在了名下,記做嫡子。至于江采女那邊,因生下皇子有功,升了嬪位。 皇后望子成龍心切,誰知這二皇子卻是天資十分普通,遠遠不能與聰穎的大皇子相提并論?;屎髳浪薇?,背不出書,便罰小小的孩子跪在地上,用藤條抽手心,二皇子因為懼怕養母責罰,本來還算活潑的性子,變得越來越膽小內向。 皇后見他這副懦弱無能的樣子,深覺這個兒子不爭氣,心中越發氣急敗壞,到后來愈演愈烈,每每稍有不滿,便私下虐打,年僅四歲的小皇子胳膊上布滿青痕。直到有一日無意之中被皇帝撞見,皇帝勃然大怒,大罵皇后蛇蝎心腸,下旨禁足皇后半年,宮中一切事宜交由貴妃管理。 皇帝將二皇子送還江嬪身邊,由她這個生母親自照顧,原以為二皇子會慢慢恢復好轉起來,誰知幾日之后二皇子偶感風寒,因為身體之前被虐=待太過孱弱,且病中噩夢連連,竟是沒挨過去,很快便去世了。 親生兒子好不容易回到身邊,還沒來得及嘗到母子重逢之喜,孩子卻陡然撒手離開人世,江嬪痛哭了整整三日,最后暈死過去,大病一場。 皇帝心中亦是大慟,深深后悔當初不該將孩子交給皇后,否則二皇子也不會如此早逝。在二皇子靈前枯坐了一宿,看著小孩子可憐的尸身安靜地躺在棺材之中,再也沒法開口叫他一聲父皇,一夜之間,竟是蒼老了幾歲。 半月之后,皇帝在朝堂之上,稱大皇子機敏睿智、仁德兼備,適合為儲君人選,正式宣旨立皇貴妃所生的大皇子為太子。 皇后得知消息,氣的將坤寧宮殿內砸了個遍,急火攻心,當時就噴了一口鮮血。 太醫診完脈,一副副湯藥喝下去,皇后的病狀卻沒有半分好轉,反倒生出肌膚潰爛之癥,奇癢無比,身上布滿了紅腫疹子。 貴妃一時大驚,派人徹查后宮,原來竟是江嬪買通下人,在皇后藥中下毒。 被抓到皇后面前之時,江嬪面上無半分懼色,看向皇后的目光中滿是怨毒,眼中竟是流下兩行血淚來。 “你可知,麟兒臨死前都在做噩夢,一邊哭一邊喃喃念叨,“麟兒乖乖聽話,母后不要打,麟兒痛,母后抱抱?!薄?/br> “你既然不喜他,又為何當初要從我身邊奪走他!他把你當做親生母親尊重親近,你卻好狠的心,竟是百般虐待于他!” “你這該死的毒婦!都是害死了我的麟兒!今日這都是報應,報應哈哈哈!” “這□□會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就是要讓你飽受折磨而死,要比我兒痛苦上一千倍一萬倍!” 江嬪說完這番話,皇后已是目眥盡裂,正要派人嚴刑逼問她解藥之事,江嬪卻是面上浮出一抹詭異而又幸福的微笑來,喃喃了一句“娘幫麟兒報仇了,這便下去陪麟兒?!北阒苯右а雷员M了。 皇后氣的又一次毒發,宮女只得用麻繩縛住她的手腳,才能讓她不去亂碰,全身肌膚奇癢無比,一時像是被無數小蟲在啃噬一般,一時又像是尖銳的刀子刺進每一寸肌膚,偏偏又半分動彈不得,只能生生咬著牙忍受下來,每次毒發,簡直猶如人間地獄。 不過三四日時間,還沒等御醫那邊研究出解藥,躺在床上的皇后已是消瘦的不成人形,全身上下布滿了膿腫,散發著一股難聞的異味,連伺候的宮女都不愿意接近了。 老夫人年歲已高,卻還是強撐著進宮去見了她一面。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她那么盼望有一個孩子,偏偏從人家手中奪來了卻不懂珍惜。 老夫人只勸她,如今太子已定,便不要再想那些有的沒的了,好好養病,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是福。 皇后經歷了這幾日折磨,目光早已呆滯,像是死過一遭的人,聽著老夫人在旁邊絮絮低語,不知怎么,想起了二皇子剛出生的那時候,又軟又白的小胖孩子,生的十分可愛,將他抱在懷中,還會咧著嘴沖她傻乎乎的笑。 她那時候,是多么喜歡這個孩子啊。聽他哭一聲,心中就糾成一團,生怕他困了餓了,又或是哪里不舒服了。 他十一個月大的時候,第一次能站起來,每一次學走路,她總是忍不住張開手護在他旁邊,生怕他跌了撞了摔跤了。 一歲半的時候,看著他跌跌撞撞地奔進自己懷里,張著胖乎乎的小手,親昵地摟著她的脖子,撒嬌要娘娘抱。 后來,是什么時候開始不一樣的呢。 是他兩歲半都不會數數字,還是直到三歲都背不下一首詩開始的呢。 慢慢的,隨著年歲增長,她對他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他平庸的資質越來越不滿。每次不滿,她對他的喜歡便減少一分,對他的痛恨便增多一分,痛恨他為何天生這般愚鈍,為何不能像大皇子一樣,天資聰穎,萬事一學就會。 不管她怎么教,他再怎么努力,都是學的慢吞吞的,她在他身上看不到半點希望。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漸漸變成了一次次可怕的懲罰。 與此同時,他也越來越害怕她,不再親熱地喚她娘娘,而是變成了疏離的母后。每每看向她的目光,都充滿了驚懼,因為怕犯錯,怕鞭子再一次地抽下來。 她對他失望透頂,那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卻在臨死之前,還在夢中盼著她能變回去,能再像以前一樣抱一抱他。 她這樣雙手沾滿血腥的惡毒之人,哪里還有臉去面對他。 江嬪說的沒錯,她該死! 這些都是她該得的報應!只是她一輩子也還不清了,再怎么報應,那個孩子卻永遠也回不來了……是她毀了他…… 老夫人離宮之后,再一次噬心灼骨的毒發折磨開始時,皇后忽然攥緊手中藏了許久的銀簪,一個用力,狠狠刺進脖頸之中。 淚水自她緊閉的雙目中,緩緩地流了下來。 即便是死了,她也再沒臉去見那個孩子…… ———— 皇帝收到消息的時候,正在御書房批閱奏折。 小太監跌跌撞撞地闖進來,噗通一聲跌跪在地上,聲音中滿是慌張。 “稟陛下,皇后娘娘她,薨了?!?/br> 皇帝手中一顫,握著的筆桿掉了下去,砸在準備批閱的奏章上,在干凈的紙面落下一團烏黑墨跡。他忽然覺得嗓子堵得慌,只懷疑是聽錯這小太監的話了。 直到那小太監再次重復了一遍。他才確定了,自己并沒有聽錯。 他與皇后少年夫妻,相處十余載,年輕的時候,也曾有過溫馨甜蜜的時光。只是過去太久,久到他都快記不住了。 盡管這些年來,兩人關系越來越惡化,他卻沒料到,皇后會走的這樣早。 渾渾噩噩地隨著眾人走近皇后寢宮,榻上的人尸身早已冰涼,平靜地躺在那里,就像是睡著了一樣。那張曾經溫和柔美的臉,早已被病痛折磨的變了樣,臉上猶帶著悲戚之色,仿佛有什么解不開的痛苦。 孩子,妻子,一個接一個地離他而去。 而他身為孩子的父親,身為妻子的丈夫,原本可以從一開始就阻止這一切悲劇,只可惜,他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國事之上。他記住了自己為人君的身份,卻忘記了自己為人父、為人夫所該承擔的責任。 這一瞬間,他忽然覺得,這帝位孤寂冷清的可怕。 皇后薨,眾人皆以為,皇帝會將太子生母——貴妃娘娘冊封為后。 誰知,皇帝卻并沒有這般做,后位一直空懸?;实蹧]有再娶,也沒有另立。 太子十六歲大婚過后,在帝位勤懇了十多年的皇帝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顧眾臣反對,執意退位,削發出家,游歷天下,開始了修行之路。 太子登基之后,封太子妃為皇后,迎貴妃娘娘為圣母皇太后。 新帝賢能,以寬厚著稱,恭儉愛民,以德治國,廣納有識之士,知人善任。又體察民勤,薄收賦稅,整飭綱紀,開創了天啟新一代繁華盛世,百姓皆安居樂業,國家太平,天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