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展豁然卻已經懂了,什么場合需要用到策論?必然是來年恩科啊??伤麤]有辦法告訴謝介,甚至連暗示都不行,因為房朝辭已經在私下里明確的和他聊過人生了,展豁然敢壞事,就立刻搬出去,體驗一下這附近租金的可怕! 展豁然已經和房家處出了感情,準確來說是和房家優越的地理位置處出了感情,自己就主動把嘴給縫的嚴嚴實實。 很快,初冬就到了。 雪未下,人已走。就在某天,謝介如往常一樣,與房朝辭搭伴去上朝的時候,他忽然發現,龍椅之上沒人了。 神宗什么時候走的,連謝介都不知道。神宗倒是挺和謝介分享一下他的行程的,可惜其他人不答應。為了神宗及小皇子一行人的安全,朝臣們做到了前所未有的保密級別。首先就是宗室不得不一直跟著朝臣隔三岔去的上朝,讓外人莫不清楚宗室到底什么時候開始監國的。 這個障眼法不錯,至少連宗室兔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在哪天忽然就當家作主了。 好吧,在公天下為政治倡導核心的大啟,連皇帝自己都算是半個虛君,并沒有真正的大權在握,更不用說這些一輩子沒有接觸過政務、這輩子也不想接觸政務的宗室。 他們就是吉祥物一樣的存在,排排坐在大殿的椅子前,聽別人吵架給他們看。 具體的主要職能是當橡皮圖章,不用發表意見,聽不聽得懂朝臣到底在爭什么也不重要。只要泰王老爺子那邊點頭了,這邊就可以蓋下玉璽了。 活兒很輕松。 謝介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上當了!上了房朝辭的大當了!當監國宗室根本不需要學什么政治策論好嗎?! 謝介一刻也忍不了,朝著房朝辭怒目而視。 房朝辭不痛不癢,回了小世子一個促狹又戲謔的眼神,帶著似有若無的曖昧勾人,好像真的只是尋常朋友之間開的一個小玩笑,別無他意。 謝介在那邊也很不爭氣的想到,真不虧是我想要變成的理想型,連笑都笑的那么好看! 邵宰執“咳”了一聲,他一向嚴以律己,這個“己”不只包括他自己,也包括他那一系的自己人。謝世子公然在朝堂上走神,邵宰執管不著,但房朝辭若被謝介帶的也開始擠眉弄眼了,那邵宰執可有不少話要說。 謝介一聽邵宰執標志性的咳嗽,頭皮就開始發麻,快要炸了的那種,他總感覺好像回憶起了小時候被邵頑固支配的恐懼。邵宰執曾兼職過太子屬官,管的最多的就是文帝幼年的禮儀,謝介一般只是捎帶嘴的說一說,卻已經足夠謝介噩夢連連。如果有可能,謝介真的這輩子都不想再面對邵宰執!這貨就是他快樂童年里唯一的一道陰影! 特別是如今,謝介坐著,邵宰執站著,總讓謝介萬分的不舒坦。內心一遍遍腦補當年邵宰執把手背在身后,抓包到了他和他表哥時的老臉。 于是,一直安靜旁聽的宗室,有了第一次短暫的內部討論,那就是有關于要不要大家一起坐著上朝。 “君臣有別,才會有站坐之別,如今我們都不過是為官家解憂,同為天子之臣,何來區別?”謝介和房朝辭學了幾天古文,還是有用武之地的。雖然說的還是不夠規范,但至少讓人看出了他的努力,在努力想要顯得正式又文雅。 邵宰執和泰王面上不動神色,實則都快感動哭了。 于是,最終讓內侍們搬來了無數的大桌子和椅子,拼湊在一起,鋪上素淡的綢緞,大家圍坐一圈,真成了平起平坐的開會。 這一日是小朝會,上朝的人不多,擠一擠,坐一圈剛剛好。到了大朝會,大概就要效仿秦漢,大家分別跪坐在不同的小桌前了。而對于這群整日里都在追求復古和逼格的朝臣來說,名士的跪坐也是很值得效仿的。 甚至有不少大臣開始對謝介改觀,覺得他也沒有那么差勁,至少他和神宗一樣,擁有老聞家一脈相承的善良,他讓大家坐下,不正是體恤站著的辛苦嗎? 有時候這個世界就是這么奇怪,當一個好人做了一輩子好事,只做了一件壞事時,大家總會揪著他那一件壞事不放,覺得好人也沒有那么好;而當一個壞人惡事做盡,卻在最后做了一件好事時,人們反而會覺得壞人也沒有那么壞。 謝介與他的表哥討論過這種現象。 文帝表示,這是因為好人做壞事,代表的是一種向惡的傾向,而壞人最后做好事則是向善的改變,欲揚總要先抑。 謝介卻并不怎么贊同這個理論,因為好事就是好事,壞事就是壞事,不論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都沒有辦法把前塵過往一筆勾銷。 可惜,大部分世人都不是謝介這個想法,他注定只能是一個人。 朝臣們按照普世的價值觀,對待謝介的印象開始觸底反彈。房朝辭笑的比他自己高升還要開心。 除了提出大家上朝坐著以外,謝介就再沒有隨便插話了。整個人安靜如花,一直看泰王和房朝辭的眼色行事。他們覺得可以的,他就下章,不可以的……并不需要謝介來反對,自有聰明人站出來打斷駁回。 玉璽在謝介手上,這是經過了所有人同意的。 玉璽蓋完,一道奏折的流程卻并沒有完,還需要宰執下印。準確的說,是需要兩個印,不分前后,但必須都有,才具有法律效應。 不是宰執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也不是皇帝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 不管謝介心里怎么想,他都在朝堂上被動聽了很多他以前完全不會過心的東西,最主要的是他竟然聽懂了!當他不需要翻譯,就懂了這些人在說什么的時候,他們看謝介的驚訝眼神,給了謝介很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第一次,他終于覺得自己夠格說:“我好歹也是我爹的兒子?!?/br> 一代回憶謝才子。 朝臣們紛紛點頭,接受了謝介的這種說法。還有心軟的自我反思,自己以前總覺得謝豚兒不學無術,是不是一種偏見?畢竟有了謝鶴珠玉在前,如果謝介達不到那個高度,總會讓人覺得謝介不夠好。但不夠好并不等于不好,要看謝介是和誰來對比,謝介明顯已經比大部分人要聰明了。 謝介不知道別人在想什么,但說句實話,他很享受那種人人都覺得他很不錯的眼神。他以前從來不知道原來被這么多文臣矚目也可以給他如此美好的感覺。 于是,謝介本來剛上朝的時候還怒氣沖沖想要找房朝辭理論,結果卻在下朝后變成了主動去找房朝辭加課。 他,房朝辭,一個計劃通。 …… 神宗走的很快,回來的也很快。海運的發達與方便,就體現在這一方面了,一路上風平浪靜,有驚無險。 神宗還順便帶回了一個驚喜給謝介。 不過,謝介對此還一無所知,他正在和房朝辭享受奢靡的夜生活,第二天是旬休,今晚他們可以肆意放縱。 大啟的諸多娛樂生活中,夜市絕對是重中之重。太祖年少時期是在前朝壓抑的宵禁統治下度過的,每每日落西山,就要閉戶不出,不能再肆意玩樂。一年之中幾乎只有一兩個節日沒有宵禁,而那些往往都是太祖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所以,在太祖當上皇帝之后,他就做了一個決定——大啟自此夜不閉市!東風夜放花千樹,風吹落,星如雨,一夜魚龍舞。 只聽這詞,就能想象熱鬧的夜晚有多美。 東京也一如太祖所愿,最終變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不夜城,引各族神魂向往。當初剛搬到江左時,讓謝介最為不適應的就是江左的夜晚生活和雍畿根本不能比。 但是如今,在官家才來江左半年的當下,江左的夜生活已經發展的快讓謝介認不出來了。 謝介對此自然是開心不已,拽著房朝辭游走在熱鬧的人群中也一點都不嫌嘈雜。夜市上能玩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謝介和房朝辭今晚的重點是去勾欄瓦舍,有人請客。 一路上都是門庭若市,亮如白晝的景象。各色酒樓高聳入云,這個時候還沒有什么最高的建筑不能比皇宮高的說法,管弦嘔啞,聲聲入耳,王孫貴族,聞香下馬。就謝介和房朝辭這一路上,他們中途就停下來打了四次招呼,有宗室的大肥兔子;也有陳老書院里偷偷跑出來玩的學生,再三求謝小師叔只當沒見過他們;還有的就是房朝辭的朋友了。 “我以為你朋友很少?!敝x介也不知道他為什么會這么想,明明房朝辭是那樣一個在政治上長袖善舞的人,他的朋友不可能少。但謝介就是覺得房朝辭從未和誰真正親近過。 “你的感覺是對的?!狈砍o對謝介的感覺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大多數人只是他的“政治朋友”。 冷酷又無情。 很多時候,謝介都覺得房朝辭其實是站在一個高高在上、與世有別的角度在看待這個世界的。 “又猜對了,我是不是該給你一個獎勵?” 房朝辭并不怎么想在謝介面前偽裝自己,因為他開始變得貪心,不只想要謝介喜歡他,他想要謝介喜歡真正的他,想要謝介在哪怕了解了他真正的性格之后,依舊愿意喜歡他。 因為,他對謝介就是這樣啊。不管謝介是什么模樣,什么性格,什么身份,他都會一直、一直的喜歡下去。 只喜歡他。 只因為他是他。 公平起見,房朝辭也希望謝介能這樣喜歡他。至于謝介會不會喜歡上他,房朝辭對此從未有過懷疑。這是命中注定的,哪怕相隔用光年都無法計數的單位,他們還是在宇宙的深處遇到了彼此,這足以說明一切。 房朝辭停步,真的煞有介事的給謝介買了個獎勵,一盞琉璃炮燈。 這玩意一般常見于上元節的燈會,但也有人在往日里的夜市上售賣。在琉璃質地的壺中儲滿水,養上幾尾漂亮艷麗的小魚,然后用忽閃忽暗的燈光映照,營造出一種色彩斑斕、如夢似幻的瑰麗。 不只小孩子會喜歡,很多詩人也喜歡,甚至會為此作詩,“映光魚隱見,轉影騎縱橫*”之類的。 謝介口是心非的撇撇嘴:“小孩子才喜歡呢?!?/br> 然后,他就拿著這個小孩子才喜歡的炮燈不撒手了,前后把玩,上下研究,遠遠的就只能看見他捧若珍寶一樣的拿著這個小玩意,眼睛里都是笑意。 謝介自然不可能沒有玩過琉璃炮燈,只是被房朝辭送來的總會顯得意義非凡。 他長著他理想中的爹的臉,做著他理想中的爹會做的事情,謝介又怎么會不更加喜歡他呢? 當謝介和房朝辭終于走到江左最大的南桑瓦舍時,他們已經遲到了有一會兒了。房朝辭也沒解釋是謝介非要看熱鬧才導致他們遲到的,反而把一并責任自然而然的抗在了自己肩上。那不是一種邀功或者怎樣,只是他好像真的這般認為,他和謝介是一體的,無所謂責任在誰,都在他。 席上大多都是房朝辭的朋友,其實也沒介意房朝辭的遲到,只是玩鬧而已。以早早就出了門的展豁然為首,起哄要房朝辭先自罰三杯。 “不喝可就是瞧不起我們這些朋友啊,龍圖閣直學士?!?/br> 龍圖閣直學士,這不是一個實職,而是一種加官,類似于榮譽稱號,證明你這個官簡在帝心,深受喜愛。不是所有得了加官的人都能在最終當上宰相,但當過宰相的人都必然有過類似的加官。這可以理解為一個象征、一個“朕看好你哦”的信號。 大啟一共十三閣,如秘閣、寶文閣等,龍圖閣只是其中之一。統稱是館閣,掌管圖書、編修國史,一年一度的國家曬書會也是由館閣主持。 天石還給謝介衍生科普了一下,這館閣還會在以后的朝代發展出“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內閣”的說法,考生都要用館閣體考試??偠灾?,這算是古代文人一個最高象征的更古代版的雛形,在大啟的時候還沒有那么規范,卻已是一種人心向之的榮譽。 房朝辭也是最近才授銜的龍圖閣直學士,顯而易見,蓋因神宗的泰山之行。 一般皇帝去泰山封禪,除了祭祀上天、先帝和先后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封賞百官了,要不然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一力鼓吹泰山封禪?大家都能得利,才會眾志成城。神宗也循著例舊,在聶太后的提議下,以為皇儲祈福為名,大肆對江左大內的朝臣進行封賞了,大家差不多都加官進爵了一回。 謝介……還是世子,加官也有,但和他爹的爵位一樣,他得入仕或者舉行了弱冠禮之后才能一并繼承。 神宗為安撫謝介,還在旨意中送了謝介不少他私人的金銀,蘇皇后的人也終于聯系上了謝介這邊的人,準備一起做一些容易發財的海上生意。 念兒則是終于有了大名,聞胤,他皇儲的地位被確立了起來,還未舉行大典,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太子爺了,他的雙生jiejie封了齊國公主,還并不是天石介紹里的燕國大長公主。 而在房朝辭這個年齡和官齡圈里,只有他,在這次封賞里得到了直學士的殊榮。 無外乎別人會起哄了。 這次的請客也是展豁然做東,一是感恩房朝辭多日的收留,二就是為了給房朝辭慶祝了。 對于謝介來說,他對龍圖閣也很有好感,因為蘇大才子和他爹謝鶴,都前后有過龍圖閣學士的加官。 學士,和直學士,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的。 “我會努力,爭取早日把直去掉?!狈砍o這樣對謝介道。 那邊已經入席的人不懂這段淵源,怪叫起哄的更加厲害,說房朝辭怎么如此不知足,都直學士,還妄想著學士。 隔壁有人突然冷哼了一聲,徹底敗了正好的興致。 這里就要先介紹一下勾欄瓦舍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以及它的內部構造了。勾欄和瓦舍,其實是兩個詞,雖然人們總是習慣性被在一起說,并且它們確實都代指著豐富多彩、甚至帶點顏色的那種娛樂夜生活。但嚴格追究起來,它們是不一樣的。瓦舍是更高一級的稱呼,包含了各種服務。勾欄只是瓦舍的其中之一,有點某會所內的私人小劇場的感覺,勾欄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就是用欄桿圍起來的舞臺。 以南桑瓦舍為例,這座江左城內最大的瓦舍,共有勾欄大小五十余處,坐落在瓦舍內的不同的地方,進行著各不相同的曲藝表演。好比象棚,蓮花棚,夜叉棚等等等。 進瓦舍一般不要錢,看勾欄表演就要收費了。 收費標準有兩種,門票和打賞。在瓦舍和勾欄門口都會豎著碩大醒目的告示牌,寫著今日的表演內容和藝人,告示牌上有圖畫,也有文字,種類不一。大膽一些的,還會直接用真人。派一到兩個露出事業線的美女站在木牌前,為介紹,也為吸引客人。 不過,瓦舍里并不是只有勾欄,它是一個大型的娛樂中心,好比展豁然做東,請他們入的就是一個瓦舍的內部酒樓,在酒樓的二樓和三樓,可以遙遙的俯視到對面幾個比較大型的勾欄,在酒樓上閣消費的客人,都可以免費觀看勾欄里的綜合表演。 大啟的酒樓仕庶都可以進,但一樓散座一般才是普通人會待的地方,因為上樓入閣是要收費的,很昂貴。 圍著天井的南北兩廊,就是各個小室,名字叫酒閣子,也就是包廂。 南邊對著的勾欄,今日演的是雜耍,北邊對著的勾欄,正在說諢經。因著謝介會來,展豁特意選擇了熱熱鬧鬧的雜耍,說諢經的意思是講佛家的禪語小故事,很顯然謝介不會喜歡。 大概隔壁的人也是這么想的,他們也選擇了舍諢經而就雜耍。畢竟酒閣子的隔音效果不好,雜耍這邊熱鬧,各個房間怎么吵鬧都不會打擾到別人的雅興。天井那頭的北邊就相對要安靜很多了,不知道的還以為那邊沒有客人。 吵鬧是相對的,房朝辭他們這邊喊著直學士的聲音傳了過去,那邊的不屑自然也就傳了回來。 這聲音很熟悉,張獨。 又是他! 謝介都快要忍不住問房朝辭,這張獨到底是討厭你,還是喜歡你?怎么跟個跟蹤狂似的,你走到哪兒,他就能出現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