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這么說吧,他們倆人本就是云泥之別,張獨想要造成自己能和房朝辭又或者南子我齊名的假象來提身價,房朝辭和南子我卻不可能從張獨身上得到什么,甚至會給人一種降格的感覺。所以,他們必須讓旁人清楚的認識到他們與張獨的區別。 好比房朝辭,他必須讓所有人知道,雖然當年他與張獨是同屆科舉競爭,但這幾年內早已有了不同的發展和進步,他們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才行。 否則這張獨就會像一塊狗皮膏藥,黏上來就撕不掉了。 待三炷香之后,敲鑼示意,所有人停筆。 眾人開始紛紛各自展示自己的自信之作,待大家品評之后,再給在場的人傳閱。連夸人都要夸的引經據典,成語互飆。 謝介明智的跳過了這個環節,他既寫不出來好詩,也想不到夸人的好詞,更重要的是,他看見那些酸句就頭疼。 幸好,在場的人也沒指望過年十五的謝世子參合到這種事情里,哪怕在大眾的意識里,十五歲已經不是個孩子了,可謝介偏偏是個例外。說不上來哪里不同,反正就是能很鮮明的感覺到謝世子還是如赤子一般,與他們不一樣。 張獨與林生合作的作品是最后才展示出來的,很符合張獨的個性,他總想要壓軸,出個風頭。 不過,其實“壓軸”這個詞,本意上并不是指最后一個出場,而是倒數第二個。最后一個出場叫送客。 不管如何吧,反正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張獨的畫是很正常的山水畫,能依稀看到鳳凰山,和鳳凰山上繞著圈飛行的鴿群,也就是神宗的愛寵。畫面內容中規中矩,不新奇,卻已經足夠看到張獨的丹青功底??傆心敲磶讉€極品會創作出超越他們人品的作品,哪怕是謝介看不慣張獨,也不能否認張獨在繪畫方面的天賦。 然后,眾人終于看到了畫旁的那一行題詩: “鵓鴿飛騰繞帝都,暮收朝放費工夫。何如養個南飛雁,沙漠能傳文帝書*?!?/br> 說這是詩其實有點牽強,應該說是打油詩,字面意思很簡單,連謝介都看懂了。這是在罵他小舅不務正業,養鴿子為樂,卻絲毫不考慮文帝戰死的國仇家恨。 倒也算是點題了,既有文帝,又有寵物,還有現下江左的景色。 可是…… 聯系詩中的內容,怎么看怎么諷刺。諷刺了今政,諷刺了房朝辭,更是讓在座的人都覺得臉上隱隱有點疼。在國破的現在,他們還在這里“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好像確實不太合適。 展豁然是第一個站出來表達不滿的:“簡直不知所謂!” “我還沒說你沽名釣譽呢!”林生覺得所有人都很虛偽,包括人人稱頌的房朝辭。他有這個空搞雅集,不如多費些心思想想怎么救國救世。 其實這也算是一種道德綁架了??偛荒車页鍪铝?,大家就只能顧著憂愁,其他什么都不能在做了,對吧?而且,不是憂愁的人就一定能做出什么,也不是還笑著的人就一定做不出什么。在艱難險阻之時,還能笑著帶動氣氛,令所有人振奮,這難道不是一種貢獻嗎?自古還有歌舞勞軍呢。 “我沽名釣譽?”展豁然徹底炸了,“我沽名釣譽?我在朝堂上差點被那群老爺子罵死的時候,你在做什么?我因為贊同房朝辭的上書,被我爹趕出來的時候,你又在哪里?” 場面隨著展豁然的話,瞬間炸開了。 “上書?” “什么上書?” “可是最近建議換都一事?” 謝介幾乎是瞬間就想到了自己那日和房朝辭的抱怨,不怪他自作多情,誰在這種時候都不可能不想到自己,他側頭看著房朝辭,認真道:“不要騙我,你做了什么?” 仔細想想,今日雅集上來的大多都是年輕人,輩分最高的是南子我,要么就是淡泊名利不怎么沾朝政的真.名士。而真正當朝掌權派的官員,幾乎都只是送了禮,或者派子弟前來,大多看的還是謝介的面子。這其實就是一個信號,一個文臣集團在敲打房朝辭的信號。 “我沒做什么啊?!狈砍o笑了笑,還是那么從容,仿佛任何事對于他來說都不叫事,“真的。我只是做了我覺得我應該做的?!?/br> 雅集上還有人在交頭接耳,嘰嘰喳喳,快速分享著他們所知的八卦。 “我聽說最后還是決定不定都江左了啊?!?/br> “那去哪里?雍畿?” “咱們還能回去?” 還能回去?謝介總覺得這是個很奇怪的說法,他的腦海里隱隱約約浮現起了多日前去天寧萬壽的一幕幕,好像有什么謎底已經就擺在他的眼神,只差臨門一腳了。 然后,謝介就被打斷了。 “江左只會是行在,永遠不會成為帝都?!闭够砣怀爸S的看了一眼那自以為是的詩,詩里已經直接把江左叫為帝都了,“我不知道這位林兄是怎么想的,但至少在我心中,我展豁然的首都永遠只會是雍畿!” “好!”不知道誰起頭,叫了一聲好,整個場面都因為展豁然的話而熱烈了起來。 謝介卻還在慢慢咀嚼著展豁然之前的話,江左只是行在。 “行在”,出自《史記》,意思就是天子所在的地方,也可以理解為官家巡行所到之地。 說是自欺欺人也好,說是雄心大志也罷,反正當房朝辭在朝堂上這么偷換概念的提出來之后,還真沒有一個大臣敢再反對。他們甚至難得有了一二讀書人的清高風骨,覺得房朝辭說的也對,打死不能承認江左就是首都啊,他們的首都在雍畿,能不能拿回來是一回事,但想不想拿,這種態度是必須表現出來的! 至少能夠給天下百姓,特別是生活在淪陷區的百姓,傳遞一個信號: 我泱泱大國永不妥協! 不過,雖然心里贊同房朝辭,但這些真正的大佬對于房朝辭之前不聲不響、之后連個氣也不通一下就搞了個大事情的做法還是很生氣的,覺得這是不被后輩尊重了。必須要給房朝辭一個教訓,讓他明白明白什么叫天高地厚! “別擔心?!狈砍o再次對謝介道。 謝介怎么可能不擔心。房朝辭突然來這一出,到底是為了什么,再沒有比他更清楚的,這人、這人怎么會這么熱枕呢?謝介更加惶恐了。 “我不是謙遜,也不是以退為進,是真的沒事?!比舴砍o想,他可以讓謝介一直心懷愧疚的承這份情,可是他不想,所以他把這件事掰開了、揉碎了的全部小聲說給了謝介聽,“愛之深,責之切,你懂嗎?” 正是大佬們對房朝辭這個剛剛冒頭的后輩看重,才有了敲打,想讓他明白游戲規則。若他們不看好房朝辭,那就是直接出手把自作主張的小人物碾死了。又哪里會給房朝辭蹦跶到今天的機會。 “如果知道是要比這樣的詩,那我這里也有一首,不如請大家來一起品品啊?!闭够砣怀爸S的明顯還不解恨,開始用實力碾壓了。 “山外青山樓外樓,南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江州作雍州*?!?/br> 兩詩都是諷刺如今局勢的,可口水詩和真正的詩這么放在一起兩相對比,還是能夠立分高下的。林生畢竟作詩的時間太短,沒辦法斟酌字句,他的詩獨特在他說了大家都不敢說、卻又想要說的話,但若有另外一首同樣的、可是不管是意境還是詞句都更優美的詩出現,他的詩也就不算什么了。 “妙啊?!?/br> “真是、真是……” “不知這詩是何人所作?” 整個場面都因為展豁然口中的詩而炸開了,到底是讀書人,對好詩好句有一種天然的好感。 展豁然不著痕跡朝房朝辭的方向看了一眼,房朝辭搖搖頭,他只能在心中嘆了句果然如此后才道:“這是一首寫在寺廟墻上的題墻詩,我也不知道作者是誰。是房兄看到后告訴我的,我在房兄于朝堂上書后,便也順勢奏了上去?!?/br> 也因此,展豁然才把他爹給氣了個好歹。房朝辭第一個說,而且說的很委婉,大佬對房朝辭雖然生氣,卻也是氣這個有能力的后輩做事還不夠周全,有點怒其不爭,想要好好教導的意思在。但展豁然這個就是赤裸裸的嘲諷了,尖銳又心酸,還是跟在房朝辭后面說的,怎么看都只是個小弟的角色,能不讓他爹生氣嘛。 可其實展豁然根本不介意這些,他想走的是路線和他爹想讓他走的有不小的偏差。 “朝上的事情本不該隨便拿來訴說,但今日被人這般冤枉,我這個暴脾氣受不了,還請原諒我的耿直?!?/br> 好的壞的,都讓展豁然一個人說完了。 這還不算,展豁然說完之后就直直的看向了真正的始作俑者張獨的方向:“不知道張郎如何指教???真正做事的人,未必有那個功夫把自己做的每一樁每一件事都嚷嚷的天下皆知。反倒是有些人,口號喊的比誰都響,卻只光說不做,毫無用處!” 林生只是連帶的,卻已經被展豁然說的羞愧難當,他只是一介儒生,學問高,卻還沒有入朝,不知道這些事情再所難免??梢幌氲阶约涸┩髁撕萌?,還在一旁洋洋得意,就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很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獨……還不夠資格上朝,對朝堂上的事情也知道的不多,他雖然也跟著林生一起道了歉,但內心是怎么想的,就沒人能夠知道了。 一場鬧劇終于落幕。 總體來說,這一天的雅集舉辦的還是很成功的,要美食有美食,要賽詩有賽詩,結尾還有一個十分深刻的愛國教育。 人人都與有榮焉,覺得這勢必又會是一個西園雅集。 反倒是謝介在宴會最后的一段時間里略顯沉默,也不抱著了飛練,也不喂二爺了,只是半出神的坐在那里,他好像終于想明白了什么。 房朝辭對謝介的每一個情感都是能夠察覺到的,所以宴會剛結束,他就早早的打發走了展豁然。展豁然氣的恨不能跳起來和房朝辭打一架,有這么做朋友的嗎? “我給你留了一個院子,住不???”房朝辭還記得展豁然的話,他被他爹趕出來了。 “嘿,我就知道還是你夠義氣,我當然住啊,你這里可比我家離行宮近多了?!闭够砣晦D怒為喜,也沒和房朝辭客氣,直奔了房宅后面的院子,沒再去管房朝辭到底要做什么。 夕陽落下,華燈初上,整座房宅就只剩下了謝介和房朝辭兩個主人。 還是那一深一淺的綠色長衫,還是那座能與謝府對稱的水榭。 謝介問房朝辭:“你老實告訴我,雍畿到底怎么了?!?/br> “蠻人入京了?!狈砍o斟酌許久,都不知道該如何把信息量極大的事情說完,好讓謝介接受。他只能盡可能的簡潔,讓謝介明白個大致框架。 就在謝介被天石砸昏過去之后,大長公主急了,不管不顧的非要拉著神宗回江左親自探看。 神宗很怕他的大女兄,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哪怕大長公主的要求很荒唐,神宗最終也還是輕車從簡的隨著大長公主啟程前往了江左。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圣駕前腳剛帶著大部分朝臣離京,蠻人后腳就突襲而至,攻破了雍畿。 神宗和大長公主當時已經快要到應天府(南京)了,忽聞噩耗,只能在倉促間擺開防御,勉力對付追至應天的蠻人。 因有文帝血灑戰場的歷史教訓,迫于群臣的輿論壓力,神宗并沒有守在應天,而是狼狽渡江,途徑揚州、鎮江府,一路到了江左。 “我娘呢?”謝介眼下最關心的只可能是他唯一的親人。 “殿下不肯離開應天,她重新掛帥了,也是因為有殿下力挽狂瀾,阻止了蠻人一次又一次的南攻,才讓圣駕在江左穩定了下來?!狈砍o一五一十都說了。這種時候不說也沒有辦法,反倒是白白讓謝介著急,不如說個清楚。 大長公主其實中途是回來過一次的,只是那個時候謝介還沒醒,前線又戰事吃緊,她不得不忍痛告別沉睡中的兒子,再一次返回了應天。 簡單來說,謝介當初一睜開眼時便需要面對“京都沒了,皇帝跑了,他娘再次上戰場”的噩耗。 熒惑守心,國之將亡,古人誠不欺我。 作者有話要說: 窗戶紙最終還是捅破啦。 信我,真不虐!真不虐!真不虐!小世子腦回路很清奇的。 ps:沙漠能傳文帝書*:這個詩原文其實是沙漠能傳二帝書,是兩宋之交,記錄在《宋稗類鈔》里的佚名詩。蠢作者不會作詩,便借來了古人之口,莫怪,莫怪。 直把江州作雍州*:這個詩原文是只把杭州作汴州,是中小學課本上的古詩,大家應該都熟悉吧?諷刺的也是南宋的偏安。 第33章 第三十三份產業: 謝介在聽完之后,久久沒有說話。 深秋的冷風,過曲水,穿水榭,不遠千里來吹醒了房朝辭的腦子。他再顧不上和謝介在這里干耗,直接拉上謝介的手,頗為強勢的帶著謝介去了水榭前面的廳堂。有什么話都可以回屋說,根本沒必要在站在水邊等生病。水榭美則美矣,可惜不保暖。 謝介乖乖被房朝辭牽著,全程低著頭不說話,倒也配合的走過了由鵝卵石鋪成的后庭,進入了溫暖的房間。在跨過門欄時,他回身看了一下,忽然就笑了,因為他身后還跟著飛練、二爺。 “你有沒有覺得你就像是雞mama一樣?”謝介仰頭問房朝辭。 “mama”這個稱呼在大啟是用來叫奶媽的。謝介自然也有自己的奶媽,還不只一個,大內出品,質量保證。不過他娘不太喜歡他長于婦人之手,對奶娘過于依賴,早早的就把奶娘們都送回原籍榮養了,謝介也只能逢年過節賞下一些東西,以示惦念。 房朝辭回頭,看了看身后按照身高依次排開的三個家伙,還真有點那個意思,無奈道:“好了,兒子,咱們先坐下喝口熱茶再說話?!?/br> “兒砸!兒砸!”二爺來勁兒了,不斷高喊,“我才沒有那么不孝的兒砸!” 謝介:他不在的這幾年,他娘真的教了二爺很多沒用的東西啊。 有些鳥總會死于嘴賤。 飛練一直弓著身,小心翼翼的注視著謝介和二爺對峙,仿佛一有個什么不對,它就能隨時馱起二爺逃跑。 最終,還是房朝辭出面解圍,喚飛練把二爺帶下去玩了。飛練也好似真的能聽懂人言,先是用腦袋頂著它倔強的小伙伴出門,后來干脆叼起來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