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一聽鐘情:首席的冷艷美妻、花式甜寵:葉少追妻有點忙
柳娘也參加了宮宴。知道自己身份不同,怕嚇著這些人,柳娘出席之時,特意舍棄了鳳冠霞帔,一系衣裙亮相,衣裙乃是仿照漢時曲裾的裙子,以淡雅樸素為尚,柳娘并不愿搶了這些人的風頭。 參加宮宴的諸位命婦、閨秀,只見一位身著淡綠衣裙的高挑女子緩步進入正廳,也不見她如何張揚,如何華麗,卻能感覺周身淡淡威嚴。柳娘受禮之后安靜坐在一旁,并不隨意發表意見。 旁邊就有閨女和母親小聲嘀咕:“鎮國公主殿下也不像外面說的那樣,美麗又高貴,當真令人羨慕?!?/br> “閉嘴,不要議論貴人?!泵鼖D就要有見識的多,真以為坤儀公主不說話就是和善了嗎?那是沒見她發火的時候,天津衛海邊的土地都是紅的,誰敢小瞧這位掌政公主。 因特意下令不讓命婦閨秀們穿誥命服,院中一水兒的花紅柳綠,留仙裙、襦裙、襖裙、褙子、比甲,色色爭輝,各式衣裳首飾,配著各位美人,柳娘看的賞心悅目。 等到宴會正式開始,周皇后便令各家閨秀展示才藝,柳娘興致缺缺的看著,并未出現什么驚才絕艷之人。有柳娘在,也沒有嘩眾取寵,故意引人注意的。至于什么不小心潑水陷害之類的,開玩笑,在國宴上出岔子,活膩味了嗎? 一場宴會,并不能看出什么,只看閨女們在眾位貴人的高壓下,能不能從容平淡、冷靜自持。 柳娘端坐右上首,不一會兒,高啟潛就過來了。 “爵爺,可是太子殿下有吩咐?!背了镜蒙赃h,見他過來趕緊招呼道。 “沉水姑娘也拿雜家打趣,殿下恩典,雜家豈敢驕狂。沉水姑娘如舊喚一聲高公公就是,若能得一聲高老哥,咱家再歡喜不過?!备邌撊缃裆砭痈呶?,倒把以前的輕狂浮躁都改了。以前是沒有保障,今朝有酒今朝醉?,F在已經爵位加身,過繼兒女,若無差錯,百年之后可壽終正寢。這樣大好的形勢,高啟潛如何不為身后名著想,再謹慎、忠直不過。 “這才好呢?!绷锫牭剿麄冋f話,喚高啟潛近前來,道:“朝上也有加官進爵的官員,誰沒事兒叫人爵位啊,都是稱呼某某大人,在內宮也是一樣,稱呼如舊?!?/br> 高啟潛快走兩步,躬身行禮,“殿下說的是,老奴受教了?!?/br> “你素來是個好的,我也不過白囑咐一句,只盼你日后一如既往的好?!绷锏狳c他,問道:“怎么過來了?” 高啟潛再走進一點,以手遮口,小聲道:“太子殿下請殿下幫忙留意孫家小姐,余者請皇后娘娘和殿下做主?!?/br> “知道了,當真是上心,都說多少遍了,還用得著你特意來一趟?!绷镂⑿?,揮手讓高啟潛退下了。 高啟潛出現的瞬間,園中命婦貴女的心都提起來了,高啟潛可不是以往的內宦,正經封爵的爵爺,又是太子、公主心腹,如何不引人注目。 “演到哪兒了?繼續!”柳娘回過神來,發現場中已經停下了。 “看你這不專心的模樣,早就演完了?!敝芑屎笮Φ?。 “是我的不是,先前是哪位閨秀獻藝,我錯過了,該賠罪才是?!?/br> 以為穿著粉紅繡杏花的姑娘出列,行禮道:“臣女中書舍人溫佶之女溫柔拜見鎮國公主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臣女惶恐,陋鹽有污尊聽?!?/br> 哦~次輔溫體仁的孫女,他三子的長女,這次加封溫體仁也封了伯爵,太子妃之位的有力競爭者。 “不必多禮,杏眼桃腮,好一位美人。取我金玉鏤空香囊給溫姑娘,算我漏聽她才藝的賠罪?!绷镅孕﹃剃?,溫和慈善,再看不出“鐵血公主”的痕跡。 溫柔趕緊下跪接了,也是嚇得不行,突然行這樣的大禮。在場卻沒有人笑話她,只有羨慕。只見坤儀公主從裙擺上取下一個香囊,那是用整塊玉雕刻成的鏤空玉佩,頂端又以赤金裝飾,香料塞入其中,行走時自有香風拂面。不看玉香囊的價值,只說它是從坤儀公主身上摘下來的,就足以讓眾人羨慕,大家都以為這是今日拔得頭籌第一人呢。 柳娘不過找個由頭插口才藝展示,表達親和態度,接著問道,“下面該誰了?” 一位身著水藍色褙子的少女出列,道:“戶部給事中孫鎬之女孫妙云見過鎮國公主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br> “哦,定陽公(孫承宗)的孫女啊,起吧?!睂O承宗子嗣繁茂,孫鎬是他的第七子,而眼前的孫妙云是孫鎬的幼女?!耙I什么才藝???” “臣女魯鈍,只有書法一道可堪一觀?!?/br> “嗯,去寫來瞧瞧?!绷镱h首。 孫妙云蓮步輕移走到書桌旁,揮手寫下了“慈德昭彰”四字。待墨跡干,由內侍呈給皇后、柳娘觀看。 周皇后也知道兒子堅持立為正妃的應該就是這個姑娘了,“慈德昭彰”周皇后理解成對她的贊美,柳娘理解成她對自己身份的準確定位,兩位都沒說什么,照例賞了。 習作照例傳閱各方,有閨秀“小聲”道:“這是在諷刺公主嗎?” “什么?剛剛好像聽到有人在說本宮?”柳娘玩笑道,剛剛所在人群中說話的人也沒了動靜,不敢應話。 “沉水,剛剛是誰在說話?”柳娘好整以暇的問道,真是,剛說沒人敢出幺蛾子,就被跳出來打臉。 “回稟公主,是丁列丑行著藍衣女子?!背了浑p耳朵耳聽八方,還有周遭這么多宮人看著,想蒙混過關是不可能的。 丁、丑,都在天干地支前列,想必家中父兄也有些地位。說來也是,若不是家中嬌慣,又自視甚高,怎么敢在宮宴上亂說話。 那個藍衣女子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叩首,“殿下恕罪,殿下恕罪,家父……” “住嘴,別把父兄牽扯進來了,本宮不是遷怒株連之人?!币痪漭p描淡寫的住嘴,嚇得那姑娘瑟瑟發抖,不用宮人堵嘴,自己就不敢說話,怕連累家人。不用柳娘吩咐,沉水一稅收,自有宮人把那女子請下去,她的女眷長輩嚇得瑟瑟發抖不知如何是好。 “孫氏,你來解釋?!绷锢渎暤?。 剛剛還說鎮國坤儀公主慈和的人都嚇傻了,世上真有氣勢這么一說。也沒見坤儀公主怎么怒發沖冠、厲聲呵斥,只淡淡一句,諸人就覺火盆邊上也陣陣冷風直往領口里灌。 孫妙云這個直面鎮國公主氣勢的人更甚,臉色刷得變白,唇色都蒼白一片,努力鎮定道:“回……回稟公主殿下,臣女不知這位姑娘何以這么說?!?/br> “哦,我倒是能猜到,你寫慈德昭彰,她認為是在諷刺我,不就是說本宮不慈無德嗎?你為何這樣寫,你也這樣認為嗎?”上位者可能都有看旁人為她一句話戰戰兢兢、冷汗直流的惡趣味。 “臣女不敢?!睂O妙云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只覺得嘴上皮膚都黏在一起,不知道說什么好?!俺寂桓?,公主殿下殺一惡人就天下萬千好人,德昭千古,萬世流芳,些許小人讒言詆毀,不足為慮。請公主殿下明鑒?!?/br> 不錯哦~柳娘挑眉,能在自己這不掩蓋的氣勢下說話,也是個心智堅定的。 “嗯,說得不錯,起來吧?!绷锝o孫妙云身邊宮女一個扶的手勢,那宮女馬上站到一旁,待孫妙云起來的時候,順勢扶著她到了座位上,沒讓她出丑。 有了孫妙云的先例,獻藝的諸人對自己事先準備的內容有細細檢查了一遍,務必沒有歧義,不引起誤會。再有小心思的人也不敢做小動作,一句簡短低聲的挑撥都讓鎮國公主抓個正著,宮里沒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獻藝順利進行,完事兒之后,周皇后問道:“坤儀,你不喜歡那孫家姑娘就不讓她進宮,萬沒有為一個沒影兒的太子妃委屈你的道理?!?/br> “母后想哪兒去了,今日一見,太子眼光果然不錯,滿殿閨秀,只她一人稍稍入兒的眼。太子既然有意立她為正妃,我樂見其成?!绷镄Φ?,若不是至關重要,柳娘干嘛屈尊降貴去試驗她。 周皇后失望,還以為能趁機推出周芷、周蘊呢。 柳娘只需要對正妃人選發表意見,剩下的側妃不再她的關心范圍內。周皇后和太子商議過后,決定立孫承宗孫女孫妙云為正妃,溫體仁孫女溫柔為側妃,國丈周奎的孫女周蘊也為側妃,剛好,武將、文官、外戚都有了。剩下的就沒從高官子女里面選,人家把女兒培養出來,也不是送給太子做妾的。周皇后還從自己的宮人里面撥了幾個美貌溫順的給太子做選侍。 柳娘倒是趁機提醒太子,“長子嫡出,中正之道。等正妃進宮半年后再納側妃,至于那些選侍,服下避子湯才好?!?/br> “大jiejie放心,弟弟如何不知,父皇便是再寵愛田貴妃,也是等我和三弟出生后,再有小四、小五?!碧尤O妙云娶的是孫承宗的公爵位,娶的是武將的忠心,但他對正妻也是絕對的尊重,畢竟他就是嫡出長子,如何會不維護這一制度。 說起田貴妃,早兩年就病死了,小四朱慈煥、小五朱慈燦都被送入京中宗學讀書,一向隱形。再想想當初柳娘小時候,除了cao心朝政大事,擔心國家滅亡之外,還要抽空幫周皇后和田貴妃斗智斗勇,而今卻是物是人非,時光真是匆匆催人老啊。 太子見柳娘一瞬間怔忪,不知她怎么了,連忙詢問。 “沒什么,想起小時候和田貴妃的事情,父皇也有色令智昏的時候?!绷镎{侃自己的父皇,太子心里贊同,嘴上卻不說話啊,笑哈哈扯開話題。 以周皇后對名義明發懿旨,禮部正式走流程。 原本進行的好好的,突然太醫院來報,崇禎病危。 太醫院已經報過好幾次病危了,說實在的,崇禎倒下能堅持這么多年柳娘都意外?;实垡幌驔]有存在感,突然病危,倒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回來了。太醫們堅持了這么久,這次終于堅持不住了,來年二月,雪未化、春未至,崇禎皇帝終于走完了他的一生。 崇禎的前半生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后半生躺在病床,可有一雙出色兒女為他刷分,大明江山安穩,百姓漸漸恢復生機,一片欣欣向榮之態。禮部為其定了謚號哲,乃是美謚,不再是歷史上的“思”字。 哲宗下葬之后,太子登基,奉周皇后為太后,居慈寧宮頤養天年。奉柳娘為鎮國坤儀長公主,依舊監理朝政。封朱慈炯、朱慈煥、朱慈燦為郡王,三位新封郡王依照先前宗室改革條例,并未直接封國,而是留在京師,等待宗室大比后,授官為朝廷出力。再視其功過,升降爵位。 太子突然拔高成了皇帝,倒把先前封的幾位后宮撂在了尷尬的局面上。當然,皇帝要做什么事不怕尷尬的,只是現在皇帝猶豫了而已。 定陽公孫承宗老將軍在為先帝哭靈的時候感染風寒,纏綿病榻,待先帝葬入陵寢之后,老將軍也薨逝了。準太子妃孫妙云是他的親孫女,當時的太子現在的皇帝娶她,不就是娶這位軍神、軍中定海神針嗎?現在孫承宗去世,太子有點兒反悔,下旨準太子妃守孝。 瞎扯淡吧!先帝山陵崩,什么時候影響后繼之君立后納妃了? 往遠了追溯,明孝宗逝世,其子武宗朱厚照即位,次年改元正德。就在正德元年,冊立夏氏為皇后,同時立沈德妃和吳賢妃。往近了說,他們的伯父也是,當年明神宗和明光宗先后駕崩,神宗之孫、光宗之子明熹宗即位,次年即舉行婚禮,迎娶張氏為皇后,同時冊立良妃王氏、純妃段氏。 先例擺在這兒,皇帝你給我說要準太子妃守孝?逗我玩兒呢! 第126章 公主命 聽到新帝下旨讓準皇后守孝的時候, 柳娘一口茶噴了出來, 這搞笑呢! “主子, 你看是不是勸勸陛下?”沉水擔憂問答道, 就是她一個奴婢也知道這樣做不好, 不知陛下怎么想的。他們這些年見得多了, 也不把陛下當神仙鬼怪,依舊愿意用人的思維去揣摩他?;实廴粝胧諗n武將忠心,就不該猶豫。 “關我什么事兒?”柳娘大袖一擺, 皇帝要作死讓他去。原本平定四方戰亂、抵御外族南侵這樣的天大的功勛就是皇帝和柳娘平分, 現在局勢緩和, 天下欣欣向榮, 皇帝也希望能獨尊一方。人之常情, 只是皇帝太過著急了。 坤寧宮中, 周皇后見兒子有反悔的意向,自以為不著痕跡的嘆道:“這孫氏的命格是不是有妨礙啊,剛定了她做太子妃,陛下就駕崩了, 連定陽公都去了, 你說這事兒鬧得!” “母后慎言。若說命格不好,定了孫氏之后,蜀王之亂、浙江東林黨之亂悉數平定, 弟弟身登大寶,都是喜事,也沒見克著什么。父皇久病, 定陽公快八十的人了,兒知您不過隨口一句,但讓外面人聽到了,還不知掀起什么波瀾,孫家姑娘只能出家為家人、皇室祈福了?!绷锟粗芑屎笳f得不像樣,淡淡提了一句,總不能因為悔婚,讓人家姑娘去死。柳娘已經做過許多昧良心的事情,但那都是為了朝政,在無關國計民生的事情上,還是講點兒道理吧! 周皇后笑了,不說這個話題:“孫氏要守孝一年,總不好讓你弟弟空置后宮,不若先把周妃、溫妃接進宮來?!?/br> 周皇后這心思,淺的一望即知,柳娘搖頭道:“聽弟弟的,讓他自己拿主意吧?!?/br> “好啊,我去問問他?!?/br> 柳娘的“自己拿主意”是不摻和這趟渾水,周皇后的“自己拿主意”是極力影響皇帝,讓自己侄女兒趕緊進宮,若能搶先生下皇長子,就最好了。 后宮中之事暫且放在一遍,皇帝新登基,地方大員都要入京述職,太子已經做了多年有實無名,現在正了名分,與朝臣之間相處良久,并無需要磨合的地方,君臣之間頗為相得。來京述職的大員之中,需要柳娘特別留心的只有祖大壽、洪承疇和錢龍錫。 封疆大吏進宮述職,見皇帝龍椅旁還擺著小一號的鳳椅并不驚慌,先帝曾下旨讓鎮國公主輔政,后來皇帝也重申過公主的地位,現在皇帝登基親政,似乎不需要輔政大臣了??涉倗鞯墓冎呓^、手段之狠辣都讓朝臣們不敢出頭說話。只要皇帝愿意就成,他們這些做臣下的不敢有意見。 述職無甚可說,柳娘之所以要親見這三人,是因為他們都功勛卓著,今日正式受賞封爵之時。三人均封伯爵,錢龍錫更是直接入內閣,調任吏部侍郎。至于洪承疇和祖大壽,柳娘有意讓這兩人調個位置。 這三人來得巧,剛好湊到一處了,皇帝慶三人功績,專門準備了宴會。 柳娘端坐皇帝右下首,看著廷中歌舞,百無聊賴。因是為武將慶功,歌舞還有蘭陵王破陣曲之類的武曲,但見過了戰場殺伐,這樣的軟綿之舞,又如何能讓人滿意??幢娙硕贾豢磁用篮蒙矶?,搖頭晃腦欣賞曲子,皇帝便明白武將們宴飲并不十分歡愉,笑道:“京中舞女,何曾講過戰場殺伐,好好的歌舞讓她們毀了,都退下吧。今日眾卿凱旋,朕高興,朕為眾卿奏一曲?!?/br> “臣不敢?!北娙顺隽泄蛟谝慌?,誰敢讓皇帝撫琴為樂。 皇帝卻有些喝多了,平定四方,讓風雨飄搖的大明再次安穩下來,這樣的功勛,值得驕傲!皇帝堅持,他要抒發自己激動的心情。 “陛下說的是,本宮也一腔熱血恨不能親上戰場,不如從陛下開始,咱們殿上諸人,有一個算一個,都依次演一個,以慶歡愉,如何?”柳娘見皇帝堅持,趕緊給他打圓場。只有皇帝一人是拿皇帝取樂,若是眾人都這么干,就是酒宴上的游戲,自得其樂。 “取朕的焦尾琴來!”皇帝紅著臉大喝一聲,酒氣沖天。 柳娘一個眼神示意,高啟潛馬上讓宮人內侍關閉大門、窗戶,讓樂工停下演奏,殿中頓時鴉雀無聲?;实劭赡芎榷嗔?,忘了古琴聲音小,這樣寬闊的大殿,哪里聽得到。又不可能讓皇帝做到樂工的位置上,雖然那里有擴音工具。 皇帝興致高昂的彈一一首古曲,只有前頭幾位大臣聽見了,后面的人聽到前面的掌聲和奉承聲,才知道奏完了。 皇帝演奏完了,門窗才從新打開,武將們提著的心才放下來。原來是為了收音啊,他們還以為是要“摔杯為號、一擁而上”呢。別怪他們緊張,歷來武將回京述職被扣押的不在少數,直接被斬首的都有。 “陛下大才,本宮狗尾續貂,愧煞,愧煞?!绷镒屓巳×伺脕?,帶著鐵指甲,撥動琴弦。琵琶本就是“金戈之聲”,清脆且穿透力強,不說這樂聲中陣陣殺伐之氣,至少讓人都聽見了。柳娘不放過任何一個把皇帝比下去的機會,她也需要“展示羽毛”。 下面人心里就有數了,站在皇帝一邊的朝臣心中哀嘆:“陛下君子之風,奈何鎮國手持刀兵??!” 偏柳娘的就放心了,皇帝這般文弱,構不成威脅。 兩個大頭頭演過了,接下來就是朝臣們了。李標雙手同書,溫體仁現場填了一闕賀詞讓樂工演奏,女樂高唱。到了祖大壽這里,祖大壽拱手笑道:“臣一介粗人,只會舞刀弄槍,愿為陛下、殿下獻上一段劍舞?!?/br> “好,取寶劍來?!被实叟d奮得一拍桌子。 “陛下,君前禁利器?!崩顦似鹕?,大明十分防范武將,只因為武將手中有刀兵,比文人造反容易百倍。這么多年歷史,文人造反幾人成了,成功的通通都是武將!所以別怪皇帝那般防范武將,還總炮制冤假錯案,他們太危險了。 皇帝一愣,他話已經說出去了,怎么能反悔。 祖大壽馬上跪下請罪,“臣酒后失儀,請陛下降罪?!?/br> 柳娘笑道:“大宴之上,君臣同樂,無妨。復宇(祖大壽)快快請起,陛下何曾有怪罪之意,李卿更是老成持重,國之棟梁。文敢諫武敢戰,本宮在一旁瞧了,也覺快慰呢!” 柳娘三言兩語安撫各方,高聲道:“取本宮的寶刀來?!?/br> “復宇在戰場是用刀的吧,這是兵部新制的百煉鋼寶刀,復宇且瞧瞧,可還入得你眼?”柳娘大笑,朗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