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甚至為了專權,不惜做出一些讓他覺得萬分毀三觀的事,他一直以為,借種這種事只會出現在虛構的故事里。 但是細一想,人性從來都沒有底線,它可以光輝圣潔,也可以黑暗骯臟。 而且他都穿越了,還有什么事是不能發生的? 至于瑾瑜為何會知道這種聽上去就辣耳朵的事,還要拜沈家所賜。 若不是沈家對冬青的車隊下手,他和冬青就不會特別注意沈家。 或者是沈家確實氣數盡了,此事端倪,是從一個乞丐口中聽來的。 那個乞丐有一段時間不是乞丐,因為他找到了好友藏的巨款,搖身一變暴發戶,成為小圓管理那家青樓的???。 沈家為斷絕后患,特意找了一個無親無故的流民乞丐,重金借種,事后一刀抹殺。 左右只是一個乞丐,消失了根本無人問津。 事實上,也確實無人問津,那個暴發戶號稱是其好友,然而他只是在那人無故消失后,致力于尋找那人留下的財物。 找了大半年,將所有那人可能藏東西的地方都搜一遍,終于在今年三月找到一千兩銀票。 從四月開始,暴發戶就是流連于青樓,喝大了后跟青樓的姑娘吹噓自己逆天的好運。 說跟他一起睡破廟的同行,因為長相英武些,被有錢人家花大價錢雇走。 之后很久二人才見過一面,那人眉飛色舞說他被雇去睡女人,偷聽到雇他那家人姓沈。 別的事連那人都不清楚,因為每次進出頭上都被蒙了黑口袋,只是聞到一股甜膩的香氣。 暴發戶說歸說,并沒有人當真,只當他得了腦疾胡思亂想,聽過就拋在了腦后。 直到六月里,冬青的車隊被沈家打劫,和瑾瑜二人決定細細調查沈家齟齬。 冬青讓小圓交代下去,叫青樓的姑娘們注意著,只要客人提到有關沈家的事,無論事大事小,一律記下上報。 上報消息有額外的銀錢拿,又不是什么大事,姑娘們自然樂意為之。 到了七月底,暴發戶吹噓的事終于被姑娘想起,干脆就報了上去。 冬青和瑾瑜將每樁事都調查,確認是不是她們要對付的那個沈家。 這一查,再找那個暴發戶時,暴發戶又成了乞丐。 畢竟只是一千兩銀子,吃喝嫖賭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花個干凈。 乞丐見又有好事找上門,恨不得將人間蒸發了的那人八輩祖宗都抖給瑾瑜,還送給瑾瑜一方帶著甜膩香氣的手絹。 據乞丐說,這是那人從女人那里順來的,拿來跟他炫耀時,他趁機從那人身上順的。 手絹沒什么奇特,只是料子很好,邊角繡著一個普通的“辭”字。 除此之外,上面有些不知名的可疑污跡,不知道是不是乞丐對手絹做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 如此,瑾瑜被震驚得無以復加,沈家簡直稱得上喪心病狂。 他還以為是華元帝老當益壯,特意抑制還是擦槍走火,才會有十二皇子的誕生。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切入口,便將此事線索送到四皇子手中,讓四皇子設法牽制沈家。 沈家便只能忙著對付四皇子,沒空理會他們的小本生意,冬青又能愉快的撈錢。 四皇子比瑾瑜想的要狠太多,想要直接將整個沈家抹殺。 知道十二皇子并非皇室血脈后,準備借著通jian的名頭,讓十二皇子與華元帝滴血認親,一點余地都不留。 瑾瑜慶幸,還好四皇子準備實施前跟他提過一嘴,不然的話,沈家沒完四皇子就要完。 因為滴血認親根本不準,但古人對此深信不疑,萬一華元帝的血跟十二皇子的血相融了呢? 這樣的話,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切入口反而讓沈家jian計得逞,四皇子還要背上污蔑和欺君的罪名。 在驗證瑾瑜說的滴血認親原理后,確認不管是不是親生血脈血液都能融入骨頭,四皇子就安排了狩獵那一出,準備一步一步坐死沈家。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瑾瑜除了靜觀其變,就只是讓冬青趕緊招攬人手組建隊伍去賺錢。 四皇子對沈家下死手,沈家必定反擊,估計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沈家都不會有精力來sao擾冬青了。 冬青毫不含糊,迅速整隊,往四個方向出發,別人爭斗得如火如荼時,她正悄悄賺錢。 到了當日,惠妃帶著十二皇子來到大殿,殿中放了張元已經開始腐爛的尸體。 為了不驚擾圣容,張元尸首整個被蓋住,只露出一條手臂待用。 華元帝坐在上首,旁邊坐著皇后與太后,數個皇子在下首并列而立,外有宗人府的官員,等待華元帝下令cao作。 華元帝見人來得差不多,便抬手示意。 侍衛上前,用匕首將張元手臂上的爛rou削開,露出白森森的骨頭。 宮人要取十二皇子的血,雙膝跪地,“得罪了,請陛下恕罪?!?/br> “朕恕你無罪?!?/br> 刀刃鋒利,輕輕劃破十二皇子的指尖,一時哭聲滿殿。 取了數滴血后,太醫立刻上前為其止痛包扎。 宮人碗口翻轉,那幾滴血順著玉碗慢慢滑落,正要滴在尸骨上,殿外卻傳來一陣兵戈之聲。 第112章 互啄 聽到殿外sao亂,華元帝臉色一沉,不知是誰這般大膽,明目張膽在皇宮內打斗。 大皇子黎疏叫了旁邊的宮禁統領,“朱統領,這是怎么回事?” 朱統領躬身道:“卑職這就去查看?!?/br> 朱統領眉頭緊皺,他統領宮禁親軍,這皇宮數年如一日的平靜安寧,卻非要在今日所有皇室成員在場時出紕漏,讓他不好看。 待查清楚是誰疏忽弄出來的簍子,定要嚴懲以儆效尤。 朱統領還未走出乾元殿大門,殿外的人已經打到了進來,守門的宮禁侍衛倒進門內,血濺三尺。 朱統領立刻拔劍,帶上殿內的幾個侍衛迎了上去。 眾人看過去,只見數隊穿著皇城禁軍制式鎧甲的士兵,正與宮禁親軍交戰。 為首的人,是皇城禁軍副統領秦書年。 華元帝怒火中燒,此時他和所有皇室成員都聚在乾元殿,沒帶任何武器,又因為皇家子嗣滴血認親的私密性,乾元殿沒有太多侍衛。 對于覬覦龍椅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個絕佳的機會,不費事就能將皇室一網打盡。 四皇子黎雋顯然也看到了場中的秦書年,心里一跳,秦書年是他的舅舅。 秦書年從武多年,才混到皇城禁軍副統領的位置,為何會不跟他打招呼就率兵攻入皇宮? 黎雋腦中思緒電光火石閃過,此時秦書年率領的皇城禁軍占了優勢,朱統領身上掛彩,幾個宮禁侍衛也死的死傷的傷,眼看就要落敗。 宮禁親軍從其他地方趕來需要花上一些時間,以他的戰斗力,如果協助秦書年,也許能在別的親軍趕來前將華元帝和其他幾個皇子拿下。 這樣的話,皇位幾乎成了囊中之物,省去后續冗長又沒有定數的爭斗,即刻就能登基。 秦書年看到殿中情形,打斗的動作遲疑了一瞬,因為殿中情形跟他收到的消息大相徑庭。 今日恰逢皇城禁軍統領有事出城,皇城禁軍暫由秦書年這個副統領代管。 就在兩刻之前,一個滿身是傷斷了一臂的宮禁領隊撲到秦書年面前。 領隊奄奄一息,說十二皇子滴血認親,沈家趁著所有皇室成員聚集在乾元殿,聯合宮禁副統領齊正修發動了兵變。 他丟了一條手臂才從皇宮里逃出來,向皇城禁軍求救,事態緊急,晚一刻便天翻地覆。 秦書年當然立刻整隊沖向皇宮,他對此事沒有懷疑。 這么多年,沈家的野心旁人也許不知,但秦家都看在眼里。 宮禁親軍副統領齊正修是沈老夫人娘家那邊的侄子,這件事是在明面上的。 還是托齊正修的福,秦書年才得以當上皇城禁軍副統領。 沈秦兩家是死對頭,這樣的安排,華元帝才不擔心皇城禁軍和宮禁親軍同時被某一人收買。 無論哪一方有小動作,另一方都會死死盯著不讓其得逞,華元帝當了得利的漁翁。 所以秦書年收到沈家聯合齊正修兵變的消息,立刻帶了數隊禁軍前來查看。 在宮門口遭到宮禁親軍阻攔,無論如何都不讓他進宮,哪怕他卸了盔甲兵器獨身一人都不讓進入。 這就坐實了那個斷臂領隊的求救,若不是宮中有鬼,為何敢明目張膽死活阻攔他進入? 秦書年便下令攻入皇宮救駕,一路都遭到宮禁侍衛的拼死攔截,好不容易來到乾元殿,齊正修卻沒在殿中。 而且,乾元殿中也沒有多余的士兵,華元帝和一眾皇子好端端的站在殿中。 秦書年此時反應過來,他只怕是中了沈家的jian計。 斬斷那個領隊的手臂,讓其渾身是傷半死不活,舍棄這一路上數十宮禁侍衛的性命,就為了騙他上鉤,狠毒如斯!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到如今,若他放下兵器跟華元帝解釋,只怕華元帝也不會相信。 況且,沈家一定留了后手,會將他的所有辯駁都打回來。 秦書年和黎雋思緒飛速運轉,閃過諸多念頭也不過一瞬時間,大皇子黎疏已經上前,在地上撿了一把刀,準備對戰秦書年。 六皇子七皇子緊隨其后,黎雋不能落后,一步步走過去,每近一步壓力就重一分。 是選擇支援秦書年直接奪下龍椅?還是選擇站在秦書年的對立面,死死咬住事實,他對秦書年的行動一概不知? 黎雋本就是膽大之人,準備兵行險招,支援秦書年,干脆利落的奪取皇位。 秦書年看出黎雋的意圖,頓時心急如焚。 他了解自己這個外甥,如果他是自己起兵攻進皇宮的,黎雋這個決定自然沒有什么不妥。 但黎雋不知道他是中了沈家的計才沖進來的,齊正修一定帶了夠數的兵力,等待時機將他就地正法。 然后把罪名扣在秦家和黎雋頭上,死無對證,加上沈家的部署,秦家將粉身碎骨。 如果此時黎雋插手幫他,就相當于主動將謀反的罪名坐實了。 眼看黎雋就要加入戰團,秦書年心一橫,避開朱統領的糾纏,手中長戟朝黎雋當頭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