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嗯?官府的錢莊,是不是帶著銀票去都城晉安,也能在晉安官府錢莊換成銀子用?” 冬青點頭,“嗯,就是如此,不過官府錢莊每兩銀子要加五文的費用,也就是每兩銀子收三十五文錢?!?/br> 瑾瑜想了想,道:“也罷,我們今日就去存?!?/br> 如果存進去后,銀票全國通用的話,倒是還不錯。 在心里算了算,如果把一千七百兩銀子都存進去,到時候取出來,就要付給錢莊五十九兩又五錢銀子。 心臟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五十九兩??! 冬青開始給銀子分箱,“總不能都存進去,要留一些日用,瑾郎你覺得留多少合適?” “我覺著???”瑾瑜想了想,“留個一兩百應該就夠了,別的都存進去吧?!?/br> 留了兩百,就能省下七兩手續費。 “嗯,那一千五百兩放錢莊,兩百五十兩放床底,帶上三十五兩回清水溝置辦宴席?!?/br> 冬青翻出一個不大的木箱,稱了兩百五十兩放進去,落鎖。 再數三十五貫銅板塞進包袱,明日帶回清水溝買菜買酒。 瑾瑜把這事說給大狗和翠枝聽,翠枝說兩人要商量一下,立馬拉大狗進屋數錢,看看需不需要存點兒進錢莊去。 房門一關,翠枝蹲下身,伸手在床底摸索,也從床底拖出一個木箱。 最近忙得腳打后腦勺,都來不及好好數一數自家的錢。 她們這一箱很多銅板,腿都蹲麻了,才把一箱子銀子數清楚。 大狗僵硬的蹲在一邊,除了稱秤告訴翠枝重量,就不敢發出別的聲響,怕打岔導致翠枝算到一半又前功盡棄。 看翠枝數完銅板停下來,大狗立刻湊了過來,“怎么樣!咱家多少銀子了?” “七百七十兩!” 大狗激動得一拍手掌,“這可如何是好?咱有這么多錢了?你沒數錯吧?” 雖然看著一大堆,但具體數量出來,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翠枝沒好氣道:“沒出息!你怕我數錯為何不自己來數?” “可以嗎?”大狗摩拳擦掌,他也要親手數一數自己的錢。 翠枝忍俊不禁,給大狗騰出個地兒來,“來,好好數,一會兒咱把它存錢莊去,你就沒法兒數了?!?/br> 銀子的重量是稱出來的,大狗蹲著數了半箱銅板,證明翠枝數的沒錯。 大狗覺得自己滿手銅臭味。但他喜歡,“那咱們就留著銅板,把這個銀子拿去存錢莊?!?/br> 翠枝沒有立刻答應,而是道:“二狗說他的要放進官方的錢莊,只要帶著銀票,到哪兒都可能換銀子,但每兩要多收五文錢,我覺得我們不用跟他們一樣,存普通錢莊就成,因為我們并不隨時四處的走動,犯不著多花那五文錢?!?/br> “嗯,媳婦兒說的有理,那就去普通的錢莊?!?/br> 瑾瑜聽了大狗和翠枝的決定,覺得確實不錯,就讓他們注意安全,免得一路還沒到錢莊被貪婪之人搶了去。 剛好陳君然和李言卿來家里,冬青把李言卿八月該分的九百三十一兩給他,沒想到他個人也算是小富之人。 剛好李言卿也要去錢莊放銀子,瑾瑜順便就請了二人,加上李林,四個大男人一起把銀子送去官府的錢莊。 李言卿來年同樣要去都城趕考,存在官府錢莊剛好。 一路上陳君然興高采烈絮絮叨叨,“我們在學院可是長臉了!可惜全哥你沒在,否則這亞元的名頭,更是讓我臉都能長三尺長?!?/br> 瑾瑜止不住想象了一下陳君然臉三尺長的模樣,渾身打個哆嗦,“打住,臉三尺長還能不能看了?” 冬青跟在身后,兩手空空,看著前面四人抬著東西還不見消停。 官府的錢莊,與之前看別的錢莊沒什么兩樣,唯一的差別,大概是官府錢莊的伙計比普通錢莊態度差了不少。 瑾瑜并不在意,反正也就來這么一次。 冬青沒有絲毫不耐,上前和顏悅色對那伙計道:“我們不要一整張一千五百兩的銀票,麻煩你給十數張一百或是幾十的?!?/br> 伙計睇了冬青一眼,或是因為冬青生得貌美,或是因為冬青是女子,伙計并沒有因此而發怒。 而是按照冬青的要求,給了十數張一百兩百五十二十的銀票。 俗話說財不露白,就算存了錢莊,也應該是多張小數額銀票,以免旁人見財起意?;蚴且话丫晚樧吡四阋磺灏賰摄y票。 瑾瑜算是解決了一個后顧之憂,當冬青跟他說要小數額銀票的原因,瑾瑜只能說冬青太聰明,這樣確實把穩不少。 處理完這事,夫妻倆帶著李言卿和陳君然去逛了復制挑花刺繡的院子。 告訴大家伙,停工三日,回清水溝老家去吃舉人老爺的席。 現在各個鋪子都還有存貨,停工三日也趕得上。 冬青順便給大伙宣布,陳君然李言卿和瑾瑜三個都中了舉人,場中稀稀拉拉泛起些交談聲。 她們只見李言卿過兩次,沒啥印象。但是陳君然和瑾瑜算是土生土長的清水溝人,清水溝數十年沒出一個舉人,如今一下出倆。 不過有不少人猶豫,三天時間又能掙不少錢,回去從參加宴會除了熱鬧之外,好像沒什么實質性好處。 “這里會有人管事嗎?若我們不想回家,能不能就留在這?照樣賺錢?!?/br> 冬青搖了搖頭,“對不住了,明后外三日家里是沒人的,沒人負責伙食,你們伙食得自己想法子?!?/br> “唉……那行吧,明日我們一起回村?!?/br> 村里人都比較好說話,既然這樣,那就都回去吃喝玩樂,今朝有酒今朝醉。 不過三日而已。也耽誤不了多少錢。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瑾瑜一家人就起床洗漱打包,去城外與村民匯合。 匯合起來又是浩浩蕩蕩一大群人,走在路上路面都占滿了。 到了明山鎮,瑾瑜順便買了一大堆爆竹,不出意外又要噼里啪啦炸上一通。 今日走得早,到清水溝時,正值如日中天。 在村子里往前山羊腸小路上看,只能看見一大串人順著山路蜿蜒而下。 不少人駐足細看,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待走進村子,各自回家見親,瑾瑜和陳君然考上舉人的事,就這般傳開了。 瑾瑜家的屋子給大伯母家用,他們索性沒有過去,直接去了村長家,商量宴席的事兒。 現在九月中旬,正在往家里收糧食,村長在院子里掃地,騰個地方堆帶殼的苞米。 抬頭看到自家大兒媳李氏推門進入,村長一愣,“不是每個月只回來一次么?我記得九月初六時你已經回來過,莫不是你逃了?” “陳叔?!辫ぞo隨其后踏進來,給村長解釋來龍去脈。 村長看向陳君然,嘴唇蠕動半晌,才道:“你們的意思是?我們君然終于考上舉人了?” 瑾瑜重重的點頭,“嗯,君然出息了,若來年去參加春闈考中進士,不久就能授官?!?/br> 就像約好了似的,村長確認了這個消息后,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對著朗朗青天拜了幾拜。 “蒼天有眼!感謝老天爺,感謝列祖列宗!” “……” 瑾瑜扶額,所以這是一種傳統還是如何?怎么聽說兒子考中舉人,不忙著感謝本人的努力及奮進,個個都要去拜天。 待村長激動的情緒過去,就忙跟著張羅宴會的事,先去議事場地敲響了鑼,點燃一大串鞭炮,震耳欲聾。 從縣城回來的村民,雖然已經跟家里人提及瑾瑜和陳君然考上舉人這件事,但經由村長親口說出來,又是另一種震撼。 整個村都萌生了希望,畢竟傻子都能考上舉人,他們家心智健全的孩子,去讀書一定差不了。 大伯一家站在場中,看瑾瑜立于高臺之上,神態自若滿面春風。 那模樣,與曾經的李二狗好似沒有什么差別,卻又仿佛已經遙不可及。 第65章 齟齬 因瑾瑜一行人在擺完宴席后,要趕回縣城趕制挑花刺繡,這次便沒有翻萬年歷瞧日子。 今日敲鑼鳴炮,明日就擺宴席,宴請全村人。 瑾瑜看得出村長對陳君然的期望,此次沒有再發表什么講話,而是讓陳君然上前,說說理想抱負心路歷程。 陳君然過去十多年都扎在書海中,場下這么多村民,他竟有大半覺得面生,一時怯場,少許磕巴。 瑾瑜走上前,寬厚的巴掌落在陳君然肩頭,讓他心定一些。 不知為何,身側多了一人果真踏實不少,此前一人獨站在前,兩邊空蕩蕩的,莫名就心底發虛。 清清嗓子將一段話說完,場下少不得一陣掌聲與叫好聲,村長萬分欣慰。 陳君然望著瑾瑜笑了笑,原來在許多人跟前說話,并不如想的那般困難。 有了此次開端,日后再遇此境,心底也不發虛。 該有的流程走完,瑾瑜和冬青從高臺上并肩下來,一眾村民不由得目不轉睛。 二人郎才女貌,眉眼間光華流轉,透著絲絲兒的貴氣,一股鶴立雞群之感油然而生。 自伊始見冬青,他們便覺冬青與這個小山村格格不入,而瑾瑜更是在眾鄉親的見證下,膚色一點點淺化,氣韻一層層升華,最終有了俯瞰山河的氣概。 瑾瑜二人走進人群,陳君然緊隨其后,被眾人圍了個水泄不通,道賀之聲不絕于耳,還有不少人詢問考秀才舉人困不困難。 瑾瑜只得停住腳步,“多謝各位,至于考秀才舉人難不難,看天分而定,有人一試就中,有人考到白發老翁也難以上榜?!?/br> 后方不少人撇嘴,雖然他們大字不識一個,但顯然不信瑾瑜之言。 瑾瑜讀書兩年,一年內接連參加縣試鄉試,都是一次就中,村長家陳君然也只考了兩次。 他們是家里沒錢,若不然,將自家孩童送給冬青教導,長到十七八去參加科舉,考中的幾率定不會小。 至于為何要交給冬青教導,因為瑾瑜是冬青教導出來的。 瑾瑜不知道旁人把他考上舉人的功勞都歸給了冬青,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打算反駁。 大伯一家被擠在外圍,與瑾瑜和陳君然說不上話,趙氏拼命的往里擠,揪住前面人的衣裳,就把別人扯出來。 “讓一讓讓一讓,二狗要去我們家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