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節
她自己是有感而發,所以想著冀行箴定然也是同樣的感覺,就和他道:“徐哥哥很不錯。芙jiejie和他一定會好好的?!?/br> “徐立衍很好?”冀行箴幽幽然道。 “是啊?!卑⒁粢苫螅骸半y道不好么?” “倒也不是?!奔叫畜鹉抗馔h方,聲音愈發地縹緲?!拔揖褪怯X得——” 他頓了頓,最終還是忍不住說道:“倘若你看他的時間能再短一點,他瞧上去應當就會更順眼一些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太子表示,本宮從來不會吃醋!真的……【你們信我啊】 **** 第93章 阿音剛開始還沒聽明白冀行箴的意思。待到細細一琢磨, 她有些回過味兒來,不由得橫了他一眼,再不搭理,徑直往里行去。 冀行箴笑著上前拉她,“好好的怎么說走就走了?也不等我一道?!?/br> “等你作甚?”阿音語氣涼涼地道:“左右我最是愛看徐哥哥, 未免你瞧他不順眼, 我還是離你遠些的好?!?/br> 冀行箴搖頭失笑,不管她怎么說,自顧自地拉了她的手握在掌心, 低聲細語地與她一同往里行去。 阿音一般心中有事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瞞著冀行箴。 方才因著要送冀若芙出嫁,阿音暫時忘記了剛才遇到那林昭輝之事。如今空閑下來, 先前那種詫異的感覺浮上心頭, 阿音頓時將其記起。 阿音便于冀行箴把這事兒說了。 冀行箴有些意外。只因阿音身為太子妃,平日里有甚宴請之事,總有人尋了她來搭話。男女皆有。阿音也未曾和他這樣特意提起過。就問:“此人可有甚特別之處?” 阿音也說不上來自己心里那怪異感是怎么回事,就老老實實與他講道:“特別倒也不特別。就是他一舉一動, 還有待人處事的樣子讓我莫名地響起了崔治?!?/br> 語畢,阿音又搖頭道:“也許是我多慮了。小白也認識他,小白并未說有相似之處?!?/br> 崔治二字入耳,冀行箴心中一凜。 他知道阿音不會隨隨便便把這樣的話說出來,就道:“雖然書白見過此二人, 但男女有差異。女子會留意到的事情,男子許是不會放在心上?!?/br> 比如阿音會注意到他身上的衣裳是什么繡紋,他卻一般只大致看看衣裳順眼不順眼。若是還算合眼緣, 穿了便是。其他的不會多管。 “稍后我讓人查查?!奔叫畜鹋c阿音道:“這事兒你先莫要與旁人說?!?/br> 阿音有些羞赧,生怕自己這是大驚小怪反倒給冀行箴添了麻煩,晃了晃冀行箴的手臂道:“我也就這么隨意一說?!?/br> “那我也就是這么隨意一聽?!奔叫畜鹞⑿χ?,拉了她繼續前行。 進到殿中后,阿音去寬慰尚還在傷心著的俞皇后。因著等會兒會有宴請,她便一直陪在了俞皇后的身邊,幫忙處理大小事務。 冀行箴四顧看看,晟廣帝早已不見了蹤影。喊住個公公細問,才知剛才董仙人已經把陛下叫了去,說是煉丹過程中需要陛下的幫忙。 冀行箴往那個煉丹之地遙遙地看了一眼,神色淡漠地舉步而出,回了景華宮中。 沒有阿音陪在身邊,冀行箴唇邊的笑意便消失殆盡。面容冷肅地步入院中,他將川青叫了來。去到書房落座后,隨意抽了本書,邊翻看著邊問川青:“那個林昭輝,你們知曉多少?” 川青想了想與冀行箴道:“是戶部林郎中之子,課業出眾,參加了上一次的秋闈,這次打算參加明年的春闈。因他和常家的八少爺是同窗,故而與常家人算是熟悉?!?/br> 冀行箴聽聞后和阿音所說的也沒多大區別。便道:“你讓無相著緊著些打探打探此人。倘若有甚不妥,即刻來報?!?/br> 他口中提及之人名喚袁無相。 袁無相多年前中了武舉而入了御林軍中。后在御林軍中與一世家子起了摩擦爭斗起來將對方打傷,不久被軍中除名。 冀行箴無意間得知了此事的來龍去脈,方才曉得那世家子曾當街辱罵一名步履蹣跚的老婦。而老婦正是袁無相的母親。 徑山說起此事的時候,感嘆了句可惜。 只因那袁無相功夫確實極好,人很機智,在御林軍多年也有了自己的京中人脈。只不過事關自己母親所以處事沖動了些。偏那世家子背景很深,非袁無相可以抵擋,這才被御林軍除了名。 冀行箴便讓火青暗中觀察了袁無相一段時間。后見此人果然不錯,就聯系了袁無相。多次與其悄悄會面后,冀行箴知道袁無相母親病重難解,就設法請了名醫為其診治。 后袁母身體好了許多,袁無相拜在冀行箴的門下。冀行箴知曉他認識的各路人馬頗多,便讓他召集了些人手。 這些人有的是草莽,有的是市井中三教九流,有的是和袁無相有過交情的朝堂中人。還有些是袁無相所知的堅持支持太子之人。他們游走在灰色地帶,暗中幫助冀行箴做事。 他們是冀行箴自己的人脈,旁人并不知曉。 冀行箴執掌政事后,已經不動聲色地讓自己手下的許多人滲入到朝中的方方面面。待到有需要的時候,只需吩咐袁無相一聲,讓他代為傳達,許多事情就可迎刃而解。 此時川青聽聞冀行箴說起讓袁無相來查林昭輝,曉得此事非同小可,趕忙認真應聲領命。 第二日,秋闈放榜。 俞林琛得了鄉試的第二名。 俞家上下歡喜不已。沒幾天便是他成親之日。俞家雙喜臨門,好生慶祝了一番。 過了年后沒多久便是春闈。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定在二月里。 俞林琛和林昭輝一同參加,待到三月放榜,兩人俱都考中。一個排名為六,一個排名為十七。四月殿試后,前十名的答卷被呈到晟廣帝的跟前欽定名次。 晟廣帝看好之后,發現俞林琛可排第二,但排第三是個四十多歲的不惑之人,就打算把俞林琛定為探花郎,讓那原本第三的做榜眼。 俞皇后知曉自家侄子考得好,生怕晟廣帝一個高興再搞出甚么幺蛾子來,索性當晟廣帝評判的時候她就在他屋子里離他不遠處喝茶。 晟廣帝剛開始還說了她兩句。見自家發妻不肯走,晟廣帝也就沒多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