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而是一顆顆紅色的小豆子。 作者有話要說: 阿音:咦?紅色的豆子?赤豆?和煮湯的看上去不太一樣啊~ 太子:……都說了是紅色的豆子,為什么你不叫它紅豆呢……紅豆……/(ㄒoㄒ)/~~ **** 注:相思豆海紅豆是無毒的,可以做飾品用。 但是相思子有毒。 所以……太子給阿音的是哪一種做的呢?哈哈~~^_^ 第57章 阿音倒是頭一回見到這種豆子。莫說是在京城了, 便是住江南的時候也沒有見到過。 這些年來冀行箴曾送過她不少飾物,都是十分得用的。阿音看這手鏈精巧可愛,便好生收在了首飾盒子里。第二天一早起身后,她便將它戴在了手腕上。 八月的天已經泛起了冷意。如今只穿一層薄衫的話肯定不頂用,必然要在外頭再罩一層衣裳才行。 阿音外面穿了件銀紅水綢灑金通袖衫, 長長的衣袖落下來, 遮住了手腕間,她這手鏈旁人倒是看不到的。即便偶爾有豆子的紅色閃現,因她外衫顏色偏紅, 亦是不很明顯。 大家在俞老夫人的院子里匯合后,老夫人又稍微做了安排, 眾人便依次上了馬車往山明寺行去。 這次幾位老爺需得當值去不得, 俞老太爺守在家里也不去。幾位少爺大多需要到學堂抽不開身。 俞林瑞如今在武館里跟著武師父學習準備來年考個武功名。知道這次去寺里和meimei的親事有關系,他特意告了假。 俞林琛倒是巧了。他考上了國子監如今在那里讀書,恰好今日國子監放假。 除了老夫人外,夫人和姑娘們俱都要去, 另還有大奶奶和二奶奶一同前往。兩人都是剛嫁到俞家沒太久,未曾有子。這次過去也存了求子的打算。 阿音這幾年在家中的時間少,與兩位堂嫂不算熟悉,打過招呼便去了各自的馬車上坐下。 山明寺地處京郊,算不得太遠。從俞家的將軍一大早出發, 還沒到晌午便已經到了山明寺所在的山腳下。 往寺里走的山路共分兩條。男客一邊,女客一邊。上山的方式有兩種可選,或是步行或是坐轎。 俞老夫人年紀大了, 自然坐轎上去,又問其他人打算如何。 此番前來,程氏也想給長子俞林琛求一求姻緣。 當年山明寺方丈大師說俞林琛十八歲前不宜結親,家人想他早些專注課業,晚點再說親也無大礙,就將這事兒擱下了。 如今眼看著他已經十八,大師說的年份已經到了,程氏就又開始cao心起這個來。雖然之前看了幾戶人家覺得不錯,但具體還未確定下來。前景如何還未可知。 她這次誠心而來,便想要步行上山。 阿音自然是陪著母親。 俞老夫人就和其他人都坐了轎子往上行。 俞千雪的轎子路過步行的阿音時,轎簾掀開,里頭冷冷地蹦出幾個字來:“矯情。做出這般模樣給誰看?!?/br> 這聲音不大,但足夠阿音聽到。 和阿音挨得很近的程氏自然也聽到了。 見女兒被人說,程氏也很惱火,當即道:“二姑娘還是注意下言辭為好。到底也是堂姐,這樣子未免顯得刻薄?!?/br> 俞千雪未曾接話,只催促了抬轎的婆子兩聲,先行離去了。 程氏猶在氣憤,與阿音道:“你這堂姐也不知怎地,這兩年說話做事和她母親愈發像了。平日里倒也還好,唯你回來的時候尤其愛生事?!?/br> 阿音也不知道為什么,這幾年俞千雪愈發不喜歡她了。但對方既然這般待她,她也沒必要和對方親近,遠著些就是。 若程氏不抱怨俞千雪,阿音少不得要說俞千雪幾句。但看母親這么生氣,阿音生怕母親氣著了身子,反過來勸程氏:“隨她怎樣。我們不搭理就是。再說了,我并不在乎她怎么說?!?/br> 程氏本還氣沒消下去,想想往后女兒的身份和境遇,那怒意倒是真的小了一些。 “可不是?!背淌闲奶鄣匚樟宋张畠旱氖?,“咱們阿音往后一定好好的,比她們都要強??此绾芜€敢招惹你?!?/br> 阿音不知程氏是篤定了如此方才這樣說,只當母親在寬慰她,故而笑道:“娘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好好學習課業,往后定然不會給您丟臉?!?/br> 程氏指的分明不是這件事,但看女兒無憂無慮的笑容,有些話她終是說不出口。更何況,她也不可能將那事兒提前告訴阿音。頓了頓后就也跟著微微笑了。 這時后頭傳來一聲輕喚:“這位姑娘瞧著有些面善??墒窃谀膬阂娺^?” 阿音聽著聲音陌生,本想著不是與她們說的。后來對方再三呼喚,她這才回過頭去。這才發現自己身后不遠處跟著母女二人。那母親氣度端莊笑容和善,正是開口相詢之人。 初看時覺得這位夫人陌生,定然是認錯人了。再仔細一辨,阿音又覺得好像真有點眼熟,好似在哪里見過一般。 左思右想沒個定論。倒是那位夫人仔細瞧過她后遲疑著開了口:“你……這位小姑娘,你是不是有個哥哥?” 她旁邊的少女輕推了她的手臂一下,“娘。誰家還沒個哥哥呢。咱們家孩子少,我都還有個哥哥呢?!?/br> 阿音聽了少女這率直的話后不由得笑了,朝這位夫人行了一禮,頷首道:“我確實有兄長?!?/br> 程氏則警惕地詢問對方:“二位瞧著面生,口音也不似京城人。不知如何稱呼?” 那少女正要開口,她母親輕拍了下她的手道:“我姓吳。這是我女兒阿妍?!?/br> 只報姓氏不報家世,顯然是有所顧忌。 見她如此,程氏倒也不惱。出門在外,又是帶了個未出閣的女兒,哪個母親都會心中繃著一根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