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節
寶珠:“……” 顧柔道:“所以差不多得了?!?/br> 寶珠道:“那可不是這樣的,總歸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好?!?/br> 顧柔放下鏡子,托著腮,像是跟她說,也自己一邊在想:“寶珠姐,你不覺得么,除了容,也該有一點別的什么,否則這樣的人生,太悶了。就好像你,你平時老這么一身打扮,但我從來沒看膩過?!?/br> 寶珠正忙著給她弄頭發,這會兒聽到最后一句,心里開心:“真的么,為什么?!?/br> “嗯,因為你這個人有意思,有風度,有品位,也有善心,教人喜歡。不是個空殼子?!?/br> 寶珠聽了高興,心想,她說得也對,像云家五姑娘那樣的人,漂亮是漂亮,確實也沒意思,不討人喜歡。于是道:“那……咱還打扮不?” “把頭發梳了就行,衣裳以后就不要每天弄新花樣了,我也就穿一身,怪浪費的,如今還在打仗,軍中缺物資?!?/br> 午后用過飯,顧柔又進了一碗寶珠煲的綠豆蓮子羹,國師還遣衛士捎來了一大籃子新鮮的梔子花。 綠葉包裹著朵朵雪白玲瓏的花蕾,均像是玉琢瓊雕一般可愛。顧柔把它擺在窗臺,將軒窗打開讓風進來,清風穿堂,三間北房都彌漫著馥郁的香氣。被秋老虎余熱炙烤的心情也清爽起來。她今日心情不錯,從書架手邊抽了卷書,抱了坐在院子里讀。 一打開,居然剛巧是錢鵬月寫的一本雜記。 顧柔之所以曉得這本雜記出自錢鵬月手筆,是因為她讀過那本《瑯嬛才子俏狐仙》的故事手稿,上面的署名是“驚蟄生”,故而曉得他用這個化名。 錢鵬月化名于此也頗有深意,他名字里有三個月,而這驚蟄乃是三月的頭一個節氣,于是“驚蟄生”由此而生。 后來錢鵬月以這個化名將此手稿改編為話本在坊間售賣,還掀起坊間搶購狂潮,堪比洛陽紙貴的情形再現。所以此刻顧柔拿到這本雜記,便一下子認出他來。 雜記名為《道器三辨》。翻開頭一卷,第一行引言便是這樣寫: 明君圣主,尊師貴道;自古以來,上者重道而輕器,下者得器用而不明道。而劣者以為,世間本無虛懸孤致之道,天下惟器,道在其中,無器而道不存。故而撰寫此書,以為拋磚引玉之立…… 顧柔看得似懂非懂,但模模糊糊曉得一條——自古以來貴族肯定是重道的,錢鵬月在這里反立其說,提出器用為重,觀點委實驚世駭俗。 她很驚詫,也很羨慕,錢鵬月本朝大儒,沒想到私底下也會做道家學問。就像大宗師,她常常見他捧讀各種各樣的雜書,偶爾問他幾句別家學說相關的問題,引經據典信手拈來;遇到復雜的問題,也能深入淺出口吐蓮花,能把深奧的道理講得明白;簡直像是一本行走的活辭典。 現在看看錢鵬月,果然厲害的人不光有天分,還得對自己夠狠;這些人都縱覽各家,融會貫通,可見人的一生學無止境,再有天分的人,也疏離不得學習。 她想起自己,自從離開白鳥營以來毫無建樹,這些日又因為慵懶度日,虛胖數斤,連大宗師都說她手感越來越好,頓時心虛了起來。 顧柔越想越惶恐,再這么窩在后宅慵懶下去,人肯定就要傻了,人一胖輕功也飛不起來了,從此腦殘身殘,成為一個表里如一的廢人,徹底玩完。這念頭在腦子里一過,嚇得她趕緊從屋里拿了筆墨紙硯,找了本空冊子,邊讀邊摘錄下不懂的章句,作為一本記錄手札,日后有機會再同大宗師請教。 那么,回到方才她頭疼的、錢鵬月提給她的問題上面來——倒底什么是道,什么是器呢? 她記得前天還在讀一本什么書上有寫過,可是她走馬觀花囫圇吞棗,邊吃零嘴邊讀書,居然給忘了書名,真是頭疼得緊。 顧柔想得正抓耳撓腮,突然看見一行人抬著箱子來,竟然是孟章和祝小魚,后面跟著幾個衛士,抬著兩口梨花木大箱子進院里來。 她興奮得扔了書跳起來大叫:“祝小魚!”“伍長!”顧柔跑過去和祝小魚擁抱在一起。 “你怎么來了!”“冷司馬叫俺來幫你搬東西!”“我有什么東西!”“俺也不曉得!” 孟章在一旁用兩根食指堵耳朵。這兩個姑子一見面也太聒噪了,說話非要用吼的嘛。 ——今天大宗師讓孟章搬些書過來給顧柔看,孟章一時找不到人手,叫了幾個白鳥營的弟兄來搬,結果冷山看到了,便把祝小魚叫過來,讓她也去。 孟章一見到祝小魚就腦仁兒疼,上次她非君不嫁的架勢害得他在整個北軍里都火了一把,至今傳為笑柄,今天見面還不曉得要鬧出什么丟人的事情來。孟章原本郁悶得緊,沒想到祝小魚卻意外地安分,一路上雖然纏著她,問的都是些關于顧柔的問題。 顧柔抓著祝小魚,兩個人像是有說不完的話:“玉瑛呢,她最近怎么樣?!?/br> “玉瑛姐養傷呢,不過快好了。勇哥天天來看她?!?/br> 顧柔驚叫:“玉瑛受傷了?” “是啊,出任務遇到對面的斥候,打起來了,沒打過,跑回來就倒下了。冷司馬說撿回條命就算好了?!?/br> “對面的斥候現在都這么厲害?!鳖櫲嵊浀孟蛴耒膶嵙Ω詡€不相上下,有點心驚。 “是啊,聽玉瑛姐說,銅皮鐵骨,一刀扎進皮rou,碰到骨頭,刀刃片抽出來都是彎的,可邪門了?!?/br> 孟章打岔:“祝小魚,好好搬書,讓你來是讓你多嘴的嗎?!弊P◆~臉一紅,最聽他的話,趕緊閉嘴:“俺搬書去了伍長,伍長你快養好傷回來,俺想死你啦!” 顧柔立在原地呆了一呆,大家都還以為她受著傷,牽掛著她,可是卻不曉得她永遠都不會再回去了…… 傍晚,開始刮大風,院子里梧桐葉紛亂飄零。 直到夜里,天開始下雨。顧柔坐在燈前一邊讀書一邊做札記,忽然窗外雪光一閃,亮如白晝,閃電降落。緊跟著,雷聲在屋頂上嗡嗡作響。下起了入秋以來最大的一場暴雨。 這可麻煩了,顧柔想起白天看過的一張武陵地形圖,武陵地勢坑洼,如果沅水暴漲形成洪澇,有可能殃及兩岸農田作物,那關系著將士們過冬的軍糧。她很是憂心。 又是一個霹靂當頭降下,砸在屋外的院子里,院中的那棵梧桐在狂風中搖擺,窗子被吹得嗚咽發響,才秋涼的天,突然冷得像是冬天提前到來。 燭火跳躍了一下,顧柔起來給它加了個紙罩子,光線逐漸穩定,她正預備繼續讀書,忽然想起:她的鳥籠還在外頭忘記收回來! 糟糕。她急急忙忙起身,拉開門,狂風轟然涌入,滿室紗帳凌亂狂舞,高高地蕩上房梁。 顧柔沿著門廊跑出去,院子的圍廊下面,果然見到那只木漆籠子在風中擺蕩,她愧疚死了,摘下來抱在懷里:“對不住對不住,都怪我,我不該忘了你!” 受驚的雀兒在籠中拼命撲騰,顧柔很擔心——它的腳傷剛剛好,這樣折騰會把自己弄傷的。 “你不要怕,沒事了,我帶你回屋里去?!?/br> 可是,雀兒受了驚,怎么也不肯平靜下來,依舊在籠中竭力撲騰,羽毛簌簌落下,顧柔看得心疼死了,突然,一個念頭閃過腦?!膫昧?,它是不是想要離開? 顧柔又提著鳥籠,匆匆跑到圍廊下面。 院中,電閃雷鳴,雨急似箭,天空被閃電一遍又一遍地撕裂,混沌的天地忽明忽暗。 狂風吹起了她單薄的裙子,她的長發也在風里橫飄,她對著一片干燥安全的廊檐,打開了鳥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