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
紀恒對此無異議,他修書一封給父親,講明情況,愿意等她數日,一道返回。 當初莫勒王子被捉,紀恒的第一封奏折已經八百里加急送回了京城。 皇帝聽說活捉莫勒王子,龍顏大悅,將奏折當眾念了出來。 朝堂上的大臣,待聽到“太子妃生擒莫勒”時,無不瞠目結舌,以為自己聽錯了。 皇帝也愣了一愣,誰?太子妃生擒莫勒? 阿蕓有這個本事,他并不吃驚,而且他知道阿蕓私自離京去了邊關。他吃驚的是,紀恒竟然把這給寫進了奏折里。而他就這么念了出來。 太子妃離京后,他這個做父皇的,辛辛苦苦瞞著,只說太子妃心懷社稷,顧念太子安慰,在宮中設了小佛堂祈福,不見任何外客。 這倆人倒好,做都做了,竟然還直接寫進了奏折里?!斎?,也許這不怪他們??赡芩麄兿惹皼]想到他會當眾念出來。 還能怎么樣呢?念都念出來了,只能替他們兜著了。 皇帝面色不改,掃了一眼殿下的臣子,沉聲道:“眾卿有所不知,太子妃謝氏于祈福之際,有幸夢到九天玄女娘娘。娘娘看其心誠,遂傳她十八般武藝,要她衛我大齊,匡扶東宮,并告訴他,東宮可能有難……” 殿下的大臣們一個個目瞪口呆,明知道皇帝說的八成不是真的,可也無一人敢出聲反駁。 在皇帝的口中,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太子妃謝氏夢中得神仙傳授武藝,又知道太子有難,就不遠千里趕去邊關,生擒莫勒,相助太子…… 真是太子之幸,大齊之幸啊。 雖然有人心里也想過種種不妥之處,但是一則生擒敵國王子這樣的功勛實在嚇人,二則皇帝的態度非常明確,沒人傻乎乎地去說一些皇上不想聽的話。 皇帝慨嘆良久,夸太子妃是巾幗女杰,遠勝須眉濁物。 朝堂中的大臣們誰又敢說半個不字,只能附和“太子妃巾幗女杰,是大齊之幸?!?/br> ——不過,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不是嗎?前朝幾乎覆滅于夷狄之手,今朝百十年不曾與夷狄交戰。而太子妃一介女流,竟能生擒敵國王子,稱一聲巾幗女杰,并不過分。 皇帝又掃視了諸位大臣一眼,暗暗滿意,又開口道:“傳朕旨意,太子妃謝氏此番立下大功,賞黃金萬兩?!?/br> 想了一想,他又下一道旨意,封賞謝蕓的父母。 連下兩道旨意,連皇帝自己都佩服自己的胸襟。阿蕓私自出宮,他還這般護著他們。當然,阿蕓的確也爭氣。 又幾日,夷狄的降書便遞了過來。一里之盟的內容也擺放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心里激動,差點掉下淚來。他之前從沒想過,他在位期間,大齊可以戰勝夷狄。他盯著降書,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降書的內容他幾乎都能背下來。 至于一里之盟,更是教他驚喜。 在皇帝看來,對他,對大齊,這場戰爭勝利的意義,遠勝過其帶來的表面后果。這是大齊對敵的勝利,是揚眉吐氣,將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變成了現實。 皇帝高興的后果,就是在朝堂上,又將太子以及太子妃好好夸贊了一番?!实劭滟澨?,群臣已經習慣,但是這般夸太子妃,還挺少見的。 不少稍微古板些的大臣,對皇帝如此推崇一個女子心里不大認同。但是他們又不能公然反駁,畢竟太子妃生擒莫勒,直接導致了夷狄的投降。這功勛,不是一句“首功”就能形容的。 而忠靖侯府謝律夫婦最初忐忑不安,擔憂不已,皇帝的賞賜都沒能教他們開心起來。尤其是薛氏,唯恐影響阿蕓的名聲,擔心阿蕓會因此被人口誅筆伐。 歷來后妃要守婦德,更不能參與政事。阿蕓做了男子所不能做的事情,她擔心會有人以此做筏子,對付阿蕓。 后來或許是皇帝的態度太過明確,堅定不移地支持阿蕓,其余人等無人敢造次,薛氏才勉強放了心。 她心里不住地感嘆,阿蕓也真是,這孩子真不聽話,哪有一個女子,巴巴地跑到邊關去的?那是什么地方?軍營里都是什么人?太子寵著她,皇帝竟也縱著她。 還好她是立了大功,別人不敢置喙。薛氏想想,后怕不已。 不成想,她的小兒子謝懷讓卻道:“娘,孩兒長大了,也要向jiejie那樣?!?/br> “哪樣?” “殺敵人,護百姓?!敝x懷讓回答,多威風?,F下外面都傳遍了,到處都說他jiejie是九天玄女的徒弟,是神仙下凡,就是來守護大齊的。jiejie教過他一點功夫,他豈不是也算是神仙的徒孫? 那他將來肯定也能做威風凜凜大將軍。jiejie抓王子,他將來要努力抓個大君。 薛氏唬了一跳,嗔道:“你還小呢,說這些太早了?!?/br> 她雖然這樣說,可心里確實是有些不安。讓兒年紀不大,力氣卻不小。于讀書一道,雖然不算笨,但也不及謝懷禮聰明。莫非真是要走學武的路子? 還是算了吧,老老實實讀書多好。 她想,好在孩子還小,以后還能慢慢教。懷讓可以學點武藝,但是他將來絕不能做武將。 京城里的種種說法,謝凌云并不清楚。她在邊關教將士功夫,耐心負責。 她教導武藝時,話也不多,但因為有真才實學,軍中人人敬服,不因她是女子而輕視,也不因她是太子妃而過分諂媚。 大家都知道太子妃是要回京的,認真學習,不敢有絲毫怠慢。 作者有話要說: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么么噠~(^3^)☆么么噠~(^3^)☆么么噠~(^3^)☆感謝每一個支持的姑娘。 第129章 生變 一邊是認真教, 一邊是認真學。軍中將士進步神速。 不知不覺就到了新年。 在鎮北侯的提議下, 軍營將士們準備了些點子歡慶新年。 所謂的點子, 也不過是會雜耍的表演一下雜耍,功夫好的演示一下功夫。 雖不出彩,卻也稱得上熱鬧。 在外邊過新年, 對紀恒而言,還是頭一次。軍中慶賀新年的法子, 在他看來, 甚是新奇。紀恒也極愿意與軍士們同樂,他原本還擔心阿蕓會有些不習慣。但是看阿蕓精神抖擻,無絲毫不適之態, 他心說看來是他想多了。 他卻不知道,邊關的新年, 在謝凌云眼中, 有種莫名而又奇異的熟悉感。明明跟她在天辰派時完全不同的。 新年剛過, 謝凌云又繼續開始了她的教學。不過月余的光景, 謝凌云就教的差不多了。她叮囑邊關將士,掌握要領后, 尚需努力練習。 邊關的士兵們都親歷過戰爭, 更加惜命, 也更珍惜這機會。 謝凌云又留下了圖紙和詳解,交給鎮北侯。 鎮北侯知道太子同太子妃很快就要回京了,他心中頗多不舍之意。 謝凌云道:“侯爺,將來如果我能改出其他適合對敵的功夫, 會想法子傳給邊關將士的?!?/br> 她心說,現下大齊跟夷狄是難分勝負,互有輸贏,若是她要教的武藝,他們都能學會。那么不說十年,五年后,夷狄就不再是大齊的對手。 她有這個信心。 鎮北侯點頭:“那就有勞殿下了,殿下辛苦?!?/br> 謝凌云微微一笑,擺了擺手:“侯爺鎮守邊關,才是真的辛苦?!?/br> 鎮北侯胸中一熱,忙稱保家衛國是軍人職責。他對這個年輕的太子妃印象極佳。接觸了一個多月,知道這位殿下無一絲驕矜之態,精通武藝,堪稱大才。而且,確實如太子殿下所言,太子妃心系將士,胸懷天下。 謝凌云傳授武藝結束,紀恒也早將該料理之事處理好。夫婦兩人率軍還朝。 離京之際,謝凌云喬裝打扮,混在軍營里?;厝サ臅r候,她的身份早就人人知曉,她也沒了隱藏的必要。她穿著在一里鎮時置辦的女裝,雖不華麗,卻也舒適暖和。 紀恒率眾趕赴邊關時,因為邊境告急,不得不快速行軍。此時回京,也不必一味要求急行軍了,只需正常速度就行了。 三月初三午后,下了一場雨,說大也不大。不過此時距離京城只余數十里了,紀恒索性下令先休整,待明日雨停再回京。 這一夜,軍士們在城外扎營休息。 謝凌云待在紀恒帳中,跟他商量,回去以后該怎么向爹娘和父皇交代?!f起來,她可是偷偷從宮里溜出來的,雖說是為了家國大事,也做出了一番功績??梢驳煤煤酶麄兘忉?,不是么? 她有時覺得委屈的是,她有足夠自保的本事,卻沒有讓父母對她完全放心的能力。 紀恒微微一笑,溫聲安慰她:“這你不用擔心。你人好端端地站他們面前,他們就無話可說了。再說,阿蕓立下大功,岳父岳母會理解的……” 謝凌云點一點頭,她也不知道怎么了,近來總有些心煩意亂,有時莫名心慌?;蛟S等她回宮以后,得請個太醫給她診脈。 紀恒看她擔憂,想轉移她的注意力,就故意說起旁的事情:“我派了小北先行回去,估計他們應該知道咱們這兩日到京城。也不知誰會出城迎接咱們……” 他先前在奏折里稟明父皇,可能要在邊關逗留三個月。結果提前一個月回還。父皇看見他們,應該會很歡喜吧? 謝凌云不大在意,隨口答道:“反正不會是父皇?!?/br> 他們是立了大功,可并沒有到父皇親自出城迎接的地步。在皇宮門口迎接他們,就算是恩寵了。 紀恒卻故意道:“那可不一定……” 謝凌云斜了他一眼,不想跟他就這個問題展開深刻討論,就沒再接話。 紀恒正要再拿別的話逗她,忽然聽到小北在帳外道:“殿下,小北有要事稟報!”紀恒一怔,肅了面容:“進來!” 他話音剛落,一身黑色勁裝的小北就徑直沖了進來,匆忙行禮后,看了一眼太子妃,面上閃過猶疑之色。但很快,他想到太子的事情多半是不瞞太子妃的,于是,他直接開口說道:“殿下,京中可能有變!” 紀恒微愣:“什么京中有變?” 謝凌云亦奇道:“出事了?” 小北老實回答:“小北奉太子殿下之令,回京復命。還未到京城,就看到京畿大營的將士們似乎,有行動!” “什么有行動?”紀恒冷然道,“說清楚!” 小北咬一咬牙:“軍士們整裝集合,往京城皇宮方向而去?!?/br> 紀恒悚然一驚,京畿大營多年來一直守衛京師。此番增援邊關,因為京畿大營的軍士武術高強,就抽調了大量京畿大營的軍士,再抽調其他地方的軍士補充京畿大營,護衛京師。軍士們整裝進京,所為何事? 小北沉聲道:“小北覺得不妥,不敢耽擱,就回來稟告殿下?!?/br> 他說這話時,心里也有些不安。他的確看到京畿大營的士兵向京城而去,但是究竟是什么緣由,他也不大清楚。不過,他想著總不會是皇上突發奇想,教人進京去喝酒吧? 不管那些士兵是不是奉皇命行事,都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京城可能有變。 小北騎的是軍中最烈的馬,腦子轉的也快,他希望能及時傳遞消息。他當時也考量了一番,與其經過重重關卡進宮稟明圣上,溫情真相,還不如回軍營稟明太子殿下。殿下如今手上有兵,真的采取手段,做些什么事情,也都來得及。 紀恒皺眉:“你把你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講明白?!?/br> 小北不敢怠慢,將自己所看到的,一五一十都說了出來。天快黑時,京畿大營將士持器械,向京城方向而去。 小北想到的,紀恒自然也想到了。他點頭:“我知道了?!彼砸怀烈?,打算連夜拔帳進京。雖說深夜入城,可能會授人與柄,但他不敢大意,不想因為太多顧慮而遺恨終生。 小北跟他多年,他信賴小北。而且京畿大營的軍士現在成分很雜,真有點什么,也不是不可能。就算是父皇的旨意,那也足夠說明京城有事了。 他不能袖手旁觀。 一旁的謝凌云聽紀恒說要拔帳行軍,愣了一愣,說道:“若是真事情有變,那我先回去吧?!?/br> 紀恒剛要說話,謝凌云就示意他先不要開口,自己說道:“大軍整合出發,要花不少功夫,真有事,就來不及了。我在邊關得了匹良駒,正好試試腳程怎樣?!?/br> 京城里現下是什么情況,紀恒還不清楚??墒?,下意識里,他不想她去涉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