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翌日,兩人自是起個大早,買了些干糧便急急地上路了。途中,歇息的當兒,寧桐叫黑羽叫到跟前,從包裹里取出一個小方盒,但見小方盒上用一把小鎖頭鎖著。 黑羽不解,皺眉問道:“這是什么?” 寧桐將小方盒遞給黑羽,說道:“這是桐園的地契,我隨身帶著,以備不時之需?,F在,先交給你保管,若是需要的時候,我再管你要?!?/br> 黑羽更加疑惑,并不急著接過,問道:“為何要把桐園的地契帶到京城去?” 寧桐若有所思,低著聲兒說道:“嵐禹被張正囚禁在京城,竟然他沒有起殺意,那么必然是另有所圖。你說你在域外的時候遭人暗殺,如果沒有人知道你們域外的秘密,很顯然張正是查到了,這才會痛下殺手。為的是什么?” 黑羽恍然大悟道:“你是說,為了錢財?” 寧桐不置可否,說道:“張正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我是一點也不了解,因而也不清楚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以我之見,對于桐園,源源不斷投入的銀子簡直是天大的一筆錢銀,而對于嵐禹簡直就是九牛一毛,想來嵐禹真可能是富可敵國。而任何人看到如此大的財富,沒有不動心的。張正畢竟也是個人,人性的某些貪婪是凡夫俗子免不了的?!?/br> 黑羽這才接過小方盒,心道:池姑娘是想用桐園換取公子的自由吧。當下也無話,兩人又休息了片刻便又登上馬車趕路。 舟車勞頓了七八日,兩個人終于來到了京城的邊界。寧桐心里有些興奮,想著自己終于離傅嵐禹又近了一些。哪怕目前不知道他被囚禁在何處?可是如今,她也身在京城,總歸是在一個地方了。 兩個人進了城門,走在繁華的街道上,寧桐不僅感嘆:京師畢竟是京師,繁華程度確實更勝一籌。隨即眉目微微一蹙,不免擔憂到,雖說已經到了京城,可是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無異于是大海撈針啊。 黑羽找了家不起眼的客棧,兩人好好吃了一頓,體力漸漸恢復過來了。只聽寧桐想了想,對黑羽說道:“我們不如先在這家客棧住幾日吧,想想接下來該如何做才好?” 黑羽同意,當夜兩人便在這家客棧住下。寧桐去了黑羽的房里找他商量事情。 “黑羽,你說嵐禹被囚禁在竹廬里。竹廬到底在哪里,我們誰也不知道,因而接下來我們要先了解到竹廬的位置?!?/br> 黑羽贊同,思忖了片刻,說道:“好,明日我便派傅家的武丁四處尋找竹廬位置。只是,我們畢竟人單勢薄,即便尋到了竹廬,亦是不可輕舉妄動。這是京城,是對方的地盤,我們需要從長計議?!?/br> 寧桐嘴角一挑,胸有成竹道:“自然,最主要的就是去見張正,與他面對面地談條件。而且,讓他必須答應了我們的條件才成?!?/br> 黑羽見寧桐心中似乎早有謀略了,暗暗放了心,說道:“這段日子急著趕路,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辦,池姑娘早些歇息吧?!?/br> 寧桐點頭,亦是說了途中多虧黑羽照應的話便回到自己的客房里休息了。 翌日一早,黑羽便出門去了。寧桐也閑不住,執行自己的任務去了。但見,她喬裝打扮了一番,換上了男兒裝便出了客棧的門去了。 京城畢竟是京畿要地,對于政治眾多文人都很是敏感。首先,寧桐便是想去了解一下,京城的百姓到底是如何評價首輔張正的。于是,一路尋了茶坊去,茶坊是文人最喜歡聚集談天論地的地方。 寧桐進了一家規模還算挺大,人來人往頻繁的茶坊。一踏進門檻,便有小二迎上來,熱情地招待道:“客官,是要雅間還是通座?” 寧桐思忖到:雅間又不能聽到人們談論的話題,若想聽到,自然是人越多的地方越好了。當下毫不猶豫道:“通座就成。我這人就是喜歡熱鬧,給我尋處人多的地兒吧?!?/br> 小二點頭笑應,將寧桐引到了一處靠窗的座位坐著。寧桐落定,小二將一壺清茶放在她的面前,又上了幾盤小點心便招呼其他的客人去了。 寧桐自斟自飲了一會兒,只聽旁邊的幾個文人正在探討去年上榜的三甲,大家各抒己見,有贊揚有調侃的,聊得熱火朝天。 她聽了半天沒有聽到她想知道的,于是又將注意力放在另一旁的幾個文人身上,只聽他們在解四書五經,聽得她越發沒勁。 寧桐百無聊賴地托著腮邊,只覺得耳中嗡嗡響,聽得差點就要睡著了。她付了茶錢便出來了,又尋了一家茶坊進去。 眼前的這家茶坊叫一窟眾鬼。寧桐看到這個茶坊名突然就來了興趣,見店面規模不大,甚至可以說偏窄。那門檻又不似別家的,只見一塊長方大石橫在那里,兩邊擺著兩盆未經修理的盆栽。 寧桐抬腳邁進門檻,卻見里頭是別有洞天,布局裝橫偏向自然,桌椅茶具一律是古香古色。只是,店里不見有伙計迎接過來,寧桐疑惑地問道:“有人嗎?” 話音剛落,但見一個婦人從柜臺前抬起頭來,漠然地說道:“要喝什么茶,自己去那邊挑選?!?/br> 見掌柜的說完話又低下頭去算賬,寧桐愣怔了一會兒,心道:都說開門做生意是要笑臉相迎,這位老板娘卻是一臉冷意,這生意是愛做不做的樣子。再者,沒有伙計招待,憑客人自己動手,也算是奇了。這樣的服務態度,難怪并沒有多少客人來呢。 當下,寧桐挑了一壺花茶,又拿了配套的茶壺茶盞,掀起珠簾子,欲要尋個座位。不想,進了茶座一看,客人雖不如前一家絡繹不絕,但也不算少,大伙兒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處,也是聊得不亦樂乎。 寧桐心里不指望能在這里聽到多有價值的信息,因而便隨意尋了個位置坐下。片刻后,但見眼前站著一個中年文人,身形清瘦,形態不羈。 只聽來人坦然道:“小兄弟,我可否在這里坐下?” 寧桐愣怔,見他手中并無茶具,還未答應,此人便坐了下來。寧桐賠笑兩聲,將其中一個茶盞推到對方面前,斟滿了茶盞,笑說道:“這位兄臺請?!?/br> 對方也不客氣,一飲而盡后,皺了皺眉,不客氣地說道:“這花茶是女人喝的,不如換,壺龍井過來,如何?” 寧桐還未接話,此人已然站了起來。片刻,手里提著一壺龍井茶過來了,將自己和寧桐茶盞里的花茶水倒掉后,斟了兩杯龍井,而后自己抿了一口,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神情來。 寧桐哭笑不得,心里不覺對此人的得寸進尺有些不滿。但見,這人將茶盞放下,神情坦然灑脫,說道:“我看小兄弟是個生面孔,想來是初次來這里吧。在小姓李,名逍。請問小兄弟貴姓?” 寧桐見此人言談舉止倒也有幾分逍遙灑脫,果真是人如其名,當下也不計較了,權當做多認識一個朋友,便笑說道:“在下池桐,確實是初次來茶坊,還請李兄多擔待?!?/br> 李逍倒也不客氣,笑了笑,又自斟自飲了幾杯茶后,開口說道:“小兄弟是何方人士?不知貴地是否有什么新鮮事?” 寧桐應道:“在下來自金陵城,倒也沒聽聞有什么新鮮事。聽李兄口音像是京城人士,不知京城近來是否有什么新奇事發生?” 李逍聽說寧桐來自金陵城,當下眼眸微微放出光彩,說道:“聽聞金陵城這兩年新出了個桐園,竟可堪比京城的繁華熱鬧,可當真有這回事?” 寧桐心里愣怔,想不到桐園如今竟然是小有名氣了,當下便簡略地跟李逍說了些桐園的近況。而后再次問起京城是否有新奇事的話來。 李逍又飲了一杯茶,撿了件前幾日幾個文人吟詩作對的聚會,誰摘得此次聚會的賢名事來說。寧桐聽得無聊,嘮嗑了幾句有的沒的話,突然問道:“聽聞京城里如今的首輔是張正大人,不知百姓是如何看待這位首輔大人的?” 李逍眼眸再次放光,顯然是有話要說的樣子。 137 頂替 李逍聽寧桐提到張正,當下雙眸微微放光,他喝了口茶水潤潤口,將茶盞放下后,開口說道:“要說起這位新上任的首輔,那李某可就有話說了?!?/br> “四年前,前首輔嚴嵩貪贓枉法,罪該萬死??墒鞘ド象w恤他年邁,只是罷黜了職位,遣他歸鄉罷了。這前首輔一下臺,緊接著便是新首輔張大人上任。這位新首輔是雷厲風行,一上臺便大刀闊斧,頒布了一系列新的政規,把前任首輔的主張駁得一條不剩?!?/br> “張大人的主張首先觸犯到的便是守舊一派的勢力,因而可想而知他是給自己樹了不少敵。這張首輔自然也扶持了新的勢力,大多是寒門子弟。你想想,這天下畢竟是寒門多于貴族,他貴族就是再排擠,也是排擠不完。再者,如今朝廷上的幾位元老亦是寒門出身,自然也是極力鼎助張首輔了?!?/br> 寧桐認真地聽著李逍的話,連茶水都忘記喝了。趁著李逍喝茶潤口的當兒,她問道:“這么說來,張首輔倒還挺得人心的?” 李逍接口繼續說道:“一來,張首輔有幾位元老相助,加上這天下眾多的寒門子弟,新政施行起來也算順利。二來,百姓也從中獲利了不少,單說這徭役便減免了許多,私學也漸漸普及起來。因而,這張首輔雖在位短短四年,卻比前任首輔更得人心,這百姓是無不稱頌的?!?/br> 寧桐聽著李逍的話在心里尋思起來:雖說張正的野心不小,但能力也很出眾。想來,當今皇帝大有可能是個昏君,因而張正頒布的主張在皇帝那邊并沒有什么阻力。聽李逍如此說,想來張正還算是個為民請命的官??墒?,他又為何要把嵐禹囚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