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節
莫小荷接過空茶杯,又倒滿,剛加過冰塊,冰冰涼涼的潤喉,不然大熱天的,說話嗓子都冒煙。 在城門處,官差檢查了二人的通關路引,準許放行,莫小荷把頭探出窗外,對著京都巍峨的城墻擺擺手,她想,她有一天,一定還會回來。 出京城不久,走上官道,馬兒狂奔帶起來陣陣輕風,這讓莫小荷好過多了,她找了個舒服的姿勢仰倒,放下一邊的遮光簾,開始看張纖纖給的話本。 在馬上,能做點事打發無聊的時間,真真是頂好的,她突然覺得,有這樣純真一些的大嫂也不錯,萬一是個厲害的心機深沉的人,怕是要挑撥他們兄妹離心。 諸如此類的話本,書鋪大多有售賣,寂寞待字閨中的小姐們,都以此來解悶。張纖纖送給她的是精裝版,講述的是才子佳人相愛相知,沖破世俗阻礙而最終修得姻緣的故事。 “看來,女子們早就開始覺醒,內心是反對父母包辦婚姻的?!?/br> 莫小荷邊看邊自言自語,如果沒有幻想,這種反世俗的話本怎么可能暢銷?難怪張纖纖會一眼看上大哥莫懷遠,完全是被窮書生和富家千金的話本洗腦。 自古以來,兩家做親,講究的門當戶對,都在同一個高度,上下浮動不大,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如果千金小姐嫁給窮書生,若是過窮苦日子,讓小姐洗衣做飯,喂豬養雞,她能做到嗎?窮苦的日子,會磨滅人的所有幻想,吃不飽肚子,百姓們想的是如何吃飽轉暖,也因此村里漢子都從一而終,因為沒有銀子,一生都要為一個目標奮斗。 換過來,若是窮書生做了上門女婿,咸魚翻身,過上富貴日子,他達到一個境界,衣食無憂,見到身邊有鶯鶯燕燕,也不會動心? 窮書生和千金小姐的愛情,在本質上不成立。 莫小荷看了一會兒,突然為自己太過理智而擔憂,看到中間虐身虐心的一段,她不應該哭哭啼啼地找顧崢,求夫君憐惜嗎? 果然,在現代做久了單手能提十斤豆油的女漢子,嬌滴滴的模式,她現在還不能切換自如。 “夫君,不如我們停下來歇歇?” 馬車一行就是大半天,一晃,夕陽西下,遠處的天邊,渲染著濃重的橙紅色的晚霞。夏日天黑的晚,算算時間,已經到了酉時正。 “恩,前面不遠有村落,咱們就找一戶人家,借用爐灶?!?/br> 顧崢思量片刻,大越的口味偏重,自家娘子可能吃不習慣,而且晚上,露宿官道也不安全,他們夫妻找一戶人家,只要能停放馬車就好,夜晚就宿在馬車上,遮風擋雨。 二人商議過后,在前面的路口右轉,也就一刻鐘左右,看到小村落的全貌。 夏日,家家戶戶門口長滿草,有那愛干凈的人家,種了藤蔓,牽?;?,正是農忙時分,村里人回家晚,這會家家戶戶剛升起炊煙。 顧崢見村口那一家院落比較大,把馬車??吭谝贿?,站在門口叫人。 戶主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兒,他有一兒一女,女子出嫁之后,帶著老伴和大兒子一家住三間正房,他的兒媳婦為人勤快精明,聽說只是借用爐灶和院子一晚,還給銀錢,當即點頭同意。 借用灶間,最多用點油鹽醬醋,不值多少錢,剩下柴禾都是在山上打的,平白做一筆買賣,很劃算。 等一家人做好晚飯,騰出爐灶,莫小荷已經饑腸轆轆,她捂著肚子在馬車里打滾,看到那一家吃的紅心紅薯,她也好想吃。 “大妹子,你要是不嫌棄粗鄙,咱家還有,都是自家地種出來的?!?/br> 這是大越早產的紅薯,里面起沙,紅心,吃起來特別綿軟。紅薯高產,只有窮苦人家才用此來充饑,他們家里日子過的去,偶爾吃一頓,也不會有胃酸之感。 “那我就不客氣了?!?/br> 莫小荷接過一個粗瓷碗,投桃報李,送給這家人幾塊點心,她出來帶了不少,有莫家做的,張纖纖送的,天熱,放不了多久,她又不想吃太甜的。 “這太貴重了?!?/br> 老漢的大兒媳很高興,接過之后,趕忙放到房中去,晚上一家人分吃。 這些糕餅對村里人來說,只是偶爾才能吃到,一塊好幾文,有這個閑錢,都可以買雞蛋補身子了。 顧崢出門一趟,回來手里拎著兩只野雞,他不過是到山上轉一圈,運氣不錯,正好看到兩只野雞在喝水,他直接弄死,并且在河邊收拾好,去了內臟。 兩只雞,夫妻二人吃不完,送一只作為使用爐灶的答謝,把一家人笑得合不攏嘴,直說自己遇見了貴人。 “夫君,晚上要做什么,燉雞?” 莫小荷剛吃過兩根紅薯,紅薯有飽腹感,她現在沒有那么餓了。 “不,夏天太熱,喝不下去湯水,不如做個白斬雞?!?/br> 小院后面有各種蔬菜,主人表示自家都吃不完,隨便摘。 顧崢摘了幾個紫色皮的茄子,又摘了兩根黃瓜,準備用自帶的rou醬,做個茄子醬,黃瓜洗干凈,能蘸醬吃,清清爽爽。 “夫君,不如我打下手?” 君子遠庖廚,農家漢子都是男主外,女主內,不太進灶間的,所以看到夫妻二人,一切都是顧崢在忙活,他們的表情略顯驚訝。 “不用,一會兒就好?!?/br> 莫小荷最多能洗個菜,而且灶間本來不大,兩個人活動不開,他自己手腳麻利,一會兒就準備妥當了。 趁著顧崢忙活的時候,大兒媳和莫小荷攀談幾句。 “我們夫妻從京都而來,一路往南走?!?/br> 都說財不露白,夫妻倆衣著普通,看著也不像是什么有錢人,莫小荷沒有說太多,泄露自己的消息。 “南邊啊,可不是接近大吳了?” 大兒媳對南邊很有興趣,看莫小荷的相貌,連連夸贊,都說南邊水土好,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用個成語可以形容的貼切,鐘靈毓秀。 “其實也沒多大差別?!?/br> 莫小荷敷衍幾句,誰說南邊的女子就一定美,只不過他們遇見的是她這個美人。 “也對,咱們村里殺豬的張屠戶不是買了個南邊的媳婦么,那長相……” 婆婆撇撇嘴,話只說了一半,倒是把大兒媳逗笑了,聽說花錢買了個寡婦,面黃肌瘦的,臉皮挺厚,經常吃飽了在村里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