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歸根結底,女子不能獨立,依附男子而活,也難怪很多婦人在自家夫君有了小妾后,一哭二鬧三上吊。 莫小荷的觀點是,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滾。 如果三者都做不到,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庸人自擾,自我折磨吧。 莫景山尋思兩天,他只是個小秀才,但是有讀書人骨子里的清高,閨女行商賈之事,還是見不得光的,他一時難以接受。 輾轉反側三四天,把李氏弄得相當煩躁,就開口勸道,“咱家小荷有本事賺銀子,不是好事嗎?” 這年頭,沒錢就沒道理,讀書習字,考個進士出來,也是要用銀子砸的。 窮苦人家,買不起書本,筆墨紙硯,交不起束脩,再懸梁刺股有什么用? 沒見到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自學成才。 “婦道人家,頭發長,見識短,你懂什么?商賈能和讀書人一樣嗎?” 莫景山吹胡子瞪眼,轉過身,和李氏瞪視。 “為什么世人總說窮酸秀才?就是說迂腐,不知變通?!?/br> 李氏很鄙視地回了莫景山一個白眼,別以為女子在家中cao持家務,就是沒見識。 村里的紅白喜事,人情往來,心中必須有一桿稱。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一心只讀圣賢書培養出來的只是個書呆子而已。 “如果你侄女莫大丫成親,你知道送多少禮嗎?” “懷遠在鎮上的同窗添丁,應該怎么隨份子?” 李氏連珠炮的幾個問題狂轟濫炸,讓莫景山無言以對。 莫小荷一點不知道,自己賺銀子的事,給家里人帶來多大哭鬧。 多虧娘李氏為人通透豁達,這避免一場家庭風波。 此后,莫景山對閨女比自己能賺錢這件事默認了,后來竟然開始沾沾自喜起來。 有了銀錢,家里日子要比從前過的好些。 雞蛋用銅板和左鄰右舍的置換,莫小荷每天早晚都要吃一碗熱乎乎的雞蛋羹。 她買了布料,準備給顧崢做一套輕便的衣衫。 有前身的底子,但是莫小荷是個初學者,手藝生疏,她偶爾和娘李氏請教針線。 “小荷啊,你大堂姐來了!” 李氏正在門口刷碗,看到莫大丫提著籃子走進院子。 昨兒自家送過去一只山雞,她琢磨,應該莫大丫應該是送回禮的。 莫大丫來了! 莫小荷聽后,手腳麻利地把針線和布料鎖進柜子里,這個堂姐一來,就好比蝗蟲過境。 上次她沒有防備,結果被莫大丫一個突然襲擊,大哥莫懷遠送的小玩意,被堂姐討要去大部分。 都是親戚,莫小荷不想那么小氣,不過是大哥送的,她很珍視。 “小荷,我馬上就要成親了,就缺幾朵好看的珠花?!?/br> “這套瓷娃娃不錯,正好能做陪嫁?!?/br> 諸如此類的借口不知道找多少,莫大丫臉皮厚,翻箱倒柜,根本不把自己當外人。 結果第二日,莫小荷立刻到村里的雜貨鋪子買了鎖,趕緊給箱子上了一把。 “小荷,我娘蒸了豆沙包,喏,你最愛吃的,用的細白面?!?/br> 莫大丫在門口和李氏打招呼,熟門熟路地進了莫小荷的閨房。 樹枝編織的籃子,上面蒙著一塊白布,揭開白布,里面是白胖胖的豆包。 莫小荷前段時間念叨想吃,正好自家給老房送rou,大伯娘用豆包做了回禮。 “啊,我正想吃的緊呢?!?/br> 莫小荷在三腳架上的盆子洗手,又用干凈的布巾擦了擦,然后抓起一個豆包。 剛蒸出來,松松軟軟,還有一股子麥香味,紅豆甜膩,好吃的能咬了舌頭。 一個不過癮,莫小荷看豆包送了不少,很快又拿了第二個。 “小荷,算命的說家里就你能嫁的好,聽堂姐一句勸,嫁到鎮上吧?!?/br> 莫大丫苦口婆心,莫小荷若是嫁到鎮上,姐妹二人還能經常串門,彼此作伴。 鎮上那個員外,她就覺得很好,婆娘一尸兩命,堂妹莫小荷嫁過去,生兒子,繼承家業。 員外家大業大,她莫大丫能和員外沾親帶故,還愁找不到發財的路子? 第025章 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