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這樣得來的爵位在上流階層看來, 就和中了彩票差不多, 缺乏實在感, 曇花一現, 成不了氣候。 的確如此,這個爵位應該也和承恩公一樣屬于一次性爵位, 后代不能襲爵??汕傻氖? 安平侯沈家, 在憑空得了一個爵位后。下一代像是磕了靈藥一樣鐘靈毓秀。 緊跟著出了一個寵冠后宮沈貴妃, 貴妃的娘家總得優待吧。 先帝開口同意他們家的爵位能降等襲爵。 大墨的爵位分層不多, 只有王、公、侯、伯、子五等。 也就說說先帝一開口,沈府的爵位至少還能傳兩代。 出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不說,安寧侯的兩個兒子也是了不得。 大兒子, 頭頂侯府世子的頭銜,如今在兵部,當兵部侍郎。在兵部尚書已經快邁入古稀,最多再干兩年就會告老的情況下,他就是下任的兵部尚書。事實上他現在干得已經是兵部尚書的活了,老尚書已經在一步步把工作交接了。 啥?書香門第的弱雞管理不好兵部? 等等,兵部和軍部不是一回事,兵部相當于所有軍隊事宜的后勤部門以及戰略統籌外加政委團隊。 二兒子,就是沈靜姝的爹,也是三品官員,中書省侍郎,三品不算高,但那可是個在天子面前經常露臉的好工作。 這第二代出彩,第三代也不差。沈靜姝的不少堂兄弟度是年輕有為行列的。其中最優秀的就是她大伯的長子,沈俞琮。 四年前金鑾殿上,雙十年華的探花美郎,那妥妥是一代男神的節奏。 再加上沈靜姝這個入宮后沒多久就開始扶搖直上的寵妃。沈家說不上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但也是蒸蒸日上,無衰敗之相。 京城里不少高官顯貴都把沈家列在了“聯姻”范圍內,可想而知,沈家如今的熱門。 而現在,沈靜姝臉色鐵青的聽著司軒告訴他的事情。 今日,有巡查御史上奏,她那位男生堂兄,在任上,為了政績草菅人命,收受賄賂,侵占良田,隱瞞災情。 “笑話,我堂哥才去當官幾年??!這干得比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條還多!他得多忙!上任三年就忙著把所有能殺頭的罪名都干了?!” 司軒有點愣看著他的愛妃,勃然大怒,砰得一下拍得桌子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 素手一掃,旁邊的炕屏直接親吻地面。 一轉身,又是兩三個花瓶倒霉了。 司軒覺得,要不是自己坐得位置不太好,他的愛妃絕對會把這紅木桌子給掀翻。這手,都搭上過來好幾次了。 情人眼里出西施,司軒可是美滋滋的看著心上人發脾氣,怎么看都覺得真性情。 如果有人誣蔑他的哥哥造反什么的,他砸得東西絕對比沈靜姝更多。 回憶起前陣子呆在敬妃那里。明明著急上火,還得扭扭捏捏表示自己“大義滅親”,公正廉明。然后歪歪膩膩的暗示自己應該憐香惜玉,放過她的父兄一碼。 拼命借著這件事,展現一些自己的魅力,讓自己明白,她是多么的愛這個皇帝,為了他,甚至不站在自己父兄這邊的同時要求自己對父兄網開一面。 心大,臉更大。 本來她父兄只是一件事沒辦好。敬妃這又是真擔心,又不忘記利用一把的模樣實在是…… 反正她玩了這一把后,直接歪膩得讓司軒下手重了點,作為殺雞儆猴典范,敲打一些最近工作懈怠的人。 有了參照物,再看冷眉冷目,對家人百分百信任,干凈、果斷。 清純豪邁不做作,不愧是他的靜姝。 看美人順眼,看美人的堂兄自然也是順眼的。 四年前,他登基后的第一次科舉。他怎么會不記得。 能選中一個長得好看又年輕的探花郎,是每個皇帝都喜歡遇到的美事。 不僅僅是考試難度問題,你想想,每三年來一次全國大比,還不限年齡。能殺入最后名列前茅的人中間,挑一個學問至少在前十,年輕英俊的。 這概率可以說是相當不高。 第一次開科舉,金殿上,一眼就看中了格外鶴立雞群的沈家檀郎。 再看看實力,文采飛揚,政見想法都和自己相當吻合。 前十的卷子捧到司軒面前,發現里面就有沈俞琮的時候,立刻二話不說的就被點為了探花郎。 如果不是臉的話,沈俞琮的排名應該在第五左右。畢竟年輕,破題深度和角度以及措辭上欠缺了一些經驗。不過沒有如果。 臉,也是一種實力。 年輕的探花郎是美談,年輕的官員就需要歷練了。把人壓在翰林院學了兩年后,直接外放,從知縣開始做起。 沈俞琮的考核品級明明年年都是優秀,怎么一下子…… “朕也不信,可萬民書都遞上來了。其實罪名倒是沒你背下得那么全,主要是草菅人命這條?!?/br> 御史告狀,自然是條款有多少是多少。上次告狀席鵬的時候,不也是直接把事情上升到禍國殃民,謀亂朝綱的境界。 把放在桌子上的一本樸素奏章塞給韓少軍,示意她看。 韓少軍拿過奏章仔細看。 果然,御史說話真的挺有技巧的。前面的草菅人命寫得證據確鑿鏗鏘有力,然后附贈一大堆擴展型的廢話,比如“人命關天”“身為保護一方的父母官竟然謀害百姓”“沒什么事情比人命更重要,王子犯法庶民同罪?!?/br> 洋洋灑灑,感天動地的理由,用著復雜文言文寫眼花繚亂,看得就想讓人跳過。 重點的結論就是沈俞琮該死。不死也得流放。 后面的“收受賄賂,侵占良田,隱瞞災情”這種事情,倒是加上了“之嫌”兩個字表示懷疑。 緊接著就是再一大堆華麗的推測。都寫了是推測了,還真不能抓著這點說什么。當御史的若是“懷疑”都不能,還能做什么。 “重點就是草菅人命?!表n少軍頭疼的看著一行行文言文,這位上告的御史似乎特別注重文采,一個告狀的折子寫得華麗無比,就前面寫草菅人命的部分,他就看到十來個聽都沒聽過的罕見成語。 和好多看起來不明覺厲,頗有來源的典故和人名。 竟然還有一看就是為了這件事新造的詞語。 后面的“懷疑”部分,那是更精彩了,用詞都快到了詰屈聱牙的地步了。 弄懂個大概后,看司軒的目光也帶著點敬佩。若是大墨朝堂的奏折都是這個風格,司軒簡直就是和大臣們比誰看的古書多,誰知道的典故多,誰的腦洞更大。 牢牢的抓住了“愛妃”的眼神的司軒感覺整個人就像是喝了瓊漿玉液一樣的舒坦。 “我看了一下大概,就是說,我堂哥,在上任的時候,為了自己勤政愛民的功績,下套逼迫一些無辜的富商捐錢,還特意在一起貧民和富商之子的沖突事件中,袒護一個貧苦農民,維持自己清廉公正的形象,把一個富商之子屈打成招?,F在富商之子死了,富商一怒之下把人上告?!?/br> 民告官可是要滾釘板的。養尊處優的富商滾得還真是毫不含糊。 這可以理解成父愛,不過在御史的折子中,描寫必須是無情的瀆職的貪官逼迫下,官逼民反。 “這還真有趣,按照常理來說,應該是我堂哥袒護富商,逼死貧農才對?!?/br> “若是整件事是人策劃的,這樣才是恰當好處。一,你們沈家雖然不是豪富,可也是侯府。家里有爵位有高官還有你這個后妃。沒理由去討好一個什么富商,相反,助弱滅強,為貧苦大眾討回公道,更能添加名聲,增加功績?!?/br> “第二……”韓少軍接下了司軒后面的話?!耙粋€富商不甘心的告狀最后被御史聽到上達天聽,效果傳遞遠比窮人一步一個腳印,到處試探碰壁,告狀來得要快,要合理?!?/br> 堂兄絕對是被設計了。 “是啊。朕已經派人去查了,也同時招了沈俞琮入京對質?!?/br> “通常這種情況,都會發展成,我堂兄在路上失蹤,生死不明,然后……有人跳出來解釋,這是畏罪自殺?!?/br> “畏罪還是謀害這種事情查到最后八成變成了無頭案,無論什么結果……”司軒沒說下去,看著愛妃鐵青的臉色,就知道她猜到了。 無論什么結果,沈家下一代男丁中目前來看最優秀的嫡長孫注定隕落,這對沈家是個決定性的打擊。 這就是幕后之人的目的?;蛘哒f目的之一。 “不該是御史臺的那群人?!彼米锪擞?,還是狠狠的得罪,但是他堂兄所在的地方又不是隔壁京城隔壁,要過去,單程起碼十來天。 算算時間,堂兄那邊事發的時候,柳竹還沒跪御泰門呢。 “可也不妨礙御史臺知道了事情后,沖著那個沈字,就竭盡全力?!彼拒幥昧饲米雷由系淖嗾邸岸嗌倌隂]見過這么漂亮的文書了。裱起來都能當范本了,想來御史臺沒少費心?!?/br> 司軒抬頭看著韓少軍神情陰冷的看著窗外,仿佛目光透過這秋日金葉,透過這高墻藍天直接戳到那些害她堂兄的人身上。 又看著她緊鎖眉頭,努力思索的表情。 溫柔的笑了笑,站起來握住了韓少軍的手,在對方詫異的目光中,格外深情和溫柔的保證:“他會沒事的。朕派去宣召的可不是普通人?!?/br> “若我堂兄真犯了事呢?” “你不信他?” “我信?!?/br> “朕也相信自己選出來的探花郎?!卑秧n少軍帶入自己懷里,感受著她的安靜,司軒竟然有種守得云開見月明的喜悅。 哎呦喂,抱著愛妃時候那習慣性的瞬間僵硬不見了! 內心被喜悅充滿的司軒立刻豪情萬丈。 “怎么能什么事情都讓愛妃勞神呢,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一定還修玉(沈俞琮的字)一個清白?!?/br> “多謝皇上信任家兄?!?/br> 在古代,沒有分家的堂兄,對外基本就和親哥哥沒什么區別的。 司軒摟著韓少軍,突然像是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忍不住笑了起來,而且還笑得特別開懷的模樣。 “愛妃,你還記不記得我對你說過的,韓立在朝堂上諷刺席鵬的話?!?/br> “…………”太多了哪一句? “信不過席鵬的人品,卻信得過他的智商,逆悖之事,等到他玄孫出生,席鵬都未必做的得到?!?/br> 韓少軍瞬間明白了司軒的意思。 席鵬蠢,那他那個驚才艷絕,可以作為一代男神的探花郎堂兄,就蠢了? 死讀書的能考上探花嗎? 為人蠢鈍能年年考評優等嗎? 忍不住去翻看沈靜姝的記憶,記憶中的那位偏偏少年郎,是那么的優秀,那么的聰慧,那么的……腹黑、狡詐、陰險。 不翻不知道,一翻,全是這位堂兄的豐功偉績。從小到大闖禍程度和于雅有的比,區別就是,于雅闖禍后,是爹媽舍不得罰。 他堂兄闖禍后,那最后罰得永遠不是他。 “愛妃?”怎么愣住了。 “我怎么覺得……這件事,沒準是我堂兄自己干的?”不怪他這么想啊,前科真的是太多了。沈靜姝清晰的記得,堂兄被外放的旨意下來后,伯父顫抖著手指著喜上眉梢的堂兄。最后無奈的嘆氣,去了家里女眷才喜歡的小佛堂上香。 還說了一句“祖宗保佑不了了,求佛祖讓這混小子消停一點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