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獲得皇上盛寵,誕下一個皇嗣,延續席家的榮光。 把這個孩子教導的親近黎大人,以報黎大人的扶持之恩。 等等,黎大人? 兩姐妹想到了這個關鍵。 要說在前朝能動手的勢力,在坐的4個人,分別有席家,孫家,沈家,還有黎崇。 可要是說能光明正大并且敢對有貴妃撐腰的文家下手的。也就是身為戶部尚書加封太傅,門生故友遍布整個大墨朝堂的黎崇,黎大人。 可,黎大人支持她們應該是個秘密才對啊。 想到這里,姐妹倆有點不安了,她們不確定沈靜姝與孫儀月到底是真知道還是假知道。 “那就我等兩位的好消息了?!表n少軍一個挑眉,略帶興味的看向猶豫著,口吻直白又挑釁,和剛剛溫吞繞圈的簡直不是一個風格。 “沈jiejie……” “冬雪,送客?!?/br> 韓少軍回頭就看到樂貴嬪一臉懶洋洋的表情,這個表情代表了……她不爽了。 “??” “鬧了半天是來投誠的,不是來找茬的?!碧澦龘牧税胩?。 “不一定是真投誠。而且現在只是求和的姿態吧?!?/br> “呵呵?!睒焚F嬪也學會了這個。 然后纖纖玉指伸到韓少軍腰間掐?!罢f好的,離她們遠一點呢?!?/br> “…………”冤枉啊。 第43章 三個無所謂的隨便出招 席家姐妹面對這莫名其妙的投名狀要求,很是回去研究了一番。 為什么是文貴妃, 為什么要在前朝動手, 為什么皇上會因為這件事高興, 以及沈靜姝到底知不知道,她們和黎大人的關系, 最后……她們要不要去做。 “一個投名狀而已,怎么那么復雜?!?/br> 席玉佳扯著帕子,漂亮的小臉沮喪的錘在桌子上。她們受到的教育不是這個樣子的??!沈靜姝你不按照套路來。 “坐好?!毕袢嵘斐鲕奋肥种复林鴐eimei的腦門。 她們姐妹倆倒是因為入宮后的特殊情況, 越發親密了, 也處出了點真感情, 不像在家時候那樣,貌合神離。 “姐, 你說……我們到底做不做?” “…………”前一秒還在熱烈討論的席玉柔突然愣住了。 “jiejie?” “哎呀, 我們簡直是笨蛋。你剛剛說中了, 事情沒那么復雜?!毕袢嵘衩刭赓獾男α?。 “???” “文貴妃娘家的情況你還記得嗎?” “記得, 我們入宮前可是詳記的各種妃嬪娘家資料的。文家,清流之家, 目前無人為官, 文貴妃有個弟弟剛中秀才?,F在算是沒落了, 不過以后難說?!?/br> 文家這種人家, 要的就是名聲, 拼得就是家教,男丁不隨便納妾,女眷溫嫻雅致。遇到朝堂風云不站隊, 為官做人不惹事。 官運不好就去做學問。 學問做好了,順便再搞搞人際關系。 官場上的事情,自己不行,就交給后代,總有人能成功。 這樣的人家,對于一些,已經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人家來說,是一股子恰當好處的清粥小菜,消火又調理腸胃,還吃不出錯來。 文家這兩代在傳承上比較背。 文貴妃的曾祖父就生了文貴妃祖父一個,文貴妃的祖父倒是把文家帶出了輝煌。那時候祖父位極人臣,兩位伯父,大伯父仕途穩進,二伯父科場揚名,文貴妃的父親作為小兒子詩詞天賦極高,有神童之名。 結果,老大帶著妻兒上任的時候,地區突發瘟疫,一家老小都交代在了那里。 老二,撐起這個家,殫精竭慮,結果虧空了身體,無子,中年而逝。 本來已經眼看著可以枝繁葉茂的一家人,沒幾年就剩下一支了。 文貴妃的父親詩詞方面卻有天賦,可惜,本朝科舉不考詩詞。經義,論,策,明法,明算五個科目中以論、策為重。 恩,很巧的是,文貴妃的父親比較擅長不重要的那三科,以及本朝完全不考的,只用作場外揚名用的詩詞歌賦。 “jiejie,你到底要說什么?” “我想說的是,我們完全不用去細究為什么,反正文貴妃在宮里,我們動不得她,但是文家現在都這種情況了,黎大人肯定能輕易的收拾了他們,對于大人來說應該是很簡單的小事,既然如此我們何必cao心。直接報給黎大人就是了。哪怕黎大人不愿理會我等的要求……” “那也就是和沈靜姝結盟不成而已,也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情?!北籮iejie點醒的席玉佳立刻也明白過來了。 有時候事情換個思路看就會完全不一樣。 都是被沈靜姝的嚴肅以及猛然涉及到前朝的敏感度鬧的,回頭想想,這件事都能歸類在閑著也是閑著的行列。 她們拉攏沈靜姝不是必須的,她們針對文貴妃也不是必須的,事情成自然好,不成也沒什么壞影響。 成不成都不影響到自己,干嘛不去試試。 于是,席家姐妹心情頗好的,還指揮宮女去尚食局要幾杯特調的果酒慶祝一下。 而勞心勞力為國為民還為己的戶部尚書收到了這么一封密函。 “她們已經開始針對文貴妃了?”他得到的消息明明是她們剛剛在沈家女兒手里吃虧了,怎么一會兒工夫就跳到貴妃那里去了? 黎崇無奈的表示女人的世界實在是太難懂了,差遣人調來文家的資料,仔細研讀了一番后,嘴角抽搐。 他是誰,他是當今圣上的老師,大墨百年一遇的天才,要不是體制卡著,妥妥一代名相的人。 但是再怎么折騰,他的主場也是官場。 文家現在就剩下一個準備考舉人的小家伙,能有什么用。旁支倒是有人,可這個旁支是從文貴妃曾祖父的兄弟的后代,這也旁支旁得太遠了。都快出五服了。 還沒什么大出息。 他的確承諾過席家姐妹,必要時他會在宮外進行援助,不過他也是有原則的。若是那后妃娘家沒犯什么事情,對方乃忠臣良將,他是不會挖大墨的墻角的。 可現在……對方連犯事的機會都沒有! 姻親方面倒是能下手,不過卻不直接,宮中想要的是敲打和震懾,讓文貴妃難以顧及兩端。而不是打擊一大片,讓人還感覺不到哪里有問題。 那么就剩下那個秀才了…… 等等,秀才。 黎崇挑眉了一下,轉身走到身邊的架子上,拿下一個精致的漆盒走回書桌上打開。 里面不是別的東西,而是黎崇存放的一些重要的私人信件。 一大堆個私人信件,黎崇很快找到了一封內閣大學士劉炳文給他寫的信。 說的是,近來科舉錄用的新晉官員,又有了只重科舉考試,只看書本倫理不懂實事的書呆子,更多的是營營茍茍,蠅集蟻附的鉆營之輩。 實在有違太祖對官員要求的務實求真的遺訓,不利于大墨的發展,長此以往,高層官員中必皆是何不食rou糜之輩。底層官員全是只知功績白銀,不知農務之人。 至此,在下建議,我朝規定的,舉人必須參加的農務、工程、機械、水利等實踐考試,改為中秀才后考核。 不過者,不得參加鄉試…… 洋洋灑灑一大堆內容,核心內容也就是對最近這幾屆的科舉選士結果不太滿意。 按照大墨的法律,中舉后,需要加賽一場“實踐考試”名曰躬行科,考核官員對社會、民生的了解度。以免出來一個只會之乎者也,連什么時候育苗什么時候播種都不知道的白癡。 實踐成績若是不好,直接影響后面的會試和殿試。甚至以后為官之路都會受到這個成績的影響。 但是這個躬行科的理論部分還好說,實踐部分……能暗箱cao作的地方太多了。 根據科舉制度,中舉后就能授官。 一些胸無大志或者才華有限的人,考上舉人后,就走門路去要一個芝麻小官當當。這也導致他們的“實踐考試”成績,可有可無。 哪怕不及格,誰又會去找一個已經能走馬上任的芝麻小官的麻煩。而且人家考不好,以后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所以這位大學士的意見是,與其把躬行科的難度加大,強制及格導致仕林反彈度太大或者去抓怎么也抓不完的行賄放水。 我們索性把躬行科的挪到秀才考試后。至少理論部分得是這么考。 過了這科才能考舉人。 別讓底層小官官吏是睜眼瞎。只能慢慢的拿百姓當實踐品。 大墨定國六百余年,很多事情都是前朝前所未有的,這個躬行科就是。 一個新政策的實施,總是伴隨著很多漏洞,需要慢慢的補丁。 為了這門考試,朝廷不知道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經過不知道多少代君臣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模樣。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再補全,漏洞和空擋還是有的。 劉大學士的這個辦法,據黎崇所知,在當今圣上的祖父那會兒就有人提出了這點。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壞處也是有的。 其他的不說,突然改制,很有可能造成一到兩界的科舉的混亂,至少六年的人才斷流。這還算好的,更麻煩的是——你們知道秀才的人數是舉人的多少倍嘛??! 但是這的確是利國利民的政策。劉炳文分析得也很有道理。 黎崇收到信的時候就心動了,可事情畢竟來日方長,需要細細琢磨各種細節考慮各方反應,可實行度等等。 不過現在…… “來人,備轎,我要去齊府?!?/br> 放點風聲也是好的。 讓天下學子明白一下朝廷注重躬行科的決心,也為以后的改革鋪路。 讓順便讓吏部掌管躬行科的人緊緊骨頭。 至于對宮中的席家姐妹有多少效果……關他屁事,宮斗的又不是他。 “竹云,這消息真的假的?”文貴妃叫來自己的大宮女,母親入宮,傳遞了外面開始盛傳的消息,科舉要改革,而且還是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