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劉佳轉向董文安。 董文安立刻也認真的看賬本,本來打算做做樣子,但劉佳的帳做的太清楚,就算是做做樣子的掃一眼,就能全部看明白。 王洋他們先把所有糧食成了一遍,總數沒錯,再重新挨家分稱。 “你們先稱出你們自家的,剩下的就不用分了?!睂巻⒀詫ν跹笳f完,回頭看向白誠毅,“我們家現在還不缺糧食,你們先拿回去吃著,等這些吃完了,估計地里的玉米也能收了?!?/br> 白誠毅搖搖頭,剛想拒絕,被董文安壓了下去。 “行,我懂。謝了,兄弟!”董文安明白寧啟言的意思,接下他的好意。 寧啟言點點頭。 一旁的劉佳想了想,道:“我們家的糧食也夠吃,要不白哥你們一起拿回去吧?!?/br> 對于劉佳的話董文安沒點頭,不是他看不上劉佳他們的這點糧食,而是他明白寧啟言的意思,并且有了寧家那一百多斤的糧食,差不多能吃到收玉米。 “你們家的你們自己留著,能吃現成的糧食就先別用信用點換了。等地里的糧食收了,市里就不能再缺糧了,到時候兌換糧食的比例很可能恢復到原來一點換一斤。把信用點攢下來等恢復以后再換更合適?!倍陌步忉尩?。 這邊劉佳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明白過來。 那邊寧啟言卻橫了董文安一眼。 【呵!這會兒講的倒是挺明白???早干嘛去了?別人不知道,就董文安這賊精賊精的人,能不知道他寧啟言家里不缺糧食?非得到彈盡糧絕才肯開口?之前浪費了多少信用點?】董文安干咳了一聲,揉了揉鼻子。 【這不是不想麻煩大家嘛。自家一群大男人,總不能像王洋他們幾個半大孩子似的,事事都得讓你們幫著?!繉巻⒀岳湫?。 【這么要面子,干脆別要糧食了,回家拿面子填肚子吧!】董文安苦笑,要面子的不是他好嗎?是他們家大白!要不是顧慮大白那義氣又要面子的德行,他早就去寧啟言家借糧了。 其他人看了看不停眉來眼去的寧啟言和董文安,又看了看直飚冷氣的杜程,忍不住縮了縮脖子。 寧啟言和杜程并排坐著,沒有注意到杜程的低氣壓,坐在他們對面的董文安卻是沒過多久就注意到杜程正瞇著眼看他的目光。 …… “我們還有事,先回去了?!闭f完,董文安就站起身,碰了碰旁邊的白誠毅,然后干笑一下,率先拎著旁邊的糧食往外走。 白誠毅和其他人對視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笑歸笑,也起身和曲東幾人拎上剩下的糧食,趕上董文安。 寧啟言:“?” 跑得這么快做什么?怎么跟身后有狗在追似的? “怎么了這是?”寧啟言習慣性的問杜程。 杜·狗·程對著寧啟言笑笑,完全沒有之前的冷臉:“可能真有事吧?!?/br> 寧啟言聳聳肩。 “沒什么事咱們也回去吧?!睂帟晕谋镏?,說道。 寧啟言一下子想起出門前被他親自放進冰箱的櫻桃,點點頭:“走,回家!” 第80章 收玉米了 按照地震前的成熟時間,櫻桃應該在五月的時候就能吃的,更何況空間的氣候更加適合植物生長,但一直拖到六月快中旬,樹上掛著的小櫻桃們才陸續成熟,也許是有其他方面因素在影響吧。 寧啟言嚼著口中清甜多汁的櫻桃rou,也不去糾結時間的問題,只是在本子上記下變化后的采摘時間。 現在氣候變化,很多東西雖然可以追溯曾經的經驗,但變更的地方很多,他雖然沒打算改行研究植物在新氣候中的生長規律,但至少要記錄下自家有的作物,為以后留下經驗。 好吧,其實說白了,就是別像這次似的,從四月開花就開始盼著這兩顆櫻桃樹結果,到后來,要不是看著樹上已經開始結了青澀的小櫻桃,寧啟言還以為這三棵櫻桃樹已經成了擺設,差點就想砍了。 寧曉文坐在一邊看著寧啟言一邊吃,一邊記下櫻桃成熟的時間。 寧啟言手里的這個本子上記錄的都是空間里的東西,不光是去年各種果樹的成熟時間,還有蔬菜的長勢和之前那次做大醬所用的時間。這個本子平時就放在屋里的柜子上,和寧啟言記錄外面的變化的本子分開,從來沒被帶出空間。 “也許是授粉的問題?!睂帟晕耐蝗徽f。 寧啟言停下筆,有些茫然的抬頭。 “授粉?” ……寧啟言猛然恍悟,果樹要想結果,可不是得經過授粉嗎?!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但他之前看著滿院子開花的各種果樹根本沒想到這件事。不過…… 寧啟言看了看手里的櫻桃,“難不成咱們空間自動授粉?”要不這些櫻桃哪來的? 寧曉文好氣又好笑的看了他一眼:“怎么可能!在空間住了這么長時間,連只蟲子都沒見過,還沒風沒雨的,根本沒辦法自然授粉?!?/br> 寧啟言捏著一個櫻桃揮了揮,“可結果了呀。也許咱們空間不需要授粉呢?” 寧曉文嘆氣:“一開始是忘了授粉,后來胡子先想起來,四五月份的時候趕了幾個早上,你和杜程進空間之前,就把開花的果樹都人工授粉了。就是那兩棵桃樹開花的早,沒趕上。今年怕是吃不到桃子了?!?/br> 寧啟言點點頭,若有所思一會兒,突然問:“西瓜是不是也得授粉?” 寧曉文一愣,突然想起他和胡子剛知道空間的時候,空間的院子里正好有將近一半地的西瓜。按照他對寧啟言和杜程的了解,這兩人就算知道要授粉,怕是也不會弄,而且這時候寧啟言能提出來…… “你們種西瓜的時候沒授粉?” 寧啟言笑瞇瞇的搖搖頭,他是剛才才記起來授粉的事,之前連想都沒想到,怎么可能授粉呢! 寧曉文瞪著眼睛看寧啟言。 難不成這還真不用授粉? 不過也得感謝空間的這一特點,否則就寧啟言和杜程這倆對這些事一問三不知的德行,能種出東西才奇了怪了! 寧曉文白了寧啟言一眼。 笑成這樣是覺得很自豪嗎?! 寧啟言點點頭,空間是他的,有這么神奇的空間在手里,他當然自豪了! 寧曉文懶得理他,端起一旁裝著櫻桃的小盆,不讓寧啟言再繼續吃下去。 “就剩最后這些櫻桃了,等一會兒杜程和胡子回來給他們留點吧?!?/br> 寧啟言點點頭,然后看向已經掛果的棗樹。 不是他饞嘴,好幾個月吃不到水果的滋味,而且記憶深處還印刻著曾經兩三年都沒見過什么水果的深刻記憶,就這么三棵櫻桃樹結的櫻桃,還沒等放開肚皮吃,就全吃完了,但愿樹上的棗能快點熟吧。 菜地里的黃瓜和西紅柿雖然也能當水果吃,但比起真正的水果,總是不夠清甜。 寧曉文把櫻桃重新放進冰箱,他到不是非得給杜程和胡子留,除了寧啟言,不管是胡子、杜程,還是寧曉文自己,水果下來了,甜甜嘴,嘗嘗味就行了,平時吃著黃瓜和西紅柿也挺好。但寧啟言從半個月前櫻桃下來后,吃起來的架勢有點過于生猛了,他自己還覺得沒吃過癮,但這恨不得拿櫻桃當飯吃的吃法,讓寧曉文不得不盯著他,以防他吃出問題來。 沒得吃了,寧啟言起來洗干凈手,見寧曉文準備收拾屋子,挽起衣袖,也開始一起收拾。 屋子里炕上、地上,到處都是之前裝小雞的木箱子和報紙。 這一批的小雞已經全孵完了,出生的比例比年前那次還高,想來應該是因為受精蛋存放的時間短,小雞更容易成活。 除了頭三天持續燒炕保證小雞們生活的溫度,今天上午杜程和胡子就趕著外面氣溫適中,把小雞裝在帶孔的箱子里搬下山了。何俊那邊的倉庫已經調整好溫度和環境等著了。 這一批出生的小雞崽一共七十三只,寧啟言他們只留下五只母的,剩下的全讓杜程他們裝走拿去交易了。 按照公母交換,差不多能換回來四百九十信用點,再加上第一次交易的那些雞鴨,兩次下來已經掙了兩千一百五十點信用點,這些信用點都存在杜程的身份證上,平時到換購點換東西用的都是寧啟言他們三人的身份證,除了每次下山交易外,杜程的身份證就一直留在空間里,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 收拾好房間,就留下一個鋪著報紙的木箱擺在火炕里側,五只嫩黃色的小雞在箱子里走來走去。 剩下的箱子清理干凈重新放回儲藏室,之前攢下來的受精蛋這次并沒一次孵完,還剩下一些時間近的可以再孵一波。 全部收拾完,寧啟言出了空間,到山洞里看了看,胡子和杜程還沒回來,又重新回到空間。 這時寧曉文已經把之前做大醬時寧啟言找出來的那一麻袋的黃豆搬到院子里了。 寧啟言順手從屋外的窗臺上拿起電子秤。 “秤多少出來?” 寧曉文盯著黃豆算了下時間,“一共稱二十斤出來,分稱兩個十斤放著?!?/br> “就做二十斤?眼瞅著玉米就能收了,到時候家家戶戶都不缺糧食,估計來換的人能有不少?!?/br> 寧曉文微微搖搖頭,“不用一次做出來,今天二十斤先做上,三五天以后再做二十斤,這么依次把時間岔開,只要把每批的時間標注好,等時間到了,咱們就能一波一波的出來成品,賣也好賣,還能把保質期拉長?!?/br> 聽完寧曉文的話,寧啟言點點頭。 正如寧啟言所想的,玉米一成熟,整個d市上輩子最危險也最不可控的危機在這一世剛剛有了苗頭,就這么輕描淡寫的度過了。 若非中間有白誠毅一家缺糧的事發生,寧啟言幾乎都沒感受到糧食危機。 無論是寧啟言之前猜測的有其他人重生或者預知,還是其他的引起這些改變的事情發生,他都發自內心的感激。 他是個自私的人,他的重生只想保住杜程的生命。但d市是他的家鄉,d市的安穩和欣欣向榮是他的期望,也是他們一家人的保障。 山下的玉米最先進入收獲期,哪怕寧啟言他們在山坳里的田地比附近其他人家成熟的早了兩三天,也沒早過山下一周前就開始收獲的玉米地。 等到張平國和寧曉文同時點頭確定可以收了,不只是他們三家,附近其他人家的青壯年也跑來湊熱鬧般的幫著掰玉米。 因為三家的玉米都是和土豆一起種的,所以收玉米的時候還得注意著別踩傷地里的土豆,而土豆和地瓜距離收獲的時間最快也得兩個多月。 每塊地的地頭上都鋪了張大塑料布,掰下來的玉米穗就先放在地頭,等晚上再統一往回搬。 運水的滑輪這時又有了用處。裝好袋的玉米系在繩子上,山坳上面的人借助滑輪把玉米拉上來,總比一趟趟背省力的多。 不同于山下已經接近尾聲的收獲期,山上其他的地還沒開始收,山坳這一波是最早的,就連水站駐守的兩個小戰士也忍不住輪流出來看看,順便在胡子他們累了以后替換上去幫著往上拉玉米。 王洋家距離山坳最近,三家人收回來的玉米都先堆放在他家院子里,沿著山洞口旁的墻壁一點點落上去,平時還有劉佳她們在院子里守著,一邊看顧雞鴨,賣賣東西,一邊就把玉米的外衣剝掉。 因為附近不少人都來幫忙,不到三天,山坳里的玉米就都被收干凈了。剩下的玉米桿還在地里,原本王洋他們想直接包攬整個山坳里收玉米桿的活,讓胡子他們可以分出手到其他人家陸續開始收獲的地里幫忙收玉米,不過被胡子直接打發了。只要把皮膚包裹住了,注意點不被玉米葉劃傷,相對來說,掰玉米穗比收玉米桿輕松不少。而且地里還有土豆,胡子他們怕汪洋幾個年輕人注意不到再傷著土豆,干脆就讓他們幾個去其他人家幫忙。 雖然三家的地一起收的,但不管是堆在院子里的玉米穗還是晾在寧啟言家上面平臺的玉米桿,都分成三堆,誰家地里收上來的就是誰家的,收的時候稍微注意點,就能分的清清楚楚。 等整個山頂所有人家的玉米都收的差不多了,收獲最早的寧啟言他們已經把地重新翻好,準備下一茬播種。 原本地震前d市一年一般只能種一季玉米,但地震后氣候變化,開春后溫度上升的很快,只要保證澆水跟得上,市里請的農業方面的專家也建議可以再種一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品種的區別,這一次市里沒讓市民用新下來的玉米留種下種,而是統一到附近水站用信用點換取。 正所謂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幾百上千斤的玉米收進家以后,大家也就不像之前那么仔細信用點的花銷,上面一說最好統一換取,幾乎所有打算再種一季的人家都到水站報數預定種子。 王洋家和白誠毅家也不例外。 王洋家六人都不是本地人,在d市所有家底都需要一點點積攢,況且現在普通市民間的通訊還沒有恢復,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家鄉和家人是個什么情況,d市現在的勢頭不錯,他們都想多攢點糧,一旦通訊恢復,家人能幸運的活下來,生活不好的話,還能接到d市生活。 而白誠毅家不用多說,打死他們也不想再過之前那種算計來算計去,卻還是吃不飽肚子的生活了。寧肯多花些力氣,多多的種糧,收回來的糧食吃不完發霉了,也比想吃卻沒得吃強! 相反,寧啟言家沒有換購新一季的玉米種子,而是預定了黃豆種子。 有了成批量做大醬的經驗,他們又不缺糧食,決定把之前收完玉米空出來的地種滿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