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蕭明川搖頭,忿忿道:“我還沒有那么老,不行?!?/br> “那就二爺?”顧渝試探著問道。蕭明川排行第二,這個總該沒有問題了。 誰知蕭明川還是不同意:“不要,你以為我是關二爺嗎?” 蕭明川不說還好,他一說顧渝也覺得別扭了,于是遲疑道:“二哥?” 蕭明川陡然一震,葉錚就是叫他二哥的。倒不是說葉錚能叫顧渝就不能叫,只是那種微妙的違和感,實在驅之不去。蕭明川笑了笑,挑眉道:“其實阿渝可以叫我夫君的,要不蕭郎也行?” 顧渝的耳根子不太明顯地紅了,他搖搖頭,堅持道:“就是二哥了,我不改了?!?/br> 第24章 偶遇 蕭明川和顧渝大約是在巳正三刻出的宮,借著出宮后的稱呼問題,蕭明川拉著顧渝聊上了。 他們是真正的青梅竹馬,顧渝從蹣跚學步起就跟在蕭明川身后跌跌撞撞。小時候,蕭明川有點煩這個老愛纏著自己的顧家小公子,覺得他嬌滴滴的,每回一哭就要連累自己挨罵。 但是除了顧渝,蕭明川也沒有別的同齡的小伙伴。衛國公家的龍軒和代國公家的溫弦都比他年長好幾歲,他們連蕭明青都覺得是小屁孩不愛跟他玩,更不要說比蕭明青更小的蕭明川了。 而英國公家的君恩和君惠,年紀又比蕭明川小了許多。至于幾家鐵帽子王,晉陽王遠在南洋,其他幾家和皇室的血緣關系早就很遠了,所以從小和蕭明川玩大的,只有一個顧渝。 先帝在世的時候,是蕭明川和顧渝的關系最正常的時候。那會兒,他們誰也不用討好誰,都是按著彼此最習慣也最舒服的方式在相處,偶爾也會吵嘴,但是過不了多久,就會自己和好了。 先帝的驟然駕崩改變了許多事,年少的蕭明川無措地被人簇擁著登上了皇位。 蕭明川是以皇太子的身份繼承大統的,按理說名正言順??纱笾艹儆嗄?,就沒出過比蕭明川更寒磣的皇帝,他母族寒微,沒有哪怕一丁點屬于個人的勢力。 名義上,蕭明川是皇后養子,可先帝沒有改他的玉碟,那么顧家就不能算是他的母族。至于丁姬的娘家,一個在蕭明川登基后才開始送家中子弟讀書的人家,他是絕對指望不上的。 蕭明川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顧太后,只是顧太后對他的態度,實在是一言難盡。 很多年后,看著蕭元朔漸漸長大,年邁的蕭明川反省過年輕時候的行為,他覺得自己這輩子犯過的最大錯誤就是遷怒。他把對顧太后的不滿發泄到了顧渝乃至整個顧家的身上。 在得知了先帝曾經的所作所為和自己真實的身世后,蕭明川對顧太后的恨意不復存在。 換成他是顧安之,絕對做不到如此心平氣和地面對蕭睿的兒子,絕對的。 總之,由于童年時代那些尚算美好的回憶,蕭明川和顧渝不知不覺就聊了半個多時辰。當然,其間大部分時候是蕭明川在自說自話,顧渝只是被迫無奈地回應著他說的話。 就在顧渝猶豫著,要不要提醒蕭明川他們該換馬了時,馬車緩緩地停了下來。 顧渝不明所以,怔怔地看著蕭明川,問道:“二……哥,這是怎么回事?”早先討論的時候尚不覺得,此時真的用到了,顧渝莫名地感覺有些別扭,聲音也低得只有蕭明川能聽到。 蕭明川放下茶杯,向顧渝解釋道:“已經午時了,阿渝不覺得肚子餓嗎?這個地方有家胡記面攤,小餛飩做得特別好吃。我知道你以前肯定沒有吃過,特地帶你來嘗嘗?!?/br> 如果說先帝還給了蕭明川什么依仗,那就是他沒把軍權和虎符交給顧太后,而是把虎符一分為二,一半由蕭明川自己保管,另一半放在南陽王那里。 盡管不經過南陽王的允許,蕭明川一個人照樣調動不了軍隊,可有了這張護身符,他從少年時代起就開始整日里往軍營里鉆,那是誰也攔不住的。 顧渝知道蕭明川愛出宮,也知道他去過不少地方,可上京城外一家不知名小面攤做的小餛飩好吃他都知道,這是不是太夸張了,難道蕭明川隨時派人搜索京城附近都有哪些好吃的。 蕭明川可不知道顧渝神奇的思維發散,他先跳下馬車,就轉過身來牽顧渝。 顧渝被蕭明川的動作搞得一愣,讓皇帝親自為自己服務,這個待遇是不是太高級了。只是馬車外面圍了兩圈的侍衛,還不包括隱藏起來的,他要是甩開蕭明川的手,好像有點不給皇帝面子。 顧渝猶豫了下,最終拉住蕭明川的手,從馬車上跳了下來。 蕭明川說得沒錯,那就是家小面攤,老板簡單地支了個棚子,下面擺了四五張桌子。 胡記面攤擺在出京的必經之路上,生意很不錯,蕭明川帶著顧渝到的時候不要說空桌了,就是空位都只剩下兩個。有侍衛長上來向蕭明川請示,要不要他們把其他人都驅散了。 蕭明川擺了擺手,示意侍衛們附近找個地方窩著啃干糧去,不要打攪他和顧渝。 小面攤的規模太小,要是他們百十來號人全部涌過去,就是老板不做其他客人的生意了,他預備的面條和小餛飩也不夠這么多人吃的,所以蕭明川直接把侍衛們打發了,讓他們自行解決午飯。 “阿渝不介意和人拼桌吧?”蕭明川肯定是不介意的,可他不確定顧渝的態度。 顧渝從來沒有這種在荒郊野外用餐的經歷,只覺得新奇不已,再說皇帝都不在乎了,他也不好說意見相反的話,便輕輕頷首道:“我沒關系的?!?/br> 蕭明川牽著顧渝的手走到還剩兩個空位的那張桌子前面,很客氣地問了句:“兩位老人家,不介意我們拼個桌吧?”他說完這句話,還真沒立即坐下去。 “這里沒人,兩位請便?!逼渲幸晃淮┲G色錦袍的老人家已經吃好了,他放下面碗,抬頭沖著蕭明川回道。就在兩人視線交匯的瞬間,他們的眼中都出現了驚訝的神色。 蕭明川毫不遲疑,轉頭看向另外那位身著寶藍色錦袍的老人家,驚訝之色變得更加濃厚。 “阿渝,快見過兩位前輩?!笔捗鞔櫜坏枚嘣?,只輕輕扯了扯顧渝的衣袖。 顧渝依言而行,一臉寫滿了疑惑不解,這兩位是誰,為什么蕭明川見著他們還要行禮。 更神奇的是,受過蕭明川的禮,兩位老人都是安坐如山,只淡淡說了句:“你們快些給老板說要吃什么,不然可有得等?!焙习宓氖炙嚭煤蛣幼髀且粯勇劽?。 蕭明川立即回頭沖著老板吼了聲:“老板,兩個大碗小餛飩,一碗加辣子,一碗不加?!?/br> 隨后,蕭明川拉著顧渝坐下,低聲問道:“你們這次回來,就是為了吃小餛飩的?” 藍袍老人也吃好了,他放下碗,幽然道:“吃小餛飩是順帶的,主要還是見見故人?!?/br> 蕭明川想了想,終究還是問道:“那么……你們會去見五叔公嗎?”蕭明川心里明白,這兩位要見的故人大都是在泰陵或是長陵躺著了,因而他們回到上京,也沒想過進宮看看自己。 老人嘆了口氣,良久方道:“見自然是要見的,可我覺得,見了面他肯定會罵人的?!?/br> “我覺得五叔公不敢的?!笔捗鞔ㄊΦ?。在別人面前,南陽王有輩分優勢,但是…… 正說著,蕭明川和顧渝的小餛飩端了上來,老人拍拍蕭明川的肩膀,說了句有緣再見。 等到兩位老人家走遠了,顧渝悄聲問道:“二哥,那兩位是誰呀?” 蕭明川壓低聲音,卻壓不住語氣中隱約的興奮:“那是老晉陽王和安遠侯?!?/br> “什么?老晉陽王和安遠侯!”明知兩位老人家已經走遠了,顧渝還是忍不住回頭望去,“你怎么不早點告訴我?”早知道是他們,他就不刻意保持沉默了,而該多和他們說幾句話。 殊不知,蕭明川心內也是波瀾起伏,若非今日偶遇,否則他永遠都不知道,老晉陽王和安遠侯這個時候就回了中原。他們對他的身世究竟知道多少,他們之前幫他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 第25章 身世 說起老晉陽王蕭秋宸和安遠侯龍戟,大概是大周歷史上最具有傳奇性的人物之一。 晉陽王之前,大周的皇子只許娶不許嫁,從來沒有下降的說法。但是晉陽王身為萬昌皇帝和端敬皇后最寵愛的兒子,偏偏就開了這個先例,下降當時的衛國公府二少爺龍戟。 不但如此,晉陽王還成功地帶歪了他的弟弟青陽王。所以到了他最小的弟弟南陽王時,端敬皇后坐不住了,公然表示他的最后一個兒子絕對不允許嫁出去。 然而,晉陽王的傳奇與他的婚事幾乎沒有關系,就算有,也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 晉陽王大婚時,萬昌皇帝當著滿朝文武宣布,下降的皇子和公主一樣的待遇,即婚后保留王位和食邑,但生下的孩子不隨蕭姓,也不得繼承王位。 對此,晉陽王和青陽王毫無異議,他們的兒女分別姓龍和姓殷。 萬昌皇帝中期,朝廷重開海禁,大力鼓勵民間船只下南洋、下西洋,凡是有人敢出外海做生意的,皇帝就會派遣戰船給他們保駕護航。 繁榮的海上貿易給大周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黃金白銀,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口的高速增長。當皇帝的,從來不會嫌自己統治的人多,可是人多地少,也是個讓人頭痛的問題。 到了景和年間,如何安置大量新增的無土地人員已經成了朝廷的一大難題。 賦閑在家看孩子的晉陽王給他的皇帝兄長上了道折子,說是可以由朝廷出面,進行遷民。他曾經去過南洋諸島,知道那里有許多豐饒的無主土地,只要有人愿意耕種,不愁沒有飯吃。 此言一出,猶如狂風過境,瞬間在朝堂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有人說晉陽王異想天開,國人長期以來的觀點就是故土難離,遷民去海外,太不現實了。 更多人卻在想,此事并非沒有可cao作度。天大地大比不上吃飯最大,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誰還有心思去想別的。朝廷要遷民,首先挑選的肯定就是那些沒有土地吃不上飯的人。 景和皇帝很贊成弟弟的看法,他也拿得出銀子來辦這件事,只是…… 如此重要的大事,朝廷必須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出來壓陣,而這個人選,卻不是那么好定的。別看那些個大臣個個在朝上說得頭頭是道,真讓他們去南洋,他們肯定能找出十倍的理由來反對。 畢竟,被遷徙的老百姓是走投無路了,他們在家一無所有,連飯都快要吃不起了,可一旦去了南洋,雖然背井離鄉,卻能從此擁有自己的土地,因而遷民的政策對他們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大臣們不一樣,他們在京城過得舒舒服服的,誰都不愿意一路顛簸去南洋受苦。景和皇帝固然可以強行下旨命人去,但是天高皇帝遠的,領頭的人不用心,好事也能變禍事。 見皇帝兄長一籌莫展,晉陽王又上折子了,不是沒人愿意去南洋嗎,我和駙馬去。 后來的事情便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像蕭明川和顧渝這樣的年輕人,幾乎都是聽著這兩位的傳奇經歷長大的。顧渝為什么那么遺憾,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錯過了活生生的傳奇。 見顧渝一臉向往的神情,卻遲遲沒有動筷子,蕭明川提醒道:“阿渝,你要見三叔公他們以后還有機會??赡阋窃俨怀?,小餛飩就要涼了,涼了可沒那么好吃了?!?/br> 蕭明川的話打斷了顧渝的遐思,他低下頭,看了眼灑了滿滿一層辣子的小餛飩,頓覺食欲大開。再夾起一個嘗嘗,果然味道不錯,難怪老晉陽王和安遠侯千里迢迢回來也特地來吃。 見顧渝吃得盡興,蕭明川長手一伸,從他碗里夾了個小餛飩走,同時笑道:“阿渝,你放那么多的辣子,小餛飩本身的香味都被掩蓋住了?!笔捗鞔ê孟裢?,讓老板加辣子的人也是他。 顧渝對蕭明川這種無聊的搶食行為很無語,就是他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蕭明川也沒這么幼稚過?;实圻@是怎么了,最近的行為如此反常,他都快要覺得他不是他了。 “呼呼,怎么這么辣啊,呼呼……”蕭明川單純就是好奇,顧渝那碗紅通通的小餛飩是什么味道,吃到嘴里才猛然意識到,論吃辣子的功力,他和顧渝不是同一水平線上的人。 看到蕭明川辣得眼淚都要出來了,顧渝放下碗筷,好心地拿起桌上的茶壺給蕭明川倒了碗涼茶。蕭明川接過茶碗,一口飲盡,又把碗遞了回來,呼呼吸著涼氣叫道:“再來一碗!” “哦?!鳖櫽逵纸o蕭明川倒了碗茶,還提醒他:“二哥,喝湯比喝茶更有效?!?/br> 蕭明川這回改成慢慢喝了,一邊喝一邊瞪大了眼睛:“熱湯喝下去更辣好不好?” 顧渝點點頭,重新拿起碗筷,并不否認地說了句:“我知道?!?/br> 蕭明川差點被顧渝的話嗆住了,知道更辣你還讓我喝湯,皇后你要謀殺親夫啊,誰知顧渝又道:“可是熱湯熱水喝下去,真的更能止辣?!敝劣谶@個經驗他從哪里來的,就不告訴蕭明川了。 連喝兩碗涼茶,蕭明川還是辣得大喘氣,他半信半疑地端起碗,輕輕抿了半口面湯。 剛被濃重的辣味刺激過的舌頭接觸到余溫尚在的面湯,感覺那叫一個酸爽,但是最辣的一陣熬過了,后面就好受多了。蕭明川好奇地瞥了顧渝一眼,懷疑他小時候是不是也被狠狠地辣到過。 吃過美味的小餛飩,顧渝問蕭明川,他們是不是可以換馬了。梅山距離上京城并不算多遠,他們再坐馬車走下去,說不定就要坐到梅山了,哪里還有工夫騎馬。 蕭明川倒是不反對顧渝的說法,他只是說,剛吃了東西就跑馬,對身體不太好。 于是,兩人重新登上了馬車。這回不用蕭明川苦心積慮再尋找話題了,顧渝主動向他問起了有關老晉陽王和安遠侯的事。他不明白,蕭明川和他們明明應該是沒有見過面的,怎么互相都認得。 晉陽王和安遠侯去南洋的時候,先帝還不到十歲。那個時候,誰都不會想到,在未來數十年的時間里,這對戰斗力超級強悍的夫夫會一步一步蠶食掉南洋諸島,將其全部變成了大周的領土。 從最初零散的幾個小村落,到如今繁華的南洋十三郡,南洋諸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景和年間,所有遷徙到南洋的百姓都是朝廷掏錢送過去的,到了地方就按人頭分土地,連續耕種五年以上,這塊地就歸個人所有,條件優厚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即便如此,愿意去的人還是不多,只有在老家真是待不下去了,好多人才會去碰碰運氣。 到了長泰年間,這一現象反了過來。朝廷不用再大規模地組織遷民,很多人看到自己的親戚同鄉在南洋發了財衣錦還鄉,很自覺就會出去闖一闖,南洋的機會比中原還是要多一些的。 就算呂宋島上幾乎已經沒有無主的土地,可往呂宋島的南邊走,還有大大小小很多島。 晉陽王和安遠侯從來沒有刻意擴張過勢力,但人口的增長天然對土地有著更多的需求。已經離家千里的人們習慣了沒地就往更遠處走的習慣,大周在南洋的勢力范圍不知不覺就越來越大。 換成其他皇帝,面對這種情況一定會感到棘手。南洋諸島地盤大不假,可他們主要是自給自足,說是大周的州郡,還不如說是晉陽王的食邑,反正他是從來不上繳任何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