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節
“要是這樣的話,那還不如把端王整治成這個德行?!标戦_林道,“也省得防毒蛇似的防著他?!?/br> 沈笑山搖了搖頭,“不妥。順王變成那樣之后,皇上會心生憐憫,會將先前心寒的一切是非擱置,順王府的黨羽、親朋,處境會維持原狀,甚至會有所緩解。端王卻不同,端王是該讓皇上親自處決的人。端王到了末路,才能把他明里暗里的勢力、人脈連根拔除?!?/br> “也對?!标戦_林在沈笑山說話期間就已釋然,“而且端王定是疑心太重,這種人,何時都會為自己留一條后路和一條絕路。他就不會有疏忽大意的時候?!闭f到這兒,他雙眼一亮,笑了,“順王這個半死不活的下場,端王喜聞樂見。到時候,他就會有意無意地打點相關的人,讓順王就這樣了此殘生?!?/br> 沈笑山頷首一笑,“他讓貴妃、順王妃獲罪在先,即便是一聽就知道情形有異,也不會請皇上徹查。那樣的話,他成什么人了?況且,這事情正合他的意,他比誰都想除掉順王?!?/br> 兩人這樣話趕話地分析清了順王一事,陸開林真的放下心來。 · 這一日的宮中,養心殿。 厲閣老把林茂青彈劾程閣老的奏折交上去之后,皇帝仔細看完就放到一邊,吩咐劉允:“朕有些緊急之事要回御書房處理,你陪著厲閣老去偏殿用飯,晚間朕再回來,細說此事?!?/br> 劉允稱是。 皇帝當即離開養心殿,一個多時辰之后才返回來。 厲閣老再度來到正殿,等候皇帝著手此事。 皇帝又把林茂青的折子看了一遍,問道:“林茂青是不是在翰林院行走?” 厲閣老恭聲稱是,“眼下任職翰林院撰修?!?/br> 皇帝取出一篇文章,“前段日子,林茂青把一篇沒有署名的文章交給程閣老過目,說自己看了很是欣喜,請他的恩師過目,看看有無需要修改的地方。程閣老用心看過,仔細修改了一些小瑕疵,并提出了自己不認同的地方。林茂青拿回文章,轉頭尋找做出這篇文章的人,知道那是二十年前在京城小有名氣的人,名叫商陸。 “林茂青找到商陸之后,相談甚歡,轉頭就請程閣老把那個人推薦給吏部尚書。這是應當的,朝廷就該不拘一格用人。程閣老知會過吏部尚書之后,又當面向朕推薦商陸其人。 “朕答應了,著吏部明年開春兒給商陸安排個相宜的官職?!?/br> 厲閣老聽皇帝這般細致地說完這件事,心里又是竊喜又是不解。 商陸是端王的謀士,但這件事沒有幾個人知情。端王吩咐他盡快給商陸物色個官職,他就安排林茂青出面,這才有了皇帝方才講述的一切。 事情進展的十分順利,這是他竊喜的原因。 可是,皇帝在這時候說起這件事,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皇帝很快就此為他釋疑:“先前在朕看來,程閣老對林茂青十分信任,林茂青對他的恩師亦是如此。朕在那時候,對林茂青很是欣賞。而今日,出面彈劾程閣老的人,竟是這個林茂青?!彼α诵?,“彈劾的事宜,大多是程閣老的家事,著實叫朕吃驚?!?/br> 厲閣老婉言為林茂青開脫:“官員不就該如此么?為朝廷舉薦官員是己任,揭發官員德行有虧亦是己任,若是瞞而不報,豈不就應了官官相護的說法?” “這話也有幾分道理?!被实垲h首之后,話鋒一轉,“但朕不明白的是,林茂青為何要把這道折子送到你手里,請你送到朕面前?” “這……臣就不便多言了?!眳栭w老的言下之意是,你自己去想吧。 皇帝又道,“如果他把這道折子送到程閣老手里,讓程閣老看著辦,不是更妥當么?難道他擔心程閣老會把折子壓下?這就有些荒謬了。朕與內閣每日經手的折子,不論是數落朕的,還是彈劾程閣老的,都不曾落下一份。程閣老若是連秉公理事都辦不到,那是不是朕瞎了眼?” 厲閣老忙道:“林茂青是覺得此事非同尋常,說重了就是程閣老私底下甚是涼薄,甚至有欺君犯上的嫌疑。臣初時看完折子,都是心里打鼓,何況林茂青那樣的年輕人?” 皇帝笑了,“這樣說來,你是覺得這些事都是真的了?” “臣不敢,只請皇上明察秋毫?!?/br> 皇帝沉默良久,到底是沒壓住火氣,責問道:“你雖非首輔,也是日理萬機,不關心天下蒼生的疾苦,卻怎么關心起別人膝下無子、女兒的來路了?你想要朕怎樣明察秋毫?說程閣老過繼舅兄的女兒是錯,還是說為了收養次女有個名正言順的說法從而以納妾為名頭是錯?又或者,你想與林茂青一樣,把程家次女的出身說成是罪臣之女?!” “臣萬萬不敢!”厲閣老慌忙跪倒在地,手指已有些微微發抖。 皇帝冷哼一聲,“沒有親生骨rou,便是心里有別人?程閣老在十年前就能休掉發妻另娶,他可曾有過這種意圖?一個女子生不出兒子,你有本事就給她找秘方治病,沒本事也該管好自己的嘴!” 大冬天里,厲閣老額頭冒出了細細的汗。 “朕要的大臣,只要不是背地里男盜女娼仗勢欺人,怎么過日子都行。有些事情,朕從年輕的時候就略有耳聞,不需派誰親自查證就能想見到。若是想追究,真不用誰把彈劾的折子送到龍書案上。同理,你今日雖然行事糊涂,但朕不會怪你,畢竟,你在公事上不曾行差踏錯。至于程閣老兩個女兒的來歷、出身,朕比你清楚,程家次女并非罪臣之女——不過是一個書生站錯了隊,弄得家門沒落?!?/br> 厲閣老心里驚詫,面上卻是恭聲稱是,磕頭認錯。 “林茂青舉薦的人,該用還是要用,君無戲言。但林茂青其人,你看著發落掉吧。讓他外放,或是歇息三五年?!被实壅Z聲停了停,語重心長地道,“日后不要總盯著別人的門生、家事,別人反過頭來盯著你這些的話,你又當如何?你真敢拍著心口說比誰都干凈磊落?若真如此,厲夫人搬弄是非的事情又是因何而起?朕的朝廷,向來只談朝政,只在刑律上懲處官員,那些雜七雜八的手腳,收起來為好。有些事情,朕不是沒看到,只是不想看得太清楚?!?/br> 厲閣老訥訥稱是,行禮告退。 皇帝看著他的身形遠去,面色愈發沉冷。 他是真的很厭惡這種打壓同僚的手段。如果這種事情成了風氣,官員會相互攀咬,為了避免被誰彈劾,會更加不擇手段地發展裙帶關系,以圖自己成為眾矢之的的時候,有個說話有分量的人站出來為自己開脫。 等到官員們沒得攀咬了,就該輪到他這皇帝了,咬他的皇后、嬪妃、皇子、皇女,直到咬到他身上。 到那個地步,朝堂就再不是朝堂,臣子會淪為隨時數落別人家事、當街罵街的潑婦。沒人會再為軍國大事嘔心瀝血,彈劾的人不允許。 到那個地步,還想開創盛世?不被官員們氣得吐血而亡已是萬幸。 程閣老一事,最先提起的,是劉允。劉允聽說了一些風聲,又明白他不想失去左膀右臂的心思,便委婉地說了兩次。 他比程閣老年長幾歲,登基時尚年少。他從磕磕絆絆到最后說一不二,與程閣老在官場上的經歷大同小異,由此,對程閣老的一些事情,私底下其實也好奇。 三十來歲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程閣老膝下無子,詢問過幾句,程閣老只是灑脫一笑,說程家還有嫡出的子嗣,不見得就非得是出自他膝下。 他想一想,也是這么回事。況且,程閣老算是信奉道教的人,對這些事情自然看得開。 前一陣劉允舊事重提,是因為聽到的一些是非,都是出自程夫人之口。 他覺得有必要給程閣老提個醒。上一次,程閣老進宮求見,為的是把謄錄的出自商陸之手的文章拿給他看,意在舉薦賢人。 他看過之后,很是滿意,說你看著辦就行。 程閣老卻是苦笑,說這個商陸文采出眾,但人品如何,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