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書迷正在閱讀:鬼知道她經歷了什么、重生被休以后、軍門霸愛:驕妻懷里來、古代丫鬟守則、用美貌征服修真界、神造、前男友們都來找我復合、初戀收割機[快穿]、福星高照(養大一只青梅當皇后)、重生蘇倪的幸福日常
明明他一路都在暗中給那個嫡支的李大郎使絆子,接到球還故意踢到楊家人腳下,給李家嫡支添了不少亂。本以為楊家就算不能贏,兩隊也該平了。誰曉得楊家那邊更不中用,一個球沒進不說,還總把皮球往他們自家球網里踢!最后算下來,李家勝的十個球里,有七個球是他們楊家自己人進的! 李子恒現在是欲哭無淚,一邊心疼meimei的私房錢,一邊懊悔自己不夠賣力,早知道他就認準李家嫡支這邊的球網,一個勁兒往里塞皮球,楊家就不會輸了! 李綺節微微揚眉,吩咐寶珠去燒熱水,又讓進寶去灶上把溫在大鍋里的雞湯面端出來:“大哥先吃飯吧?!?/br> 面碗小菜端上桌,青花瓷碗上倒扣著一只碗蓋,揭開來,滿滿一大碗雞湯面,雪白的面條上碼了小山高的雞絲rou和豆芽菜,旁邊兩只葵花口小碟子,一只盛的桂花腐乳,另一只盛的是烏褐色的孔明菜。 聞到湯面的香氣,李子恒先吸了兩口氣,神情有些扭捏。 李綺節暗覺好笑,扯著李子恒的胳膊,硬把他按在桌前,隨手把竹木筷子往他手心里一塞:“大哥,你不是想去投軍嗎,兵書上都說了,勝敗乃尋常事,這一次能贏,下一次說不定?!?/br> 李子恒叉起一筷子面條,“還要比?“ “當然要比,這一次只是讓你們試試場地和規則?!袄罹_節眼珠一轉,“大哥,你喜歡踢球嗎?“ 李子恒點點頭,“以前都是看校尉們表演白打,沒意思,還是這樣痛快!“ 蹴鞠之所以會慢慢沒落,一方面是明朝禁止軍隊的士兵閑暇時演練,違者砍掉雙腳,影響了民間的蹴鞠游戲。另一方面,蹴鞠比賽看重的是個人蹴鞠技藝的高超和玄妙,并不講求團結比賽。簡單來說,誰能把皮球顛得好,玩得好,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兩隊人以進球數來分輸贏。 到最后,青樓楚館中的□□以蹴鞠為噱頭吸引客流,讓蹴鞠漸漸和下流扯到一塊兒,為時人所不齒,那又是另一方面的緣由了。 每個少年兒郎都向往能擁有一身高超武藝、騎射本領,但武藝需要先天的身體素質和后天的勤學苦練,沒有七八年的堅持,學不出什么氣候。而想學騎射,更是難上加難,不說一般人家供養不起,就算供養得起,也沒有那個精力去學,唯有世家大族的貴公子們才有機會演練騎射。 可蹴鞠就簡單多了,它平易近人,不管男女老少,貧窮富貴,南北中西,出身貴賤,只要是手腳健全的老百姓,一只皮球,一塊空地,三五個伙伴,就能玩上一整天。 老朱家認為蹴鞠會讓軍隊里的士兵們怠惰,其實是多慮了。 李綺節盯住李子恒的雙眼:“如果以后常常有比賽,需要大哥為我們李家爭光,大哥會留下來嗎?“ 李子恒握著筷子的右手抖了一下,一筷子雞絲啪啪掉在湯面碗里,濺起幾滴油汁。 見李子恒不再嚷嚷著要去投軍,李家嫡支那邊的族老也消停了,李乙松口氣之余,愈發想快些為李綺節再訂一門親事。 他怕李綺節的主意越來越大,以后嫁人生子,不肯聽長輩的安排,也要按著她的心意來,或是任意妄為,犯下什么大逆不道的惡行……到那時,想再管教這個女兒,只怕為時已晚。 世人能善待回頭的浪子,可古往今來,還從沒聽說哪個女子失德之后仍舊被族人接納。 李乙膝下攏共只有一兒一女,大兒子注定不能光宗耀祖,只要他能老實持家,李乙便無所求。至于唯一的閨女李綺節,李乙希望她能早日找個好歸宿,老老實實相夫教子,而不是在外拋頭露面。 嫡支的李大郎還算厚道,因為雙方有過約定,又在契書上簽了字,對外便沒說起楊天保和李綺節退婚的事。加上楊天佑特意安排的小童們四處宣揚楊、李兩家的少年兒郎切磋比賽如何的精彩紛呈,場面如何的熱鬧分光,和那些看過比賽的老百姓們自發的宣傳八卦,蹴鞠比賽成了縣里的大新聞,至于比賽的原因,反而沒人去關心。 第二日,竟然還有一位書生特意為比賽撰寫了一篇文章,說書生們并不是五谷不分、四體不勤的窩囊廢,字里行間,都對場上的少年兒郎們推崇備至,夸贊他們是少年英才。其文采之飛揚,用字之珠璣,讓觀者看過文章后,無不熱血沸騰,恨不能立刻抄起皮球到外邊顛兩下。 上過場的少年們看過那篇洋洋灑灑的文章后,都覺得面上有光,愈發不好意思提起比賽的最初緣由。 “簡直是胡鬧!“ 葫蘆巷的孟家,孟舉人把一份手抄的紙札摔在書案上:“堂堂書生,不曉得潛心研究文章,撩起衣袍和人比斗蹴鞠,丟盡讀書人的臉面,還恬不知恥地寫文稱頌?“ 他冷笑一聲:“不知所謂?!?/br> 目光掃過在窗下專心臨摹字帖的少年,語氣里帶了幾分鄭重:“四郎,你以后離間壁的李大郎遠一些!那些人,只會污了你的名聲?!?/br> 孟云暉放下兼毫筆,輕掃袍袖,站起身,恭敬道:“父親放心,孩兒曉得?!?/br> ☆、第47章 縣里四處流傳著那篇書生撰寫的品評蹴鞠比賽的文章時, 沒有人知道, 原稿此刻正在李綺節手中。 初稿是孟云暉寫的, 李綺節替他潤色了一下。老百姓們大多不識字,想要鼓動他們,不需要長篇大論, 只要大量使用氣勢磅礴的排比和口號就行,再扯上強身健體、為族爭光什么的, 效果更好。 孟云暉的初稿其實文采更好,被李綺節修改之后, 看起來更有號召力了,但難免少了幾分厚重。 李綺節沒有丟棄原稿, 托人把初稿重新謄抄了一份,用的是最不容易被人查出來的書面字體,然后把抄好的紙箋收入一封拜帖之中。 寶珠在一旁磨墨,見李綺節收拾好,放下墨錠, 接過拜帖,在上面夾了一張紅簽紙, 然后放到紅木多寶格的最上面一層。 李綺節挽起袖子,從羅柜抽屜里翻出一錠二兩三分的銀塊,擲到李子恒面前:“這是給孟四哥的潤筆費?!?/br> 李子恒捧著銀塊,有些犯難,“我送過一次,孟四不肯收錢啊。他們那些讀書人, 嘖嘖,講究真多,我才開口,還沒說到錢字呢,他就直搖頭?!?/br> 李綺節頭也沒抬:“沒讓你當面送給孟四哥,送到孟五叔和五娘子家去,五娘子會收的?!?/br> 李子恒喔了一聲,轉身要走。 李綺節又加了一句:“你親自送,還有,別忘了先去鋪子里兌成銅錢?!?/br> 李子恒臉色一黑:他正想讓進寶跑一趟,好去球場練球吶!不過三娘既然親**待了,他再不舍,也只能忍痛割愛,親自去孟家送錢。 不然,三娘下次絕對不會讓他去球場看戲或者練球。 現在球場依舊免費讓老百姓們出入,但是名額有限,其他人想要進去,必須和去茶館吃茶點一樣費鈔買票。李子恒費了半天口舌,只得了一張可以用一個月的月票。以后他能不能自如出入球場后面的小院子,和那些技藝高超的師傅們學踢球,全看李綺節的心情,他得把這個meimei哄好了。 等李子恒回到縣里,天已擦黑。 只要李子恒不鬧著去投軍,哪怕他天天在外邊閑逛,李乙也不會多說半個字。所以李子恒踏著清冷月色歸家時,李乙的態度很和藹,不僅沒有生氣,還一疊聲問他餓不餓,冷不冷,噓寒問暖,格外殷勤,把李子恒嚇得直發愣。 等李乙睡下,李子恒找到李綺節房里,嘟囔道:“五娘子和孟五叔都病了,才幾日不見,看起來就像足足老了十歲!“ 天氣愈來愈冷,寶珠這天忙著做腌菜,忘了灌湯婆子,被窩里冷冰冰的,李綺節耐不住,坐在腳踏上烤火,想等被窩烘熱了再睡。 火盆里的炭火燒得正旺,木炭燃燒間,發出窸窸窣窣的細碎聲響,木架四周擺了一圈的烤栗子。寶珠手上拿著一把剪子,把每一枚栗子剪開一個小口,再用火鉗夾著放到炭火里去烤。她手腳利落,能在栗子烤熟時飛快揀出滾熱的栗子。李綺節自己烤,不是烤得半生不熟,就是把栗子燒得焦糊,再要么就是炸得噼里啪啦響。鬧出不少動靜,就是沒見著一顆熟栗子。 因為燒炭,房門沒關,李子恒是直接進門的,一看到烤栗子,立刻摩拳擦掌:“拿幾個紅苕來烤著吃,那個香甜?!?/br> 李綺節白了李子恒一眼:“那要放到爐灰里烘上幾個時辰才能熟透,火盆的爐灰太薄,烤不熟的?!?/br> 她試過用火盆烤紅苕,結果無一不是外皮已經燒成木炭,而里面的苕rou還是脆生生的。 李子恒大嘆可惜,蹲在火盆旁邊,伸出巴掌取暖。 李綺節把剝好的栗子遞給李子恒:“五娘子得的什么???“ “不曉得呢,說是心口疼的舊毛病?!袄钭雍憧兄肷皇斓睦踝?,“孟家人現在還在對五娘子指指點點的,我氣不過,罵了幾個長舌婦,五娘子還攔著不讓我罵?!?/br> 李綺節嘆口氣,孟五叔和五娘子含辛茹苦把孟云暉養到十幾歲,寧愿自己餓肚子,也從不讓孟云暉受一點委屈。如今唯一一個讀書認字的兒子被族人強行過繼到孟舉人名下,他們夫妻成了不相干的“伯伯“和“大娘“,無異于挖去老夫妻心口最軟的一塊血rou,精氣神都沒了,病痛自然而然就跟著找上門了。 “我記得家里還有一瓶舒心丸,讓進寶給五娘子和孟五叔送去?!?/br> 寶珠答應一聲:“孟四少爺以后真的不回自己家了?“ 李子恒道:“族譜都改了,當然不能回去。不僅不能回,見著面了也不能喊阿爹阿娘呢?!?/br> 寶珠嘆息了一會兒,烤栗子的速度都慢了很多。 李綺節輕輕撥弄著炭火:“孟四哥成了孟舉人的兒子,以后孟舉人會供他讀書進舉,還會把產業田地分一份給他。沒了負累,孟五叔和五娘子不必辛苦勞作,孟四哥底下幾個弟妹能吃飽飯,也不能完全算是壞事。等以后孟四哥出人頭地了,他想回報孟五叔和五娘子,有的是辦法?!?/br> 寶珠想了想,笑道:“說的也是,只不過當著親爹媽的面喊別人作爹媽,不管是哪個,心里都會不痛快?!?/br> 李綺節揉碎一顆guntang的栗子,吹去碎殼浮沫,沒說話。 不痛快是肯定的,可誰讓孟云暉不滿足于只做一個窮秀才呢! 第二天進寶揣著舒心丸和其他幾樣常用的丸藥,正準備動身呢,五娘子卻自己來了。 她背上壓著一根扁擔,挑著兩只大籮筐,一筐是顏色暗沉、只有手腕粗細的野藕,一筐是地里才摘的瓜菜,水靈靈的,蘿卜上還滾動著亮晶晶的水珠。 開門的寶珠一開始沒認出五娘子來,以為她是沿街串巷兜售菜蔬的小販,正準備從衣兜里掏銅板,五娘子忽然開口叫出她的名字:“寶姐,七郎在不在家?“ 寶珠嚇了一跳,匆匆打量五娘子一眼,愣了片刻,“官人出門去了,大郎和三娘都在家呢?!?/br> 五娘子笑了笑,從前她最為爽利,說話嗓門大,態度落落大方,現在神色間卻總有一股畏畏縮縮的情態,說話的聲音也低了很多:“我屋里人昨天挖了些野藕,別看它樣子丑,煨湯可香了。還有幾樣新鮮菜蔬,家里堆得吃不完,算是給大郎和三娘添個菜?!?/br> 寶珠發現五娘子一直側著身子,不敢看孟家的方向,估計是怕孟家人認出她,先顧不上說別的,連忙請她進門,“五娘子進來坐坐,先吃杯茶?!?/br> 五娘子放下籮筐,不肯往里走,“家里沒人,我急著家去,不吃茶了?!?/br> 寶珠不肯放人:“大老遠的,一路背了這么沉的東西來家,哪能不吃杯茶就走,官人回來曉得,肯定會罵我不知禮數,日頭還早著呢!“ 里頭的李子恒和進寶聽到說話聲,迎出門,幾人合力,才把五娘子拉進門。 五娘子有些忐忑,站在李家院子里,說什么都不肯再往里走了,她頭上戴了包頭,不止包住頭發,連半邊臉頰也籠住了,她不開口,街巷里的人還真認不出她??伤€是提心吊膽,說話時總捏著嗓子,生怕間壁兩旁人家聽見她的聲音。 寶珠無法,只得端了把凳子,放在桂花樹底下,讓五娘子坐在凳子上吃雞蛋茶。 五娘子看著茶碗里的兩對荷包蛋,嘆了口氣,眼圈微微有些發紅。 進寶把籮筐里的菜蔬搬到灶房里,瓜菜放在吊籃上,野藕則堆在墻角。野藕上附了層濕乎乎的黑泥巴,氣味有些難聞,這個不能洗干凈,否則煨煮的蓮藕會發干,所以只能暫時堆在墻角。 李綺節讓寶珠裝了一口袋米面,放在五娘子帶來的一只大竹筐里,另一只竹筐裝些細面糕點和干果,幾樣丸藥則細細包好,放在最里層。 五娘子見狀,極力推辭,李綺節笑道:“我大哥托孟四哥寫文章,原本就是要送謝禮的?!?/br> 說到孟云暉,五娘子的臉上頓時閃過一道亮光,從懷中摸出一只小布包,朝李子恒道:“大郎,這里頭的銅錢,你還是拿回去吧?!?/br> 李子恒摸摸后腦勺:“大娘拿回來做什么?這是潤筆費呢?!?/br> 五娘子根本聽不進去任何話:“我不能收,大郎,聽大娘的話,好好收回去,不然大娘天天上門來,直到你肯收為止?!?/br> 李子恒看向李綺節,“這……“ 李綺節走到五娘子身邊:“大娘是不是怕收了銅錢,孟四哥不好做人?“ 五娘子動作一頓,眼里現出幾點淚光:“他……他現在是舉人老爺的公子,以后,和我這個破落戶不相干吶……“ 李綺節按住五娘子枯瘦的雙手:“大娘糊涂,這銅錢原本是要送給孟四哥的,孟四哥不肯收,還不是因為曉得我們會轉送到鄉下去?!?/br> 五娘子雙手一顫,“他、他曉得?“ “孟四哥當然曉得,他一直惦記著家里,但怕孟舉人和孟娘子多心,不敢直接給你們送東西,更不能回家探望,所以只能這樣迂回?!袄罹_節緩緩道,“孟四哥從來沒怪過您,您可千萬別多心,不然就辜負孟四哥的孝心了?!?/br> 淚水順著五娘子臉頰上的皺紋,漸漸爬滿整張面龐,她不敢哭出聲,只哽咽著點點頭:“他不怪我、不怪我就好?!?/br> 很快就要到孟舉人回家吃飯的時候,五娘子不敢多耽擱,哭了一會子,收拾好籮筐扁擔,擔著一大擔行李,輕手輕腳離開葫蘆巷。 等五娘子走遠,孟家的大門忽然吱嘎一聲,開了半扇,里頭走出一個身穿松花色交領冰緯羅直裰的少年。 孟云暉手上端著一只木盆,走到李家門前,支支吾吾了片刻,才道出來意。 他是來借辰粉的。 辰粉是長沙府出產的一種抹面鉛粉,質細色白,比市面上的普通鉛粉要好一些。 孟娘子雖然不樂意讓孟春芳和李綺節來往,但她知道李乙寶貝閨女,給李三娘采買的胭脂水粉都是上等貨,所以一時缺了什么,總愛讓丫頭到李家來找李綺節借取。 孟娘子的算盤打得精明,找其他街坊鄰居借東西,從來有借有還,但找李綺節借東西,則從來不還,一般都是拿一匣子云片糕或者其他干果替代。她借的東西零碎,鉛粉、胭脂、畫眉墨、面脂、毛刷、桂花油,都是一點點分量,說不清價錢的東西,還的則是便宜的糕點果子,一大盒送到李家,意思明白清楚:借你們家三小姐一點點小物件,還回來一大盒果子,占便宜的是你們李家! 孟娘子借了三五次,寶珠抱怨連連。 等孟家丫頭再上門,李綺節沒讓寶珠直接拒絕,孟娘子要借桃花粉,她讓寶珠給一點品質下乘的豆粉,孟娘子要借梳頭的家伙事,她讓寶珠把李子恒的木梳拿出去,孟娘子要借一盅上好的桂花酒待客,她讓寶珠把刻有李家印記的白瓷酒壺送到孟家的飯桌上去,當著孟舉人的面給客人斟酒。孟家的丫頭第四次上門,寶珠直接把丫頭帶到間壁另一戶人家:“大娘,孟娘子找我家借半斤糯米,我家沒有了,想問問你們家還有糯米沒?“ 如此來來回回,孟娘子氣得跳腳,又無計可施,還被孟舉人劈頭蓋臉罵了一場,老實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