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自在塔鎮在了此處。 此地是登神梯萬年之后第一次現身之地,蘊空寺的方丈帶著山門上下將蘊空寺遷到了此處,將此地命名為自在天。 此后數百年,無數天人與佛修前來自在天一睹自在塔,塔上常年環繞彩色云霞,登神梯已不在,濃郁的靈氣和法則卻還彌漫在空中不散。 那是登上神梯的佛留下的法則,怎能不叫人趨之若鶩? 葉未雙問過莫離,思惑和那名叫賈科的人在哪兒,莫離卻無法道清。陰陽簿上生卒都標明了年月,這名為賈科的人生卒卻極為奇怪。就連莫離這個閻羅,也不知道他如今究竟是死是活。 十殿閻羅盡皆歸于鬼界,三界井井有條,無人能定奪旁人生死,唯有思惑和賈科的生死始終說不清也道不明。 思惑就同萬年前最后一個登神的人一般消失了。 —— 消失的人未曾離開這三界,他們去了東海浮屠閣。東海之上云霧繚繞,上界是尋常人看不見的上界,東海也是尋常凡人看不見的東海。 “做什么建這塔?”虛空中的賈科跟思惑踩著同一根蘆葦,落在東海岸邊。 “興旺蓬萊?!彼蓟蟮?。 賈科看著四面來來往往的和尚,禁不住摸了摸自己的一頭白發,又摸了摸思惑的光頭。 思惑抓住他的手道:“蓬萊之周無以飛行,唯有擺渡?!?/br> 他從納戒中取出了一束蘆葦。那蘆葦離手之后便成了一葉大舟,賈科同思惑一步跨了上去。葦舟悄悄離開岸邊,四面的人和船都漸漸消失。 蓬萊的海不是驚濤駭浪的海。水平如鏡,能看到水面下的葦舟,舟里的人。 賈科伸手點了一點水面,水面漾開了一圈圈的波紋。他看著倒影里漸漸由破碎又恢復平整的人面,嘆息道:“你帶我去蓬萊,若不是為了祛除這身體里的魔氣?!?/br> “你附了他身,卻讓這rou身成了魔,這因果理當還清?!?/br> 思惑已是成佛,卻未曾離開這三界,只因他剝離了自己的魂魄。然而他也不得用佛的力量,未免影響三界平衡。 此去蓬萊,是他們的最后一件事。 賈科撥弄船頭葦絮,仰面躺倒在蘆葦上。上空是湛藍的天,下方是湛藍的海,四面寂靜無聲,仿佛只有他和思惑。 他們是兩個人,卻又是一個人。 “你可真聰明,”賈科忽地笑了起來,“千萬年那么長,四百九十九世那么久,你熬不下去了,就造出了我?!?/br> 思惑沒有回音。他二人說是誰造出了誰都是一樣,因為他們本就是一個人。 賈科看著上空的白云、靜謐的天宮,忽地道:“思惑?!?/br> 思惑似乎覺察到什么,他看向賈科。賈科的白發蜿蜒在葦舟上,落下幾縷浸入水中。他披著白色的內袍,胸口微微敞開,露出蒼白的胸膛。他的下巴尖削,面孔妖異,魔紋在半面臉上畫出復雜而妖異的圖樣。 他用紅寶石般的眼睛看著上空,彎曲的膝蓋忽然向兩旁打開,他對思惑說:“做吧?!?/br> 思惑的眉梢動了一動。 賈科用手指勾起,解開了自己的腰帶。赤裸的右足抬起,抵在思惑的胸口,腳趾輾轉柔緩地撥開他的衣領,將溫熱的腳心貼在熾熱的胸膛上。他抵著思惑坐起來,白色的長發寸寸在肩頭滑移,將衣袍帶下了肩頭。他放下了腳,用左手摟過思惑的后頸,將鮮紅的嘴唇貼上了思惑的嘴唇。 “……我是魔軀,我有欲便求?!辟Z科舔了舔自己的嘴唇,舌尖舐著思惑的唇,在他微啟的唇縫間緩慢而曖昧地畫圈。 “這是蓬萊?!彼蓟笳f。 賈科笑了,“你是佛?!?/br> 佛的眉眼仿佛化開的春水,緩緩露出了一個細微的笑容。他的手被魔牽引著勾向魔的衣衫。白色的衣袍敞開,露出了頎長蒼白的身軀。 魔狹長的眉眼里滿是風情,他半闔著眼吻佛,頎長的睫毛半掩了欲望和柔情。他解開了對方的袍。他修長而靈巧的手撫摸佛的胸膛,探入欲望之地。 佛的呼吸漸漸粗重,他知道魔是他的愛欲,他的情劫。 他將魔緩緩地仰面放倒。白色的長發再度逶迤開來,三千銀絲三千劫。 葦舟還在前進,劃出一道道清淺的波紋。湛藍的天,湛藍的海,有微風。 佛吻魔的脖頸,胸膛和胸膛相貼,腿與腿交錯糾纏。 魔甜膩的口中發出了不加掩飾的呻吟,他將修長的腿夾緊佛的腰,將自己的一切欲望和快活訴說。他鮮紅的嘴唇不知廉恥,沒有遮攔,從佛的耳垂一路咬到胸口,在佛的身上留下星星點點的痕跡。 汗水滴在葦舟上,熱氣升騰在胸口下腹之間。魔蒼白的腳趾泛起粉色,緊緊蜷縮起來,渾身繃成一張上弦的弓。 佛的喘息縈繞在耳邊,熱氣噴灑在脖頸上。白色的衣袍濺上了白色的濁物。 人生下來便是赤裸裸無覆一物,有欲有求。饑渴炎寒均坦蕩蕩無遮掩。這天地孕育萬物,佛亦有情有愛,有欲有求,不可避免,無需遮掩。 魔意亂情迷,捏著佛的手塞進口中沿著手指根挨個兒啃咬,將佛舔得渾身沾濕。 佛將魔的欲望盡數含進口中,與自己的另一半交換濁物與津液。 魔吃吃地笑。他們在葦舟上翻滾,在平靜的海面上擺動身體,在蒼天下靜謐地相貼與擁抱。 直到蓬萊已從迷霧里漸漸顯出身影。 思惑將衣襟掩上,將抵在他下腹的腳放到一邊。 賈科舔著自己發紅還沾著液體的手指,慢吞吞地將揉成一團的白袍披上。 “做這事真快活?!辟Z科斜睨著思惑道。紅色的眼眸穿過頎長的睫毛看向思惑。 見思惑不曾答話,他隨后道:“只不過很快便要快活不起來了?!?/br> 凈化魔軀不是件容易的事??喾遣幌ou身也要陰魔化到極致,賈科要嘗盡千般痛苦才能將魔氣從體內生生拔根而出。 思惑知道,賈科也知道。 蓬萊已近在眼前,葦舟輕輕靠了案。仙山之上浮屠閣的三個大字未迎入眼簾佛氣便已透過迷霧拼成了那三個大字。 賈科的呼吸一窒,面色平靜,下船時手指與腿腳卻在顫抖。 “我怕?!辟Z科說。這種恐懼來自于他的魔軀,來自于他極深的卻被激發出的七情六欲。 “不怕?!彼蓟鬆孔×怂氖?,“我會陪你?!?/br> 賈科深深地看了一眼思惑。他問思惑:“如今我還需叫你思惑么,無我禪師?” 聽到“無我”兩字,思惑頓了一下。他捏緊賈科的手道:“無我已不再存在了?!?/br> 賈科知道,那是思惑的過去,也是他的過去。 —— 賈科被思惑帶上蓬萊浮屠閣,祓除魔氣三百載,思惑不曾離開他一步。 蓬萊三百年不再有人輕易出入。世傳蓬萊有魔,那魔被鎖在浮屠閣上,慘叫日夜響徹浮屠閣。又世傳蓬萊有佛。那佛鎮著魔,只要魔掙扎得太過厲害,佛便會叫他吃一些苦頭。 蓬萊日漸神秘,再無人能輕易尋到這海上仙山。 思惑離開那一日,懷里抱著一個人。那人形如枯槁,半死不活,已將咽氣。 思惑踩著葦舟,抱著那人,在茫茫的東海上將他緩緩放進鏡般的水里。 他說:“輪回去罷?!?/br> 那人的眼睛睜開了,黑漆漆的。他看著思惑,嘴角吃力地揚了揚。他動了動嘴唇,分明沒有發出聲音,思惑卻知道他在說什么—— “下一世再見?!?/br> 第219章 番外二 善靜小和尚修行了百年后終于登上了仙梯。上界同下界大有不同卻也并非全然不似。上界的天人同下界的凡人都有嗔癡怒怨, 要說有何大不同,那便是上界的天人有的愛遠遠不及下界凡人。 善靜的師父十年前圓寂了。只不過善靜一直不覺得他師父是壽終正寢。那瘋瘋癲癲的老和尚自從名揚三界的思惑法師成佛之后便天天叨叨著“該是輪回渡劫了”,乃至于他一走,善靜就下意識地覺得,他師父恐怕是去歷劫了。 老和尚就善靜一個弟子,善靜當年聽聞思惑大師成佛,自言自語地嘟囔如何成佛, 他那沒有被佛祖開光的師父搖搖晃晃地坐在樹枝丫杈上, 給善靜留下了走前最有用的一句話:“想要成佛之人是成不了佛的, 想那須菩提——哎喲媽呀!” 老和尚從樹枝上掉下來,摔斷了腳脖子,然后躺在床上哎喲了九九八十一天,一天早上雞鳴剛過,便沒有了人氣。 善靜大夏天里坐在老和尚面前念了七天的往生經, 見老和尚的rou身不腐,便將他送進了緣空提到過的潛龍寺里。 潛龍寺方丈最后給了他一丸佛舍利, 善靜盯了半天,將其塞進了貼身攜帶的布包里, 捧著那布包對空氣說:“師父, 您那么大個兒,化了怎么也得三顆舍利,讓您平時不念經就曉得偷吃,不積什么善緣,險些連一粒都烏有?!?/br> 他又自言自語道:“興許潛龍寺方丈是騙我的, 我師父怎么可能有舍利呢?” 話是這么說著,他卻更為珍重地將那佛舍利往懷里揣了揣,自此在山里閉了關。 善靜登上上界那一日,緣空便收到了消息,只不過彼時緣空還在自在天閉關修行,等到兩人相約在東海想見,已是又去十年。 天上一天,人間一年。自在天里的時間也不同外界,更不同于下界,緣空還是當年的緣空,不過略成長了些,善靜卻是個青年模樣了。 善靜一眼就認出了緣空,高興地將緣空一把抱了起來。緣空連忙揮手連喊:“使不得!使不得!” 善靜這才將他放了下來。 緣空手掛佛珠沖善靜立掌躬身一禮,道:“一別多年,未曾料到還能同善靜師相見,可見你我因果未了……” 善靜不樂意地道:“你我是朋友,因果怎么了?”他想自在天的和尚難不成都同這小和尚一樣,將因果時時刻刻念叨在嘴里,對任何人事都無動于衷,就怕扯上羈絆。 小和尚的臉紅了紅,道:“貧僧、貧僧不怕善靜師的因果?!?/br> 善靜咯噔一下,也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心里躁得慌。他撓了撓頭轉移話題道:“如今這蓬萊是何般模樣?” 善靜之所以會這么問,原因是他曉得十年前這蓬萊仙山還捉摸不定,尋到的人可謂鳳毛麟角。而如今蓬萊仙山復出,佛道弟子都紛紛出動了。 緣空也是因此而離開了自在天。 “阿彌陀佛,”緣空先是宣了一聲佛號,接著道,“貧僧不過知曉些許,我們路上說吧?!?/br> 他說完從袖中取出一條柳葉,那柳葉大漲,成了一條柳葉舟。善靜睜大了眼睛道:“這手化巨的功夫可真妙極了!” 緣空的臉又是一紅,連忙低頭道:“非也,此乃師父贈予貧僧的寶器,用以渡東海也?!彼旗o踏上柳葉舟,浮上了東海。 四面都是各式各樣的小舟或竹筏,沒有人飛行。周圍的人漸漸散開,天邊湛藍,海水如鏡。海上有微風,卻吹不皺這海面,唯有小舟劃過時留下一道道淡淡的波紋。 緣空立在船頭上,微微低頭,用眼角的余光睱著善靜道:“當年貧僧隨同思惑大師前往十方佛會,見到思惑大師腳踏一片柳葉,便覺傾羨,隨后同師父討要了這柳舟來?!?/br> “是了,我還記得當年你同思惑大師落地時的風采,思惑大師通身佛光驚人……”善靜也想起了曾經的往事,立起掌來,面孔上頗帶了幾分懷念。 緣空道:“思惑大師當年過這東海,才是真正佛法無邊。他以一支蘆葦化巨作舟,載魔于舟上,又渡人以同舟?!?/br> “哦?”善靜的面孔上露出了興致勃勃的神色,他看上去年紀大,卻不如緣空沉穩。他問道:“那魔的故事是真的?” “什么故事?”緣空看向了善靜,盤腿而坐。 “思惑大師將毀三界之魔押上了蓬萊山,將魔封在山中數百年,日日洗滌其身上怨氣,乃至于魔漸漸消隕卻未嘗流一滴血?” “有些真,有些假?!本壙障肓讼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