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張位在朝會散后,不著痕跡地向被眾人簇擁著的吏部眾人看了眼,跟著幾位閣臣一同出了殿。 朱翊鈞回到乾清宮的內殿,在榻上歪了一會兒。醒來之后,就看見朱常溆和朱常洵兩兄弟帶著朱常治在擺弄放在桌上的一桿火銃。這火銃與自己見過的有些區別。莫非是新研制出來的? 朱常治在一旁眼紅地盯著兩個哥哥比著火銃,眼珠子一錯不錯,生怕自己看漏了什么。 朱常洵把槍放在胸前比了比,“皇兄,是這么用嗎?”他一只眼微微瞇了起來,嘴里發出“砰”地聲響?;疸|里沒有火藥,自然也打不出來。朱常洵玩了一會兒,就覺得有些無趣,把火銃放在桌上。 “給我玩,給我玩,我還沒玩呢?!敝斐V紊扉L了手去摸火銃,冰涼涼的鐵器。這樣的東西,竟然可以殺人?朱常洵把火銃從桌上遞給他,“小心些,有些重?!?/br> 朱常治應了一聲,抱著槍來回前后左右地看。他瞇著眼,往槍口看進去,里面都是黑黝黝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朱常溆對火器興趣不是特別大,一直在旁看著兩個弟弟玩。見朱常治把槍口對準了臉,還不斷地湊近自己的眼睛,趕忙上前一把奪過?!安荒苓@么玩兒1會出事的!” 朱常治懵了一下,然后訥訥地道:“哦……皇兄對不起?!?/br> 朱常溆嘆了口氣,把火銃放在桌上,將還沒抽條的弟弟放在繡墩上站著,從身后環住他的腰,“這能殺人,也能傷己,猶如刀劍。治兒萬萬要小心才是。若是傷著了,父皇和母后都要傷心的?!?/br> “是我錯了?!敝斐V伪挥柫艘活D,覺得自己的確剛才太大意,一時也沒了玩鬧的心思。 朱翊鈞看了好一會兒,見朱常治有些懨懨的才說話,“這是什么?火銃?” 三位皇子聽見父親的聲音響起,齊齊轉過頭來行禮。 “都起來吧?!敝祚粹x信手拿過一件外袍,披在自己身上,湊過來好奇地望著桌上的火器。 朱常溆道:“不是火銃,是鳥銃?!彼^察著朱翊鈞的表情,“方才朝鮮那邊最新的戰報送過來了,這桿鳥銃是和戰報一起送來的。我同皇弟們過來見父皇,一時無聊,便玩了?!?/br> “無事,你們都是頭一次見這個,覺得新鮮事難免的事?!本褪侵祚粹x也覺得有幾分新鮮,將鳥銃拿起來看了看,“這與大明兵士們用的火銃有什么區別?” 朱常溆張口想回答,最后還是沒說話。 陳矩見朱翊鈞醒了,就把戰報呈了上來。朱翊鈞看完戰報,面色一變,望著鳥銃的眼神也不如先前那般?!斑@是倭人用的?”戰報上說,比大明朝現在用的要好上幾分。 “父皇?!敝斐d娭祚粹x的面色不對,“可是朝鮮之戰有了變故?”而且還是不利于大明朝的變故。 先前李如松送來捷報,言正月平壤大捷,朝中內外不無拍手慶賀。到處都在說大明國威橫掃倭寇之輩。 朱翊鈞面有沉色,卻好似并不大怒,“碧蹄館之戰,我軍敗了?!?/br> 碧蹄館之役是李如松指揮的。這個在大明朝一直受到重用的名將,如今竟然敗在了倭寇的手里。隨李如松一同前往朝鮮的,皆為大明朝精銳遼兵。遼兵尚且如此,那其他地方的呢。 朱翊鈞不敢往下想。他一直受到先生們的叮囑,治國需靠文士,武將雖能定國,如今卻無大用。 武定邦,文安國。定國之后,就不再需要武將了。一直以來所有人都是這么想的??蓪嶋H上大明朝內外時時都需要將士去平定內亂,抵御外寇。 “父皇?父皇!”朱常洵叫了幾聲,終于得到了朱翊鈞的回應,“父皇,勝敗乃兵家常事,父皇不必掛心。下一次李總兵一定能大勝而歸?!?/br> 朱翊鈞臉上笑得很勉強,“嗯,洵兒說得對?!毙睦镞€是止不住地擔心。 閣臣們比朱翊鈞更早就收到了戰報。所有人都覺得這一定是什么地方弄錯了。正月剛剛不是還打勝了?怎么轉眼就輸了? 作為首輔,實際意義上的一國之相,申時行的臉色尤為難看。不僅僅是他,所有大明的官員本都以為朝鮮之戰大明朝勢在必行,區區彈丸島國,怎能比得上大明朝的幅員遼闊,精兵強將。 但事實是,輸了。 縱然有朝鮮之地過于苦寒,將士水土不服等原因。但大明朝的火炮再堅利,到底不能人人都備上。 張位籠著袖子,“聽說倭人的鳥銃,比我們將士所用的火銃要好上許多。所繳獲的鳥銃已經送入宮里,呈于圣上了?!?/br> 趙志皋皺眉,“明成的意思是要仿制鳥銃?但國庫每年稅收不過勉強,怕是不充盈?!彼麤]有提私帑,大家心里都有數,這次朝鮮出兵,天子的私帑出的是大頭。沒理由總是向天子張口要錢。 何況,趙志皋本身并不十分贊成開發新式火器。 張位笑了笑,沒有接話。 王錫爵長長地嘆了口氣,望著申時行,“先看看陛下什么意思吧。我等雖有計策,也需陛下圣裁?!?/br> 申時行點頭默認了王錫爵的說法。只是他想的要更長遠一些。朝鮮之戰看來并沒有他們想的那么簡單,也許在適當的時候,可以退回來。繼續打下去,只會有消耗,源源不斷的糧草、兵馬往朝鮮調入,而助朝鮮復國后,大明朝除了好名聲,并不會有太大的實質性回報。 努|爾哈赤已經統一了女真,妄圖用大明國威來震懾的可能性實在太低。 幾個兒子叫朱翊鈞找了個由頭給打發走了。他獨自坐在外殿,案桌上擺著一張輿圖。并不是大明朝自己畫的,而是利瑪竇畫的那副《山海輿地圖》。白嫩纖長的手指從輿圖上慢慢掠過,最后定格在了大明朝。 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就奉命出海遠洋,朱翊鈞并非不知道當今世上僅有大明一國。但知道是一回事,看著輿圖,再仔細于心中記下,與舊有的輪廓一一相對應,是另一回事。 朱翊鈞余光掃到一旁繳獲的鳥銃,信手拿過,隨意擺弄。十斤粗鐵,才能制成能做火器的一斤精鐵。無論是鳥銃、火銃、亦或是火炮,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下去的。硬要仿制新式火器,私帑并非拿不出來,但值不值得呢。 朱翊鈞心里拿不定主意。 翊坤宮的三位皇子離開乾清宮后,朱常洵戳了戳哥哥,“皇兄,你說那個鳥銃,能有多好?”他比了比手勢,“比咱們現在學的箭,還要好嗎?嗖地一下,就出去千步穿楊?” 朱常治也高高地仰著臉,滿是希冀。真的有這么厲害的東西嗎?他平時看四皇兄,十箭能有五箭射中靶心已是很得先生夸贊了。四皇兄平日里武藝就是兄弟幾個之中最好的,他心里自然也烙下弓箭難以掌握的印象。如果鳥銃真的有那么厲害,豈不是……嘿嘿,等自己學會了之后,馬上就能贏過四皇兄。 朱常溆眼睛直視前方,目光有些飄忽?!笆呛軈柡?,比弓箭厲害多了?!彼穆曇袈犉饋碛行涯?,“一次火藥發出去,若能擊中,便勝過十支箭。即便沒有射中,火藥觸地四散而開,也能傷人?!?/br> “不死即傷?!”朱常洵想到了年節時自己玩兒的鞭炮,每次母妃都勒令他們不許靠近。而朱常洵也的確看到有個小太監因為點炮而炸沒了一只手。 受傷的小太監后來去了哪里,誰都不知道。 朱常治歪著頭,“火藥……真是個厲害的東西?!彼斐d?,“皇兄,你知道是誰第一個做出來這些厲害的火器嗎?” 朱常溆搖搖頭,“不知道。不過我倒覺著,火器同刀劍一般,都不是頂好的東西。能傷人,就不好?!?/br> “治兒不這么想?!敝斐V螤恐斐d拥氖?,朗聲道,“母妃說言可傷人,俗話有惡語傷人六月寒之說。若同皇兄這般說來,咱們豈不是都不要講話啦!物有兩面,有好有壞。若火器同刀劍用來守護國家,保護鄉鄰,自然是好的??扇袈湓趷喝酥?,打家劫舍,殺人越貨,自然不好?!?/br> 朱常溆輕輕側頭,細想了想,笑出了聲,“治兒說的沒錯。是皇兄想岔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