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
孟云卿沒有多留意,因著周遭許多目光往她身上聚,她也不好四下胡亂看去。好在方才在周皇后殿中已經習慣了四處投來的好氣目光,不至于此刻在正殿中失了禮數。 只是借著喝茶的縫隙,抬眸看了看。 還真是有好些眼熟之人,譬如孟既明,譬如游玉迅,還譬如徐添等等,似是同旁人一樣,都在打量她。 許是她過往不曾穿著打扮如此正式過,再加上當日在宣平侯府,她又借爺爺的名義嚇過眾人一回,眼下在殿中老老實實坐著,才會覺得匪夷所思吧。 再飲一口茶,也不費神多想了。 瞥到宴席的桌上有酒,忽得想到有人是不能喝酒的,就輕聲問他:“有酒?” 意思是,他要喝嗎? 他酒量不好,又是在正殿中,會不會…… 他眉間微挑:“是在擔心我?” 她是擔心他撐不到回宣平侯府,不是說今日君上會賜婚嗎?若是出亂子的話…… 她腦子里想的竟然是這些。 段旻軒便莞爾。 她忽覺方才好似被他看穿了一般,臉上就揚起一抹緋紅,紅得有些突兀。 他輕聲道:“我就不會買通一兩個宮娥?” 買通宮娥? 孟云卿莫名看他。 他瞥了瞥身后,孟云卿也跟著瞥過去。 果真見到每桌之后,都有一個捧著酒壺的宮娥在輪守。宮殿后端,每一豎排的幾桌還有專門負責傳菜和上酒的宮娥。如此一來,孟云卿便明了了,不由笑了起來:“膽子有些大?!?/br> 段旻軒笑得更歡:“真信我買通了宮娥?” 她倒是好糊弄。 孟云卿不解看他。 他也端起茶杯,借著飲茶的功夫,悠悠道起:“自然是有人默許的?!?/br> 孟云卿才反應過來,既是在正殿中,哪有那么容易買通宮娥的? 有人不過玩笑話而已。 定然是得了默許,才有恃無恐。 這是又拿她逗樂。 孟云卿有些惱,也就低頭飲茶,不作搭理了。 …… 等到差一刻到晌午,宮外腳步聲傳來,正殿里便有近侍官高聲宣喝,君上和太子到。 殿中紛紛起身相迎。 孟云卿也跟著段旻軒起身照做——執拱手禮,低頭垂眸。 待得殿中主位相繼落座,聽到威嚴有力的一聲:“平身,入座吧?!?/br> 殿中才又齊聲道了句“謝君上”,相繼坐下。 等到坐下,孟云卿才敢抬眸打量殿上主位。 正中間坐得自然是文帝和周皇后,文帝身著正黃色的龍袍,雖然和顏悅色,卻不失天家威嚴,同周皇后一道居主位正中,雍容莊重。 正中的主位兩側又更置了一張案幾。 一張案幾旁坐得是方才見過的蘭貴妃。 另一張案幾旁落座的華服男子,身著一身黑色的龍袍,但細看之下,龍袍上的龍爪并非是九爪,而是八爪。 九爪是真龍天子。 八爪便是東宮儲君。 那這張案幾上落座的,便是東宮太子容覲和太子妃。 思及此處,就見太子容覲目光朝這遭看了過來,孟云卿還當是錯覺,順勢瞥過頭去。 段旻軒卻是應向這道目光,嘴角牽了牽。 容覲不動聲色,做了個輕哼表情,不置可否。 旁人的注意力都在文帝身上,便都沒有留意到他二人。主位上,文帝許是見到這滿滿一屋子前來慶生的人,心情大好,酒席還未開始,便率先舉起了案幾上的酒杯。 殿下,眾人就也向著殿上舉杯。 容覲便帶頭:“兒臣恭賀父皇福如東海,萬壽無疆,壽與天齊?!?/br> 殿下紛紛照做:“臣等恭祝君上福如東海,萬壽無疆,壽與天齊?!?/br> 東宮領了敬酒,酒宴算是正式開啟。 待周皇后吩咐一聲,殿中的宮娥便開始陸續斟酒上菜,宮廷樂師和舞姬也載歌載舞,一時間,殿中觥籌交錯,妙音不絕于耳,又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尤其是第一支舞,領舞之人孟云卿當日在宣平侯府的后花園見過。 名字雖然喚不出來,卻因著對方生得貌美印象極其深刻,今日才見舞姿更是引人矚目。 宮中向來不缺舞姬,這個時候能在殿中領舞的,一定是精心安排,又經過周皇后首肯的。 孟云卿道:“我見過她?!?/br> 段旻軒笑了笑:“是御史臺劉大人的女兒,劉玉歆。東宮尚缺一名良娣?!?/br> 他果真什么都清楚。 孟云卿摘了些水果,剝了剝皮,送入口中,不再多問。 衣裳有些緊,她不敢多吃,便只能撿些不漲肚的水果和果子酒來飽腹。 文帝和周皇后正同前排的幾位老臣說話,都是朝中有資歷的老人,文帝眼中便都和顏悅色,相談甚歡,不時舉杯相邀,場面很是和諧。 殿下的人也自娛自樂。 周遭之中也有舉杯相敬的,段旻軒便也禮尚往來。 孟云卿才確信,宮娥給他斟的應當是水,不是酒。 果然,這宮中的規矩雖多,套路也多,若非他提起,她哪里猜得透。 于是他飲酒,她也沒多問,只是有旁的女眷招呼時,她也舉杯應承。尤其是第一支舞快要結束,目光瞥到殿上周皇后朝她笑,手上的酒杯還是滿的,她也學著殿中旁的女眷一般,舉杯送至額間,敬了敬,方才掩袖飲了下去。 殿中給女眷備的都是果子酒,不醉人,只是甘甜隨著喉間沁入四肢百骸,還是有些撩人心扉。 不多時,第一支舞曲結束。 文帝停下說話,帶頭鼓掌,殿中也隨著鼓掌。 再往后,自然就是文帝和周皇后同御史臺劉大人稱贊幾句,而后再由東宮和太子妃這端出面,說些贊譽之詞,文帝和周皇后便借著生辰的喜慶,順水推舟將東宮的良娣之位定下來。而后,殿中便是恭賀之詞,場面熱鬧不已。 御史臺的劉大人更是滿面紅光,酒中不輟。 周皇后也賜酒給劉玉歆。 只等這一幕結束,劉玉歆才滿臉嬌羞退出殿中,良娣之事才告一段落。 良娣之事告一段落,樂聲又起當作背景,殿中的舞蹈暫時歇一歇,好供文帝和周皇后同群臣說話。 蒼月國中近來的大事便是衢州的賑災。 衢州附近遭了天災,賑災卻及時,處理得又妥善,文帝龍顏大悅。不僅下了折子批示贊譽,更在關進的提議下,宮宴時破格邀請了林冕。 談到衢州賑災,文帝便點了關進和林冕出來。 見到關進和林冕,孟云卿倒是眼前一亮。 他二人坐在角落里,先前她沒在殿中看見他們。 關進和林冕是衢州故交,孟云卿見到他們,心中幾分歡喜。 關進本是浦州郡守,賑災是分內之事,沒有加官進爵,行得只是犒賞。早朝后,關進便將犒賞悉數捐贈給了衢州縣衙,用以救濟災民,文帝聞后更是大加贊賞。 這宮宴上就贊譽不斷。 至于林冕,官職不高,因著賑災良策和百姓的口碑,又有關進的大力舉薦,得了吏部的賞識。六月回京復命時,便從衢州城守調回京中,在工部任侍郎職,算是得了重用。 文帝還欽點林冕整理和編纂近年來的災情處置,留作后用。 林冕就一直等到賑災結束,才回京著手這些事項的處理。 總歸,衢州賑災,殿中有目共睹,文帝都出來親自背書,殿中的迎合聲哪里會少? 等到關進和林冕回了位置,殿中都以為會開始下一輪歌舞,不想文帝卻開口問起了段旻軒來:“聽關進和林冕說起,衢州賑災時,宣平侯和孟老爺子也在衢州?” 段旻軒便應聲起身,拱手道:“當日微臣和外祖父正好在衢州,關大人和林大人在主持賑災之事,災情緊急,微臣便同外祖父去兩位大人處,看看有什么可以從旁協助的?!?/br> 原來宣平侯和孟老爺子當時也在衢州? 殿中紛紛錯愕。 倒是沒聽宣平侯府提起過。 文帝擺擺手,示意他落座,笑瞇瞇道:“罷了,你和孟老爺子性子一樣,旁人不說你們也不會提。關進和林冕都同朕說過了,衢州賑災的時候,你和孟老爺子經手了災糧的分發,治安的維持。中途還有次災糧被山賊惦記,軍中尚且來不及處理,衢州城又急用,還是宣平侯府出面解決的。朕應當同孟老爺子和你好好飲一杯,今日孟老爺子不在,你代勞?!?/br> 段旻軒便又起身,推杯至額間,敬了敬,才同文帝一道,一飲而盡。 這一杯是替老爺子喝的。 宮娥又斟滿了一杯,段旻軒接過。 容覲也順勢起身:“父皇,不如這杯由兒臣代勞?!?/br> 段旻軒雖是宣平侯,卻畢竟是朝中晚輩,文帝若是連飲兩杯,難免日后朝中會有微詞,容覲處置得當。 文帝笑允。 容覲便也舉杯:“宣平侯,這杯,由本殿代父皇敬你?!?/br> “多謝殿下?!?/br> 兩人執禮,心照不宣,便又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