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你說是皇帝不仁,故而天降懲罰。 要我看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生機可不就在我府上! 心里這么想,他還是希望太子穩住了,別走上絕路去。 第107章 重病 這事掛在胤禟心里有些時候, 原本迫不及待想說給皇阿瑪知道, 頂好卸下重擔, 讓那些個能耐人多多煩心。在察覺到索額圖的急切之后,胤禟打消了原本的念頭,琢磨著先穩一手。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時逢天災, 正好能將那些圖謀不軌的揪出來, 要是這會兒亮了底牌,讓這些龜孫子縮回殼里反倒不美。 打定主意之后, 胤禟悠哉哉去工部混了一日,回府就見寶珠滿含期待,沒等他開口, 寶珠坐旁邊來, 問:“皇阿瑪怎么說?宮里的太監是不是要來咱府上打水?” 胤禟就跟個大爺一樣,先動了動脖子, 說他肩酸。 寶珠沒多想,順手給他揉了揉肩。 胤禟又說口渴。 寶珠親自給他斟了茶來。 他享受于心肝的伺候,還要作夭, 寶珠就一把奪過茶碗, 重重放在邊桌上:“吊什么胃口?你說不說?” 瞧她因為氣惱生機勃勃的臉, 胤禟笑道:“福晉想知道的事爺哪敢瞞著?這不是沒想好從何說起?” 寶珠蹙眉,滿心不解:“咱們一片好心,難不成還攤上事兒了?” 胤禟將她微微皺起的眉心抹開,肌膚相觸手感太好, 他一個沒忍住又在粉嫩臉頰上戳了戳,看心肝又要惱了,才收起作怪的手,將今日之事簡單說了說。 “因為全國大旱,朝廷一時想不出解決辦法,省道府縣都不安分,朝中蠢蠢欲動。爺想著趁這個機會讓那些居心叵測的暴露出來,看幾場大戲,再將其一網打盡。就想拖一拖,暫且壓下不表?!?/br> 寶珠從來就沒有過政治敏感度,她偏了偏頭,憑感覺問:“同皇阿瑪商量著來個甕中捉鱉不是更好?” 胤禟又是一陣悶笑:“皇阿瑪跟前可沒你想的那么干凈,他們既然敢有所動作,必定有接應的人……與其提早泄露出去糟蹋掉這大好的機會,不若先看他們蹦跶,等他蹦跶夠了再抽薪止沸?!?/br> 是這個道理,寶珠點點頭,她又從旁抽出一張帖,遞到胤禟手中:“我還以為太子妃和五嫂帶來的風潮已經過去了,沒想到還有人遞帖子來,爺看看,這個尤其逗趣?!?/br> 胤禟當真接過,掃了幾眼,這是一張拜帖啊。 爺們登門拜訪之前要遞上拜帖,女眷這邊其實不興這個,她們很少會主動往別人家跑,你做東你下帖,哪有遞帖子問你某月某日在不在家,我想去拜訪一二的? 看落款,也不相熟,胤禟順手撂下,說:“我福晉什么身份,是她想見就能見的?” 寶珠一通順毛捋:“我素來好客,倒不能過于反常,不若先應下,過兩日再使馮全遞個話去,說我偶感風寒不便見客?!?/br> 胤禟沒好氣瞪她一眼:“哪有這么咒自己的?” 寶珠賠笑道:“非常時期得用非常手段,爺就別講究那些了,我稱病謝客,估摸會有幾波人上門來關心,全放她們進來,主人家臥病在床,來客還能滿府轉悠?到時候咱府上常有人進出,反倒不易惹人遐想?!?/br> 聽她這么說,胤禟想了想,的確很有道理。 寶珠那性子稱不上熱情,也不是冷淡的人,平素對人情往來多有注重,除了老三老八府上那兩個極品,同別人相處都很不錯。哪怕如今氣候不好,日頭很烈,猛然間讓她閉門不出,也太突兀。不若借口天氣反常,稱病臥床,有人來探望就讓她來,九貝勒府是胤禟親自監督改建的,從大門口到朱玉閣這一路保準瞧不出貓膩,丁點水光也看不見的。 胤禟越想越覺得這法子好,他執起寶珠白嫩左手好一番揉捏,甜蜜蜜說:“福晉同爺委實登對,法子由爺來想,疏漏之處福晉逐一補上?!?/br> 聽他自吹自擂,寶珠正想潑瓢冷水,就看見灰妞帶著兄弟進來了,只是過來打擾他們說體己話也罷,關鍵那三只方才去湖里劃了水,滿身濕漉漉不說,還邊走邊抖毛。 看它們這造型,寶珠就感覺不妙,果然,她聽到來自身邊陰測測的聲音。 “讓你別去湖里撲騰,不聽話是不是?” “我今兒個就讓你記住教訓!” 胤禟招呼馮全進來,將小畜生抱去丟紅葉湖里,讓它們浮夠一個時辰,還說要下水就讓它下個夠! 看他這么幼稚,寶珠忍不住想要扶額,又看馮全真準備抱灰妞出去,她趕緊叫了停:“別聽爺瞎說,你先出去?!?/br> 等馮全出去了,寶珠這才坐過去伸手攬上胤禟結實的勁腰。 “爺多大的人,還同狼崽子計較?” 胤禟臉上寫著寶寶不高興,他甚至拒絕同寶珠互動,聽得這話還將頭撇向一邊。寶珠又一次覺得她面對的是大一號的阿壽小公主,沒錯,就是小公主,他們父子鬧起來比小公主還難伺候。寶珠差點把口水說干,好言好語哄他不成,板起臉來他不鬧了。 為了表示自己不是閑得無聊專門找小畜生的茬,他還像模像樣解釋了一番,說要是繼續旱下去,皇阿瑪鐵定要派人過來打水,那么清透一湖水能救多少人的命,別讓小畜生糟蹋了回頭吃出瘟病來。 面對他一系列的補充說明,寶珠就是點頭。 沒錯,你說得對,我沒有意見,我一定好好教它。 胤禟還來勁兒了,又說:“千萬要監督它改掉劃水的毛病,回頭探病的來了看它滿身濕漉漉,不得彈劾咱們?別家一口水都省著喝,咱們如此鋪張浪費?!?/br> 寶珠真想讓他閉嘴,你不心虛還解釋這么多干啥呢? 她最終還是聽了個全程,讓胤禟說了個夠。 后一日,胤禟敲打了府上奴才,第三日,寶珠正式裝起病來。她先讓馮全給下拜帖的人家傳話說改日再約,又讓胤禟去翊坤宮給額娘遞了信,說痊愈之前不敢進宮,怕過了病氣。 誠如寶珠所想,哪怕沒經過大肆宣傳,她臥病在床的消息也傳開來。 胤禟那邊收到不少關心,他解釋說是突然升溫寶珠不適應。哪怕這么說,蹭喜氣的還是絡繹不絕。她們趕緊備上名貴藥材,搶著登門探病,全然不怕過了病氣。 聽說閨女病了,馬斯喀非常擔心,可惜沒讓他逮著機會,否則定要噴胤禟一個狗血淋頭。 說出來旁人恐怕不信,寶珠從生下來到出閣那日從沒生過病。 身子骨這么健康竟然病了! 可以想見胤禟對她根本就是冷漠、無情、漫不經心! 還說什么寵妻狂魔,對福晉愛若珍寶……哪家珍寶這么可憐? 馬斯喀都準備打上門去,還是辰泰反應快,拿出吃奶得勁兒將親爹拖住。仇恨立刻就轉移了,胤禟不在跟前,馬斯喀先噴了大兒子一通:“好你個富察辰泰!你妹子在夫家吃盡了苦頭,你還幫那負心漢!你說!他怎么收買了你?不說出個所以然來老子先把你打死在這兒!” 富察辰泰真是無語望天。 哪怕早就知道自家是祖傳的勇有余智不足,也沒想到阿瑪這么耿直。 他附耳過去小聲說:“阿瑪您別沖動,此事必有隱情?!?/br> 馬斯喀對著他小腿肚就是一腳踹:“要你說!哪怕有天大的理由,他敢怠慢你妹子,那就是和我富察家過不去!” 大庭廣眾之下非得說那么直白嗎? 這么拆妹夫的臺是不是不大好? “您這也太沖動了,不如先回府,讓我婆娘去九貝勒府瞧瞧,弄明白到底咋回事再找他算賬去!咱們是武將沒錯,也要講道理,不可莽撞?!?/br> 馬斯喀也冷靜下來,是該先使人去瞧瞧,凡事須得師出有名。 他心里認可了兒子的說法,面上還是殺氣騰騰,對準另一個小腿肚又是一腳:“老子征戰沙場的時候你還在娘胎里沒出來,臭小子敢同你爹說教!” 富察辰泰:我才是幾輩子欠你的…… 馬斯喀帶著大兒子回府去了,回去就撞見福晉同兩位弟妹吃茶談天,他催著索綽羅氏往九貝勒府去,看看閨女咋回事??此钡蒙宪f下跳恨不得找胤禟拼命,索綽羅氏就嘆口氣:“老爺您想想,咱閨女是什么體質?她從小到大連碗藥都沒喝過……” 還沒說完呢,馬斯喀一拍扶手:“可不就是!閨女嫁出去之前連個頭疼腦熱也沒有過,如今竟然重病臥床,那兔崽子以為他是皇阿哥我就不敢弄他!” 索綽羅氏還是很欣賞這個女婿,沒讓老爺子繼續誹謗他,趕緊幫著解釋了。 “你閉嘴吧,你閨女遞了話來,讓咱們別擔心?!?/br> “別擔心懂不懂?這里頭有門道,等著看吧?!?/br> 說著她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我讓底下的準備去了,讓老大媳婦去一趟九貝勒府,甭管怎么說,樣子得做全?!?/br> 馬斯喀就不高興了:“閨女給你傳話,就沒通知我這阿瑪!” 他委屈,他心里苦,他覺得自己被全天下拋棄了。 索綽羅氏放下茶碗:“真讓你提前知道,還能氣炸了肺趕著去同女婿拼命?你不得拆了閨女的臺?” 這么說也有道理,馬斯喀可算消停了,他放松了繃緊的神經,準備緩一口氣,然后再配合閨女的意思,上門找胤禟聊人生去。 胤禟忘了讓福晉裝病可能引起岳父狂暴,他耐心等亂臣賊子露出狐貍尾巴,沒想到索額圖還沒自作主張搞出事,反倒是其他人先動了。 第108章 禍亂 五月上旬, 京中謠言四起, 有人說這是天罰, 因為木蘭春蒐時太子監國犯下大過;又有人說太子妃這胎才是禍亂之源,燒死他雨水自然就來了……仿佛就在一夜之間,京中彌漫起對太子不利的傳言, 胤礽聽說之后匆匆進京, 跪在乾清宮抹了把辛酸淚, 細數監國時的種種舉措,對天發誓以證清白。 康熙的心情很不美, 就連梁九功也龜縮起來,不敢妄言不敢妄行,只怕引火燒身。 這當口, 除去不得不做點什么的關系人之外, 滿朝文武避之唯恐不及,倒是胤禟, 他趕緊填飽肚子,就跟在太子之后進了宮,徑直去到康熙跟前, 非常直白, 就是為太子背書來的。 太子作為直接關系人, 有些話不好說出口,胤禟才懶得揣度圣意,他在乾清宮說了一籮筐大實話。 “但凡你優秀一些,總會引人妒忌, 皇阿瑪早承大業,勤政愛民,崇儒尊道,實乃盛世仁君。蓋因過于出色,自登基以來屢遭天妒,前有洪水瘟疫,后有地龍翻身,災禍來勢洶洶,又有哪回壓垮過您?上天想考驗咱們大清朝,這才降下天災,與太子何干?大婚近十載,太子妃方才開懷,就遇上這等惡毒算計,幕后之人其心可誅。依兒臣看,他是鐵了心想挑撥皇阿瑪同太子二哥的父子感情,他對咱們大清朝的儲君不滿,欲除之而后快,欲取而代之!” 胤禟眼也不眨就吐出這一大段,他看起來非常投入,還準備再點一把火,康熙趕緊叫了停。 “行了老九,你說得朕腦仁疼?!?/br> 既然當爹的都這么說了,做兒子的果斷見好就收,胤禟最后總結了一句:“兒臣趕著進宮來是想說,這都是圈套是陰謀,皇阿瑪您可別中了jian人的計,咱父子同心將幕后之人揪出來還太子公道才是正理?!?/br> 要是沒他這攪屎棍,這會兒就該好一通父子情深,然后合計怎么反擊。 胤禟一攪和,剛擠出來的委屈心疼全都煙消云散,原本煽情的橋段也走不下去了,康熙恨不得一腳送他出宮,又想指著他鼻子怒罵“還用你說”! 便當此時,康熙想起胤禟他岳父,一想到馬斯喀進宮來哭訴陣仗,他就忍不住一個寒顫。 得,由他作吧。 康熙八歲登基,在位幾十年間什么邪門歪道沒見過?他一聽說京中頻出對太子不利的謠言,就想到這背后一定有推手,想借這年的大旱除掉太子,哪怕不能除掉,也要毀他名聲。 讓康熙在意的是,為什么謠言針對太子,而不是他這個皇帝? 當年京師地動,民間傳言說是皇帝之過,說他為君不仁,不應挑動戰事,不應撤藩……有心人細數十宗罪,逼他發下罪己詔,祭天祭祖,又撥下大筆賑災銀,這才將事情擺平。 那一出就不是民間自發,是他各項政舉觸犯了某些人的利益,朝臣趁天災搞事。 就以往的經驗,一夜之間鬧成這樣,背后定有推手。 要是想簡單粗暴的謀朝篡位,顯然應該沖坐在皇位上的下手,他將矛頭對準太子,這可以解讀為,只要除掉儲君,就有名正言順繼承大統的可能。 皇子互相算計謀奪江山不是稀罕事,這在每朝每代都有。本朝明立儲君,太子只要不犯下大過,順理成章就能繼承大統,對其他胸懷大志的皇子來說,太子就是眼中釘,是絆腳石……要想上位,首先得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