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馬斯喀府上備的嫁妝就夠夸張了,添妝更是唬得大家伙兒一屁股坐在地上。百萬兩,那可是百萬兩,當官的拼老命貪污也不一定能掙回這筆錢,給個丫頭做陪嫁?這是瘋了吧? 心里不平衡的儼然忘了這是五服所有族親湊出來的添妝,還有人準備回去就寫個折子參富察家一本。 明擺著是貪污受賄來的錢! 嫁個閨女填進去這么些,不難想象他家多富,一品官俸祿也就那么點,這偌大的家產怎么來的? 不就是底下孝敬來的! 藏著掖著旁人不知道也就算了,這么大喇喇抬出來,真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 心里是這么想的,面上還是得帶出笑來,眼看著金票全裝進漆盒里,吉時也到了,第一抬嫁妝就從正門出。抬它出去的正是保住親大哥親二哥。 別家是奴才抬嫁妝出門,富察家五服之內,寶珠同輩男丁到了個齊,打頭的是他親哥,往后是庶兄堂兄族兄,一百二十八臺嫁妝排成長龍,自富察家出,浩浩蕩蕩往宮里去。 抬嫁妝的要么身著補服,要么錦衣華服,這排場,哪怕太子妃出嫁也比不得。 京城百姓聞風出來觀禮,道路兩旁滿滿全是人,他們親眼見到第一抬嫁妝已經到宮門口,后面的還沒出家門。十里紅妝莫過于此,滿京城無人不羨慕。 等到嫁妝進宮,震暈了無數人。 類似的排場宮中老人已經見過不知道多少回,皇阿哥大婚都在宮中,有時每年都能見著,再不濟三五年也有一場。有對比才能看出差距,打旁邊過瞄著兩眼的回頭就和同伴聊開了,說九福晉的嫁妝比前頭八福晉的實在太多,每一臺裝得滿滿當當,全都頂好。更驚人的是,九福晉的嫁妝全是她族里兄弟抬進宮的,沒讓外人經手,穿補服的就有好幾十人,雖然六品以下的小官居多,這畢竟是同輩兄弟,這已經很了不得。 不過是嫁個閨女,富察家卻逮著機會狠狠裝了回逼。 虧得消息還沒穿開,都不知道百萬添妝這回事,否則才真要嚇死一片。 只能說虧得馬斯喀只生了一個閨女,多兩個還不把家底掏空? 太監宮女竊竊私語只是小意思,眾阿哥、福晉、后宮妃嬪反應才大。都知道嫁妝要提前一天送過來,胤禟宮里早不早就去了人,等著看熱鬧。這些人要么是來蹭喜氣,要么是來找碴,盯著瞅了半天,恍恍惚惚只剩下羨慕嫉妒恨。 這這這、這也太夸張了。 數著是一百二十八臺嫁妝,實際裝了有二百臺的東西,這就算了,走到最后的還捧出一個漆盒,說是九福晉族親湊的添妝,合計黃金十萬兩。 胤禟:……! 眾阿哥:……?。。。。。?! 這尼瑪是開玩笑嗎? 一定是睡懵了這會兒還沒醒過來。 你告訴我富察氏族親添妝十萬黃金? 呵呵,你早說啊,早說拼死也要和老九爭上一爭,就算娶回來是個丑八怪也認了。 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這富察家疼女兒太過。 有如此賣力的岳家,何愁大事不成? …… 康熙雖然沒過來,他消息靈通,第一時間就聽說了這事,驚得執筆的手一抖,筆尖杵到紙上。 “你說富察家五服合力湊了十萬兩黃金給老九媳婦做添妝?” “回皇上話:正是?!?/br> “你去查查,馬斯喀這女兒到底有什么門道?!?/br> “奴才遵命?!?/br> 第6章 諸方 胤禟很高興。 長這么大,今天他最有面子,他從太子和直郡王眼里看到了羨慕。文不及太子,武不及老大,他這么個沒啥存在感的廢物蛋子竟然也有被人羨慕的一天。 這門親事真是驚喜。 宜妃看到這樣的排場好懸沒熱淚盈眶,富察家給足了體面,這門親事值了……可是,讓她自個兒關上門樂呵總覺得不夠味兒,稍微一琢磨,宜妃就坐上軟轎往永和宮去了。 前頭董鄂氏同胤禛抱滿懷的時候宜妃也去過一趟,那會兒怒發沖冠,恨不得一把將德妃生撕了,想說有什么額娘就有什么兒子,老四看著忠義正直,也是個滿肚子壞水的東西。 她當時就是這么想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后來康熙給老九指了富察寶珠,宜妃就有種劫后余生的暢快,覺得老天有眼,天不絕人路。 到今天,她想法又改了。 果然還是該去謝謝烏雅氏,多謝她兒子仗義出手,若不是老四接手了董鄂家的禍害,老九哪能同富察氏佳偶天成?都說好事多磨,真就是這個理,挨過前頭那段苦逼日子,如今就享福了。 宜妃剛邁過永和宮的門檻,德妃已經聽到動靜迎出來。 “meimei不去老九宮里瞧熱鬧,來我這兒做什么?” “怎么,德妃jiejie不歡迎我?” 德妃嗔笑道:“哪能呢?meimei隨時過來,我高興還來不及。素日里閑著沒事我也就是逗逗八哥消磨時間,那扁毛畜生看多了沒勁,咱們說說話正好解悶?!?/br> 這是明著踩臉,把人比作逗趣兒的畜生,她還真配得上德這個封號! 宜妃怒極,反倒笑得歡暢:“不說笑了,我今日過來是想謝謝德妃jiejie,虧得老四仗義出手,否則我們老九真找不到這么體面的福晉。我啊,對富察氏滿意極了,這心里越高興,就越惦記當日的事,非得過來道個歉才能心安。瞧我這急脾氣,也沒問清楚,直接就找上門來討說法,虧得德妃jiejie大度,半點不與我計較。我看jiejie你最配得上“德”之一字,溫婉雅靜賢良淑德。老四就不用說,心眼頂好,處處想著替兄弟排憂解難……還是那句話,能有今天的好都要謝謝你們母子二人,等這幾天忙過了,我非得在翊坤宮擺上一桌,請jiejie登門小敘,權當賠禮道歉,切莫推辭。這回是我錯了,我和jiejie道聲歉,順便也道聲謝??汕f別與我計較,這樣的事保準沒二回?!?/br> 德妃臉色難看極了,偏還要跟著賠笑臉,天知道,她恨不得掐死郭絡羅氏這賤人。 “meimei說笑了,本來也是老四不好,再者說,那事當日就揭過了,不必再提?!?/br> 德妃還想說點別的,炫耀康熙恩寵,說說她的心肝rou老十四,結果宜妃壓根不配合,炫耀完了轉身就告辭,還說什么,沒想到富察家送那么多嫁妝來,老九宮里忙成一團,她這做額娘的得過去看看。 德妃一口氣憋在胸腔里頭,上不去,下不來,后頭過來的四福晉烏喇那拉氏就遭了遷怒,她劈頭蓋臉挨了一頓訓。 “都是當額娘的人,還見天往外跑把兒子丟在府里,可憐弘暉還不滿周歲呢,當娘的也忒不上心!本宮若是沒記錯,弘暉是頭年三月二十六生的,也就還有十來天功夫,抓周宴可備好了?” 烏喇那拉氏垂眉聽德妃訓斥,畢了回說:“是,兒媳已經安排好了?!?/br> “做事仔細些,別讓老四丟了顏面?!?/br> “是,額娘放心?!?/br> 德妃輕笑一聲:“放心?我倒是想放下心來享享清福,你辦的都是什么事!別的我懶得與你計較,就三點;第一,弘暉是老四的嫡長子,你把他給我照看好了;第二,董鄂氏那頭盯著點,別由她瞎胡鬧,我冷眼瞧著那就不是個安分的人;第三,你府上庶子也該有了,弘暉都一歲大,面子里子都給足了你,還要拘著老四不成?原以為你是個大度的,結果也是裝得賢惠。我丑話說在前頭,要是你后院那些還不開懷,就再領些能生的回去,闔府上下就一個嫡子,真不怕笑死人?!?/br> 烏喇那拉氏進門有好幾年了,受過不少磋磨,這么直接還是頭一遭。 要說平日里德妃也就是拐著彎兒罵人,今兒個是讓宜妃氣狠了,四福晉正好撞在刀口上。 哪怕早知道德妃對她有看法,烏喇那拉氏還是委屈,眼眶都紅了,強撐著沒掉淚。 “額娘您誤會兒媳了,兒媳哪里是……” 她話沒說完,德妃就不耐煩的擺擺手:“行了,眼看明兒個就是老九的好日子,今日富察家抬嫁妝進宮來,你哭什么哭?我說你兩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什么可委屈的?你就那么金貴一句也說不得?還不退下等著本宮給你賠禮道歉是不是?” 烏喇那拉氏連連搖頭。 “兒媳不委屈,是眼里迷了沙子?!?/br> “兒媳這就告退?!?/br> 她趕緊行了禮從永和宮出來,一出來眼淚就啪嗒啪嗒掉,跟前伺候的嬤嬤趕緊拿帕子給她擦眼淚,拾掇好了這才往外走。 走出去七八步,烏喇那拉氏問說:“嬤嬤你說,額娘是不是厭了我?” 陪嫁嬤嬤趕緊看了看周圍,瞅著沒人才回說:“我的好福晉,您這么妥帖,誰會厭了去?俗話說得好,多年的路走成河,多年的媳婦兒熬成婆……德妃娘娘也不是進宮就位列四妃,從前吃的苦多了,熬出頭來自然要抖抖威風,那些話聽聽聽便罷,怎么就往心里去了?” “奴才斗膽說一句,您和德妃娘娘原就不是一個立場,做額娘的都巴望兒子子嗣興旺,做嫡妻的誰稀罕那些個庶子庶女了?哪怕再不稀罕,府上子嗣單薄您總會遭人誤會,索性就讓她生,誰還能撼動我們弘暉阿哥的地位?那些個庶女左右不過賠份嫁妝,至于庶子,權當沒看到,有咱們弘暉阿哥在前,他想做什么他又能做什么?您說是不是?” “要是您沒開懷,老奴決計不敢這么說,咱們弘暉阿哥這都滿周歲了,又機靈又壯實又討爺喜歡,您又何必同那些不上臺面的格格計較?” “誰家沒有庶子,咱們府上也就您剛進門沒拿捏住后院那會兒讓宋氏李氏相繼懷了胎,也是命,搶在您前頭生了卻是連著倆格格,二格格出生都是三年前的事,這么長時間沒動靜,也難怪德妃娘娘著急……要奴才說,那些個庶子庶女算什么?哪怕真給她生了,還能翻天不成?” 四福晉的陪嫁嬤嬤是個有眼力勁兒的,她原就看得通透,只是有些話不好直愣愣開口說,也是德妃娘娘起了頭,這才順著提兩句。 本就是這個理,嫡福晉是身份尊貴,可除非你高產似母豬,否則就攔不住后院那些女人。 嫡子生在庶子之前是應該的,這也是給烏喇那拉家臉面,可你生下來一年多了還不讓別人懷,這要是有心人出去學一學,不得背個善妒不容人的名聲? 要是老沒庶子生下來,莫說德妃娘娘,皇上太后都該指人進府。 烏喇那拉氏滿臉失神,陪嫁嬤嬤又說:“旁的不提,董鄂格格她阿瑪可是正紅旗都統,從一品大員,兵權實打實的,同三福晉娘家還沾著親,這樣的出身做皇子福晉也使得,若不是出了那事,不會進咱們府里做個不上臺面的格格??赡呐滤俨簧吓_面,就算爺打心底里不喜她,有那么個阿瑪撐腰,每個月能分到的日子就少不了?!?/br> “董鄂氏遲早要懷,為了全董鄂家的顏面,她開懷之后極有可能晉位份上玉牒,與其拘著那些漢軍旗的等董鄂氏生了阿哥爬上來,不如由著宋氏李氏耿氏武氏這些人來生,誰生了阿哥就提拔做側福晉,漢軍旗出身的側福晉不算什么,正好能把兩個位置占齊了,將董鄂氏死死壓住?!?/br> “她還是格格的時候想的保準是坐上側福晉的位置,一旦讓她坐上這個位置,想的是什么您心里明白。若是把那幾個漢軍旗的提拔起來,董鄂氏想往上爬就得先把宋氏李氏等人除了,那幾個是跟著爺時間最長的,有那么容易收拾?到時候狗咬狗一嘴毛,您只管看戲。這樣既全了名聲,還能給董鄂氏添堵,何樂而不為?” “所以照老奴說,不僅要讓她們生,還得生下阿哥,靠生育之功趕緊把人提拔上來,這樣您才能穩坐高臺看她們斗。董鄂氏娘家勢大,她位份低;漢軍旗那些個娘家式微,卻是上玉牒的側福晉,這就是平衡之道?!?/br> 這才真正說到點子上了,烏喇那拉氏想想還真是這么回事。 側福晉的位置不可能一直空缺,與其等那些出身高的來坐,不如經她的手提拔兩個,這樣還能多得些好處。新提拔上來的側福晉因著娘家太弱,鐵定忌憚董鄂氏,不除了她睡覺都不安生,還怕斗不起來? 照律法所說,哪怕嫡福晉死了,側福晉也不能扶正,只能由皇帝指繼福晉進門。府里那幾個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對自己下手,正好給她時間把弘暉養大。 烏喇那拉氏感激的看了陪嫁嬤嬤一眼,這就下了決心,回去就同府上那些賤人說明白了,誰先生下阿哥就為她們請旨加封側福晉,倒要看看誰有那個命生下來。 德妃也是沒想到,她一個氣不順幾句話就把老四后院搞得烏煙瘴氣。 若是給她知道,保準大笑三聲,回頭就比照這樣再來幾趟。 因著全不知情,德妃還在氣頭上,她在心里頭狠狠咒了宜妃一通,然后才冷笑道:“她以為嫁得風光就能活得風光?全天下的女人誰能比赫舍里氏風光,本朝元后,太子生母,可惜就是命不長。佟佳氏仗著是皇上的表妹磋磨本宮多少回?本宮如今位列四妃,她又在哪兒呢?……我說宜妃也得意得太早了,誰知道那富察氏是不是下一個短命鬼!” 她說得很小聲,也就貼身伺候那兩個人聽見,跟德妃之前覺得她最賢良最大氣,真正坐到這位置上才知道壓根不是那么回事。 要說皇上也真有意思,后宮四巨頭,惠妃不惠,榮妃不榮,德妃不德……也就九阿哥生母宜妃娘娘勉強能配得上封號,不提也罷。 這頭德妃氣得炸肝兒,那頭胤禟那些兄弟也沒好到哪兒去,旁的幾個還算好,最不痛快就要數老八。 胤禩費盡心機娶了安親王岳樂的外孫女,在朝堂上得到不少支持,和之前透明人的尷尬相比,如今真是好太多了。當然也不是沒代價,為了讓人家死心塌地幫他,胤禩對福晉郭絡羅氏縱容到極致,她容不下人就不抬人進門,膝下無子無女。 康熙對八福晉意見很大,只怪自己瞎了眼指了這么親事,結果郭絡羅氏善妒成性。更氣人的是,老八耳根子軟,啥都聽他福晉的,康熙簡直不敢相信他的兒子能這么窩囊廢。 胤禩逐漸闖出口碑來,大踏步往賢的路線去,他付出的代價卻不小。 想想自個兒,再對比老九,老天爺這是瞎了眼??! 他聽說了富察家搞出來的事,別人是當笑話聽,就他覺得這種福晉才娶得值當,娘家夠疼她才能得到更多支持。更別說她阿瑪她三個叔叔都是當朝重臣,富察家五服之內能給她添妝百萬,親兄庶兄堂兄族兄親自抬了嫁妝過來……這是何等體面? 這些并不是老九求來的,他的嫡福晉本該是董鄂七十的女兒,眼瞧著都要指婚了,竟然出那種意外,預定的嫡福晉同兄弟抱在一起,這是極丟人的事,讓宜妃娘娘一鬧,皇阿瑪竟然指了富察氏給他做補償。 那可是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之女,這出身就比從一品正紅旗都統之女高了一截,更別說她全家都是能耐人,她還是闔族的心肝rou。 自己步步算計,卻步履艱難。 胤禟啥也不cao心,竟然撿了天大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