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結婚之前
這邊是農業縣,畜牧業還不怎么強大,rou制品加工廠的rou類來源是從縣屠宰廠送過來的,他們主要是制作火腿腸,還有一些rou類罐頭。 這兩年國家對農業經濟作物的扶持力度挺不錯,低海拔地區種植經濟作物的增多,還有搞養殖場的也多了起來。 除開張家村外,白屏壩那邊因為地勢平坦有水源,他們打算發展畜牧業,全村集體養豬養雞。 白屏跟張家村就隔了一座山谷,在張家村的茶園那里往下看就能看到白屏的村子。 他們村養殖是設置的梯田型養殖區,靠近半山腰養的雞,半圈養半散養,早晚定時喂配搭的食料,中間就讓雞自己在圈起來的山林里面找吃的。還在好幾處修建了半搭的雞窩,方便母雞生蛋。 雞圈下面就是豬圈,一共三層,豬仔和成豬分割開飼養。豬糞可以窖沼氣,又可以發酵了當做肥料。 張家村的地勢比較高,種植業上以茶樹為主,還有高海拔的經濟作物,養殖的話沒太多可以飼養的,也是養的雞。他們的雞不是同一養殖,而是家家戶戶自己養,只不過由村里牽頭統一收購。 另外村里用鎮上撥下來的錢修了魚塘,四個大魚塘修在河邊,養的是四大家魚。這是高山冷水魚,不能喂飼料,全是精細搭配的天然魚糧。這個是農研所的專家告訴他們的,說是這樣的魚rou質細嫩而且沒有一點污染,營養價值比普通淡水魚要強。這些魚專門有車送去大城市,進的什么超市,比普通魚的價格幾乎翻倍。 早先的時候村長還挺擔心的,怕價格太高沒有銷路,后來接到收購方的電話,讓他們多養一些,說總是供不應求,村長才放下心來加大了投入,現在打算再開兩個魚塘,除了四大家魚外,另外再養一些經濟價值高的冷水魚。 不過一年的時間,張家村因為有了更多的收入來源,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好多了,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的也少了,大多數人除了輪工去魚塘做事外,就是趁著扶持的機會自己做些小型的養殖。 比如張家,現在在村里也是數一數二的富戶了。他們之前的那個竹鼠養殖園已經再度擴大,并且連同左右鄰居一起做,包下了半匹山搞養殖。 原本村里不少年輕人畢業后都出去打工了,現在起碼回來了一半的人,家家戶戶都忙個不停,只恨人少不怨人多。 張家大哥這次結婚,村里簡直當成大事來cao辦,都覺得是張家的風水好,招來了金鳳凰才帶動了村子一起發展,所以也都愿意幫把手,把張大的婚禮弄得熱熱鬧鬧的。 還有一些女人家想得更多,她們要讓來觀禮的其他村的人看到她們村的強大,然后自家那幾個該說親事的崽也就不愁找不到合適的對象了。 還真別說,原本是過來幫張二姐的忙的她小姑子和小姑子的朋友,就看中了她們村的兩個小伙子。 以前總覺得張家村窮,覺得張二姐找到她哥簡直是祖墳冒青煙,現在上來看過之后才發現,張家雖然看上去不顯,但人家吃的用的都不差,甚至比她夫家的還好,小姑子心里就微微有點酸。不過張二姐本就是個大氣的,丈夫對她和娘家人好,她投桃報李對婆家的人也不差。這次小姑子上來幫忙,她直接就塞了紅包過去,吃的也不差,這人一下子心里就舒坦了。 等到陳馨個人白夢清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坐車回來,又有雷邦送的禮金這么一襯,二姐的小姑子跟她朋友對視一眼,笑容再度甜了三分。 “二姐,這是我帶回來的一套金首飾,給大嫂的,另外這只鐲子是給你的,還有這條長命鎖是我侄子的。你都先收好了,等晚點人走了再拿出來?!?/br> 張二姐被金燦燦的光晃花了眼。這農村跟城里可不一樣,城里人喜歡什么鉆戒,她們就喜歡金子,大金鐲子大金耳環,越亮眼越好。 張二姐把陳馨給自己的收好,把給大嫂的那一套直接用盒子裝了,送過去顯擺。 因為嫁娶的規矩,這幾天嚴春華是住在村長家里的,就村長女兒出嫁前住的那屋。來幫忙的女人們擠了一院子,還有年紀大些的老阿婆們則坐在廂房里嗑瓜子聊天。 張二姐過去的時候,直接就笑著跟嚴春華說,讓她來試著戴一戴,看到時候配個什么發型比較好。 陳馨給的金首飾還是在老鳳祥買的,那邊的金子成色足,就是樣式稍微老氣了一點,但是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整個黃金首飾的造型都不怎么樣,重要的就是顏色亮成色好,款式完全可以忽略。 眾人起著哄,讓嚴春華帶上了整套的黃金首飾,金手鐲金耳環金項鏈,十成十的重。 “誒,怎么沒有金戒指?”有個媳婦突然鬧了一聲,還顯擺了一下自己手上戴的戒指。 “戒指我可不敢胡亂送?!闭藐愜氨е鴱堣斑^來跟嚴春華打招呼,聞言笑道,“這戒指只有丈夫送妻子的,哪里有小姑子送嫂子的。我大哥肯定準備好了,我們就等他到時候現給我們看就行了?!?/br> 嚴春華聞言抿嘴笑,招呼陳馨和白夢清到身邊坐。 她沒有推拒陳馨的禮物,因為她娘家沒有來人,村里人雖然看在張家人的面上沒說啥,但是一個村難免有幾個嘴碎的媳婦,那些人在她背后嘀嘀咕咕的話,她多少還是知道些。 陳馨愿意給她送這么多東西,就是讓她鎮場子的,她若是一個勁兒的推脫倒是讓人看輕了她。反正嚴春華心里尋思著,等到陳馨結婚的時候,她肯定會回一份厚厚的禮過去。 白夢清沒有給單獨的紅包,也是添妝為主,給的一對金鐲子和一條鑲了紅寶的銀腰帶。 銀腰帶是嚴春華老家那邊的規矩,照說是娘家給的陪嫁,一條銀腰帶從女兒出生就開始攢,到時候陪著女兒出嫁,等到人沒了,這條銀腰帶是要跟著入土的。但是嚴春華因為跟家里鬧得不合,所以結婚都沒請父母過來,自己就把自己嫁了。 這個風俗還是陳馨的同學告訴她的,所以在來之前,陳馨就找了巴甲商量著讓他家的阿媽阿婆幫打了這么條腰帶給嚴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