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節
營地中,目送一行人離去,夏侯巖轉身回帳,重新開始布置營防。 之前同禿發孤相談甚歡的幾人,此刻正圍坐篝火旁,一邊大嚼著蒸餅炙rou,一邊傳看對方留下的匕首。 有人不小心劃過皮甲,竟在邊緣處生生削下一塊,當場“咦”了一聲。 “這等鋒利?” 驚奇之下,改用吐谷渾彎刀試驗,幾下撞擊,竟是彎刀先出現豁口。 “果真利器!” 匕首被插在地上,一名胸膛寬厚,脖頸粗壯,活似一座小山的鮮卑騎兵甕聲道:“難怪汗王要和南邊的皇帝談?!?/br> 余下之人都是點頭,想到事情談成之后,就能北上追襲柔然王庭,搶來無數的金銀珍寶,不由得滿臉興奮,臉頰和脖頸上的圖騰愈發猙獰駭人。 第二百五十九章 宴會 夜色籠罩,吐谷渾王宮內燈火通明, 亮如白晝。 主殿前架起尖塔狀的柴堆, 燃起熊熊篝火。橘紅色的火焰舞動跳躍, 焰心處隱隱透出一抹幽藍。 吐谷渾人不精通造城,王宮面積足夠大, 卻和金碧輝煌、瓊樓金闕壓根不沾邊,更不用說什么碧瓦朱甍、飛閣流丹。 準確點形容,基本是平民建筑的放大版。 從外邊看, 只覺得院墻夠高, 房屋夠多, 氣派是氣派,卻根本不會想到, 這回是一國之主的宮室殿閣。論富麗堂皇, 別說同長安、建康的皇宮比, 連王謝士族的宅院都比不上。 但這僅是外部。 走進宮殿內, 則會發現別有洞天。 吐谷渾人擅長冶煉,房間布置也很有特色。 國主處理朝政的地方, 寬敞不及光明殿, 卻與太極殿不相上下。殿內不設御座, 按照布置和格局,更像是半圓形圍坐,國主和文武不分彼此,迥異于漢家政權,很有特點。 殿內陳列有兩排武器架,早已是空空如也,很快被奴仆移走。 從留下的痕跡來看,武器架陳列的時間相當久,地上都留下深深的印記,還有幾點可疑的暗色斑點。讓人不得不懷疑,架上武器兵不只是擺設而已。 設宴招待秦璟的地方,就選在吐谷渾王宮大殿。 在拿下王城當日,漢兵奉命搜查整座王宮,該清理的清理,該打開的打開。搜出吐谷渾王室全部藏寶,并將國主和王子的妻妾全部遷走,暫時關押起來。 大王子的生母已經去世,四王子的生母是氐人,在后宮內的地位不上不下,早年間沒少受欺負。直到生子封妃,情況才好了起來。 欺凌她最多的不是吐谷渾和鮮卑女,反而是一同入宮,地位高于她的氐女! 四王子向桓容求情,希望能將親娘接到身邊。 桓容答應得很痛快。 論影響力,四王子遠不及大王子。又因他是氐女所生,對吐谷渾部的掌控力度遠遠不比前者。與其壓著他的親娘不放,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 對方未必會感恩,畢竟抓他親娘的就是漢兵。但有此事在前,總不會多增怨恨。日后派駐漢朝官員,大致不會有明面上的抵觸。再誘之以利,就能成為不錯的尖刀,將剩余的吐谷渾部割裂,至少二十年內無法形成氣候。 桓容與人方便,四王子順利接回親娘。 這位先王妃被從關押處帶出,開口的第一句是“阿子甚好”,第二句就是詢問兒子,是否能將一同關押的兩名宮妃帶走。 “阿母不是同她們不和?”四王子皺眉。 “自然?!蓖蹂湫?,“就是不和,才要將她們帶走!” 早年自己受的氣,也該是時候還回去! “……好吧?!?/br> 四王子點點頭,答應親娘的要求。但沒有馬上將人帶走,沒有桓容的許可,別說帶人離開,他自己都別想走出牢門。 “待我上請桓漢天子,阿母必能如愿?!?/br> 王妃點點頭,沒有為難自己的兒子。 待母子倆離開,回到暫時居住的房舍,王妃立刻讓四王子遣退眾人,道:“阿子,如今莫何川易主,王都不復存在,你既投了桓漢,就得讓漢家天子知道,你同吐谷渾貴族再無干系,甚至已經翻臉。如此才能站穩腳,甚至更進一步?!?/br> “阿母,此事言之過早?!彼耐踝拥?。 “不早?!蓖蹂谅暤?,“我不明白大道理,但我知道怎么生存。當年被部落送來莫何川,加上我一共九人,如今還剩下幾個?兩人!” “你有氐人血統,之前是劣勢,現在就是優勢!” “在王宮生存,就要有足夠的警覺,有一雙足夠亮的眼睛。我找對靠山,終于生下你,在宮中有了地位。這才能掙扎著活到今天?!?/br> “你如今的境況,和我當初不差多少?!蓖蹂o盯四王子雙眼,道,“視連肯定活不了,剌延也不會受到重用,你不一樣?!?/br> “漢人講究制衡,你要讓漢家天子明白,你是全心全意臣服,沒有任何別的心思。你愿意做他手中的刀,成為他擊殺敵人的利矢?!?/br> “只要你活著一天,誓言就不會改變!只要桓漢存在,你的兒子、孫子都將遵守這個誓言!” 四王子被震撼了。 他從不曾想過,能從親娘嘴里聽到這樣一番話。 生存? 是的,生存。 見到漢軍的勇猛,見識過漢人的手段,他心中的火苗早已經熄滅。野心和不甘消失后,留下只有迷茫,舉目四望,遍尋不到出路。 如今被親娘點醒,四王子忽然間明白,路早已經擺在面前,就看他是不是能順利走上去,不會中途被攆下來。 “阿母,我明白了?!?/br> “明白就好?!蓖蹂牢奎c頭。 她本就不是吐谷渾人,又被部落當做禮物送給吐谷渾王,胸中早積累下無盡的恨意。莫何川既然易主,勸說兒子臣服漢家,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至于背叛部落? 長安易主,苻堅早已經身死,殘存的氐族部落要么臣服、要么四處逃散,不敢掉頭返回中原。這種情況下,她為自己和兒子尋條出路有什么不對? 前朝時的匈奴何等強盛,南匈奴一樣內遷臣服,還曾在戰亂時護衛漢家天子。 她的兒子甚至不是部落首領,只是個剛成年不久的王子。在國破后臣服強者,這是生存的手段,也是草原部落奉行的準則。 她執意要收拾早年的仇人,固然有出氣的成分,更多是想同吐谷渾貴族徹底割裂,讓漢家天子清楚看到,他們母子決心投靠,不為自己留任何后路。 即使漢家天子看不到,他身邊的文武也會有所察覺。屆時,就是他們母子的出路和機會! 四王子很有行動力,不只向桓容道出請求,更當面說出不少貴族的秘密,其中就包括貴族藏寶的所在,以及部落時常游牧的區域。 知曉桓容對工匠感興趣,更主動說出,在吐谷渾和附國的交接地帶設有一座大市,每逢七八月間,那里會聚集大批的工匠和奴隸,更有幾個部落擅長探礦。 “陛下,仆愿為大軍帶路!” 桓容沒有馬上做出決定,而是派斥候前往探路,查明消息是否屬實,之后再決定如何處置。 鑒于四王子遞上投名狀,甚至用鮮卑的禮儀,在臉上劃下三道刀痕,當著眾人的面宣誓效忠,桓容不介意投桃報李,先于大王子分給他牧民。 雖然只有兩百戶,對四王子卻是意義非凡,這證明桓漢天子開始信任自己。至于羌人和拓跋部的白眼,早被他拋之腦后。 能取得漢家天子信任,被瞪幾眼算得了什么。 如果他能留在吐谷渾舊地,九成以上沒法安生過日子,劍拔弩張是為常態。如此一來,才會讓漢家天子放心。同樣的,也為自己今后鋪路。 部落間的仇殺古已有之,大漠草原盡是如此。羌人和拓跋鮮卑不會看著他做大,同他的,他也不會任由對方騎在脖子上。 誰都不會讓步,一切憑刀子說話! 漢家天子給他兩百戶,大可以作為基礎,收攏附庸部落。到時候,幾股勢力糾纏分割,此消彼長,誰勝誰負還是未知數。 因為四王子的識時務,桓容不介意多給他幾分善意和體面。 此次設宴招待秦璟,四王子和大王子都有席位。大王子和投降的吐谷渾官員坐在一起,四王子則被安排在禿發孤和白部首領下首。 這樣的安排不能說不對,可聰明人一眼就能看出,兩位王子之間,誰更得漢家天子青眼。 大王子放棄執念,卻沒有發下臣服誓言。所謂的交出兵權換取殘部,換種情況算是有誠意,偏偏有四王子作為對比,立刻被比到溝里。 見四王子春風得意的樣子,剌延心中有氣,奈何慢人一步,失去先機?,F在只能喝悶酒,認真考量是不是該放下臉面,以部落規矩誓言效忠。 秦璟的位置設在桓容右下首,隨他入城的張廉和染虎等皆列席殿內。二百騎安排在他處,同禿發孤麾下的胡騎暢飲,加上白部和獨孤部的勇士,可謂相當熱鬧。 宴席開始前,張廉的視線掃過殿內,認出在座諸人,心中不免驚疑。抬頭看向秦璟,后者卻沒有多大意外,僅是搖了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 張廉倒是想。 可是,看看殿內都是什么人? 拓跋鮮卑,慕容鮮卑,吐谷渾,羌人,羯人,雜胡。除了沒有匈奴和敕勒,論胡部數量,幾乎和四殿下手中的騎兵不相上下。 目光轉向桓容,張廉眉心擰出川字。 固有的印象被打破,他不禁開始懷疑,這位南地天子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如果他沒看錯,天子下首那兩位絕對出身大士族,品位肯定不低。 以建康的風氣,讓他們和胡人共席簡直是不可思議。竟然安坐如常,沒有拍案而起,當場掀桌? 張廉心中出現很多疑問,卻不好當場問出。只能暫且壓下,不著痕跡的觀察,希望能在宴會結束前得出答案。 待眾人入席,酒水菜肴陸續送上。 條件簡陋。不能同臺城相比,加上赴宴之人身份特殊,桓容吩咐宦者,沒有安排舀酒的婢仆,只將酒壺放到席上,供眾人自斟自飲。 遇上不過癮的,還有皮制的酒囊。 只要不發酒瘋,隨便你怎么喝。當然,發酒瘋也沒關系,拖到雪地里清醒片刻,絕對不敢二度御前失儀。 樂聲起,不是優美的南地調子,而是鏗鏘的鼓聲,伴著蒼涼的塤音,直擊眾人心底。 桓容舉觴,邀秦璟共飲。 “將軍滿飲此觴?!?/br> 秦璟舉杯回敬,四目相對,皆是瞳孔漆黑,目光幽深,偶有波瀾起伏,卻讓人看不真切,辨不出半點情緒。 “謝陛下!” 秦璟換下鎧甲,著玄色深衣。領口和袖擺鑲嵌金線,腰間緊束玉帶,冰冷中透出雅致,讓人很難相信,眼前之人就是蕩平漠南草原的殺神。 桓容和秦璟對飲,謝安和王彪之等隨之舉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