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庾皇后低頭垂淚,話含在嘴里,終究是沒敢出聲。 “原本謝侍中出面給了你那兄長臺階,借上巳節緩和兩家關系。結果呢?鬧出那么一件糟心事,別說是桓元子,尋常人都不會罷休!” 庾皇后淚流得更急,道:“阿姑,阿兄說非是他所為?!?/br> “不是他還是誰?”褚太后揮開竹簡,氣道,“你是真不明白還是故意裝糊涂?他說什么你信什么?!” 庾皇后頭垂得更低,淚水一滴一滴砸在裙上,沒有引來憐惜,反而更讓褚太后厭煩。 “幸虧南康今日不在,你這樣子讓她看見,無事也會有事!” 本就是庾氏錯在先,臺階遞到跟前不踩,偏要自作聰明,使出那樣陰損的手段算計一個小郎君,更要禍害殷氏的女郎。 這是士族家主該做的?稍有見識的后宅婦人都不屑為之! 庾希自以為做得機密,事實上,明眼人一看就會明白。幾代修來的通家之好轉眼成了仇人,庾希倒也真有能耐! “我都能猜到,桓元子豈會疏忽?” 褚太后挺直背脊,長袖在身側鋪開。相比庾皇后的畏縮懦弱,更顯得大氣端莊。 “這件事我不會管也沒法管。你如果想要安穩留在宮中,最好不要摻和進去?!?/br> 沒有腦子就老實些,否則純屬找死。 “日前謝侍中有言,北地不穩,占據陜城的氐人投了慕容鮮卑。氐人有雄主在位,掌權之初便野心勃勃。慕容鮮卑百足不僵,雙方遲早要有一戰。以桓元子的為人,定會緊緊盯著北邊,不會將全部精力放到建康?!?/br> “阿姑,您是說我兄長有救?”庾皇后生出希望。哪怕庾希錯得再多,庾氏終究是她的依靠。 “桓云子不會輕易下死手。庾希和殷康鬧翻了,同殷涓仍舊莫逆?!?/br> 若庾希和殷涓聯合起來,勢力依舊不小。沒有萬全的準備,桓溫不會輕易動手。 褚太后本來不想這么直白,奈何庾皇后不只性子弱,腦子也不是太聰明。不能一次講清楚,過后又要來她面前哭,她哪里還能有清凈日子。 “如果氐人和慕容鮮卑動手,無論哪方獲勝,桓元子都會尋機北伐?!?/br> 論實力,氐人不及慕容鮮卑。但后者內憂不斷,前朝后宮幾乎亂成一鍋粥。太宰的遺言壓根沒被重視,慕容垂表面得到重用,暗中卻被不斷排擠,甚至有性命之憂。至于大司馬一職,更是邊都沒有摸到。 “朝中文武都懼桓元子,但就北伐之事,桓元子卻是無可指摘?!?/br> 說到這里,楮太后深深嘆氣。 “我知道庾氏忠心,除非萬不得已,我定不會舍庾氏不顧。這一次的事情還沒到那個地步,桓元子應該不會對庾氏趕盡殺絕?!?/br> 聞言,庾皇后抹去眼淚,終于不哭了。 褚太后重新拿起竹簡,暗中搖了搖頭。如果是庾太后,定然會聽出弦外之音,換成庾皇后,真是教一教的心思都沒有。 桓溫這次不動庾氏,不代表永遠不會。 如果庾希不能徹底醒悟,反而繼續用鬼蜮手段,早晚有一天,潁川庾氏都要給他陪葬! 褚太后的眼光極準,否則也不會在風云詭譎的宮中安穩幾十載。 念在庾太后,她曾想教導庾皇后??上У氖?,后者實在扶不起來。庾氏家主又是個心胸狹隘、志大才疏之輩,庾氏今后的命運當真難料。 一旦北地局勢明朗,桓云子脫出手來,庾希再不識教訓,族滅人亡就會是潁川庾氏最后的下場。 臨近午時,建康城又起大風,暴雨傾盆而下。宮人忙著放下木窗,掩上房門,褚太后一遍又一遍的翻閱道經,心中久久不靜。 覲見之后,桓溫被留在宮城,得天子賜膳。同坐的還有謝安和王坦之。 前者年近半百,俊逸不減當年,著一身官服仍顯高情逸態。后者正當而立,不及謝安英俊,卻是睟面盎背神采英拔。 天子坐在上首,三人陪坐兩側,每人面前一張矮桌,上設數盞漆盤,內盛炙rou和煮過的青菜。 桌上并無酒盞。 非是宮中宴會,尋常賜膳多數不備酒水。 食不言寢不語。 天子和臣子默默用飯,宮婢小心伺候,除了撤走漆盤,連大氣都不敢喘。他們怕的不是天子,而是在座的三位朝臣。 換成秦皇漢武,早已經拔劍掀桌,劈不死你也要砍兩刀。做皇帝做到這個份上,能再窩囊點嗎?! 飯罷,司馬奕繼續坐在上首充當吉祥物?;笢厝搜赞o交鋒,當著一朝天子你來我往,唇槍舌劍。 窗外雨成瓢潑,謝安和王坦之即興賦詩,內容頗有深意,飽含“忠君愛國”思想。 桓大司馬連連拊掌,道:“安石大才,文度大才,溫自愧不如?!?/br> 表面夸贊兩人的詩才,細思之下,分明是在說:兩位“忠君”,我不如啊。再深入一點:老子認真想造反,甭勸了,勸也沒用。 司馬奕坐在蒲團上,捧著茶盞眼神放空,分毫不覺得情況有哪里不對。見桓溫稱贊謝安和王坦之的詩詞,跟著拍手稱贊,引來兩位“?;逝伞逼婀值囊黄?。 那眼神,怎么看都像是痛心疾首。 大雨下了足足一個時辰。 雨停時,天空碧藍如洗。 桓溫拜謝天子厚賜,帶著兩輛裝滿的牛車離開臺城。謝安和王坦之沒急著離開,盯著天子下詔,一句一字的讀過,才放宦者往青溪里宣讀。 “桓元子算是手下留情?!蓖跆怪?。 庾希被翻出舊事,坐實盜竊京口軍需的罪名,注定要損失錢財。但歸根結底沒要人命。至于名聲,如今的庾希在建康還有什么名聲? “未必?!敝x安搖搖頭,眺望天邊彩虹,袖擺隨風起舞,愈發顯得鳳骨龍姿、瀟灑飄逸。 “安石可是想到了什么?” “或許?!?/br> 今日的謝安格外惜字如金,王坦之皺眉。 “且看吧?!敝x安沒有多言,向王坦之告辭,轉身登上牛車。待車簾放下,閉目回憶宮中所見,不由得心頭微沉,良久不得釋然。 以東晉的政治形態,天子未必要雄才大略,至少不能糊涂成這樣!謝侍中真想掰開司馬奕的腦袋,看看里面裝的究竟是什么! 庾希接到圣旨,得知要“賠償”的數額,差點當場暈過去。他想到桓溫會下手,卻沒料到會狠到如此地步,幾乎要搬空庾氏在建康的庫房! 庾邈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接到兄長信件,唯恐兒子在途中出現意外,庾邈立即動身趕往吳郡。結果在郡內等候數日,遲遲沒有等來庾攸之。正焦急時,忽聽有人來報,建康來的馬車已經抵達府前。 “郎君何在?” “郎主,您、您還是親自去看一看吧?!辨酒椭е嵛岵桓叶嘌?。 庾邈心存疑惑,快步穿過回廊,見到濺滿泥水的馬車和帶傷的健仆,心中就是咯噔一下。上前推開車門,看到車廂內的情形,腦中頓時嗡的一聲。 庾攸之躺在車廂里,人已經瘦得脫了形。右臂自肩膀以下頓成幾截,看似經過醫治,仍扭曲得不成樣子。 “郎君怎會這個樣子?!” “回郎主,我等在途中遇到劫匪,公子被劫匪所傷,改走水路又遇船匪……” 聽完健仆的講述,庾邈臉色鐵青,繼而變得烏黑。 運河之上哪里有這樣膽大的兇匪,分明是府軍! 庾邈雙眼赤紅,雙拳緊握,用力得關節發白。他只有一個兒子,平日里視如珍寶。如今廢掉一臂,能否保住命都未可知道,如何能不痛徹心扉。 誰有這么大的力量,偏還不要庾攸之的命,只廢掉他慣常用的胳膊? 無需深想就能明白! “桓元子,我同你不共戴天!” 桓府中,桓容半點不知渣爹會為自己出氣,正一心跟隨郗超學習。 記憶中,原身僅見過郗超一次,還是往會稽求學之前。 此番再見,和記憶中的人影重合,桓容不得不感嘆,時光真的很不公平。五年過去,從弱冠邁向而立,竟沒有在郗超身上留下半點痕跡。 為見公主,郗超特地換上藍色深衣,頭束葛巾,腰間一條帛帶,墜青色玉環。 “仆見過殿下?!?/br> 兩晉之時,世人自謙多稱“仆”。 南康公主對郗超還算客氣,請人來教導兒子總不能冷面以對。 “郗參軍多禮?!?/br> 立屏風后,南康公主一下一下撥動袖擺云紋,道明請郗超過府的原因。后者聽罷沒有拒絕,只言桓大司馬下月返回姑孰,他必須跟隨,充其量只有二十天時間。 “如殿下不棄,仆愿為小公子解惑?!?/br> “善!”南康公主頷首,令桓容上前行拜師禮。 郗超忙側身避開,道:“小公子之師乃周氏大儒,仆萬不敢受此禮?!?/br> 南康公主沒有強求,桓容退而求其次,拱手行晚輩禮。 “請郗參軍教導?!?/br> “郎君客氣?!臂€禮,仔細打量桓容,對這個印象不深的小公子頗感到好奇。 桓祎是陪讀身份,同樣上前見禮。郗超對他比較熟悉,見到桓祎現在的身板,眉毛差點飛出發際線。 “四公子甚是威武!” 桓祎直起腰,嘴角咧開一抹憨笑?;溉菽竽笫滞?,深知“威武”兩字永遠與己無緣。 時間不多,郗超當日便留在府內?;溉菀膊豢蜌?,直接提出要求:“我欲知北地高門,請郗參軍教我?!?/br> “北地?”郗超現出幾許驚訝,“郎君欲知哪幾家?” “秦氏?!?/br> 自收到李斯真跡,桓容便放在心上,其后與謝玄書信,得知“北地故人”姓秦,此次南下欲拜訪桓大司馬。意外的,引起了桓容不小的好奇心。 “秦氏?”郗超沉吟片刻,道,“郎君所言可是西河郡的塢堡之主?” 桓容眨眨眼,塢堡? “如果是這個秦氏,其家族淵源之深,盡二十日都講不完?!?/br> 見桓容實在好奇,郗超繼續道:“北地漢家有言,西河秦氏有熊羆之旅,虓闞之將,令氐人和慕容鮮卑聞風喪膽。秦氏家主共有九子,行四者最為驍勇。傳其顏比宋玉,勇比漢時冠軍侯?!?/br> 九個兒子? 聯系到桓大司馬,桓容腦袋里突然冒出個詭異的念頭:蓋世豪杰是否都這么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