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一天之內,圣旨一道接一道的下,云麓山行宮儼然成了皇宮大慶殿。 圣人在擺駕回汴梁時,特意讓三皇子隨車緊跟,李瑞陰著長臉登上馬車,一些鼻子靈敏的人已聞出不尋常的味道,紛紛猜測太子殿下遭險是三皇子策劃,兩人本就爭奪過諸位,圣人這么做是在變相監視他了。 這些國事陰謀似乎對趙懷信毫無影響。 眾人回程,顧青竹獨自坐了一輛馬車,剛到云麓山山腳,后面便有車子趕上來。 那馬車奢華富貴,頂角的檐子上掛著個刻了‘趙’字的木牌,輛車并頭前行,只聽窗外有人笑語道:“不知可否和青竹一道?” 顧青竹頓了頓,青天白日,同路的馬車絡繹不絕,真不知他怎么恰好追到旁邊的,于是提高了聲音,委婉的想要拒絕:“往城中只一條官道,我豈有攔路不讓行的道理,不過旁邊車馬行人多的很,不如隨意自行著方便?!?/br> 趙懷信似是沒聽懂她的意思,當即笑道:“那我就跟在你車后頭,晚些一起用個便飯?!闭f話間命令車夫勒緊韁繩,放緩了速度,也不等她反映,自作主張的跟在了后面。 行至途中,人家早早在路邊酒館定好席面,除了最先走的李氏,顧明宏夫妻也被邀請上,顧青竹實在推脫不掉,坐下陪著喝了碗湯面。 酒館不大,但擺設處處透著雅致,門口用稻草圍了圈兒籬笆,碗盤俱是成套的,菜色家常卻不粗糙,小蔥拌自磨豆腐,點了些香油;腌制好帶甜口的辣醬;一大盤子熬炒的雞塊;一疊剛出爐的熱餅子,主食有米飯和湯面,顧青竹要的是清湯面,帶了點酸頭,非常利口。 程瑤夾了塊豆腐送到嘴中,笑道:“感覺這兒的飯菜比獵場行宮的還可口?!?/br> 顧明宏體貼的為她舀上一小碗細面:“喜歡的話,回家讓廚房做給你吃,換換口味?!?/br> 席間,趙懷信亦是有樣學樣的幫顧青竹打點吃食,被逼得緊了,她干脆借口說沒有胃口,意思著從面前小碟中堆成山的菜中挑了兩下,將碗里那些面吃完了,便放下筷子不再動作。 趙懷信尚未痊愈,僅吃飯時用回眼睛,程瑤見他殷勤的樣子,遮住嘴笑起來:“趙公子也是,眼睛還傷著呢,你那么給青竹添菜,她怎么過意的去?” 這話可幫了顧青竹的忙,趙懷信從善如流的收起手,開始和顧明宏討論起政事。 ****** 每年入冬冷的似乎都很快,雖然還未曾下雪,但清晨屋后的水缸都結了一層厚冰,花園里頭的最后那點綠意也消退了,枯樹枝頭,又是一年寒冬將至。 太子殿下在獵場受傷的事情,前個終于有了定論,一位正三品的要員被判定為主謀,直接判了斬立決,理由竟還是可笑的通敵賣國,說收了西夏賊人的銀子,指明要太子的性命。 這明面兒上的罪責誰都不會當真去看,三皇子的勢力頻頻遭到打擊,圣人還開了口,待翻過年頭,便給李瑞封王賜下封地,選個良辰吉日去往青州。 皇子封王是喜事兒,但李瑞是一心要再博出個天下,哪里真能甘心領旨,是以暗地和陜西路軍中聯系上,讓他們故意找了理由,在抗吐番部族的戰斗中以守為先,日子一長,圣人便坐不住了。原先老魏國公出身于西北大營,可以說現在營中大批兵將,都是聽著老國公的傳奇長大的,如此驍勇善戰的軍隊,居然讓吐番那些個雜兵地痞打的節節敗退? 外族馬戰是厲害,但現在是嚴冬,他們目的就是為了搶奪牛馬糧食,部族間的并沒多少合作,這仗可以打的困難,但不能沒有作為! 圣人又摔了一次硯臺,這是最近第三塊了。 “廢物,都是群廢物!”圣人負手在大殿中急走兩圈,大聲呵罵道,“當初沈鴻淵領著五百步兵,迎戰他們吐番兩千兵馬,沒敗過一次,今日可好,一千精兵強將,打不退那六七百的砸碎?” 殿下將軍面如菜色,抖了抖唇:“老國公驍勇善戰,古往開來鮮少能與之相提并論?!?/br> 圣人氣笑了,拍著龍案道:“好,好一個不能相提并論,那沈原在西北大營坐鎮幾年,哪年冬季沒個sao亂,何時給朕留下過這樣的爛攤子!” 將軍支支吾吾,沒再狡辯:“圣上息怒?!?/br> 圣人煩躁的把手里的折子仍在他臉上:“去,傳朕的口諭,讓沈原官復原職戴罪立功,即刻趕往京兆府整頓軍紀?!?/br> “這...這老國公才過世不到半年?!睂④姶篌@,歷來有奪情一說,但天下還是以孝為先,此事一出,旁人不敢議論天子,但沈原不孝的名聲可就落實了。 圣人冷笑一聲:“是啊,你也知道老國公過世不到半年,朕這疆土已然要不保了!他為朕而戰,為天下子民而戰,誰敢多嘴議論半句,朕即可送他們全家去守衛疆土,都是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東西?!?/br> 將軍冷汗都下來了,跪地磕頭道:“臣遵旨?!?/br> “陜西路軍中將領這陣子變動極大,沈家那小子今年不是才考了解元,是叫沈曇...”圣人想了想道,“老國公家中子嗣不多,便讓他跟著沈原歷練一番,也別去前線了,呆在西北大營做些事情,將來三年孝滿,朕也好論功行賞?!?/br> 作者有話要說: 沈大:看著作者連環的套路,又想逼我遠走,我的心內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沉默臉)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回 宮里的太監捧著圣旨到沈家宣讀完, 私下還說了幾句勉勵的話,無非是圣人心里頭明白之前的案子,說沈將軍通敵私賣軍械完全是子虛烏有, 可人證物證硬被擺在臺面上,圣人只能暫時壓著審查清楚,完全出于對臣子的一片愛護之心。 這話中摻了多少水分, 沈家人也是有數的。 圣人確實不信沈原有罪, 但卻順水推舟打壓了沈家,當然,老國公沈鴻淵的病故在他意料之外。 沈原捏著圣旨怒目切齒道:“老皇帝想的倒挺美, 拿咱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沈仲性格沉穩, 闔眼輕嘆了聲:“稍安勿躁, 無論圣人目的如何, 你能官復原職,總比出了半年孝期再回牢里頭強, 再者說, 京兆府被三皇子提拔上來的那群人,明顯的故意拖延, 他們龜縮在后營, 搏命的卻是西北大營的將士?!?/br> 戰事多一日,費銀子不說,又有多少無辜的底層兵將,因為得權者的一己私欲而枉送了性命。 舍身忘死他們不怕,但怕的是死的毫無意義! 沈原閉了口, 將圣旨狠狠往桌上一砸,硬聲硬氣的說道:“大哥,我身為西北大軍統帥,臨危受命也就罷了,可賢侄什么官銜都沒有,這個時候讓他過去,西北大營內部敵我不分,便不用披掛上陣,也是危險重重!不如稱病...” “胡鬧!”沈仲兇起來橫眉立目,斥責說,“那可是欺君之罪?!?/br> 沈原一身兵痞氣,在老大沈仲面前卻耍不起來,當爹的不同意,他這當四叔的也沒有辦法,只能到了京兆府挑幾個信得過的屬下,保護沈曇安全無虞。 圣人奪情,讓身為嫌犯的沈原重新執掌西北大軍,一時間在朝堂上掀起了驚濤駭浪,沒過半天,龍案上發言聲討的折子就摞起一掌厚。但圣人鐵了心一意孤行,那群大臣們折子呈的勤快,真讓想辦法應對邊關亂斗,一個個就如悶葫蘆,俱啞口無言了。 圣人只留了一日,好在沈原和沈曇都習慣了常年奔波,馬匹吃食打點好,用不著大動干戈。 沈原體貼的攬下所有事務,讓沈曇騰出手腳去顧府拜訪,這次他便不用顧慮太多,身為顧氏弟子,奉旨趕赴邊關前到師父家中作別一番,理由堂堂正正。 ****** 秋獵過后,趙懷信對顧青竹的態度逐漸熱絡,若說先前那時表現的比較有興趣,而這段日子,簡直就要在顧府安營扎寨了。 顧青竹絞盡腦汁的回避他,在長輩面前又不能做的太顯眼,后來索性靜下心來和趙懷信懇談過,他卻直言不諱的說后悔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表他的愛意,沒甚不可。 雖說心內知道他對自己有些念頭,但也僅僅止于好感而已,趙懷信曾經感興趣的姑娘一雙手都數不過來,顧青竹還沒那迷倒眾生的自信,讓他真就三千溺水只取一瓢了。 癥結大約就在于沈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