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節
云夕聽著底下人匯報張真人的消息,不由笑道:“果真是行行出狀元啊?!?/br> 張真人的底細他是清楚的,原本只是一個騙子,后來去北魏轉了一圈,看到北魏那邊的和尚十分受到達官貴族的追捧,便起了招搖撞騙的想法。只是他又不愿出家當和尚,索性成為了道士。 他學了北魏和尚那一套的說辭,現學現用了起來,還去找道士拜師,學習煉丹一類的事宜,然后還真闖出了名頭,被韓如意給選上。云夕在那之后,便派人去偷偷和張真人接觸。張真人一開始也是抱著當國師的想法的,只是等立秋將他弄虛作假的法子在他面前一說,張真人便乖乖地當起了間諜。明面上他是韓如意和牛全三顧茅廬請出的高人,實際上卻是云夕這邊的釘子。 若不是有云深親自出手,他練的那些丹藥,楚齡服用以后,如何能夠立竿見影。云夕也留了個心眼,接觸張真人的人都是喬裝打扮過的,就算張真人最后被挖出來,也調查不到她這邊。張真人更是不清楚她這邊的身份。 正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 楚齡每每身體覺得不適,便會服用丹藥。他的身體看似健康,實際上卻已經逐漸被丹藥給掏空,留下了不小的隱患,只是維持著花架子罷了。 韓如意和牛全兩夫妻因為張真人的緣故,在楚齡面前也得了不少的臉面。牛全原本在楚齡登基的時候,便已經被他任命為知府,結果才一年的時間,便成為了宗人府理事官。別看官職沒有變化,京官一向比地方官要更體面一些,從地方官變成同品級的京官,便已經是升遷了。 云夕對此十分喜聞樂見,她還希望韓如意能多作死一下。 不過韓如意也在外頭當了一年多的官夫人,手腕見長,城府深沉了不少。平素不小心見到云夕,也是恭恭敬敬的樣子,還十分懇切地為她過往的行為道歉。 世人本身就更同情弱者,她都如此放低身架了,云夕若是還對她爭鋒相對,落在別人眼中,就顯得咄咄逼人了點。 云夕便順勢裝作原諒她的“年少輕狂”的模樣,明面上也不曾再針對她,倒是讓一些想看熱鬧的人好生失望。她們兩人,一個是身份尊貴名聲不菲的公主,一個是朝廷新貴,若是真的杠上,肯定有好戲瞧。 讓云夕頗感好笑的是,韓如意倒是和吳茵成為了所謂的閨閣好友。云夕對此只能感慨這兩人還真是物以類聚啊。 在二月初的時候,身體“康復”的楚齡也下旨將云深封為,成為了太子的老師。 楚齡對楚天湛這個嫡長子還是挺有感情的,給楚天湛找的老師都是才德皆備的大儒。其中云深是最年輕的一個,不過云深在京城的這些年來,也沒少同那些大儒們進行文學上的探討,出了名的才華橫溢。所以大家對于他擔任太子的老師一職并沒有什么可指摘的。 大家看教導楚天湛的先生的陣容,便知道太子地位十分穩固,再加上二皇子一向體弱,與大位無緣,三皇子是太子嫡親的弟弟,四皇子年歲還小,所以目前為止倒是沒有出現站位一事。 讓云夕有些驚訝的是,在二月底的時候,蘇婉又偷偷傳了一條消息進來,表示楚齡有意要給后宮嬪妃一個恩典,讓嬪妃每年能有一次省親歸家的機會。 正所謂一入宮門深似海,對于絕大多數嬪妃而言,一旦入了宮,最多只能在家人秦安的時候見上一面,若是受寵的妃子,還能時常得到這個恩典。省親的話,則是皇后才有的待遇。 云夕不由想起了紅樓夢中的元妃省親一事,神色不由變得古怪起來。不會到時候真的讓這些嬪妃修建院子接待皇妃吧? 若是當真如此,那就有趣了。 很快的,宮里的眼線便傳出了消息,表示皇妃省親這主意是熹妃吳玉給楚齡出的主意。楚齡不比楚息元,先前有制冰廠的收益作為小金庫,并不缺錢。楚息元逝世以后,便將制冰廠轉為公中。 這就意味著制冰廠和琉璃廠這兩項日進萬金的收益都會充作國庫中,這就導致剛登基的楚齡面臨了一個缺錢的窘況。以他的性子,他絕對做不出從國庫中摟錢的行為,自然就得找一下收入的來源。 更不用說楚齡為了能夠更好掌握住所有人,培養了不少的暗衛門人,這本身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且還沒辦法拿到明面上。節流不如開源,可是楚齡處理政事上水準不錯,但是賺錢這塊,還真的是抓瞎了。吳玉揣摩上意,知道楚齡缺錢后就給他出了一個省親的主意。 省親的話,那些后妃的娘家總不能隨便接待皇妃,好歹也得修建個精致好看的園子。對于那些官宦貴族而言,臉面比什么都重要,稍微挑撥一下,他們就會相互攀比起來,不愿輸給別人,將園子修建得精美華貴。 修建院子可是需要不少的木材石料,加上到時候不少人家修建的話,肯定會導致一些高檔石料價格上漲。楚齡只需要事先準備好這些,不怕賺得盆滿缽滿,最少也能趁這次機會賺它個百萬兩之巨。另一方面,還可以看一下哪些人家有錢,多少可以窺探出這些人家貪污受賄的情況,可謂是一舉兩得。 云夕在知道吳玉的想法后,不得不承認,這位還真有些生意頭腦,在后宮當嬪妃還真是可惜了她的才干。但轉念一想,人各有志,吳玉是典型的不愿泯然于眾人,心中有野心。 她的心思云夕多少也猜得出來,打算做楚齡的解語花,為他出謀劃策,成為他心尖上的人物,再斗倒皇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只是吳玉卻算錯了楚齡的性子,楚齡本身就不喜歡女子太有才干。昔年楊葉卿將他后宅打理得井然有序,讓他全無后顧之憂,但是換來的反而是楚齡的戒備。他最喜歡的珍妃尤氏,明面上的性子溫婉恭順又會撒嬌,平時就是個甩手掌柜,基本不沾宮權。 等到吳玉失去了價值,楚齡肯定會毫不猶豫將她作為棄子。 云夕和吳玉本身沒有交情,甚至因為吳茵還有著仇恨在,她自然不會傻到去提醒她這事。不過省親一事,她倒是提醒了蘇婉和楊葉卿,以免她們不小心跌入坑中。 另一方面,云夕也示意賴三去收購一些木料石料。若是等旨意下達再去采購就來不及了,還是先準備好,到時候也能賺上一筆,錢這東西,永遠不嫌多。 賴三這些年來闖北走南的,還真認識了不少這方面的人。加上云夕也有過修建園子的經歷,所以很快就采購了最少三十萬成本的建筑材料。 等到這些東西被運送到京城后,楚齡果真下了省親的恩典。不少宮里有皇妃的人家一個個喜氣盈腮,只覺得這是天大的體面。京城也因為這事而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老百姓們更是紛紛打賭,看哪家修建的園子最好看?;蛟S是因為得了暗示,楊葉卿和蘇婉的娘家都沒有像其他人家一樣大興土木,只是將原本的花園稍微修整了一下。 比較好笑的是,德太妃的娘家蘇家還因為省親一事分了家。 也許是為了拉攏蘇家,蘇家這對姐妹花蘇悅和蘇媛頗為受寵,尤其是蘇媛,一個月侍寢的時間也有五六天,只在兩大寵妃珍妃和熹妃之下。 三房出了兩個主位娘娘,頓時也有了和大房叫板的底氣,不再像是以前那般以大房為首。這回兩位娘娘省親,三房更是表示要從公中拿出五十萬兩銀子修建花園迎接娘娘,說他們蘇家出過一個太后,一個貴妃,是京城中首屈一指的人家,怎么能夠輸給其他人家,讓人看了笑話。 大房的人得了德太妃的暗示,哪里不知道省親的內情,怎么可能拿出那么多銀子打水漂,還因此招楚齡的眼,自然是一口拒絕。他們的理由也是現成的,皇后娘娘都沒鋪張行事,難不成他們還要越過皇后不成? 其他幾房的人,有趕三房熱灶支持他們的,也有站在族長大房這邊。大房冷眼旁觀三房繼續囂張下去,遲早會作死,而且三房明顯聽不進他們的話,反而認為他們是因為嫉妒而不愿幫忙,大房索性分了家,這樣日后就算三房鬧出什么幺蛾子,也連累不到他們頭上。 原本分家還真沒有那么容易,直到無為子給自己的哥哥出了個主意。于是這位人老成精的蘇家族長便派人去三房耳邊敲了敲邊鼓,表示楚齡有些忌諱蘇家勢大,盡管心中十分喜歡姐妹花,卻不敢太過寵愛她們。三房一聽蘇家的牌子不僅不會給他們帶來好處,反而會拖累他們,于是便決定分家。 云夕知道后很是無語,三房這智商,難怪能培養出蘇媛那樣一個依靠出賣家族來獲得寵愛的貨色。 蘇家分家也就算了,云夕最多也就是當個笑話看,只是他們千不該萬不該,卻將主意打到云夕頭上來了。 ☆、第四十二章 借錢,發威 上門的是蘇悅和蘇媛的嫡母蘇萬氏,蘇萬氏年輕時候倒也是個美人,只可惜嫁給蘇牧和以后,很快就陷入了后宅爭斗之間,蒼老了許多,只是維持著正妻的體面。姐妹花的生母便是她當年尋來固寵的,要說蘇萬氏對姐妹花多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是拿來當做棋子罷了。但姐妹花得寵,對她的兒子也有好處。這回她更是努力游說丈夫修建園子,私心便是想趁著修建花園好好中飽私囊,增加自己的私房錢。 尤其是采買物資這項更是有大大的油水。一千兩的木料她可以直接報個五千兩,扣除掉一千兩給各層仆役的,剩下的便進了她的口袋。 蘇家出過一個太后,一個貴妃,本身也不是特別驕奢yin逸的人家,所以這幾十年下來積攢的家產還真不少,明面上的田產莊子和店鋪酒樓便有兩百萬之巨。但是蘇萬氏他們只是三房,頭上壓著兩房,最后分到手的也就只有二十萬兩的現銀和價值二十萬的店鋪田地,另外還分了一些珍寶。 三房倒是有意見,但大房直接表示若是按照祖制的話,他們最多只能分到三十萬兩的東西,他們也只能咬牙認了。于是現在便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三房發現修建園子的錢不夠了。 按照蘇牧和本人的意思,要修建出不輸給其他人家的花園,最少也是要五十萬兩的。他們日后一大家子還得吃飯,總不能為了建一個體面的園子而將所有的家產都搭進來。 宮里的蘇媛也委婉表示,宮里的順嬪家里打算拿出三十萬修建花園,蘇家這個老牌的勛貴人家,再怎么樣也不能輸給這個暴發戶。順嬪李氏進楚齡后院之前,也只是同知之女,在一眾妾室之中身份不顯,若不是她的肚子足夠爭氣,誕下了健康平安的四皇子,楚齡登基后,還真未必能封為嬪。順嬪的父親也憑借著這個女兒,順順利利地成為了知府。 知府這個職位一向很好撈錢,就算李家沒有太過剝削民脂民膏,當了六年知府的李家還真摟了不少的銀錢,再加上周圍還有一群看在皇子外家份上捧著銀子愿意錦上添花的人家,所以李家拿出三十萬建園子還真可以做到。 于是蘇家便決定借銀子修建這個園子,正所謂輸人不輸陣。他們一開始是打擁有不少私房的德太妃的主意,德太妃哪里是那么容易被算計的,在聽到這風聲以后,便主動送了一萬兩給蘇牧和,表示看在親戚一場的份上,貢獻一點力量。大房也象征性地給了五千兩,其他幾房有樣學樣,結果三房拿到的銀子還沒五萬兩,壓根就是杯水車薪。 德太妃都給了錢,蘇牧和自然不能再舔著臉要更多。原本他是打算要個十萬兩的,拿到這一萬兩差點沒吐血。 德太妃還將這事當做笑話說給云夕聽。 云夕因為無為子和德太妃的緣故,同蘇家關系一直不錯。三房的人便將主意打到她頭上來了,這倒是讓云夕大吃一驚,她沒想到三房的人會無恥到這地步。 蘇萬氏一副云夕沾光了的樣子,拿捏著架子說道:“說起來,我們家也不是缺這點銀子,只是田地和店鋪的出息要等年尾才能拿到,總不能建個園子就讓全家吃糠到年底。所以我們便想著同親朋好友暫時借些錢,等年尾拿了銀子再還回來?!?/br> 她頓了頓,嘴角的笑意透著幾分的嘚瑟,“說起來,這消息傳出去后,不少人家都說哪里需要借了,直接拿去用便是,他們都十分愿意給娘娘的省親增添一些光彩,這也是皇恩浩蕩不是嗎?只是那些人家都是擺明了想要沾光的,我們也是國公府出身的,哪里看得上那些暴發戶?!?/br> “到時候我們也會在娘娘面前為大家美言幾句?!?/br> 別看蘇萬氏說會還錢,但是她鋪墊了那么多,便是告訴云夕,她找云夕要銀子,那是云夕的榮幸,別人想要這個“體面”還沒辦法,云夕應該深感榮幸地將錢送到他們面前,然后他們再勉為其難地收下這份好意。 還真的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啊。 以前三房作為大房的附庸,看起來倒也恭順。如今分家出去后,自己當家做主,加上又被周圍人吹捧多了,蘇萬氏便有些不知道自己骨頭的輕重,整個人都飄飄然了起來。 云夕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嘴角勾起嘲諷的弧度,“我聽聞容嬪在宮里頗為受寵?!?/br> 蘇萬氏簡直要壓抑不住身上的得意,嘴上勉強謙虛道:“馬馬虎虎罷了,那孩子自小便是個可人疼的,陛下看再這點上,便偏疼了她幾分?!?/br> 云夕問話十分犀利,“不知容嬪能否和皇后娘娘比?” 蘇萬氏的臉拉了下來,皇后膝下有二子,其中一個還是先帝冊封的太子,地位穩固到不行,就算蘇媛和蘇悅將來生了兒子,也動搖不到她的地位,這點自知之明蘇萬氏還是有的。 她勉強道:“皇后娘娘自然是無人可比?!?/br> 云夕直接笑了,“想來,蘇夫人忘了一件事,我在皇后娘娘面前也有些體面,我的夫君更是太子老師。我家的體面,可不需要一個嬪?!?/br> 跑去奉承蘇媛,她還沒那么掉價。 云夕繼續二連擊,“陛下英明神武,想來也不會因為小小的枕邊風而隨意動搖自己的決定?!?/br> 意思就是蘇萬氏別將蘇媛那個所謂的寵妃太當一回事了。她覺得有些好笑,蘇萬氏那番話拿來糊弄一些低品級的官員還是可以的,居然跑來她面前,這是將她當傻子不成? 蘇萬氏已經坐不住了,她張口想說點什么,卻發現還真的反駁不了。 云夕直接端茶,表示送客,末了還涼涼地補充一句,“蘇夫人還不如將那修建園子的錢拿來做些善事,陛下看在眼中,說不定會高看兩位娘娘?!?/br> 等蘇萬氏離開以后,她很是無語地搖頭。敲竹杠敲到她頭上,真以為她是好惹的不成? 之后她讓人稍微關注了一下蘇家的事情,得知蘇家最后還是成功同人“借”了二十萬兩銀子來修花園。 嬪妃省親的時間便是定在金秋九月。這次能夠省親的嬪妃最少也有十個,貴人以上的都能夠有這個恩典,這就意味著京城中最少有十戶人家要修建花園,而且工程量不小,大家還都趕著在九月份之間修建好。 于是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那些石料木料的價格直接翻了一倍,尤其是高檔的木材,更是有市無價,這便便宜了提前準備了不少好東西的云夕。 就這一個月的時間,她就掙了最少三十萬兩銀子,樂得云夕給賴三包了一個兩萬兩的大紅包。 為了不引起楚齡的注意——畢竟她這是在同楚齡搶生意,云夕特地分散到好幾個不起眼的店鋪中。 雖然云夕一年也能輕松賺上二三十萬兩,但哪里有現在這樣爽快。 等到四月份的時候,云夕盤算了一下賬本——不錯,也差不多賺了七十萬兩。 也因為她這邊“虎口奪食”,最后楚齡賺的銀錢沒有想象中那么多,大概有一百萬兩。他原本估計的最少也有兩百萬兩。畢竟……玉蓉、云瑤、朵朵和馮冬香她們多少也分了點羹,雖然她們本錢沒云夕這么多,但幾個人加起來也賺了最少五十萬兩。按照馮冬香的說法是,她好歹將她閨女的嫁妝給賺出來了。 讓云夕頗為驚訝的是,熹妃吳玉果真是坑家人小能手,為了楚齡,連家人都顧不上,不曾給吳家透漏半點的風聲。熹妃作為一等一的寵妃,吳家也不缺錢,最后花費了將近百萬兩修建出一個能夠和御花園相媲美的園子。 吳家甚至還花費了二十萬兩跑云夕這邊采買了幾種珍貴的牡丹和蘭花,讓云夕繼續賺了一筆。人家上趕著給她送錢,她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云夕也忍不住和朵朵感慨了一下吳家的財大氣粗。 朵朵卻一臉的厭惡,淡淡的語氣中也遮掩不住她對吳家的反感,“不過是欺負親戚家的孤女罷了?!?/br> 云夕一聽這話便知道有內情,興致勃勃問道:“怎么說?” 朵朵抿了抿唇,“熹妃有個姨母家的表妹孫慧,模樣最是溫柔清俊,原本孫家還想將這位姑娘送進宮選秀。孫慧的母親是吳夫人的庶妹,不過從小養在嫡母膝下,同吳夫人這個嫡姐明面上來看也是姐妹情深?!?/br> “吳家當時早就決定要讓吳玉入宮,哪里愿意讓孫姑娘進宮分寵。孫慧也是福薄,父母在三年前便去了,又怕家產被族里人霸占了去,便住在吳家,同吳家的大公子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br> “孫慧原本對吳家大公子有意,吳夫人又表示看著她長大,不愿她進宮里那種吃人的地方,孫慧自然是拒絕選秀。吳夫人又打著她年紀小,幫她打理產業。孫慧本身也不愛打理俗務,便將家產交給她?!?/br> 云夕聽到這里,那叫一個無語。這孫慧是不是傻,也太信任吳家了吧。 倘若吳夫人真的為她好,早就將親事定下來。吳家進京這一年多,她可沒聽過他們家的大公子定下親事,更是不曾聽過孫慧這個表姑娘的名字。 朵朵繼續道:“說起來,吳家這個園子,所用的便是孫慧家的錢財,所以才會如此大方?!?/br> 畢竟不是花自己的銀子,花再多也不會心疼。 云夕沒忍住,有些失禮地問道:“這位孫姑娘還活著嗎?” 朵朵說道:“在一個月前,孫家便宣布這個表小姐病逝了。她以前一直都病歪歪的,因此也沒有什么人懷疑?!?/br> “你又怎么知道這些的?”云夕十分好奇,雖然她也關注吳家,但主要注意吳茵,府里一個病逝的表小姐,還真沒放太多心思。 朵朵道:“事實上,孫慧并沒有死。她被吳家送到小莊子上囚禁著……吳夫人嫌棄她是孤女,吳家現在又如日中天,還有吳玉這個寵妃,她怎么可能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娶孫慧,索性讓她病逝了?!?/br> “孫慧的丫鬟倒是個忠仆,最后尋了機會出來,打算求救。恰好曼兒jiejie前段時間去那附近辦事,那丫鬟便求到她面前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