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節
這紫禁城建成數百年,前朝攏共只有兩位皇后是從大明門抬進來的。而到了大昌朝,竟是一位也無?!酢趸实墼缒瓯愠闪擞H,孝文皇后歿了,再未立后。而高宗是作為太子繼位的,等他繼位時,年逾三十,自然早就成親了。先帝也是一樣。 按理說,新帝冊封皇后,只用下了圣旨,擇個黃道吉日秦明月進宮即可,可偏偏新帝要玩出個花樣來,硬是逼著讓禮部官員改了冊封禮的流程,得是正副冊封使帶著儀仗去潛邸傳旨,皇后聽授冊文寶文,并受金冊、金寶后,坐著鳳輿從大昌門而入,過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進駐坤寧宮。 這可就有些荒謬了,哪有成過一次親,再大婚一次的。 可新帝說了,大婚之禮可略,但是這個過程必須得有。 為什么必須得有,新帝笑得鋒芒畢露,旁人心領神會。 這是補償啊。因為這些個朝中大臣們鬧騰,人新后為了明志都撞墻了。 這叫什么?這叫奇恥大辱,不給補償,就這么含含糊糊的過了,以后誰還會將新后放在眼里。 放在外面人家會說,瞧瞧,撞墻撞出來的皇后,本來要換人的。 新帝十分堅持,明擺著若是有人不答應就要追責了,他可沒忘記當初有多少人跳出來讓他換后的。那潘郎中已經被撤官流放了,誰敢被新帝翻老底? 礙于這個原因,許多大臣紛紛像是被鋸了嘴的葫蘆,什么意見都不敢發表。倒是有人沒有攙和其中,可朝中關系歷來錯綜復雜,你是沒在其中,你的同窗同鄉甚至是同一門下的可有人在,誰也不敢輕易觸了新帝的龍須,就怕被一鍋端了。 明擺著新帝卯著勁兒在尋人短處,想攪亂朝堂之上的水,誰敢在這當頭頂著與他對干。 所以,抬就抬吧,從大昌門抬進去又如何,又不能從皇后變成一個鑲了金邊的皇后。 這些大臣是不在意,可對于后宮女子來說,意義卻是不同。 這兩日,那些太妃太嬪們住的宮里,沒少有人議論起這事,一說起來口氣又妒忌又羨慕。尤其慈寧宮,最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脾氣頗為怪異,動不動就發怒,還不是因為兩人都是皇后,卻從沒得到過從大昌門抬進來的殊榮。 太皇太后礙于之前那事,是她派了魯嬤嬤去才引發的,雖外面大臣們沒人敢說,皇帝也沒來追究,不過太皇太后心中有數,自然心虛不敢反對。太皇太后都裝啞巴了,太后自然也裝了啞巴,可到底心緒難平。 她秦氏一個戲子出身的下賤胚子,何德何能! * 六月初六,乃是大吉之日。 到了這一日,從潛邸到大清門這一段的路早早就被人肅清了。 正副冊封使帶著全副皇后儀仗而來,先是一整套冊立禮,而后頭戴九龍四鳳冠,身著翟衣大禮服的秦明月被人扶坐上鳳輿。冊封使策馬在前,其后是冊亭、寶亭、鳳輿,和全副皇后的儀仗,及大批盔甲分明的禁衛軍。在鐘鼓齊鳴聲中,隊伍浩浩蕩蕩向大昌門而去。 京城老百姓早就聽說今兒是新帝迎新皇后入紫禁城的大好日子,對于新帝愛重新后,頂著諸多壓力也不愿棄了原配諸事,京城許多百姓早有耳聞。后聽說新帝要從大昌門把新后給迎進去,許多老百姓都不禁豎起大拇指贊道一聲爺們,這才是男人所為。 至于那些不是男人,偏偏要逼著別人跟他們一樣不是男人的人,老百姓自然是罵了又罵。 遠遠就見大隊人馬而來,被官兵隔在街道兩旁的百姓們紛紛翹首遠望,只覺得這皇家氣派真是不同凡響。好久都沒見著這么宏大的場面了,上一次還是先帝出殯的時候,不過那會兒滿城都是一片白,自然不若此時喜慶,所以老百姓個個喜笑顏開,滿臉喜色。 “哎呀,皇后娘娘來了……” “別擠,擠什么……” 近了,漸漸的近了,就見那由六匹駿馬拉著的鳳輿龐大而又華美,赤色的車身上鑲嵌著各種寶石,并刻畫繁復的吉文,車頂上有一只展翅高飛的金鳳,在太陽光下耀耀生輝,說不出的華美與威嚴大氣。 透過珍珠所串成的簾子,隱隱可見車中坐著一名頭戴鳳冠的女子,僅是看那若隱若現的側臉,就忍不住讓人猜測車中的新后該是如何的傾國傾城。 若不是一名傾城佳人,新帝怎會以此禮待之? 據說新帝還未登基之前,就與皇后恩愛非常,身旁再無她人。 讓人欽羨,恨不得以身代之! “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不知有誰人在人群中高呼。 于是人群中如此高呼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匯集成一片海洋。 鳳輿中端坐的秦明月,需要克制地緊攥著大袖下的手,才能壓抑住此時激動的心情。這種心情很復雜,像是有一股巖漿在心中翻滾著,急于噴涌而出,卻找不到出口。 她聽著外面的呼聲,突然有一種與榮有焉的自豪感。 這是她的子民,以后她就是這個國家的皇后了。 再也沒有什么時候能讓秦明月如此清晰認知到這項事實,同時還有一種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平時并不顯,但在未來的日子里卻時時刻刻影響著她。 作者有話要說: 我只問蘇不蘇啊→.→ 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宛如排山倒海的聲浪中, 街道兩旁的人群里站著一名男子。 他一身靛青色夏袍, 長身玉立,一派風度翩翩的優雅之態。 此時的他面色有些怔忪, 看著鳳輿中那女子若隱若現的側臉,一種滄海桑田之感涌上心頭。除了感嘆黯然, 卻再沒能有其他情緒。 連莫云泊都未能想到,有朝一日秦氏明月能達到如此高度??赡怯衷鯓幽??這一切都不是他給她帶來的, 而是另一個男人。 另一個站在蕓蕓眾生之上的男人, 而那個男人將會與她攜手共度此生。 從來不是他, 永遠也不可能是他。 隊伍很快就過去了, 許多老百姓都追了過去,而莫云泊卻是神色黯淡的站在當場, 良久, 才默默轉身離去。 秦明月所乘鳳輿入了大昌門,過了承天門,又進了端門、午門、奉天門。在經過午門之時,又是鐘鼓齊鳴, 禮炮夾道相迎, 整個紫禁城似乎都期待著這一刻。 來到坤寧宮前,隨著一聲悠長的‘?!?,鳳輿終于停了下來。 秦明月讓人攙扶著下了鳳輿, 抬眼就看到坤寧宮前站著一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