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那老夫就拭目以待了?!?/br> …… 接著是德慶閣的人登臺,他們選的戲是《西廂記》。 比起玉簪記,西廂記的歷史更為源遠流長,乃是元朝之時戲本子。因為流傳的久,所以許多人都是看過的,也是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戲曲之一,可以稱得上是膾炙人口。 不得不說德慶閣討了個巧,若說玉簪記還有許多衛道士們不屑一顧,斥之荒誕不經,法門弟子哪能和世俗男子相愛。那么西廂記同樣是在一男一女講沖破禮教束縛相愛的故事,但顯然更能讓世俗接受一些。 從滿堂喝彩聲就能聽出來。 之后就是惠豐園的人登場了,他們所選之戲名曰《長生殿》。 乍一聽這名字,許多人都是滿臉茫然,只有秦明月心中一驚。 她雖不看戲劇,但對長生殿的大名卻是有所耳聞。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1。 這戲自然演的是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故事了。 果然,四周問這戲是演什么的聲音越來越多,秦明月也終于確定了這戲大抵是沒人看過的。 看來這是新戲了,估計還是惠豐園搗騰出來的新戲。 她就說以李老板的性格,不可能會淡定若斯,人家哪里是淡定啊,而是胸有成竹。以小鳳春的資質,再加上這么一個故事,只要小鳳春能將楊貴妃演活,憑著新戲的噱頭與四大美人之一的名頭,怎么也能拔得頭籌。 秦明月的眼神有些復雜起來,望著臺上那宜喜宜嗔、媚眼如絲的‘楊貴妃’,心里想著果然穿越無敵是騙人的,因為當你隨意小瞧一個人后,迎來的很可能是當頭棒一記。 戲罷,果然是滿堂喝彩,那喝彩聲比每一場都響亮都綿長,響徹屋宇,久久不散。 南樓,魏國公和王閣老滿是激動的神情。 “這戲好,這戲子唱得也好,好久沒見著這么有新意的新戲了?!?/br> “可不是!這角兒也好,嘖嘖,簡直把楊貴妃給演活了?!?/br> 后臺,正在對著鏡補妝的秦海生愣了一下,旋即搖頭一笑,按壓下心中的好奇心。 很快,就有人來叫廣和園的人登臺了。 大家互相對望一下,魚貫走出后臺。 在后臺通往前臺一個地方,放著幾個靠背椅子并兩個木架子,劉三弦、王瘸子、樂叔,還有幾個手持各種樂器的老者,紛紛來到椅子上坐下。 劉三弦手里拿著三弦,王瘸子將自己用了多年已經變得陳舊黯淡,但依舊結實的牛皮小鼓放在其中一個架子上,另一只手則持著檀板。而樂叔則是單手持曲笛。 大家各就各位,樂叔才神色淡然對秦海生道:“海生,別擔心,他們的戲好,咱們也不差?!?/br> 之所以會有這么一說,也是外面喝彩聲至今未歇。 秦海生笑著點了點頭,并未說其實自己一點都不慌張。 集合了大哥小妹以及他所有努力的,一定不會輸。 …… 開場就是梁祝最為讓人耳熟能詳的奏樂,在現代本是小提琴協奏曲,此時用三弦配合著曲笛奏出,更是多了幾分凄美婉轉的水墨古韻。 而故事就這么開始了。 從祝英臺女扮男裝去書院讀書開始,到草橋結拜,到十八相送,到花園相會,到哭墳化蝶。 這是秦明月第一次以局外人的目光去看她二哥秦海生唱戲,她也是第一次發現她二哥竟然能這么美。 是的,就是美。 除了美這一字,她想不出別的形容詞來。 扮相美,身段美,唱腔美,水袖也舞得美。 秦明月還是第一次看見有人能把水袖舞成這副樣子,剛中帶柔,柔中帶剛,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纏纏綿綿,簡直就像一出最美麗的舞蹈。而戲中人物的感情,也經由水袖那一收一放一揮一舞之間,全部舒展了出來…… 而此劇最終,秦明月還是動用了一些小手段。 例如哭墳之時,那墳突然炸了開,‘祝英臺’躍身一跳,沒入墳墓之中。墳緩緩合上,不多時,一對彩蝶翩翩從墳冢中飛了上來…… 戲罷,沒有喝彩聲,沒有叫好聲。 直到魏國公緩過神來叫了一聲好,下面叫好聲才絡繹不絕的響起來。即是如此,也顯得零零碎碎的,分明不若方才長生殿結束時的熱鬧。 坐在戲樓中,自然看不到其他人是什么表情,但只從這零零碎碎的叫好聲,孟德居、暢音園以及德慶閣的三位老板就知道,這廣和園是不如惠豐園了。 事已至此,自己輸了不打緊,關鍵是能打壓下廣和園的風頭。 劉老板笑盈盈的,“秦大家這番所料有錯啊,見此動靜,廣和園還是略輸惠豐園一籌?!闭f著,他側首對李老板拱了拱手:“李老板真是不可小覷,經此一番,惠豐園名聲大噪指日可待?!?/br> 即使李老板心中早已有數,此時也難掩激動。 激動之余,自然想到自己之前受了廣和園的情,萬萬不當在此刺激對方的傷口,忙謙虛地說了兩聲不敢當。 “有何不敢當的,當得,當得。讓我來看,小鳳春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而那有些人不過是自吹自擂罷了?!?/br>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