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節
大淵的軍事實力,他們已經見識到了。 而之前在連云關與他們大戰的,還只是那位靖安侯。 如今親自到了大淵,才知道大淵果然是人才濟濟。 單說年輕一代的這些將領們,他所知道的,且在大淵有些名氣的,就有二十余人。 如此精銳的實力,若是南蠻再敢挑釁,就真是的不知死活了。 “越王,朕也不是故意為難你們。只是你也聽說了吧?長沙的一位將軍,竟然敢私下與南蠻的官員來往,此事,朕不得不重視呀?!?/br> 行越微怔,很快就想到了確有此事。 那位將軍,好像是叫元猛。 “這件事,朕正在命大理寺與刑部會審。越王,大婚一事,只怕是急不得了?!?/br> 行越稍一思量,便明白了其中的要害。 這件事情,若是一個處理不當,只怕大淵的皇帝就會再度對南蠻用兵。 畢竟,元猛勾結外邦,這是叛國之罪。 可是對于他們南蠻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 “皇上,這件事情,您盡管讓人去審。微臣可以在這里表明態度,若是我南蠻果然有人敢私下與貴國的將軍勾結,我南蠻,必然也不會輕易地饒過那吃里扒外之人!” 皇上挑眉,這個行越,倒是一個十分聰明的。 畢竟,兩國的臣子在暗中有來往不假,可是誰又能說地清楚,到底是誰向著誰呢? 所以,行越剛剛就是在暗示,極有可能是他們國家的臣子,在主動依附大淵。 所以,皇上想要借此來對南蠻發難,理由上就并不充分了。 “朕久聞越王的棋藝極佳。不知越王可有興趣與朕手談一局?” “微臣遵命?!?/br> 態度這般恭敬,倒是讓皇上對他又高看了一眼。 如今,南蠻國明顯處于下風。 只要皇上一聲令下,連云關的二十萬大軍便會繼續挺進南蠻。 同時,安子軒手下的二十萬兵馬,也將往連云關靠攏。 到時候,南蠻不滅,只怕南蠻的皇室,也將蕩然無存了! 行越這次從連云關進入大淵的地界,對于大淵的富饒以及兵勇的強悍,也算是有了一個更為直觀的印象。 南蠻與大淵對上,的確是只有死路一條。 以前,好歹還有其它的部落愿意跟他們合作,再加上連云關一帶的地勢較為復雜,所以他們南蠻沒少去sao擾大淵的百姓。 這一次,也算是他們大出血,幾乎是將之前搶的東西,也都給還了回去。 行越聽說連云關已經在重新修筑工事了。 看來,這次皇上應該是下定了決心,要讓南蠻知道什么叫惹不起了。 堂堂一國公主來和親,到了京城,卻是連和親的對象都不曾定下來,這對于南蠻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種示威! 而且還是一種將面子給踩到了腳底下的示威! 可是,偏偏行越卻什么也不能說。 南蠻國主之所以派他過來議和,看重的,也就是他比較強的隱忍能力。 澈公子這幾天一直都比較忙。 忙著安排京城的布防,忙著軍營里頭的一些練兵的安排,還忙著選拔更多,更優秀的年輕的將士。 和他相比,安瀟瀟的日子,簡直就可以說是閑得不要不要的了。 幾日后,就是康王的壽辰,命人準備禮物這種事情,也不需要她親自費心,到時候只要人去就可以了。 每天除了陪著幾個孩子玩兒之外,就是教給兒子寫字。 安瀟瀟給兒子定了一個規矩,三天要背會一首詩。 哪怕是簡單的,也無所謂。 除了背詩之外,安瀟瀟每天都會當著孩子的面兒,朗讀一四書五經上的內容。 目的嘛,自然就是為了薰陶兒子的書香氣了。 因為安樂公主總愛粘著李睿,所以,安瀟瀟也便一塊兒教了。 只是安樂可能是因為小幾個月,所以背詩的速度是遠遠比不上李睿的。 同時,安樂在聽安瀟瀟的時候,也總是一臉懵懵懂懂的表情,有時,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安瀟瀟每天除了陪孩子的時間,其它的時候,不是睡覺就是看書。 基本上是不出門的。 一來是因為她喜歡清靜,二來則是因為她也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為了不讓澈公子擔心,還是自覺一點比較好。 安瀟瀟甚至想著,自己要不要跟他說,夫妻房事,也是對她的心疾有影響的? 若是說了,他會不會信? 很難想像,他會不會真的憋著,從而不碰自己! 這個想法冒出來不過兩分鐘的樣子,就被她給打消了。 烏昊辰想必是跟他說了很多,連藥膳的方子都給他了。 只怕,自己這身子需要忌諱什么,不需要防備什么,他都是一清二楚了。 若是自己真的敢騙他,后果,只怕會更慘。 這么一想,安瀟瀟生生地打了個激靈。 聽說那個樂瑤公主最近很安分,安瀟瀟猜想著,一定是澈公子對行越說了什么。 安瀟瀟瞇起了眼睛,她是真的覺得那個行越看起來有些眼熟的。 可是自己之前貌似不曾見過他才對。 難道是自己想多了? 關于元猛的事情,大理寺方面的審訊速度很快。 只是,唯一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元猛竟然在牢里自殺了。 原本,對于元猛這樣的重犯,自然是都心門看押的。 牢里面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的可以成為兇器的東西。 可是元猛,竟然死在了牢房里。 經仵作驗尸,確定是中毒而亡。 大理寺內,自然是開始了一番詳查。 可惜了,自元猛被關進了大理寺之后,便一直不曾有外人來探視過。 這也是攝政王親自下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探視。 如今元猛中毒而亡,那么,要查的,自然就是負責牢房膳食的那些廚子,以及獄卒了。 只是,查了半天,也沒有查出個所以然來。 最終鎖定了幾名嫌疑人,可是卻始終無法確定,到底誰才是下毒的那一個。 澈公子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倒是并不意外。 這件事情,十有是與齊王脫不了干系的。 只不過,大理寺的那幾顆棋子,也就算是廢了。 能在大理寺布下自己的眼線,可見這個齊王的手段之高明。 寧愿舍棄幾顆棋子,也不能再讓元猛活著。 一旦將他供出來,那后果是難以設想的。 當然,現在澈公子懷疑這一切是齊王所為,也并沒有什么實際的證據。 暗中派了幾撥人在盯著齊王府,不過,得到的回復,都是再正常不過。 這天,安瀟瀟倚在他的懷里看書,正好聽他提及此事。 “說來,也是我大意了。沒想到齊王的手竟然伸得這么長?!?/br> “你為什么不懷疑是那位越王所為呢?” 安瀟瀟有些不解,“畢竟,元猛活著,極有可能供出南蠻的一些重要官員,對于南蠻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br> “不會是他?!?/br> 澈公子說的很肯定,“他在皇上面前已經表現出了他的聰明,皇上原本也沒想著因為元猛一事,對南蠻能有多大的威逼。而且,越王在京城,不可能有這樣的人脈關系?!?/br> 安瀟瀟想想也是,能將大理寺里頭的人買通,可不只是單單使點兒銀子就可以的。 更何況,那位元猛還是一個重犯! “可如果是齊王動的手,那為何一直拖到了現在?” 這也是安瀟瀟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若是齊王當真怕元猛將他供出來,那押解他回京的時候就可以動手。 而且被關進大理寺之后,也可以馬上動手,又怎么會拖了這么些日子? “是呀,這也正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br> 澈公子也有些疑惑,難道是因為一開始,齊王并沒有意識到會危及他? 澈公子的眸中閃過一抹精光,“若是看守元猛的人,就是齊王的人呢?” 安瀟瀟的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說,原本齊王是想先留著他,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可能元猛還會被放出來??墒?,后來又得到消息,元猛的事情已然是板上釘釘,所以,才會起了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