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自己難得回來,便叫爹娘歇歇,讓自己也替妻子盡盡孝心吧! “爹娘,姐夫,jiejie,這邊都交給我吧,我也得跟姐夫學學,下下廚房!”立敏第一次主動要求下廚房,平日里立敏的事也多,壓根沒想過下廚房,今天被姐夫提醒,頓時羞愧不已。 “立敏,你的事也多,大嫂來吧,爹娘,我昨天去看了金大夫,他說了,我現在就要做點手頭上的事,不然以后生孩子會困難的!” 大舅母凸著微微的肚子站起來,滿眼笑意的說著,現在的大舅母,有子萬事足,差不多完全走出了失去大舅舅的陰影,每天的精神都挺好的。 最終外祖父跟外祖母還是將所有孩子都攆走了,該干嘛干嘛去,別攙和廚房這點事! 韓小滿苦笑,外祖母外祖父自從有了這個小廚房,不僅僅不準自己這些小輩插手,連自己安排丫頭給他們都被攆了出來。 如今家里的這個廚房,還真是外祖母外祖父兩人的絕對領地了! “立敏,你雖然幫小滿掌管教育司,但若是你本身不能折服那些秀才舉人進士,這個位置,你就是占據了,背地里也是被人看不上的,人家會認定你是沾親帶故的緣故。 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你在掌管全府教育的同時,一定不能忘記自身的學習,這是你的立足之本。 我這一次回來的時候,也帶著書回來的,回頭你仔細看看,那些進士做的文章,這是從宮內抄出來的,你自己收好就好!” 韓承吃完之后,沒有當即跟小滿說話,而是先考校了一番柏立敏的課業,結果發現,柏立敏這個妻弟,學業不僅僅沒有進步,反而倒退不少,頓時板著臉,教育起來這孩子。 “是,姐夫,我懂了!”柏立敏頓時羞愧不已。 自己不敢解釋,這段時間里,自己抓緊每一天的時間,安排全府免費教育的事。 姐夫說的對,自己既然管了這個教育,自身就一定要硬,不然真的會被人嘲諷是靠裙帶關系上位的,不僅看低了自己,更是看低了小滿。 “你心里有數就好,能差遣旁人做的,就差遣旁人去做,很多小事,根本不需要你事必躬親,抓大放小,擠出時間來,全力提升你自己。 現在看起來你的學業,對付村民的孩子是足足有余了,但眼觀要放遠一些,今天謝大人的樣子,你也看到了,想來小滿讓皇上交出來澤州府的條件,應該是要達成了。 兩府之地,總有學問高的,又愿意跟著小滿闖事業的人才,如此之下,他若是盯上了你的位置,你怎么辦? 教育的事,小滿既然交給了你,就是不愿意讓外人染指的,從小滿親自編寫的《大同品德》來看,教育,不僅僅是教導人知識,更是教導人的思想,讓所有的學生,忠于大同,忠于小滿,這個很關鍵!你明白嗎?” 不得不說韓承真的是太聰明了,僅僅看了一點小滿編寫的書,見了謝大人的態度,就能想的透徹。 “多謝姐夫點撥,我一定不會辜負主子的期望!”柏立敏還是第一次如此明白小滿的心思。 韓小滿當時讓自己小舅舅上任這個位置,不僅僅是小舅舅學過經義,也因為治下的秀才都跑了,留下的全是童生,還是年紀大了跑不動的老童生。 柏立敏也算是矮子里面選將軍這才勝任的這個位置,加上韓小滿原本就存著提拔自己人的想法,先將最重要的位置按上。 至于后來投奔自己的有識之士,到時候再說唄!攤子鋪大了,總有好地方安置人才的。 教育,錢,糧,兵,這幾個重要的崗位,韓小滿肯定是要安排給最親最先跟著自己的人。 這點,誰也不會有想法的!天下人誰都能理解,親疏有別,不是么? 不過,小滿卻沒有想到,自己爹會替她敲打小舅舅,刺激他自身上進,不給人說閑話的借口。 “好,好,你想明白就好,我這次回京之后,盡量多給你搜羅這方面的書,姐夫給你搜羅的書,你自己收著仔細看,別跟你jiejie說了!” 韓承之所以能弄到宮內往年高中進士的試卷抄本,自然是通過梅妃太子來的,梅妃如今可是滿心想培養自己哥哥,成為科舉人才。 盡管哥哥本身已經是高高在上的韓國公了,但若是哥哥能在考場碾壓那些人,必定叫所有人對哥哥刮目相看。 這對自己拉攏世家,也是極有好處的,是以梅妃才甘愿費勁心機的幫自己哥哥考試。 “呃?哦!我懂了!” 柏立敏詫異了一下之后,這才后知后覺的想到梅妃的事,頓時也明白了,jiejie肯定是不愿意聽到梅妃消息的。 在柏立敏的眼里,梅妃的兒子,才是逼的小滿不得不造反的罪魁禍首,小滿跟柏立屏兩人的身份,柏立敏還不知道。 “那好,你自己看著吧,大事上面,拿不定主意的,多問問小滿,小滿雖然看起來年紀小,但小滿的眼觀卻比你開闊很多!” 韓承夸起來自己女兒,半點不含糊,如今女兒已經做到了讓身邊所有人甘心認主的地步,這本就證明了女兒的本事。無需謙虛。 韓承離開了柏立敏這之后,自然是找女兒,說說正事。 “皇上這一次讓我一定要哄的你們進京,應該是以為你們會被這點封號,迷花了眼!” “爹,你沒覺得可笑么?一般來說,皇上封賞臣子,最先肯定是錢財物之類的,封號是難得給的。 他倒好,封號跟不要錢似的砸過來,真正管用的錢財物,簡直是一文錢都沒有看到,反倒還帶過來兩百多號人白吃我的。 還有,人家太監一般宣旨之后,肯定是抓緊時間趕回去復旨,他倒好,還優哉游哉的想在我們地盤到處看看? 他想看什么?不就是替皇上到處打聽打聽我們的一切么?還去嵩山寺還愿祈福?簡直是笑話,一準是本著蓮凈大師跟一初大師去的! 爹,從太子被放了之后,一初大師就讓蓮凈大師,一直跟著我,說是保護我,可我覺得不方便,也委屈了蓮凈大師。 像我們這樣的人,殺戮肯定多的很,讓蓮凈大師這樣仙人一樣的高僧,眼睜睜看著,他不舒服,我也不舒服! 最近,蓮凈大師正好閉關,不然你這一次來,肯定能看到我身后,天天跟著一個長得跟仙人一樣的高僧!” 蓮凈大師被一初大師安排在韓小滿身邊,不僅僅小滿家人高興,便是呼延庭中元等人都極為高興。 說句實話,他們都對一初大師的高深武功,深深忌憚,不說別的,就說主子母女兩人的天生神力,就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 不需要試探蓮凈大師的,就憑他那一雙波瀾無驚的雙眼,一般人都忍不住的想折服于他! 一初大師跟蓮凈兩人身上,根本沒有半點氣勢,但偏偏是這樣的狀態,才叫人深深忌憚,幸而一初大師跟蓮凈大師是向著小滿這個主子的。 “這是好事,你平時事多,身邊的人也被你指使的團團轉,身邊能有蓮凈大師一心一意的保護你,我跟你娘也能放心!蓮凈大師既然愿意跟著你,想必也看穿了那些殺戮。 對這些高僧來說,別說看穿紅塵,就是看穿生死又何妨?在普通人眼里,也許看到的是現在的殘酷爭斗,但在高僧眼里,也許早就穿透了爭斗,看到了十年后,百年后的太平盛世!” 韓承見小滿很是抗拒身邊有這樣的一個高僧,頓時開解起來女兒。 韓承可不敢用現在皇上都寵幸僧人的例證開解女兒,也不想用高僧能吸引天下信徒的觀點來開解,就用女兒給天下人設定的大同世界來開解。 韓小滿忽然間頓悟了!難怪一初大師跟蓮凈大師,都說,不會影響自己做任何事,只做保護而已。 沒想到爹從來不信佛,可卻比自己還理解高僧的做法。 “首輔已經是朝廷的棄子了,你要不要乘機拉攏過來?我也知道這個很難很難,但若是首輔能留在這,不說別的,就是留下他,給立敏等人授課,也是受益匪淺的!” 韓承在考校了立敏功課之后,腦海里才有了這樣的念頭,不然韓承也半點不愿意搭理夏以純的,此人太過清高,太過看重名聲,絕不會輕易看上女兒這個地方。 “是不是小舅舅學業太差了?呵呵,沒辦法,現在我這邊,不缺糧食,不缺錢,也不缺衛兵,但偏偏缺經世大儒。 可我們是所有人都知道要造反的人,別說世上的經世大儒了,就是本地的秀才也都跑光了,難得留下的童生,也是老的跑不動的,家境貧寒的。 爹你要是能留下來,倒是正好可以幫我,教導出來一批懂經義的士子,至于那個夏以純,我是不想白費那個勁了。 他要是敢留下來,皇上正好可以借機殺了他全家泄憤!哪怕不是光明正大的殺,也能造成失火等意外殺了! 相信這點,夏以純比誰都想的透,他雖然看重名聲,但肯定更加看重他的家人,要不然他這一次,怕是死也不肯過來的! 眼下,他怕是恨死了我們,因為我們,他夏以純這一生,算是背負一輩子的罵名了!” 韓小滿從見到夏以純的第一眼,就從中看出來他的心灰意冷,隱約還帶著對自己等人的怨恨。 何必白費那個力氣?策反人,也得看對象,像謝大人那樣的,才是可以策反的對象。 對啊,那謝大人,可不就是一個現成的進士?回頭等他想通了,徹底投向自己的時候,自己再另外給他安排幾個學生,立敏不就有人教導了么? “呵呵,是爹癡心妄想了,不過,那謝大人,你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韓承是真正的讀書人,對世上讀書人的想法,立場,都有深深的領悟。 學而優則仕!這是千古以來就遵循的標準,是以,慶武帝哪怕再昏庸,也要遵從這個規則。 小滿若是想真正取得天下,這條千古規則,就一定要遵守,要知道這些天下大儒,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其口誅筆伐的力量,是每一個皇帝都不敢輕視的。 為什么歷史上有的皇帝,明明昏庸,卻能成為史書上的千古明君?有的皇帝,明明一心為民,可在史書上,竟然是暴君? 為何?根本原因,不就是那些大儒,掌握天下輿論的大器?因為他們的盛名,讓天下士子,誰不相信他們說的話?編的書? 韓承之所以擔心這點,就是怕女兒創新的課本,太過擠兌了天下士子都尊崇的儒學。 “爹,這個我會考慮的,我今天已經在做謝大人的工作了,說不定過一陣子,謝大人就能想通了。 到時候,兩府之地,我會先讓謝大人教導出來幾個年輕的學生,讓小舅舅也跟著學。 一旦我的地盤更大了,我肯定會想辦法吸引進士功名的大儒,恢復幾千年來的傳統科舉。 不過,我肯定還會新添增技能型的科舉,還有武科舉。這樣的話,儒家科舉人才可以為官。技能型的科舉人才,可以實干,至于武科舉,自然是培養挖掘軍事人才。 只有不斷培養各型人才,所有這些部門高官,才會兢兢業業,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取而代之。 而這些新興的人才,若想出人頭地,就只能瞄準了這些大人物,朝著他們的位置奮斗。 如此競爭之下,才能對國家有利,對百姓有利,當然,我也會引導身邊的高官,養成自發培養,挖掘人才的良好品德。形成良性的承上啟下?!?/br> ☆、221 是夠窮的 韓承聽著女兒對未來的規劃,忍不住的咧嘴笑了,女兒的眼觀之開闊,不僅僅比自己更甚,便是比起世上任何大儒,也絲毫不差的。 父女兩人深談了很久,才各自散去。 這幾天里面,汪公公帶著十幾個禁衛軍,到處觀看,還把帶來的其余禁衛軍都撒開來,四處刺探韓小滿的情報。 韓小滿早就想到了這些,該收拾好的也早就收拾好了,除了讓他們能感受到當地百姓的高漲擁護之情,還讓他們看到了當地百姓的勞作熱情。 其余的,汪公公的人是啥也看不見! 連去了嵩山寺,都沒有見到蓮凈大師,就更別說是一初大師了!僧人們說他們兩人都閉關了,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 汪公公兩眼發直,完蛋了,竟然見不到蓮凈大師,這可怎么辦?回去可怎么跟皇上交差?總不能呆在嵩山寺死等半年吧? “謝大人,雜家也是沒辦法了,皇上想讓蓮凈大師回宮,你等蓮凈大師出關后,轉告蓮凈大師吧?” 汪公公實在是沒辦法,想到謝文端這人是皇上安排投靠韓小滿的,由他暗地里囑咐蓮凈大師回宮,應該比那些嵩山寺的僧人可靠多了吧? 汪公公在嵩山寺,明顯被僧人們無視了,汪公公憋著氣,不愿意求這些低賤的僧人給他傳話,這才想到了謝大人。 “汪公公請放心,傳話的事,下官一定會牢牢記住,不過,這些高僧,脾氣古怪,眼里沒有下官這等俗人,下官就怕辦事不力??!” 謝文端姿態放低下來,這幾天,謝文端的日子不好過,整個人都很是低沉。 韓小滿分析的半點沒有錯,皇上并沒有給自己留下圣旨,只是給自己親眼看了,就給宣旨的太監帶走了。 當時自己沒敢多想,也不敢覺得奇怪,但經過韓小滿的分析,自己可以肯定了,皇上卻是是打算好了讓自己替他背這個黑鍋。 不論將來皇上跟韓小滿誰輸輸贏,自己這個棄子,都是家破人亡的結局,哪怕投靠四王爺,人家這個時候怕也不一定看上自己,因為沒了從前的價值。 何去何從?迷茫的謝文端,這幾天逼著自己到處看看韓小滿的臨汾一府五縣。 不得不說,臨汾一府五縣的百姓,沒有一個人不信仰韓小滿信,這些百姓提起韓小滿,就如同提起神仙一樣。